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國王陵遺址博物館參觀的時候,解說員說“中山國千乘之國有10萬軍隊,楚等萬乘卻只有100軍隊”,真的是這樣的嗎?

手機用戶564843584723


千乘之國的兵力應該在28000~78000人,至於楚國這樣的萬乘之國,兵力應該在28萬~78萬之間。

下面介紹下先秦時候中國的軍隊形式。

在中國古代,相當長時間裡中原地區是沒有騎兵的。主要原因一是缺戰馬,二是馬上作戰不方便,因為沒有馬鐙。

馬鐙是用來幫助騎手能夠穩定在馬背上的工具。根據歷史記載,中國軍隊最早裝備馬鐙是在晉朝,之前是沒有馬鐙的,也就是說在此之前的歷史上,人在馬上全靠韁繩保持平衡。所以據此推測三國時期的武將,使用的兵器應該是以單手兵器為主。


因為騎馬作戰不方便,所以中國最早的軍隊是以兵車為最基本的作戰單元的。中國秦朝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軍隊主要是由兵車和其後跟隨的步兵組成。一架兵車上載三人,三人著鎧甲。一人負責操控馬匹,一人拿弓箭或弩,一人持戟或槍等長兵器,遠程時,弓箭手負責射殺,近程時長槍兵刺殺。每架兵車後跟隨25~75步兵,這個數量是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略有不同,比如春秋時期可能全國人口普遍較少,每個兵車後邊可能標配25人,到了戰國時期人口增多,每個兵車後邊會有所增加。


而且因為當時的士兵上馬為兵,下馬為民,國家有戰事,士兵需要自備武器鎧甲。所以從先秦時期軍隊的裝備上我們也能看出軍隊的組成階層。

兵車上的三人都著鎧甲,當時可能皮甲居多,兵器也是戟或弓箭,家裡能夠置辦這些裝備的,應該都是屬於貴族階層;後面跟隨的步兵,基本沒有鎧甲,兵器主要是殳(shu)。

殳,和杵同意。屈原《國殤》裡說過“執殳前驅兮,報國甘效命”。那麼殳到底是什麼兵器,我們可以從杵瞭解下,有個詞叫“血流漂杵”,形容戰況慘烈。那麼什麼兵器能夠浮在血上呢,木頭!所以殳和杵的意思就是大木棒子。

所以後面的步兵沒有鎧甲,拿木棒作戰,他們應該是屬於平民階層。

從這一點也相應證明了一點,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封建社會,最起碼不是完全的奴隸社會了,因為沒有人敢讓奴隸參與作戰,後面的步兵肯定是平民。中國歷史上敢用奴隸作戰的只有商紂王,結果就是奴隸臨陣倒戈,商朝滅亡。

所以,導遊所說千乘之國兵力十萬,萬乘之國兵力百萬應該說是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