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寫了《史記》,他是怎麼知道幾千年以前的事情的?

傢俱幫幫棒


現在很多人懷疑《史記》,認為《史記》記載的,有可能是假的歷史。

之所以認為《史記》是假的歷史。一是因為《史記》所記載的內容是從三皇五帝開始的。那是兩三千年前的事情了,司馬遷又是如何知道那時候的事情呢?二是秦始皇曾進行過“焚書坑儒”。當時李斯曾給秦始皇建議說:“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也就是說把除秦朝以外的歷史書都燒掉了。既然都燒掉了,自然就沒有了。三是項羽進入咸陽的時候,曾火燒阿旁宮。有可能燒掉了不到史書。

(司馬遷劇照)

既然如此,司馬遷又是從什麼地方獲得真實的史料來進行記載的呢?

就連魯迅稱頌《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也有人認為這是《史記》違背歷史事實,更接近於文學作品的一種評價。

那麼,《史記》所記載的歷史,是不是歷史事實,有沒有胡編亂造的成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司馬遷看的史書多不多?他能不能看到真實的史料?

其實,司馬遷看的史書是非常多的,他也看過不少真實的史料。有幾個證據可以證明。

一、秦始皇並未燒光所有書。

“焚書坑儒”只是李斯的一個建議,究竟這個建議是不是被秦始皇採納了,我們現在其實並不完全肯定。而且,就算把其它國家的史書給燒了,秦國的史書是保存下來了的。而秦國當年在史書記載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從呂不韋把很多讀書人找來,編寫《呂氏春秋》就可以看出來。同時,李斯只是建議燒掉諸侯國的史書,在諸侯國之前的,記載西周、商朝、夏朝,以及三皇五帝時期的史書,並沒有燒。而且,很有可能只是燒掉了民間的史書,朝廷中的史書並沒有燒掉。

(李斯劇照)

二、蕭何搶救了秦宮中的典籍。

史料上只是說項羽燒了阿旁宮,並沒有說他燒咸陽的其它宮殿。再說了,在劉邦打進咸陽的時候,蕭何已經把這些史料都搶救下來了。所以,就算項羽焚燒的不只是阿旁宮,還包括咸陽的其它宮殿,也沒有燒書。

三、司馬遷能讀到皇家所有典籍。

按照司馬遷的記載,其出生了史官世家。雖然是不是出生於史官世家,還有不少爭論。不過,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確確實實是漢朝的太史令。他的工作,就是為國家修史。當司馬遷出生的時候,他父親就已經是太史令了,這樣的條件,讓司馬遷能夠讀到皇室的所有典籍。所以,司馬遷所掌握的史料,肯定是那時候最多的。

(蕭何劇照)

四、司馬遷曾遊歷全國收集史料。

司馬談不但讓司馬遷讀了皇宮中可能讀到的所有書,而且還讓他去全國遊歷。

司馬遷去全國遊歷,他至少有三方面的收穫。

一是他了解到了歷史上所發生事件的地理面貌。古代和現在不同,現在由於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我們很難感受了在這塊土地上歷史事件的原貌。但是古代的地理地貌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因此,司馬遷能夠體會那些歷史事件的所有場景和麵貌。這讓他在寫的時候,具有足夠的真實性。

二是司馬遷在這次遊歷中,獲得了許多流傳於民間的各種史料。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但是,實際上他並沒有把民間所有的書都燒光,有非常多的人把那些書偷藏了起來。有不少人知識分子跑去當隱士,同時藏起了那些史料典籍。教張良兵法的那個黃石公,就是這樣的一個隱士。而司馬遷在遊歷全國中,有不少這樣的收穫。

三是司馬遷收集了不少民間傳說。這些民間傳說,也許並不是以文字的方式記載下來的,但是並不表明它就沒有史料價值。實際上,民間往往更能夠聽到真實的聲音。司馬遷通過這些真實的聲音,印證史料,他得到的結果更有說服力。

五、司馬遷曾拜一流的學者為師。

司馬遷曾拜過董仲舒、孔安國這樣的一流學者為師。他不但從這些學者那裡獲得了不少有用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樹立起了一種正確的史學價值觀。這種史學價值觀,讓他在進行史學創作的時候,能夠努力追求“微言大義”,表達對國家興亡更替最正能量的理解。這種理解,也為後世所有的史官所接受和推崇。

所以,儘管司馬遷生活在三千年後,儘管他能獲得的信息,並不是很完善。但是,他肯定是那個時代,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最多的一個。他所寫出的《史記》,也是最接近於歷史真實的。

(參考資料:《史記》《尚書》《左傳》等)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讀過公羊壽/胡毋生的《春秋公羊傳》,和呂伯高《春秋穀梁傳》,裡面記載的亂倫通姦事情極少,除了齊襄公與齊文姜。而司馬遷史記裡充斥著亂倫通姦。司馬遷偽造亂倫通姦以為別人不知道。

別人胡毋生,公羊壽,瑕江公,蔡千秋,呂伯高,魯申公是響噹噹的春秋史學家,比你司馬遷研究春秋歷史強十倍,什麼春秋時期的史書沒看過,一看史記的記載春秋時期亂倫通姦事件多半造假。從司馬遷偽造衛宣公殺害兒子事件,在史記裡大量偽造亂倫通姦其他歷史事件,可以看出司馬遷性格如禽獸畜牲,甚至禽獸不如,根本不是一個人,一肚子男盜女娼。 

 有人說也許司馬遷史記參考了左丘明《左傳》,如果在公羊壽,胡毋生,呂伯高,魯申公,蔡千秋之前真有左丘明《左傳》存在,那麼他們這些著名的史學家難道不會把《左傳》內容寫進《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裡,難道他們就不會閱讀《左傳》。所以一看現在的《左傳》就是偽書。

司馬遷偽造的舜的事件:司馬遷對所謂古代皇帝舜的描述,舜或者是後人給他取的名字,先不說有沒有舜這個人。按照司馬遷所描述,舜距離司馬遷出生大概2000前。司馬遷把舜的父親弟弟謀害舜的細節寫得非常仔細。

這就讓人產生懷疑,2000前那麼遙遠的事情,你司馬遷會了解的那麼詳細,你司馬遷連舜的父親弟弟謀害舜的細節你都瞭如直掌?明眼人一看,這不過是司馬遷胡編亂造的,或道聽途說的偽故事。  

舜那時候甚至連成形統一的文字都沒有,很難想象,在哪個交通落後,信息傳輸閉塞,沒有成形文字的時代,舜的父親弟弟謀害舜的細節這樣的事情司馬遷會知道。所以明眼人一看,這不過是司馬遷胡編亂造的,或道聽途說的偽故事。  通過司馬遷對所謂古代皇帝舜的描述中胡編亂造,可以看出司馬遷在史記中弄虛作假。東漢文學家王充質疑司馬遷史記真實性是完全有道理的。


負十四


司馬遷不是全知全能的天神,他當然不知道幾千年前的事;其實就算是幾十年前的事,他也不一定都曉得——

司馬遷編寫《史記》,靠的是各種古代遺存簡牘、漢朝政府檔案、見聞和個人遊歷。

司馬遷在編寫三皇五帝的歷史時,依靠的材料如下:

餘讀諜記,黃帝以來皆有年數。稽其歷譜諜終始五德之傳,古文鹹不同,乖異。夫子之弗論次其年月,豈虛哉!於是以五帝系諜、尚書集世紀黃帝以來訖共和為世表。

總結而言:

《諜記》、《五帝系諜》、《尚書》等等,都是司馬遷使用的材料。正如《索引》有云:

大戴禮有五帝德及帝系篇,蓋太史公取此二篇之諜及尚書,集而紀黃帝以來為系表也。

因此——

為什麼會有人懷疑夏朝是否存在呢?

為什麼會有人質疑三皇五帝的歷史呢?

從根本原因來說,這些古史除了後世遺存的文獻,缺少證明其存在的客觀證據。

像是夏朝,至少在甲骨文中就沒有看到“夏”這個字,我們就不能將那個時期出土的文物定為夏。

這就構成一個史學理論的問題:

後人編寫的史書、史著到底是對過去的還原,還是對過去的一套建構敘事呢?


HuiNanHistory


《史記》是從黃帝時期的歷史開始記載的,按照現在的推算,黃帝是公元前27世紀-公元前26世紀的人,司馬遷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史記》,那麼他是怎麼知道2500年前發生過的事情呢?

對於司馬遷來說,最困難的兩件事情,第一,三皇五帝到夏商周時期的歷史太久遠,很多歷史記載得斷斷續續,甚至不乏有口耳相傳留下來的故事,真實性很成問題;第二,很多史書,古籍損毀嚴重,特別是秦始皇聽了李斯的建議之後,焚書坑儒,也造成了大量史書的損毀,資料殘缺也給司馬遷編寫《史記》留下了諸多難題。

我們先來看看司馬遷的一些經歷,司馬遷的父親是司馬談,司馬談在朝中任職太史令,太史令的工作一個是負責起草文書,另外要記載歷史事件,編寫史書,同時他們還負責管理國家的典籍。司馬遷從小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好的史學啟蒙,要了解歷史,寫一部史書必然需要大量閱讀歷史相關的典籍,司馬遷在這之後也擔任了太史令,這給了他機會閱讀史書,豐富自己的知識。

司馬遷在青年時期開始外出遊歷,在這期間他遊歷很多名山大川,歷史古蹟,也和百姓們一起生活勞作,這豐富了司馬遷的人生閱歷,不排除在他四處遊歷時,也從各地聽到了不少的野史傳說,雖然野史的可信度要低很多,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也能對一些歷史事件側面印證。

另外焚書坑儒,很多人認為這個事件幾乎把秦朝以前的典籍全部焚燬了,這其實並不正確,焚書焚的主要是《尚書》,《詩經》,《道經》。而《秦紀》、醫藥、占卜、農家經典、諸子和歷史古籍並不再焚書的範圍之內,焚書坑儒的主要目是為了思想統一,而不是讓文化斷層,所以除了歌頌古代那些聖賢君王的書籍被焚燬了,其他的歷史相關的書籍大多還是保存了下來。

在當時要求民間將這些書籍上交官府,如果沒有上交被查出來,會被處黥刑並罰苦役四年,但是這並不代表民間就沒有人敢藏書了,秦朝滅亡後漢朝建立,這一部分文書再被官方收錄也很正常,而這些書籍都可以成為司馬遷編寫《史記》的參考。

所以司馬遷在編寫史記時,雖然離三皇五帝時期,乃至夏朝,商朝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他作為太史令,完全可以查閱各類典籍來為編寫做參考的,另外雖然在了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一些典籍被毀的事件,但是除了部分文獻被毀,很多典籍也還是被保存了下了,並沒有徹底的消失,通過這些典籍司馬遷也可以瞭解幾千年前發生過的事情。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上古時期的史料,司馬遷主要是摘錄自《尚書》。《尚書》為戰國時人所作,當時三皇五帝的傳說已經深入人心了。

我們知道,司馬遷寫了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上古時代的三皇五帝時期距離司馬遷的時代已經隔兩千多年,又經歷了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災難,司馬遷怎麼會知曉得那麼詳細?古代的宮闈密事他是怎麼知道細節的?

所以,一直以來有很多人懷疑司馬遷所寫的不是歷史,而是小說。

日本漢學家宮崎市定認為《史記》的文學性大於史學性,“記述人物時比起事業更喜愛軼事”,而每一個事件都有起承轉合這四個結構,簡直就是一幕幕戲劇。他認為《史記》中越精彩越具有戲劇性的故事,越有背離歷史真相的可能,比如伍子胥、信陵君的故事和荊軻刺秦王的故事。項羽一人砍幾百人更是不可能的“神話”。

這樣看來,太史公簡直是一個成功的歷史小說家。或許,因為司馬遷身為太史令,熱衷於蒐集歷史上不可思議的奇聞秘事。


中華書局1982年版史記

《史記》的史料來源

司馬遷的《報任安書》裡說自己“近自託於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意思是說,我私下裡也自不量力,近來用我那不高明的文辭,收集天下散失的歷史傳聞,粗略地考訂其事實,綜述其事實的本末,推究其成敗盛衰的道理,

1.父親司馬談的著作

司馬遷寫《史記》前,很多史料是父親司馬談收集整理創作的。司馬氏先祖是顓頊時期的天官,在周朝時世為史官,九世祖是秦國的大將司馬錯。

春秋時期司馬氏雖然失去官職,司馬談卻把修撰史書視為自己的神聖職責,一心繼承先人久絕的世業:太史令,重現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

漢武帝元封元年,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

司馬遷於是秉承父親的遺志,準備撰寫一部通史。

2.諸子百家的傳世經典

司馬遷在十歲時已能閱讀誦習古文《尚書》、《左傳》、《國語》等書。

秦始皇焚書坑儒,《尚書》被焚燬。漢文帝時,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記憶背誦出28篇,史稱“伏生授經”。堯舜禹湯,大禹治水,武王伐紂,周公東征,都是司馬遷摘錄自殘缺的《尚書》。

《史記》中《樂書》等篇是司馬遷抄錄自《荀子》和《禮記》等儒家經典。

3.秦國史書

司馬遷作為太史令,可以接觸到漢朝皇家所藏的秦國史書和漢代以來的資料。

秦末戰爭時,劉邦進入咸陽,別人都在掠奪財富,唯獨富有遠見蕭何將“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收藏起來,不但在楚漢戰爭中幫助了劉邦平定天下,後來更為《史記》的寫作提供了重要的原始史料。

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金帛財物,蕭何獨先入收秦律、令、圖、書藏之。項王與諸侯燒咸陽而去,漢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以蕭何具得秦圖書也。

《史記》中的秦國曆史,《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白起王翦列傳》等篇,就是司馬遷抄錄自蕭何所收,漢室所藏的秦史。

4.引用口頭史料

司馬遷的時代,距離戰國時代結束已經有一百年的時間。雖然六國史書被毀滅,但人們還對過去的歷史有著直接的記憶。當時的歷史,通過口耳相傳,大致流傳了下來。

  • 有一次,一次漢文帝乘車遇到馮唐,感慨自己沒有廉頗、李牧一樣的將領去抵禦匈奴的侵犯。馮唐直言道:“即使漢文帝有這樣的將領,也不會任用。”後來,匈奴再次進犯,漢文帝向馮唐請教當初言語的原因,馮唐就給他講了戰國時李牧在邊境統帥軍隊,朝廷從不干預的故事。

馮唐的兒子馮遂是司馬遷的好友,司馬遷很可能把馮遂告訴他的李牧的事蹟寫進了《史記》中。

  • 歷史上的名人故地,比如孔子宗廟、信陵君魏無忌、韓信的家鄉,司馬遷都實地探訪過。他親耳聽到韓信的家鄉人說韓信還是布衣平民的時候,他的志向就與常人不同。韓信的母親死後,窮得沒錢來辦喪事,然而他卻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要讓那墳地四周可以安頓得下一萬家。於是便把這件軼事寫進了《史記》。

5.親身經歷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等大儒,並暢遊各地,採集傳聞。

十九歲時,他從長安出發,足跡遍及江淮和中原地區,並對所到之處的風俗進行考察,採集傳說。二十五歲時,以使者監軍的身份,出使西南夷,擔負起在西南設郡的任務。足跡遍及“邛、莋、昆明”等地。他的一生足跡所及,達到了除長城以北以及兩廣地區的隴山以東的漢朝版圖的整個範圍。這對於他接觸並瞭解各地的自然風光和物土人情,以及下層民眾的痛苦等,都有極大的好處。從而也增強了他的世事洞察能力,為他後來的寫史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司馬遷一生遊歷所經之處,列表如下:

《五帝本紀》:“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河渠書》:“餘南登廬山,觀禹疏九江,遂至於會稽、太湟,上姑蘇,望五湖;東窺洛汭、大邳,迎河,行淮、泗、濟、傫洛渠;西瞻蜀之岷山及離碓;北自龍門至於朔方。”《齊太公世家》:“吾適齊,自泰山屬之琅邪,北被於海,膏壤二千餘里。”《魏世家》:“吾適故大梁之墟”《孔子世家》:“餘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伯夷列傳》:“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孟嘗君列傳》:“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魏公子列傳》:“吾過大梁之墟,求問其所謂夷門。夷門者,城之東門也。”《春申君列傳》:“吾適楚,觀春申君故城宮室,盛矣哉!”《屈原賈生列傳》:“餘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蒙恬列傳》:“吾適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淮陰侯列傳》:“吾如淮陰,淮陰人為餘言,韓信雖為布衣時,其志與眾異。其母死,貧無以葬,然乃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餘視其母冢,良然。”《樊酈滕灌列傳》:“吾適豐沛,問其遺老,觀故蕭、曹、樊噲、滕公之家,及其素異哉所聞!”《太史公自序》:“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遺風,鄉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樑、楚以歸。於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

司馬遷作為漢武帝時期的人,曾經隨從漢武帝參加過封禪大典,還隨從武帝巡視黃河決口,和衛青、霍去病、李陵、張騫是同時代人。因此,《封禪書》《衛將軍驃騎列傳》《李將軍列傳》是一個親歷者的可靠記錄。

《史記》中有無失真內容?

《史記》中出現過記載錯誤。

  • 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導致六國的歷史錯亂嚴重。比如《鄭世家》記載:鄭桓公友者,周厲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而《左傳》記載,鄭桓公並非是宣王庶弟,而是同母弟。


《國語·鄭語》記載:幽王八年而桓公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騷,十一年而斃。司馬 遷據此認為鄭桓公是在出兵勤王時被犬戎所殺。而現代有研究指出此處的“十一年而斃”應是指周幽王,因為當時鄭桓公已經東遷,建立了新鄭。

  • 司馬遷主要依據《戰國策》描寫戰國縱橫家蘇秦和張儀四處遊說的活動,蘇秦和張儀一直被說成是戰國合縱連橫鬥爭中的對手,蘇秦大搞合縱,而張儀堅持連橫。但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戰國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的內容則表明張儀在蘇秦之前成名,蘇秦是在張儀死後才開始在諸侯間活躍起來的。

當然,我們也不必對太史公太過苛責。我們現在研究一百年前的歷史時,尚且有很多謎團。更不要說司馬遷面對的是漫長的歷史,史料積簡充棟,其中不乏晦澀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內容。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一定是有依據的。

比如說,《殷本紀》中詳細記載了商王世系表,是一個孤例,長期以來被很多人所懷疑。清朝末年殷墟甲骨文出土,證明了司馬遷的記載基本上是正確的。

《史記》是私人著作,其中夾雜了個人感情肯定是有的,但司馬遷並沒有歪曲歷史。

司馬遷討厭衛青、霍去病,在《佞幸列傳》中點了他們的名,但《史記》中也沒有抹去衛霍二人的功勳。

而李廣就幸運多了,司馬遷曾經為李廣的孫子李陵辯護,而在李廣的《李將軍列傳》中,對飛將軍打的敗仗輕描淡寫地一筆帶過,而對體現他的個人魅力的事蹟如奪馬出逃、神弓怯敵、力射石虎大書特書。


墨清棠


司馬遷是怎麼知道幾千年前事情的?這個問題有趣了。話說一兒子因歷史考試考得很糟糕,非常擔心回家後挨扁,不料回家後,他那位可愛的具有西方思維的母親卻對他大加安慰:可憐的孩子,不是你的錯!那些事情都發生在你出生前,你怎麼能知道呢?

中國社會跟西方世界有很大不同,就是特別重視歷史傳承,自有部落首領、帝王始,便有世襲史官傳史留紀。沒有文字時,由史官世代口口相傳,“史”字就是一個人頂著一張大口,是為史;有文字後,更留下了卷帙浩瀚的各種典籍。

這些史官忠於職守,秉筆直書,仗義執言。春秋齊國時一個臣子崔杼弒君,召來史官太史伯,拿著劍逼迫其記載國君是因暴病而亡,而太史伯不為所動,記下了:夏五月,崔杼弒君,幾個大字。崔杼殺了太史伯,又召來其二弟,太史仲亦不為所動,仍記下了上面同樣的幾個字。崔杼殺了太史仲,又召來其三弟太史叔,太史叔毫無所懼,仍舊秉筆直書,崔杼將太史叔碎屍萬段,可同樣沒有逃脫弒君罵名。齊國另一史官南史氏聽說了太史氏三兄弟相繼被殺,便抱著簡策跑來欲前仆後繼,見到史冊記載的仍是崔杼弒君後,才滿意而去,並將這件事完整的記錄了下來,流傳至今。

司馬遷出自於世代史官之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收集了大量史料,而且遊歷了神州各地名勝,實地考察。並採取了一整套鑑別信史的方法,即所謂孤證不採。以公元前841年為界,之後的歷史因有各方面的史實相互印證,是為信史;以前的歷史,因證據不足,不能形成交叉印證,是為傳說。雖是傳說,由於採史嚴格,仍具極大的真實性,如商代各王年表,已被甲骨文發掘研究完全證實。

司馬遷還開創了紀傳體通史書寫方法。《史記》中的本紀,記錄帝王天子一級人物,有十二本紀;世家,記錄諸侯王一級人物,有三十世家。肯定了農民起義推翻暴政的正當性,把項羽當作帝王一級人物記錄,所以有了《項羽本紀》;把陳勝作為諸侯一級人物歌頌,所以有了《陳涉世家》。為重要人物,也為普通人出生的優秀人物立傳,有七十列傳;十表,記錄歷年大事年表。《史記》記錄了中國上至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黃初四年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富貴的歷史財富。


雲卷飛山


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被後世稱為“太史公"。司馬遷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寫成了《史記》。這些離不開他的啟蒙老師孔子的後代孔安國,十歲時已能閱讀《尚書》《左傳》《國語》《系本》等書,二十歲時開始遊歷天下。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彌留之際的司馬談對司馬遷說:“我們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

  

  遠在上古虞舜夏禹時就取得過顯赫的功名,你要接續我們祖先的事業,編寫論著"。這些史官忠於職守,秉筆直書,仗義執言。春秋齊國時一個臣子崔杼弒君,召來史官太史伯,拿著劍逼迫其記載國君是因暴病而亡,而太史伯不為所動,記下了:夏五月,崔杼弒君,幾個大字。崔杼殺了太史伯,又召來其二弟,太史仲亦不為所動,仍記下了上面同樣的幾個字。

  

  崔杼殺了太史仲,又召來其三弟太史叔,太史叔毫無所懼,仍舊秉筆直書,崔杼將太史叔碎屍萬段,可同樣沒有逃脫弒君罵名。司馬遷寫史記,前前後後一共是14年的時間 ,最後整整52萬字,一部論語大約是不到1.6萬字,一部孟子是不到3萬字,這不史記字數相當於32部論語,17部孟子,真的是字字看來皆是血!


閱讀是一種緣分


就像我們怎麼知道幾千年前的事情一樣,司馬遷也是如此,只不過司馬遷比我們更近一步或者說比我們接觸的更多一些。

司馬遷他們一家世代為史官,作為史官自然可以接觸國家檔案資料,要知道當初劉邦攻破咸陽城後,蕭何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查封秦朝的地形,法令,戶籍等圖書檔案,若是沒有這些東西,漢朝想漢承秦制都沒有可依據的範本。而這些資料,司馬遷作為史官自然有資格查看。

其次除了國家檔案之外,司馬遷對先秦著作也是廣泛採納,比如《尚書》、《國語》《春秋》等等司馬遷都曾引用過,這點在史記中可以明顯得知,舉個簡單例子司馬遷在寫《五帝本紀》時說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

其三在瞭解司馬遷生平時,司馬遷曾說過他為了寫史記曾廣遊名山大川,探訪史蹟遺存,這些也為他寫史記提供資料。

最後司馬遷在遊歷之餘,也要和當地人交流探討,這些當地流傳的史料,司馬遷在聽聞之後也會辨別拾取,比如司馬遷在寫自序時說餘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無不說明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參考了當地人所說的史料。



當然司馬遷畢竟不是完人,他參考的資料也許有所偏差,不過相比於兩千年後的我們,司馬遷與以前的時代更近一些,可能一些資料流傳到了司馬遷時代而沒有就傳到我們這個時代,再加之他所處的位置,整體來說史記所記載的歷史還是值得我們信服的。


歷史這點兒小細節


當然不是司馬遷本人杜撰出來的,只要瞭解了司馬遷的生平,就可以大概知道他為什麼能寫出居《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

遊歷天下提供素材

司馬遷的祖先是周朝的史官,他的父親司馬談也是漢武帝時期的太史令,世代在宮廷中掌管祭祀、禮儀和國家圖書館。司馬遷出生後在父親看來也應該做史官,繼承家族的傳統行業。

所以,司馬遷從小就被父親按照這各方向培養。

司馬遷十歲時已能可以誦讀《尚書》、《左傳》、《國語》、《系本》等典籍,後來20歲的時候又在父親的指示下遍訪河山去搜集遺聞古事,網羅歷史舊聞。司馬遷花了幾年的時候遊歷了漢帝國的角角落落,收集的歷史舊事記成了堆積如山的竹簡上,用幾輛牛車運回了長安。可以說這幾年的遊歷生涯,給司馬遷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回到長安後,司馬遷做了郎中,這是一個皇帝身邊的文官,類似皇帝的顧問。20多歲做到皇帝的顧問,除了司馬遷家族顯赫的原因,還有就是司馬遷本人的學識一定得到漢武帝的認可。

公元前110年春,漢武帝東巡渤海,返回途中要到泰山行封禪大典。再去泰山的路上,司馬遷的父親病倒了,病重中的父親叫來司馬遷,對司馬遷說咱們祖上世代為史官,著史立說是主業,這個家族的傳統萬不可斷送在自己這一代,千叮嚀萬囑咐,讓司馬遷一定去做太史令,繼承祖先遺志。

父親死後,司馬遷放棄了郎中一職,頂替父親做了太史令。

國家圖書館和專業團隊提供支持

可以說太史令的職位,為司馬遷完成《史記》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

太史令是做什麼的,記載史事,編寫史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也就是說不但掌管國家圖書館,還有未國家前朝修史的職責。

漢朝時期沒有紙,文字一般都寫在竹簡或者帛上,非常貴重。所以一般的家庭是不可能有大量藏書的,天下的書一般都是掌握在國家的手中,國家也會定期到民間收書,抄寫後保存在國家圖書館裡。也就是說,司馬遷幾乎有全國的書籍讓他參考去寫史書。

後來司馬遷因為為李凌辯護惹怒漢武帝受到宮刑,面對這一奇恥大辱司馬遷選擇完成《史記》,可以說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命,也為了發揚家族的榮光。當然,司馬遷在寫《史記》的過程中得到了漢武帝的大力支持,國家圖書館為他開放,還給他成立了一個專業的團隊。所以,《史記》並不是司馬遷一個人獨立完成的,而是一個團隊為他蒐集素材,最後由司馬遷主筆,或者審閱後完成的。

很多歷史聽別人講述

當然,《史記》中的故事存在很多前朝沒有記載的。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司馬遷蒐集而來,或者聽別人講述的。

我舉一個例子:

《史記·項羽本紀》,大家在中學的時候都讀過《鴻門宴》,後來也通過其他途徑知道了項羽很多故事,甚至連項羽臨死之前說的話都記載了下來,這些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的呢?

項羽臨死之前總共說了下面幾句話:

項羽逃到烏江邊,身邊28個從垓下突圍出來的部下勸他坐船渡江,再圖未來。項羽說: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然後又對划船前來營救他的烏江亭長說:

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

最後,項羽面對尾追過來的漢軍,認出其中一將,這人名叫呂馬童,原先是項羽的部下,後來投降了劉邦。項羽對他說: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

意思就是,我做個人情把我的頭顱送給你,你去換取千兩黃金,萬戶侯的爵位吧。然後項羽自刎而死。

很多人會問,楚漢爭霸項羽自刎的時候是公元前202年,離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差不多有100年了,這些細節,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的。

答案就是聽別人講的,聽誰講的呢?就是這個呂馬童的後人。原來,司馬遷的女兒嫁給了呂馬童的五世孫,司馬遷是聽自己的女婿或者親家公講的。呂家代代口傳了項羽這段歷史,講給了司馬遷聽,應該大岔不岔。

同樣我們可以推測,還有其他的史記故事,也是聽別人講的。

也有好一些是根據傳說推測杜撰的

周朝時期已經有了文字,會有一些歷史的記載。包括後面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帝國時期,其實離司馬遷生活的西漢也不是太遙遠,還有口述歷史。

那麼,文字出現前的遠古時期的事情,司馬遷是怎麼知道的呢?比如堯舜禹時期。

這個也只能是司馬遷根據傳說,經過自己的推測、分析去寫的,也不排除有一些事情是司馬遷杜撰,或者經過文學加工的。所以,從考古學上講,這些歷史沒有得到考古的驗證,是不可信的。

當然,《史記》中講的故事對我們而言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大部分可信,少部分將信將疑,還有少部分就看看而已,完全不可信。

《史記》的最大價值,是為我們這些後人留下了中國1000多年的主要歷史脈絡。所以才雄踞《二十四史》之首。


拂沙讀書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史家制度;第二,司馬遷的家世;第三,司馬遷的個人意願。

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史官制度。比如中國國家博物館裡有一件青銅器名字叫“作冊般黿”的青銅器,上有銘文四行三十三字,記錄了丙申日商王至洹水,以箭射河中黿的事。銘文中提到的“作冊”又叫作“史”,就是商代設置的史官。“史”在商早期是駐守在外的武官,後來成為在王左右的史官,掌管祭祀和記事。

西周、春秋時設置“太史”,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以及編寫史書,還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祭祀等等。周代的史官分為左史和右史,左史記動,右史記言。秦漢時設太史令,秦漢的史官地位比起商周時期要低了很多。司馬遷及他的父親司馬談都做過西漢的太史令。商代設“史”,周繼承,秦漢繼續,從這個制度來看,司馬遷創作史記之前,前代史官們對於史事的記載應當是積累豐厚,“前人之述備矣”這給了司馬遷很豐富的取材線索。

史馬遷之所以能寫出《史記》,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學淵源。司馬遷的先祖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也就是掌管觀測天象,周室時又為太史以修史事,父親司馬談也是西漢史學家,這樣的史學世家免不了有代代相傳的“青箱學”,這也是幫助司馬遷了解前代史事的獨特而重要的途徑。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雖然不是《史記》的作者,但是為《史記》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司馬談自己就一直想寫通史,很早就開始做積累。司馬談做太史令時得以閱讀國家級的藏書,從這些藏書裡司馬談也收集了大量資料,為寫作通史做準備,只可惜卒而未成。司馬談在臨終前把自己的所有積累都傳給了兒子司馬遷,遺囑他一定要繼先祖之業,寫作通史。

司馬遷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在父親的指導下遍觀史書。除了能繼承家學,司馬遷還有一段重要的經歷就是遊歷天下。在《史記》裡多處能看到司馬遷講起自己遊歷所至之處。比如《史記·五帝本紀》“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至長老皆名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像這樣的記載在史記裡有很多,說明司馬遷為了寫史書幾乎可以說是遊遍天下,並有意地去觀風問俗。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呢?可以搜求民間傳說,也就是我們所認為的“野史”。

所謂野史,是指野之人編輯,往往是不便於正史所載的一些事,流傳於民間,文風也可能俗而不雅。司馬遷的遊歷所訪到的正是這樣一些史事。作為一個世家出身的史學家,如此潛心走訪,也正說明司馬遷的史學觀很寬容,能夠將正史和野史互相佐證。

概括起來說,司馬遷寫通史,上下三千年,所記事得到的途徑也無非就是:所見、所聽、所聞這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