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要搞競爭上崗,和領導共同競爭一個崗位,這樣的事情怎麼處理?

伊春美食美客


如果我分析不錯的話,這是一個國企。而且,你與領導競爭的是經理職位。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勸你還是謹慎一點。

國企喜歡搞競爭上崗這一套,目的就是給員工一種公正公平的假/象。這裡面有很多的潛規則,如果你不懂,只能是別人做紅花,你做點綴襯托的綠葉而已。

我在國企工作多年,深深知道里面的套路。我剛畢業那幾年,有一次,我們這塊業務系統需要招幾個人。我們所有在職人員全部下崗,然後與其他人一起考試。結果出來以後,我吃驚地都懷疑自己的三觀了。一個不是本專業的車間工人,竟然筆試第一名!你沒看錯,是第一名!一共錄取六個人,我排第六名!領導對我說:“某某某,多危險啊,你要是考第七名,這不難為我嘛!”我跟領導關係很好,說話也沒什麼顧忌:“有什麼為難的,讓我下崗就是了唄!”

後來,公司對中層幹部也搞競聘上崗。那時我已經是業務骨幹。有一個技術部門的業務骨幹,跟我關係很好,他看到通知以後,興沖沖來找我商量。我問他:“公司領導找你談話了嗎?”他說沒有。我說那你別報名,不出意外,這個職位是為某某某量身定做的。他不信,結果,高興而去,鎩羽而歸。後來,他又參加過幾次所謂的中層競聘,都是給別人做了綠葉。有一次喝酒,我問一個通過競聘成功晉升中乾的哥們,是不是公司領導提前跟他談過話,他意味深長的說:“你說呢?”

題主,現在你的情況,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如果你真的是跟領導競聘經理職位,你首先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公司領導是不是提前跟你談話交底?如果這次競聘,內定就是你,你可以大膽地跟領導角逐。如果公司領導沒有找你談過話,則要三思而行。一般來說,這種競聘都會存在貓膩,即便你筆試第一,面試照樣可以把你拉下來。另外,不要相信什麼獨立第三方出題,只要公司想提拔誰,自然有空子可鑽。

然後,你考慮過後果嗎?如果領導競聘成功,那麼領導會怎麼看你?以後你還有好日子過嗎?自己的下屬野心勃勃,任何一個領導也會對你大加防範的。到時候,你哭都找不到墳頭。我這不是危言聳聽,人性本來就是如此殘酷。如果你想競聘中層幹部,不很領導競爭同一個職位,還不會讓領導過度警惕。可是,你現在跟領導競爭的是同一個崗位,性質馬上就變了。這是要摔了領導的飯碗啊,一旦領導重新競聘成功,能不收拾你嗎!

👉答主:管理那點事。深耕管理二十年,半年時間頭條粉絲達64萬,文章和問答閱讀量4.5億。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想要學習頭條運營技巧,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同時,別忘了點贊喲👍


管理那點事


這是國企裡面一個不會明說的潛規則,所以如果我大膽猜測下,你也是國企內的員工,而且年紀應該不大。

在國企內玩這個套路,只問你一個問題:“有沒有領導找你談過話?”

一、我在國企10年的經驗

之前我在分公司的時候,也組織過這麼一次全體起立、競聘上崗的時候,還好我所在的部門是屬於統籌部門,不參與本次雙選。其他的一線基層崗位和基層管理崗全部拿出來重新競聘。

這也讓一些年輕人和一些心中有些想法的人都有點躍躍欲試的感覺。想去試試自己有沒有機會。

有個小夥子,剛進沒幾年的大學生,我稱他為小王,本身比較年輕氣盛,和他的部門領導也處的不是特別好。於是趁著這個機會也報了名,和他的上級一起競爭同一個崗位。

結果自然是毫無懸念的落選了,還因為這個舉動而被他的上級記恨在心,後面處的更是艱難。

二、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全體起立,競聘上崗,這是國企內最常玩的一個套路。一般用在面臨某些重大調整、或者是當前發展進入瓶頸、又或者是某些部門出現問題的時候,就出現這種大面積的或者某些部門的變化。要求所有崗位的人全體起立,重新競聘上崗。

這種即是給員工一種公平的感覺,也是可以趁機替換掉幾個確實幹得差的,又沒有犯什麼明顯錯誤的人。

普通崗位還好說,管理崗、領導崗就那麼幾個位置,個個都盯著,都想去,豈不是正好趁著這個機會也可以去試下?

搏一搏,萬一單車變摩托了呢?

三、如果你是基於這2種情況的話,可以去參與

1、 你是年輕人,想要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領導知道你、記住你

可以和你的上級說明下的想法,你報名不是為了和他競爭,只是想給自己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上級的領導都瞭解下這個年輕人。

這種情況下可以去試試。

2、 有領導找你單獨談過話

這是國企裡面一個不明說的潛規則。如果真的想要提拔誰的話,第一件事是先和你談話!

如果沒有領導和你談過話、吹過風,那就不要去了。去了也是白搭。

總結來說,如果你是想展示自己或者有領導提前給過你暗示的話,可以去。否則還是別去費那勁了!

更多精彩好書解讀,職場攻略、精彩品評請關注本頭條號“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先講三個具體的例子,再回答問題。

案例【1】:全體起立,重新競聘。

某國企效益下滑,上級空降一位領導過來,拯救企業於危難。他帶著尚方寶劍而來,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全體起立,重新競聘”。我有位朋友,其實能力很強,但他不敢參加競聘,害怕這又是“大坑”。結果錯失良機,有人真的參加競聘,並把原來的領導給PK下來了。

案例【2】:內定人選,找人陪標。

某國企搞競爭上崗,要求必須形成競爭關係,即:報名人數至少達到2:1,才能實施。如果只有一個人報名競爭,形不成競爭關係,繼續走考察選拔程序。我也有一位朋友在那個企業。提拔一位部門副職,結果只有一名業管主管報名,沒人傻乎乎地報名。領導動員好幾個人報名,人家都不報名,誰傻乎乎地冒頭當替身呢?領導就私下找我朋友,讓他報名,相當於“陪標”。

案例【3】:競聘形式,提前吹風。

某國企拿出一批職位,搞競爭上崗。我朋友也想報名,找我來諮詢。我就問他一句話,領導給你吹風了沒有?朋友說,領導從來沒跟他提過這件事。我說,你還是別摻和了。這種競爭上崗,其實就是走程序,領導早就內定了人選。如果有你的好事,領導早就迫不及待地給你“吹風”了,比如,“你最近要夾緊尾巴做人,要搞競聘了”。領導都要把“好”提前賣給你。如果沒人給你吹風,你也別去當分母。

反過頭來,分析你這個具體問題,也要從兩個思路來論證。

思路【1】:你要判斷,競聘是真搞還是形式?

估計這家企業是國企。如果是民企外企私企,用不著這麼糾結,有機會就幹是了,如果失敗也無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機會,風水輪流轉。但是國企就比較謹慎,領導是真的搞競爭上崗,變相馬為賽馬呢?還是假的,走走形式呢?如果是真的機會,你喪失良機;如果是假的機會,你冒頭就是槍打出頭鳥。所以,你要仔細判斷真實情況是什麼?

思路【2】:如果是真搞,你要大膽參與,萬一成功了呢?

你這個問題的特殊性在於,你和領導同臺PK原來領導的崗位。這種情況一般很少出現,除非是我第一個例子中的小國企,一把手真想重新洗牌,真的搞賽馬選賢任能,才有機會出現“全體起立,重新競聘”的特殊情況。所以,我判斷你們換了新領導,對以前的中層群體,實在看不下去了,碌碌無為,還佔著茅坑不拉屎,阻礙年輕人成長。如果是這種情況,你有能力,就大膽參加,大領導還是喜歡看到競爭局面的,萬一你成功了呢?這是一次機會,一條捷徑。

思路【3】:如果是走形式,原則上不要參與。

國企提拔人員,一般不會出現題主說的“與領導PK”,因為,即使搞公開競聘,但報名條件還是嚴格的,比如,正二副三原則。競聘這個領導職位,應該具有下一級領導經歷。當然了,也可能是規模比較小的國企,或者大國企的基層單位,本來就一層管理層級,大家都可以競聘。比如,任期制的,到了任期屆滿,一般都是續簽,也有大領導想變革,搞重新競聘。這種情況要看真實意圖,如果是走形式,原則上不要冒頭。

思路【4】:領導沒有吹風,則不要參與。

上面的案例已經寫了。許多單位搞競聘,都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只是紮紮實實地走過程。有一個技巧你要掌握,就是看看領導是不是給你吹風。如果領導單獨叫你去辦公室,讓你認真報名,並囑咐你最近要謹慎點。這既是暗示你,也是向你賣好。你要把握住機會,配合領導水到渠成。


職場火鍋


你要想在單位裡,事業上有所突破,就必須要進入領導崗位。但是領導崗位是有數的,必然會產生和其他領導共同競爭的情況,這樣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


部門搞競爭上崗,就是希望員工有一定的進取心,只要自己有那個能力,完全和可以和領導共同競爭一個崗位


一、在單位裡要想競爭上崗,你必須要通過報名和資格審查。如果你的條件不夠,根本不會有任何機會,更不要說和領導競爭了,首先自己的條件要過硬。


二、有些單位競爭上崗,甚至要進行能力測試、筆試、面試,對一個人的綜合能力進行評估,並不是自己想上崗就可以上崗的,要有一個系統的過程。


三、具備競爭資格上崗人員,還要進行組織上的考察,談話,經過單位領導組織上討論決定以後,才能夠確定最後的名單,甚至還需要進行民主測評。


四、很多人把競爭上崗當成了一種形式,這種想法根本是不正確的。單位也是通過綜合評定,全面衡量提拔一位員工,沒有能力的人是根本不可能勝任的。


你在問題中說到你和領導競爭上崗,主要原因還是害怕自己如果競爭不上,反而又得罪了領導。有一種矛盾的心理在裡面,這種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每個人都應該有上進心,如果你因為害怕領導記恨你,而失去了這次機會,這隻能讓同事們更加瞧不起你。你應該打起百倍的精神,完成這次競爭上崗。



許多單位裡競爭上崗,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這裡也有許多內幕因素在裡面,並不是你有能力就可以去競爭的


第一、首先得到領導的認同


許多單位裡的競爭上崗並不是你表面上看的那麼簡單,你首先要得到領導的認同,只有領導在背後支持你,你競爭上崗了的成功幾率才會更大。


許多競爭上崗都是領導在背後掌控,很多隻是在表面上走走形式而已。你要真相信那些競爭中的公平公正,這說明你就不適合當一個領導。


第二、自己要有關係和人脈


當一個人和幾個人競爭上崗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拼自己人脈關係的時候。這時候人情關係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本人和各位領導的關係,可你使你立於不敗之地。



要是你在單位裡有一定的靠山和背景,可以說對這次競爭上崗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如果你是乾等著自己競爭上崗,我認為這件事情十有八九沒戲。


不要小瞧了人脈和關係,他甚至比一個人的能力還要重要。你再有能力,領導不用你也是白搭,這時候你就要和那位領導比人情關係了。



第三、要得到同事們的支持


你在單位裡的人緣怎麼樣也關係到你競爭上崗的最後成果,你要是得不到多數同事們的支持,領導也會對你的能力打問號,甚至會重新考慮其他人。


工作中一定要和同事們相處好關係,要學會為人處事,雖然有些人有自己的小性格。但是在同事面前,坦誠禮貌的相處,為人處事也應該圓滑一些,這樣更利於你的仕途。


第四、沒能力就不要參與競爭


在工作中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工作能力,如果你你在單位裡連一點成就都沒有,領導就沒有提拔你的理由,甚至沒有參加競爭上崗的資格。


要說人脈關係是你事業上成功的階梯,那麼能力就是你事業成功的基礎。如果基礎就不牢靠,你拿什麼來讓領導和同事們認同,領導也不會提拔一個廢物。


能力是一個人在事業上最重要的表現,沒有能力的人在任何崗位上都不可能有所成就。全部浪費在溜鬚拍馬上,巴結領導,自己也需要在工作上幹出成績。



最後總結


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前途有所負責,把握住每一次機會,在面臨困難的時候不能輕言退縮,否則就是一種懦夫的表現,根據你的情況,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在競爭上崗之前要為自己找一個靠山,不應該孤軍奮戰。

2、做好充分的工作,要獲得大部分同事們的支持。

3、你在單位裡要有一個好人緣兒,並且得到領導的認同。

4、自己在工作上也有需要有一定的成績,否則你沒有說服力。


我們之所以競爭上崗,就是想在事業上有所突破。不能夠為了怕得罪領導,而不去競爭自己唯一的機會。你這樣做也只是白白的把機會讓給別人。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夠滿意


分享職場經驗,解答職場疑問,喜歡的朋友請不要忘了點贊、關注、評論哦!

職場幸福路


這個事情沒有多餘的選擇,你要麼參與競聘,要麼不參與。其實你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跟領導競聘同一個部門管理崗,而是在於你將採取何種策略參與競爭,並且一旦贏得競聘崗位將如何處理下屬與上級角色互換這種事。我認為你主要擔心的是這兩個事吧。我本人也經歷過競聘的事情,更看見過很多競聘的場面,我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吧,也許對你有一些啟發。

如果你選擇跟領導一起競聘部門的某個更高級別管理崗,那麼你首要的重點工作就是做出一份像樣的《述職報告》。裡面的重點內容包括你的過往工作業績、勝任能力素質、競聘崗位的工作開展計劃、預期要達成的目標。尤其是競聘崗位的工作計劃是怎麼樣的,你如何施行計劃,如何達成目標,這是你能否競聘成功的關鍵。所以,怎麼做好這份競聘崗位的工作開展計劃是你的核心工作,你只有比領導的計劃更周密、更可行、更有效,才可能真正競聘成功。

談到這,我順便還要講一點,你一定要仔細研究和領會公司的競聘管理制度,一定要按照競聘的原則和要求來開展競聘工作,別搞什麼小動作,按章辦事就行。在這裡我給你透個底,只要你覺得自己能夠勝任領導崗位工作,只要公司的競聘制度公平公正,很多情況下作為下屬的員工反而會超過直屬領導競聘成為更高領導的。所以你一旦參與競聘,你就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爭取拿下管理崗,從而讓自己“一步登天”“畢其功於一役”。機不可失。

另一個重點工作就是一旦你競聘成功,你就說部門的領導,而你之前的領導就是你的下屬,必須要處理好這種角色互換的事,不然你這個新領導可不好開展工作。應對此事,你必須分三步走:

  1. 凝聚團隊,獲得認可。你必須虛心向你之前的領導學習管理之道,取得以前的領導現在的下屬的認可和支持,把部門團隊融合好,要讓他們從心裡認可你是他們的領導。這是你競聘成功要做的第一件事,這個事做好了,你才有精力開展工作。
  2. 管理員工和工作。當你穩定好了團隊後,就要按照當初參加競聘時的承諾按計劃開展本部門的工作,最主要的是如何分派任務,如何進行任務考核,如何把控好工作進度和效果,當工作出現偏差的時候如何快速的糾正和調整。你要做的就是把員工和工作有機的統一起來管理,做到這一步就很了不起了。
  3. 管理部門下屬領導。你是競聘上崗的,你從一個普通員工成為部門領導,能否帶好這個部門關鍵就是靠你手下的幾個下屬領導能不能配合你工作,你能不能震得住他們,這就要求你必須重視下屬領導的管理工作。你把下面幾個小領導管控好了,你的工作就開展起來容易的多,你的業績才會出來,你才能兌現當初競聘時的目標承諾。
所以,當你從員工的身份變成領導的角色後,你要做的就是凝聚團隊、管理員工和工作、管理部門其他的下屬領導,這幾個事做好了,你的領導位置就穩當了。千萬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為以前自己是領導的下屬,現在成了領導的上司就各種不適應、難為情,那不是好兆頭。

總之,如果你要參與競爭上崗的話,你做好兩個事就是,一個是搞好《述職報告》,另一個就是管控好以前的領導。在管控領導這件事上,要有耐心,也要虛心,更要用心。這裡的用心是指你主要按公司規章制度開展部門管理工作,做到事事有依據。

以上僅僅是我經見的一些對競聘上崗工作的理解和認識,也許跟你的實際情況不大一樣,但大的道理應該是相通的,也許能給你一點啟發。總之,如果你當了領導,就要注重制度管理的作用。


Sir聊HR


面對這樣的問題, 我覺得無論是套路也罷,還是陪襯也罷。遵從自己的內心,認真對待,做好自己該做的,盡人事聽天命!

為什麼這麼說,原因如下:

一、作為公司職員,你無力改變公司的任何決定,只能接招,那怕是套路、是陪襯!

既然是要和領導競爭一個崗位,首先能和領導競爭,說明你的能力在公司還是被認可的,是大家公認的。也有人希望你當領導,帶著大家一起努力把事情做好!


作為你,你肯定也想有這樣的機會,讓自己的職業道路更上一個臺階,畢竟這樣的機會不多!可能錯過就沒有了!

那就認真對待,做到不卑不亢,和領導公平競爭。

有人會說這可能是套路,你只不過是個陪襯,沒必要,這樣容易得罪領導,後續工作不好乾!其實,我想說,職場確實不乏有套路,不乏有人做陪襯。

這個現實我們承認,但不代表我們一定要世故,要放棄自己更進一步的權利。職場是殘酷的,是強者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為什麼不能爭一把,為什麼不能和領導同臺競爭?

不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永遠只能看別人吃,並且看著別人吃的時候還告訴自己,那有毒,那有套路!

難道我們永遠就龜縮在自己的世界裡,看別人吃肉,自己只能嘴饞?

與其這樣平淡無奇的工作,還不如來一次轟轟烈烈的自我展示,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搏一把,說不定就成功了!
我們總說自己缺少機會,沒人給自己展示的舞臺,這下有了機會,你卻認為是套路,是陪襯,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了,何談成功!也只能是空想罷了!

因此,既然有這個機會,那就認真對待,不卑不亢,即使是陪襯,也要做一個最佳配角!這不是往槍口上撞,這是生活的態度,是真實的自己!

二、做到全力以赴,是對領導的最大尊重,敷衍了事,只會讓領導覺得你看不起他

在這個事情上,無論是公司是出於什麼考慮,哪怕只是走個過場,你也要認真對待。

不要敷衍了事,和對手競爭,最大的尊重就是自己的全力以赴,自己的努力!

而敷衍了事,只會讓對手覺得你看不起他,不願和他競爭,是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

當然和領導同臺競爭,也是一樣的,作為領導也希望你能全力以赴,公平競爭。為什麼這麼說,一個公司能讓員工和領導同臺競爭,說明這個公司的制度和晉升還是透明的,還是公平的,沒有那麼多世故,也沒有那麼多條路!不然在就暗箱操作了!

所以,作為競爭者,先不要帶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個問題,做好自己就行了!

哪怕是失敗,你的領導也會從這次你的表現看出你是個努力的人,是個上進的人。

如果你只是敷衍,會讓領導覺得你這個人連這點勇氣都沒有,後面何談對你委以重任,何談讓你獨當一面?

三、不要猜,也不要有顧慮,輕鬆上陣,無愧於心

千萬不要被周圍人的言論和建議,打亂了你最初的想法和自己拼一把的念頭。這個時候,對於你來說,沒有顧慮,放下包袱,輕鬆上陣是關鍵。

你無力改變這樣的局面,也無力去猜想這裡到底什麼怎樣的,那就讓自己放輕鬆些,讓自己遵從自己的內心,認真對待這次競爭。

至於結果也不要太在意,就拿這次當演練,為後續自己競爭上崗做準備。

想太多也無濟於事,問怎麼處理,也沒有自己認真對待的好!

路和方法或許有千萬條,但是真正好的方法就是遵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總之,職場或許有太多世故,太多不公平的事情發生,但遇到任何事,作為職員的你,只能接招,只能認真對待,遵從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知世故而不世故,認真對待每一個機會,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成功概率,也要試一次,不然哪來的機會!


狂瀾歸兮


部門搞競爭上崗,職場中這樣的事情防不勝防,和領導共同競爭同一個崗位具有兩面性。

一方面,部門搞競爭上崗,上級領導是否已經有了心儀人選,用其他人來當陪襯,競聘員工自己心裡要有個底。

何為自己心裡有底,就是領導近期有沒有找該競聘員工談話或者有沒有提醒該員工,最近工作好好表現之類的行為。要是沒有任何暗示,就要注意了,該崗位很有可能已內定,只是需要走競爭上崗的形式,所以拿其他人做陪襯。

要是該崗位真的已內定,和自己的領導同時競爭,領導競爭上崗升職加薪,而該競聘員工不僅沒能競爭成功,還不利於和自己領導的後續工作交流。因此,這種情況不建議和領導競爭。


另一方面,部門的競爭上崗制度透明、公平、公正,公司內部不存在形式主義。個人認為,只要能力勝任該崗位,可以參加競爭上崗,畢竟晉升機會來之不易。

只要自己能力完全勝任該競爭崗位的工作職責,之所以和自己領導競爭同一個崗位,也許是上級領導為了公司有更好的發展,採取“能者上庸者下”的管理理念挑選出最適合該崗位的人選。

要是決定和領導競爭同一個崗位,就要做足準備,準備好作報告、筆試、面談等各種形式的能體現自己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的材料,把握好機會,實事求是的參加競爭。尊重競爭制度,尊重對手,因為很多時候,對手才是讓我們進步最快的人。


因此,競爭上崗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好好斟酌,要是已有內定人選,不建議參加競爭。


小可職場日記


  • 點擊右上角【關注】風雨載人間的頭條號,獲取更多職場領域的乾貨,知識和心得。

職場裡面崗位晉升的機會絕對是可遇不可求,如果有,請一定要進行積極的爭取,千萬不要等到錯過了這個機會,再來後悔,在公司單位上班,要麼為了收入,要麼就是為了提高收入,機會來了,你都不去爭取,只知道等著領導來內定,其實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所有的內定其實都是最後爭取的結果。


很多事情你不去爭取是永遠沒有機會的,就拿提拔這個事情來說,其實很多人的提拔,可能只是領導間的一句閒談而已,而且往往提拔的人,都不是看起來最合適的人,所以針對你目前的這個情況,我覺得首先要考慮以下四個問題。

  • 競爭者是否直系領導
  • 其餘部門是否有這樣的案例,或者也在搞崗位競爭
  • 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實力
  • 公司是否長期保持形式主義

一、競爭者是否直系領導

這是崗位的競爭者是否有你的直系領導,這是一個問題,如果是你的直系領導和你競爭同一個崗位的話,那麼你的競爭風險就會比較大,競爭的難度也會水漲船高,但是也有好的地方,因為你這樣做,很容易就會引起更上一層領導對你的關注,他可能就會覺得你是一個非常有魄力,有進取心的人,即使後面你沒有成功,你也可以樹立好自己的形象,為下一次崗位的競爭埋下伏筆。



【順便說一點,在競爭的過程中,根本不用擔心會讓領導覺得自己是在搶他飯碗,如果那個飯碗是他的,自然誰也搶不到,而如果飯碗不是他的,你不去搶,其他人也會去搶】

二、其餘部門是否也在搞這個競爭

另外鑑於有些企業的形式流程,我們在爭取之前也要觀察一下,其餘部門是否也在搞這個競爭,他是不是公司高層下達頒佈的競爭,以前是否也搞過這種競爭?如果是,那就要沉下心來細細考慮如何搞贏這個競爭。

三、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服眾

其次就是要考慮自己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服眾,能夠勝任和擔當這個位置,一般說來的話,能否拿下這個崗位都是有一定的預感,一般來說的話要拿下這個崗位,你至少要超過這個崗位20%的水平,你才有競爭力,才有機會拿下這個位置。

四、公司是否長期保持形式主義

另一個就是公司的內定問題,公司是否長期保持一個形式主義,如果是經常搞形式主義的話,那麼這一次你可能就是一個陪跑,真正的人選可能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定下來了,當然也不排除公司為了激發下面的競爭,提高公司的業績,和顯示競爭的公平性,有時順便也會搞這種競爭崗位。

無論是出於哪種緣由,都一定要進行最大的爭取,不要讓自己留下遺憾,像這種崗位的競爭你成功了就是魚躍龍門,你失敗了也不要緊,上面的人很快也會注意到你的存在,下一次崗位的名額就有可能會優先考慮到你,而那些連爭取都不敢去爭取的人,很可能再過十年,二十年也只是在原地踏步,因為永遠沒有人會去內定他們。

職場深如海,有人光萬丈,有人一身鏽,如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領域的知識,乾貨和套路,不妨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


這次的分享就先到這裡,非常感謝你能夠在百忙之中讀完這篇問答,祝你生活愉快!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職場的心得,套路,乾貨,也可以順便點波右上角的【關注】,我會持續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哦,你們的支持就是我落筆的巨大動力!


風雨載人間


勤聰雲課堂,專注系統管理

企業內部競爭上崗,一般是在同職級中進行。出現下屬與領導競爭同一個崗位的現象,通常企業會出於兩種考慮

  1. 搞形式主義。企業高管通過這種方式,出於給現任的管理崗人員一種危機感的鞭策,對全員釋放能者上、庸者下政治信號。大多都草草了事,不會強勢執行,因為這種管理方式很難控制,除非管理人員違反了公司的某些管理紅線。否則,管理降級在執行的時候是很難落地的。

  2. 政治清理。具有針對性對某些管理人員量身定製的清理策略。表面上是全員實行的環境背景,實際上,其相關競爭規則,對某些管理人員來說,他們的現狀已經是一隻腳伸進了規則的紅線範圍。

面對這種企業內部複雜的管理現狀,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崗位職責的各項工作,不討論、不議論。平常心處之!

綜上,個人拙見,僅供參考!不足之處,還請大家積極評論、補充!


勤聰雲課堂


首先你先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部門都是這樣搞競爭上崗。如果是,你可以多多加強業務能力,正大光明的競爭上崗,但是你也要有個心裡準備,既然參加了競爭以後跟你領導的關係可能不是太好。 如果不是,就你們這一個部門是競爭上崗,那就是大老闆對你領導不滿意了,想把你領導撤下來,一時又沒有找到合適的理由,想用競爭上崗這一招把他換掉,由別人來頂替。

如果你直接跟大老闆關係很好,又認可你的能力,你可以參與競爭。如果關係一般,不建議趟這個渾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