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林士章(1524~1600),字德斐,號璧東,漳浦縣烏石(今舊鎮鎮浯江村)人。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聯捷進士,殿試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編修。歷國子監祭酒、禮部左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萬曆年間,時逢重修《會典》,任副總裁。官至南京禮部尚書。


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漳浦烏石天后宮

漳浦烏石天后宮,以廟中供奉“千年媽祖金身”聞名於世。最為民間老百姓津津樂道的是“媽祖現身洛陽橋、點化烏石探花郎”的動人傳說。

萬曆九年(1581年),官至南京禮部尚書的探花林士章致仕返鄉,特地從莆田湄洲請回媽祖金身,不僅為漳浦留下了寶貴的傳統文化遺產,似乎也印證了人們對於傳說的種種遐想。但關於林士章,你不知道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一舉拿下五個“一”

漳浦縣唯一的鼎甲三及第;

第一個入翰林院的漳浦人;

第一個官至尚書的漳浦人;

明朝唯一任過國子監祭酒的漳浦人;

明朝唯一獲得皇帝御書的漳浦人。


“士章第五” 孝順的小才子一枚

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海雲家廟

傳說舊鎮烏石林烽家五娃呱呱墜地時,滿室赤光,因排行第五,父母取《孝經》“士章第五”之意,取名士章,寓意“忠臣孝子”。雖出身農家,但林士章自小浸染在烏石林氏的蔚然書風裡。

早在洪武、永樂年間,祖輩林純一、林永春分別任國子監助教和定遠知縣,此後的數十年間,烏石林氏湧現出著名的“三鳳齊鳴”、“五桂聯芳”,成為遠近聞名的官宦巨族。林氏在紫薇山創設紫薇書院,除父兄子弟相互師友外,更聘請名師執教,外鄉外省學子也紛紛來紫薇書院就學,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林士章家在紫薇山下,從小就在“讀書成才”的氛圍中生長。

林士章自幼受父母疼愛,長大後十分孝順,早晚請安。聽從父母教誨,每天隨眾兄長上山至紫薇書院讀書,從不怠惰。父母逝世後,哀毀盡禮。有一夜,夢母親睡臥在水中,醒後大慟,急歸家為母改葬。人稱孝子。

林士章九歲時,宗叔進士林功懋(後官至廣西按察使)回鄉省親,時值夏天,路過紫薇山下一條小溪時,見一群孩子在溪中洗澡,停步觀賞眾小孩嬉水,不料竟被濺溼了衣服,於是就想為難一下小孩們,把他們脫下的衣褲全拿去掛在溪邊的一棵老柳樹上說:“你們這麼調皮,罰你們對個對子。”便念出一上聯“千年古樹當衣架”,小孩沒人得上,這時,林士章沉思了一會,隨即對出下聯:“萬里長江作浴池”。林功懋暗暗稱奇,這孩子人小口氣大,以“萬里長江"對“千年古樹”自是不凡。連忙稱讚道:“對得好!對得好!不過,雖是對得巧妙,卻有些不妥當,你在小小溪中洗澡,哪來的萬里長江呢?”以為這次準能難住這小孩,卻不料林士章脫口而出:“小溪入大溪,大溪通東海,小溪和長江殊源而同歸。”林功懋大吃一驚,這問題竟回答得這樣透徹。然後對隨行的宗兄舉人林一初說:“這個孩子的前途一定會在你我之上。”

整飭學風 轉戰兩京的太學“掌門”

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海雲家廟內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林士章一鳴驚人,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因翰林官員在朝廷內的地位特殊,直接為帝王服務,大多數翰林官員都以向皇帝供奉受寵升官晉爵,而林士章獨自閉戶下帷,謝絕應酬交往,潛心研究經籍,修飭典章制度。史料記載,林士章在翰林院期間,考證古今,損益時宜,史臣都得到他的教益。

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任考官時,送禮求情者盈門,林士章均給予拒絕,秉公執行考務,深受讚譽。他逝世後,為其寫墓誌銘的禮部尚書(後升東閣大學士)于慎行,就是他錄取的門生。會試結束後,林士章被提升國子監司業。國子監是中央教育機構,司業是國子監次官,林士章正是當時的國子監主官祭酒王希烈的門生。在國子監,林士章訂立嚴密的制度,考課無所假貸,寬嚴並濟,學生心服,學風為之一振。隨升南京國子監祭酒。

萬曆元年 (1573年),調任北京國子監祭酒。當時的太學學生結業回家,歸本省參加會試受到一定的限制,林士章上疏請令讓太學生直接參加省試,該舉措一直延續並形成制度,使太學生多有成就。有些太學生想走捷徑,向林士章竭力恭維,林士章都給予正面教育,鼓勵其刻苦學習,才能成材。


恪守義禮 當朝宰相也不能例外

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海雲家廟“忠愛”匾額

萬曆二年 (1574年),林士章升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萬曆五年 (1577年),改禮部左侍郎,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時逢重修《會典》,出任副總裁。由於忠於職守,勤於政事,林士章深得萬曆皇帝的敬重,賜御書“忠愛”匾額,表彰其忠君愛國的高貴品質,被後世尊稱為“忠愛公”。

萬曆五年 (1577年)9月,當朝首輔張居正父親逝世,按禮節應辭官歸家,守制三年。然而,因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朝中許多大臣討好他,聯名疏保留任,稱為“奪情”。林士章與禮部尚書馬自強、右侍郎王錫爵一致認為禮部是國家典禮之司,張居正父喪不該“奪情”,拒絕聯名,因此得罪了張居正。於是,有人為了討好張居正,就蒐集林士章家鄉的一些小事,彈劾林士章。雖然當時林士章已經離開國子監數年了,但是太學生仍對他十分愛戴,他們自發聚集到想要栽贓陷害林士章的官員家門前厲聲質問,聲援林士章。

據傳,林士章在京所為善事不勝枚舉。他不僅對一些困苦貧寒的儒生給予賙濟,遇到有客死無法歸葬者,常資助其扶柩歸家;有的不能歸家的,就在京城郊外買地給予埋葬。嘉靖末年,漳州城北郊長橋一帶溪水經常氾濫淹沒良田,林士章體恤民眾,出資修築堤岸“障溪水之潦,使入東海”。百姓名其岸為“翰林岸”,以感戴林士章的恩德。


急流勇退 示兒“為官三不可”

拿下明朝漳浦“五個一”的文教界大咖

漳州尚書探花坊

萬曆九年 (1581年)2月,林士章升南京禮部尚書,表面上是升官,實際上是受張居正的排擠。5月,林士章再次被彈劾。這次聲援林士章的不是太學生,而是吏部、禮部等朝中大臣。然而,林士章已無心仕途,決心歸隱,於是,上疏乞求致仕,急流勇退,其時,他年方57歲。

林士章致仕返鄉後居漳州城,平時與友人徜徉山水,吟詩作賦,過著近二十年閒適的田園隱逸生活。他雖然高官厚祿,但是一生勤儉樸素,生活十分儉約。家中來訪的客人不少,而且都是有一定官階的人,但他都以簡便的食餐相待。

林士章為學不立門戶,家庭相互師友,並嚴格教育兒孫如何立身處世。其次子林汝詔於萬曆十四年(1586年)中進士,授湖廣永州府推官,將赴任時,士章告誡“三不可”:“不可輕率判人入獄:不可指摘別人的過失來使自己成名:不可疏忽取與。”林汝詔謹遵父訓,為政平恕清慎,威惠並著。

萬曆二十八年 (1600年),傳說出生時滿室赤光的林士章逝世,據《漳州府志》《漳浦縣誌》的“災情”中記載:時逢地震三夕,一夕五震。

在漳浦烏石紫薇山下,至今流傳著一首童謠:“火金姑(螢火蟲),火金姑,把把握握來吃茶。茶米香,橄欖盎。盎肚姐(亦指螢火蟲),照咱探花去讀冊。”孩子們吟詠著林士章小時候囊螢讀書的故事,傳承著舊鎮烏石林氏“讀書成才”的一脈香火。


專家之言

漳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 林祥瑞:林士章是漳州府五個鼎甲及第之一,成為科舉里程碑;忠於職守,萬曆皇帝賜予御書“忠愛”匾額;與尚書朱天球、戴燿,侍郎盧維禎、石應嶽並稱漳州府“五星聚奎”。其享有如此殊榮,而能恭謙立世,極為難能可貴。林士章終生從事於文化教育事業,為國家培育、選取、造就大批優秀人才,夙夜操勞,廉潔奉公,品德高尚。其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崇獎孝義,周助貧寒,孝悌忠信為世人所尊崇,堪稱為漳州府忠君愛國,廉孝傳家之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