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千古一後有哪些?

洪浩仁慈


首屈一指的就是武則天了,不但當上了皇后,而且還幹到了皇帝,可謂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僅限於中國)。武則天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不可否認的是,她是個雄才大略的人,為李唐盛世的延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死後留下的無字碑也被千古傳頌。

呂雉,劉邦的妻子,也是個不簡單的人,她比劉邦小了足有十五歲,劉邦起家時有呂雉的支持,又跟著劉邦打天下,數次歷險,但也培養出了不凡的能力,劉邦死後,呂雉掌握了大權,誅殺功臣維護大漢統治。雖然死後被人拉了清單,導致呂氏家族被滅,但其對大漢江山的中央集權統治做出了巨大貢獻,她活著時,沒有人能撼動其地位。

竇太后,漢文帝劉恆的皇后,雖然沒有前兩者那麼有名氣,但其影響力是巨大的。其推崇的黃老學說,為漢初的休養生息提供理論支撐,奠定了漢武帝時期的強盛國力。她是漢文帝的重要幫手,在景帝、武帝時主導著國家大權,甚至差點完成了皇權的異常交接,漢武帝如此雄才大略之人,也不得不等到其身故後才開始施展抱負。





三國逐夢


在中國歷史上,常常出現這樣的字眼:“巾國不讓鬚眉”。因儒家治世,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都是男人的世界,三綱五常,把婦女打入了社會最低層。婦女成了男人的附屬品和可隨意支配的財物,沒有一點地位。然而,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湧現出了很多巾幗不讓鬚眉的千古一後,她們以自己非凡的聰明才智,顛覆了男權社會,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戰國時期,秦國的宣太后羋月,本是楚國國君妾室所生,陪嫁嫡公主到秦國,做了秦惠文王之妾。但她不甘命運安排,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後宮爭得一席之地,後來造化弄人,她的兒子繼位,成了秦昭襄王,母憑子貴,她也順理成章地成了宣太后。因秦昭王年輕,她臨朝稱制,共主政秦國41年,滅義渠,蠶六國,將秦國徹底打造成了戰國七雄中最強之國,為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

西漢呂太后呂雉,漢高祖劉邦的妻子,本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因其父呂公看劉邦有貴像,就將女兒嫁給了他。呂雉嫁到劉家,任勞任怨,一心幫扶劉邦。後來劉邦當了皇帝,她成了皇后,仍幫劉邦削除異姓王,穩固漢初統治。劉邦去世後,她做了太后,臨朝稱制16年,維護了漢朝政治經濟的發展。但她妒忌成性,製造“人彘”,大封呂氏宗親,為後來家族覆滅留下遺患。

此外,南北朝北魏馮太后,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唐初的長孫皇后,以賢徳冠世;遼宋時期的遼國蕭太后,以非凡的政治才能推進宋遼百年無戰事;明朝的馬皇后,以賢明孝慈著稱;清初的孝莊太后,與孫子康熙歷經艱辛,穩固了大清統治,開疆拓土,為大清立下二百多年的基業。最後還有兩名臭名昭著的千古一後,一個是西晉的賈皇后賈南風,在她的干政玩權下,引發了八王之亂,最終導致西晉滅亡,從此中國歷史進入五胡亂華的南北朝時期。另一個就是滿清末年的慈禧太后,在她的獨斷專制下,徹底厄殺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喪權辱國,最終把中國徹底推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時期,中國淪為東亞病夫。

歷史上能稱得上千古一後的,還有很多,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她們或是挽救了中華民族的危亡,或是加快了朝代衰落,窮途末路。她們這些特別的女人,做出了特別的事,將永遠顯耀在歷史的天空中,讓人稱頌,讓人恨。


sunjin72976689


從不同的角度評價歷史上的皇后,或許會得出不同的判斷。我理解題主所說的“千古一後”,大概指的是這個皇后的品行,才能,仁德等等都應該比別人高,屬於有貌、有才、有品之類的人物。

要說著名皇后,我覺得漢高祖劉邦的呂后有些殘忍;漢成帝劉驁的趙飛燕有些狐媚;唐高宗李治的武則天有些強勢;唐中宗李顯的韋皇后有些善變;慈禧太后有些無能。

而稱得上“千古一後”的,我想大概首先就應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了。當然,像漢文帝劉恆的竇皇后;漢武帝劉徹的衛子夫;隋文帝的孤獨皇后;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馬皇后;遼景宗耶律賢的蕭皇后;皇太極的孝莊文皇后等等,都是當朝皇帝的好幫手。用今天的話來說,她們做到了幫忙不添亂,到位不越位。

我選擇幾個說說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出生在名門之後,從小受到了良好教育,是一個知書達理,很有規矩的大家閨秀。十三歲和李世民結為連理之好,一心一意支持李世民創業打拼。當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產生縫隙的時候,長孫氏主動彌合修復關係,並孝敬公公高祖李淵,化解父子、兄弟矛盾。在李世民兄弟反目之後,長孫氏義無反顧地站在丈夫一邊,和兄長長孫無忌力挺李世民,並親自安撫士兵。李世民成功上位後,長孫皇后常常勸諫丈夫節儉愛民,禮賢下士,並常常提醒丈夫聽取不同意見,緩和君臣關係,匡正丈夫過失,實在是李世民的好妻子,好夥伴,被後人稱為“一代賢后”。長孫皇后病逝後,李世民淚水潸然。

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是一個溫柔懂事,恭敬孝悌的好皇后。她通曉歷史、生活簡樸,當時隋和突厥貿易中,有一盒價值數百萬的明珠,有人提議皇后買下。而孤獨皇后卻說,花這麼多錢買這,還不如直接用錢獎勵士兵。她和隋文帝恩愛、互敬、貼心,和隋文帝同寢同吃,幾乎形影不離,並善於校正皇帝的過失,被稱為賢良皇后。

漢武帝劉徹的衛子夫氣質絕佳,是一個典型的美女。然而,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面前,她生活得小心翼翼。作為劉徹的第二任皇后,他把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並給漢武帝帶來了影響歷史氣候的衛青、霍去病。但是,殘酷的宮鬥並沒有放過這個沒有任何野心的女性,在做了將近四十年的皇后之後,她把性命交給了一條冷硬的繩索。

儘管歷史要把女性拒絕在權力門外,但是,傑出女性實在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縷春風,滋潤過皇權。


文蹤旅跡


皇后,古時皇宮後院的領導者,作為皇帝的賢內助,皇后的賢惠與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朝廷的綿延,畢竟皇嗣是延續的根本,而且後宮的嬪妃與前朝的臣子有的是父女關係,兄妹關係,姐弟關係,都是皇親國戚,她們的賢惠與強硬在歷史上都是怎麼樣的?筆者就來剖析下歷史上的千古一後。

呂雉

大漢江山的女主,劉邦的正妻,她是古代第一位皇后,也是第一位皇太后,她能進入千古一後之列,靠得不僅僅是狠辣的手段,還有高明的運籌能力,如在劉邦想改立太子之時,她請得商山四皓前來,當然這不全是她一人的功勞,還有張良的獻計,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劉邦才就此作罷;再有除掉韓信,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strong>沒有決絕的手腕和過人的智慧,這些事情是很難做成的。

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在劉邦即將駕崩之時,她問的是大漢江山的輔佐之人,在劉邦一連點出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人後,劉邦說了句:此後亦非而所知也。意思是之後的人選就不知道了,呂雉在劉邦死後,雖然大封諸呂但是她的主線還是沒有改變,而且繼續了劉邦與民休養生息的國策,為後來繼位者提供了民生基礎。

羋太后

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

她也是一位傳奇女性,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他兒子回來繼位並不輕鬆,好在羋太后做事果決,加上其弟弟魏冉輔政,才能讓他兒子坐上秦國國君之位,在外患來臨之時,她犧牲色相與義渠王私通,使得秦國的西部大患義渠消除;在韓國使臣來秦遊說,請求秦國的幫助之時,她則拿她自己與秦惠文王的房中之事做引子,道出: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不疲也;盡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其根本在於,問韓使者秦如果出兵會有什麼好處?而不是以大國自居答應或否決,可見其政治敏感度巾幗不讓鬚眉。也正是她為自己兒子籌謀,加上弟弟魏冉本人和舉薦的白起盡心輔政,秦昭襄王的執政幾十年能有如此成就,顯然有她的功勞。

劉娥

劉娥,宋真宗趙恆皇后,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她與呂雉有點很像,那就是做事比較雷厲風行,後世稱她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她先是利用權臣丁謂對付宰相寇準,後則將對方罷免,她著帝王龍袍參加大典,有好事的大臣則建議她相仿武則天稱帝,程琳亦獻《武后臨朝圖》,後擲其書於地曰:吾不作此負祖宗事。她回絕了,不是她不想而是不能,因為她還是在乎朝廷的禮法,薛奎獨爭曰:“太后必御此見祖宗,若何而拜?”面對的屢屢質疑,她還是選擇身著龍袍,但是她的龍袍還是有區別於帝王的龍袍,禮官議皇太后宜準皇帝袞服減二章,衣去宗彞,裳去藻,不佩劍,龍花十六株,前後垂珠翠各十二旒 ,以袞衣為名。她的功勞在哪?興修水利、興辦州學等為宋仁宗親政後的“仁宗盛治”奠定了基礎。

總結:歷史上出色的女性不在少數,差不多每個朝代都會有那麼一位或者多位,礙於篇幅原因,暫且就列舉這麼三位,她們都用自己的故事書寫了屬於她們的傳奇,至於是否配得上千古一後的稱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相關歷史資料:

1.《史記·七十列傳·淮陰侯列傳》 《史記·十二本紀·呂太后本紀》

2.《戰國策·卷二十七·韓策二·楚圍雍氏五月》

3.《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傳第一》



農夫說歷史


個人觀點,以下兩位:

1.遼國蕭太后



蕭綽蕭太后,遼國第五位皇帝遼景宗耶律賢之妻。後來遼景宗死後,其子遼聖宗耶律隆緒繼位。此時的遼國政權不穩定,耶律隆緒此時才十二歲,年少勢小,遼國的皇室宗親對皇位早就垂涎已久,頗有動亂奪位之心。

蕭太后此時三十歲,臨朝輔鎮,善於任用人才,每逢大事,都會與朝中大臣進行商議,在做決定對內進行一系列改革,穩定了政權,對外吸收漢人文化,在經濟、軍事上迅速發展,使得遼國日益強大,達到鼎盛。在蕭太后執政期間,是遼國最強盛的時期。



《遼史》: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

2.馬皇后


馬秀英馬皇后,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妻,從朱元璋打天下開始就一直陪伴在他身邊。為人樸素、謙和、賢惠。雖身為皇后,但一點都沒有皇后的駕子,與後宮各妃子相處融洽,不為皇上爭風吃醋,後宮一片安靜祥和之狀。

馬皇后生活簡樸,跟著朱元璋一起,深知太平來之不易,百姓之苦深有體會。所以馬皇后勤儉節約,還經常帶著後宮的妃子一起紡織做衣,生活上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已親自動手,以身作則。

馬皇后還非常有見識,朱元璋在政務上出現錯誤以及處理事情的不恰當處,馬皇后都會及時告知。並且知道人才的重要性,起初朱元璋好幾次想要對功臣下手,馬皇后都會曉以利弊,加以制止。

《明史》:後仁慈有智鑑,好書史。後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南影小生


朱元璋的結髮妻馬氏馬皇后,稱得上是千古一後。因為如果沒有馬皇后,朱元璋就不可能建立大明帝國。



01

朱元璋和馬氏結婚

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顛沛流離。後來,他加入郭子興的起義軍。

朱元璋很有才能,很快就被郭子興發現。郭子興覺得朱元璋是個可造之材,所以把自己的養女馬氏嫁給朱元璋。



朱元璋一下子從一個小嘍囉,搖身一變,成了首領的女婿。他的地位不用說,軍中之人都不敢小覷這位“朱公子”。

此時的朱元璋,憑藉著金龜婿這個身份,在郭子興的隊伍中混得如魚得水。而馬皇后在生活中處處幫襯著朱元璋,不僅給他做飯、洗衣,還給他處處說好話。如此之賢惠的馬皇后,朱元璋怎能不愛。

02

數次解救朱元璋

  • 給朱元璋說好話

郭子興雖然惜才,同樣也妒才。朱元璋既利用自己的身份在軍中廣交好友,又有謀略,屢立戰功。勢頭這麼猛的朱元璋,讓郭子興逐漸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

於是,他只在和朱元璋商量戰術的時候,表現得像一家人。在其他時候,他就換了個臉,不僅不待見朱元璋,而且還經常把朱元璋關進柴房裡。

而馬氏經常從中調節。馬氏知道郭子興十分寵愛他的小妾,於是就和她搞好關係,讓小妾給朱元璋說好話,朱元璋才免於受罪。

  • 解決朱元璋的溫飽問題

一次,朱元璋又被郭子興關進柴房裡,也沒有飯吃。馬氏知道了,就設法從廚房裡偷一些剛出鍋的燒餅,藏在懷裡給朱元璋吃。因為燒餅太燙,馬氏的胸口都被燙傷了。



後來,軍中糧食緊張,要想人人都吃飽幾乎不可能。於是,馬氏就把自己的那一份分給朱元璋吃。朱元璋是吃飽了,馬氏卻餓著肚子。

要是沒有馬氏,朱元璋都有可能被餓死。

  • 單槍匹馬救回朱元璋

在一次與敵軍的作戰中,朱元璋負了傷,不能行走。馬氏得知後,冒著被敵軍發現的危險,自己扮成村姑,把朱元璋背了回來。

朱元璋也因此撿回一條命。可以說,如果沒有馬氏,朱元璋還沒建功立業,就可能“中道崩殂”了。

03

千古一後

  • 被立為皇后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與他有著伉儷之情的馬氏自然被冊封為皇后。

照理說,統領後宮以後,馬氏應該可以享受一下了。但是,馬皇后嚴於律己,體察民間疾苦,當了皇后以後依然堅持樸素的生活。



而且,在當上皇后以後,馬氏不要求朱元璋封賞自己的族人,甚至拒絕了朱元璋的好意。

為了其他人不受罰,馬氏常常親自下廚給朱元璋做飯,這在歷代皇后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 勸諫朱元璋

朱元璋這個人喜怒無常,經常沒有理由處罰別人。馬皇后經常規勸朱元璋,因此很多大臣免於責罰。



明朝徹底鞏固後,朱元璋又開始懷疑大臣造反,整得人心惶惶。雖然還是有不少人冤死,但在馬皇后的努力下,還是以後不少人因她被赦。

在一次清洗叛黨的案件中,朱元璋不分三七二十一,只要和該案牽扯到的人,統統處死或流放,太子的老師宋濂也在其中。



太子每日求朱元璋放過老師,一哭二鬧三上吊,就是打不動鐵石心腸的朱元璋。

而馬皇后知道後,就命人把後宮的飯菜裡葷菜都撤掉,只留下素菜。朱元璋回到後宮吃飯,發現全是素菜,馬皇后解釋道,“太子的師父勤勤懇懇,給太子傳授知識,沒有什麼過錯,現在卻要被處死,我吃素是在為他祈福。”

朱元璋一聽,又是個給宋濂求情的,袖子一揮就走了。不過,這老朱回頭想想,覺得馬皇后的話有道理,於是就放過了宋濂。

  • 彌留之際仍勸朱元璋選賢舉能

最後,馬皇后病重,卻不讓朱元璋給他請大夫看病。因為她知道,若是大夫治不好自己的病,朱元璋肯定會把大夫殺掉。

朱元璋急得滿頭大汗,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時刻擔心著馬皇后的身體。



馬皇后自知大限已到,於是給朱元璋說,“天要我死,我能不去嗎?天命難違啊!我是怕你會治大夫的罪,所以我才不讓大夫給我看病。我只希望我死後,你能選賢舉能,善待百姓,不要再亂髮脾氣殺人。”



馬皇后死後,朱元璋再沒立過皇后。

沒有馬皇后,朱元璋可能活不了多長;沒有馬皇后,那些忠臣可能會被屠殺殆盡;沒有馬皇后,哪有明朝後來的繁榮?千古一後,實至名歸

我是小豪說歷史,歡迎點贊,歡迎關注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