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魏碑,上承漢晉,下啟唐宋,在中國書法史上地位尤殊。其筆法渾穆、點畫峻厚、意態奇逸、骨法洞達。清康有為曾譽魏碑:血肉豐美,結構論文範文。舉凡墓誌、造像、碑版、塔銘、刻經等,其數量之多或以千萬計,其結構之奇、氣勢之強、變化之大是其它書體所不能比擬的。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北魏書法種類繁多,舉不勝舉。這些數以萬計的墓誌刻石作品,為我們研習魏碑書法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康有為說:“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肉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可見,南海先生對魏碑的推崇。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從書體形制上細分,魏碑書法大體上可分為碑版、摩崖、造像、墓誌四大類。其中,墓誌與造像書法尤其值得關注。墓誌書法不僅出土數量壯觀,且風格種類繁多。寫刻亦良莠混雜,書者都是名不見經傳、處於社會較低層的屬吏,行款不整:或稚拙古樸,趣味盎然;或方筆峻利,體勢雄強;或渾勁姿媚,精到細膩。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北魏造像記的絕妙之處,在於其不可端倪的千變萬化。你無法找到這些民間論文範文與刻工書刻的規律性,他們信手寫來、隨意刻下,人的真性情也就在這毫無遮蔽的操作中得到了充分地體現。從北魏的造像記中,我們幾乎可以窺見他們無拘無束的浪漫情懷。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清末民初,外強侵略,社會動盪,國家四分五裂,中國人被視為“東亞病夫”。因此,當時出現了一批崇尚魏碑氣勢雄強書風的書法大家, 由弱變強,驅除韃虜,振興中華是這一批有志之士的強烈願望。于右任先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大家。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于右任對北魏碑刻情有獨鍾,曾不惜重金搜求北魏墓誌。于右任對魏碑的熱衷,不僅僅是對魏碑氣勢磅礴,古樸渾厚的書風所吸引,更是被北魏碑石刻書法“尚武”的精神和雄強氣勢所感染。1924年開始,于右任不遺餘力,四處蒐集收購漢魏碑刻,後來竟多達380餘方,其中僅北魏墓誌就有149方。他當時對魏碑的痴迷和收集的艱辛,于右任有詩為記:“曳杖尋碑去,城南日往還。水沉千福寺,雲掩五臺山。洗滌摩崖上,徘徊造像間。愁來且乘興,得失兩開顏。”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德風堂考藏於右任書法作品欣賞


之後,又在1930年寫下了一首《十九年一月十日 夜不寐,讀詩集聯》,詩云:朝臨《石銘門》,暮寫《二十品》。辛苦為集聯,夜夜淚溼枕。1930年的這首詩,是對前期學書的概括,從中可見其對漢魏碑刻的虔誠、投入,以及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所用心力之多,早晚寫毛筆字被自己感動得夜不能寐,淚水都打溼了枕頭。他不僅僅是為練字的辛苦和為文的不易而流淚,更是“心憂天下” 而流淚。

于右任魏碑風格書法對聯精選

西安市徳風堂畫廊以“傳承弘揚、誠信求真”為宗旨。長期購、銷近現代書畫名家作品。當代名家、名人字畫訂製(帶視頻或作者本人與作品的合影),幫您免費鑑定字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