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文|大翎

《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很少有哪本書的情節會讓我想用“狗血”來形容,《消失的愛人》正是其中為數不多的一本。

當初想看這本書,並非因為知曉那部非常有名的同名電影,而是因為看到書封上的一句話:“當心,有人說愛你,其實是想控制你。”

婚姻嘛,不是你控制我,就是我控制你,誰還沒有那麼一點控制慾呢?

然而,《消失的愛人》妙就妙在:它毫不保留地把婚姻中最殘忍、最殘酷,甚至最殘暴的一面,血淋淋地暴露出來,外加各種怪誕、荒唐、讓人難以置信的橋段,使得這出貓捉老鼠、引蛇出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狗血鬧劇更添戲劇化的效果。

整個閱讀的過程,彷彿在看一部驚悚愛情片,內心迫切想要知道答案的同時,一驚一乍的神情也全寫在臉上。

唯一可惜的地方是,外媒對作者吉莉安·弗琳的文字給予高度的評價:“筆鋒幽默、風趣、犀利,又嚇人又搞笑,還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可中文譯文讀起來卻略感乾澀,我沒嚐出它的搞笑和幽默,倒是嗅到一股陰森森的寒氣,這種暗黑系列的重口味“喜劇”實屬難得,字裡行間不見鮮血,卻依然把暴力寫得活靈活現。

面對來勢洶洶的婚姻,我們從來都是猝不及防。

《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除了婚姻中以愛之名的控制,對於《消失的愛人》,我想聊點別的話題。

曾聽過一句關於愛情和婚姻真諦的話:“世界上沒有哪對夫妻是完全契合的,也沒有永不倦怠的愛情,只是停停歇歇後,最初的夢想被打磨光滑後,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鵝卵石,樂觀的人看到的是寶石。”

對於書中的兩位主角尼克和艾米來說,他們不屬於悲觀或樂觀,而是屬於絕望,他們看到的只有懸崖峭壁上不斷滾落的碎石子。

夫妻倆在別人眼中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在結婚五週年紀念日那天,艾米失蹤了,留下的種種跡象表明:這是尼克處心積慮策劃的一場殺妻陰謀。

作者吉莉安·弗琳採用男女主不同視覺,讓他們交替講述一段又一段被出賣、被欺騙、被操縱的故事,讀者們立刻陷於“到底誰才是好人”的迷宮中。

而“艾米”這個人物,可謂是整本書的亮點,在那部改編自該小說的同名電影中,“艾米”這一角色吸引了各路大牌明星爭相試鏡。可見,要飾演好“艾米”頗具挑戰性,因為她是典型的,又是異常特別的。

在尼克的回憶裡,艾米是一個cool girl,風趣性感,談吐優雅,睿智獨立,是男人們夢寐以求的伴侶人選;當夫妻倆雙雙失業後,艾米是一個對生活冷漠疲倦的家庭主婦;在艾米的日記裡,她是一個全身心愛著丈夫,善解人意的好妻子。

然而,這些都不是真正的艾米,或者說,她們是曾被扮演過的艾米。

《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不可否認,在愛情面前,特別是在最初階段,我們都不自覺地扮演另一個自己——一個明顯比真實的自己更討人喜歡的自己。為了博得對方喜歡,我們往往會刻意扮演對方喜歡的類型。

他喜歡活潑可愛的,我會時時面帶傻笑,連說話聲都高了幾度;他喜歡溫文儒雅的,我會隨身攜帶古典書籍,在咖啡廳一角裝作看懂的樣子;他喜歡強勢獨立的,我會衝上講臺,播放熬夜完成的PPT,並大展拳腳地博得老闆們掌聲……

這些其實都無傷大雅,但在結婚後,我們還能繼續保持這個明顯比真實的自己更討人喜歡的自己嗎?很顯然,大多數人是做不到的,因而,我們在結婚後會慢慢看到枕邊人的“真面目”。

他怎麼還打呼嚕啊?!他怎麼說話不經腦子啊?!他怎麼一點都不體諒我的心情啊?!他怎麼這麼自私自利,只顧自己啊?!

或早或晚,我們都會對伴侶展現自己真實的一面。願意接受的人,會選擇在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反差中,找到一條平衡的相處之路,摩擦吵鬧後再去擁抱那個不完美的TA;不願意接受的人,則選擇揮揮手分道揚鑣,繼續尋覓下一個“靈魂伴侶”。

《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這些選擇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在《消失的愛人》中,艾米卻是那個少數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她既不選擇接受,也不選擇放手,而是選擇:改造!

她看到尼克的真面目:他不再是那個魅力四射的尼克,他是一個生活懶散怠慢,敷衍經營婚姻的尼克,他是一個不求上進,跟小妹妹廝混的尼克……

於是乎,她決定讓一切事和人恢復出廠設置。她要回到初次跟尼克相愛的那一刻,她要尼克永遠保持那個明顯比真實的尼克更加討人喜歡的尼克,即使她知道這全都是通過恐嚇與威脅而來的也在所不惜。

然後,這出狗血大戲就這麼開始了,讓尼克猝不及防,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艾米的偽裝已經卸不下來了,已經融入她體內了。在日記裡,在媒體面前,在她那個所謂的情人眼中,她一直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彷彿眼睛裡永遠含著一泡淚水。

而最驚悚的莫過於她一刀割了情人的喉,被噴得滿身是血,踉踉蹌蹌跑回家的那一幕,那可是一副明明白白的受害者模樣啊,那可是一副天真無邪,血染全身的白衣天使模樣啊!

艾米無疑是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種演技怎麼不讓尼克傻眼?此時的尼克已經瘋了,他膝軟跪地,無力掙扎,心裡咆哮:“我們到底對彼此做了什麼?”

《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好了,故事歸故事,狗血歸狗血,可我們有想過,艾米為何會成為那樣的艾米?種種跡象表明,她並非什麼精神分裂或精神變態患者,這種由愛生的恨,也不是一天兩天就滋生出來的。

其實,艾米曾在尼克面前袒露過真實的自己,但尼克不接受。他不接受從前優雅聰慧的白富美變成失業落魄,對生活種種不滿的怨婦,他只想念,只承認以前那個cool girl。他的不接受和不喜歡,艾米都看在眼裡,而那就是一切由愛生恨的開端。

當然,我並非在摸黑婚姻或伴侶。只不過,在結婚離婚跟吃飯一樣稀鬆平常的現今年代,在這場尋找“靈魂伴侶”的持續遊戲中,真正被抹殺的到底是什麼?是堅信愛情的純真?還是守護愛情的耐心?

我們輕易地選擇逃避、轉身、放手,是為了減少對對方的傷害,還是為了阻止展露自己更加齷齪的一面?讀完這個故事後,你是不是也起了一身雞皮疙瘩?然後忍不住琢磨一下自己的枕邊人?

在故事的結尾,尼克對艾米說:“我為你難過。”

艾米問:“為什麼?”

“因為每天早上你都必須醒來扮作你這副模樣。”

《消失的愛人》留下了一個死抓著對方不放的結局,為了這份咬牙切齒的愛,兩人一生死守一座不見天日的墳墓。這當然是非常絕望的,且已經不是什麼以愛之名的控制了。不接受真實的愛人,等同於不接受真實的婚姻一樣,不可能有幸福之說。

《消失的愛人》:當心,有人說愛你,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戴面具的你

最後,我想稍微提一下榮格人格理論中,個人潛意識的兩種原型:一種是人格面具,即人格最外層的那種掩首真我的假象,它總是按著別人的期望行事,與真正人格並不一致。另一種是陰影(或陰暗自我),即人格的最內層,它具有獸性的,低級的種族遺傳,類似於弗洛伊德說的“本我”。

艾米的這兩種潛意識無疑是占主導地位的,甚至超越了她的自我意識。因此,她才會如此冷靜、如此殘酷、且完美地設計並執行這出誣陷丈夫的戲碼。

但是,我們不是艾米,在我們的自我意識裡,有著對現實狀況的判斷力和接受力。面對來勢洶洶的婚姻,即使猝不及防,也應該要懷著一顆寬大的心去擁抱種種的不完美,甚至不堪。

人無完人,這世上沒有完美契合的伴侶,也沒有完美無瑕的婚姻。

不管怎樣,請準備好迎接枕邊人的真面目,也請當心,如果有人說愛你,TA可能只是愛著那個明顯比真實的你更加討人喜歡的你。並非對愛情失去信心,只是多留一個心也無妨。

但願我們能在最初的夢想被打磨光滑後,看到愛情的寶石。

我是愛讀書的大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來探討有關讀書的那些事兒。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