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說:“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你可以接受嗎?”該怎麼回答?

蘇步青


這其實是HR和求職者的一個心理博弈過程,HR真正的用意是什麼呢?無外乎這幾點:

  • 1、公司薪資真的很低,給你提個醒

  • 2、試探你的底線,看看你能接受多低的薪資

  • 3、考驗你的抗壓能力和忠誠度,在低於預期的薪資下你是否還能工作

  • 4、考驗你的臨場發揮能力,看你如何應對這個尖銳的問題

如何分辨是哪種情況,需要結合之前的談話一起來考慮,希望下面的文字能給你一些啟發。

公司薪資真的很低,給你提個醒

有時候,最深的套路是真誠!實話往往被人覺得是假話,假話覺得是實話。

公司真誠的把情況告訴求職者,卻被求職者認為是有什麼“陽謀”,一通分析猜想下來,結果是自己想多了,這可就鬧一個大笑話了!

所以在這之前,你應該弄清楚,HR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是開始薪資真的很低?還是一個試探?

這就需要結合前期的談話內容,瞭解具體的談話內容才能分析出來。

比如這個HR之前有沒有對薪資方面比較關注,如果他多次提到薪資問題,那麼可以肯定公司的真實情況的確是開始不會給很高工資。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你就考慮是否和你期望的薪資差距太遠,實話實說就可以,畢竟要加薪,正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在一個公司工作半年到一年,這段時間內拿低工資,你的情況是否允許。

如果你之前的談話讓HR覺得你在吹牛,他有可能提一些尖銳的問題來考驗你。拿我之前面試的一個業務員為例子:

之前有個業務員來面試,他一直強調他在上家公司業績很好,每個月業績都是前三。而業務員底薪低大家都懂的,我就問他:“既然如此,我給你零底薪,業務提成在高10個點,這樣你光提成都比拿底薪高很多,你是否願意?”他表現的十分猶豫,最後還是選擇拿底薪加提成的模式。那麼我基本可以判斷出,他對自己的業務也不是那麼有信心,他前面的業績可能是在吹牛。

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當有人表現得十分優秀的時候,第一反應是不相信,你可以認為小明不夠專業,但我對“一個非常優秀的人還要出來找工作”一直抱著懷疑的態度。既然如此優秀為何還要離開原公司,我更有興趣知道他背後的原因。

所以“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你可以接受嗎?” 這句話,也許是HR說的實話,也可能是他在試探你,這需要你的判斷。

如何判斷你可以看下面的建議。

建議:

在回答這些尖銳問題前,先想想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HR並不會莫名其妙的提這些問題,肯定有他的用意。

  • 他之前提過公司的狀況,比如是新公司之類,那麼他說開始底薪不高,應該就是真的,你也沒必要往下看了,可以節省你很多時間。直接告訴他你能不能接受即可。

  • 他之前沒有表現過任何關於薪資方面的問題,那麼有可能就是你之前說的話他不信,他是在考驗你,那麼你非常有必要往下看,因為會對你非常有幫助!



試探你的心理底線

當談到薪資問題的時候,面試也就達到了尾聲。HR對你前面的能力算是認可了,才有可能談薪資。就打個不恰當的比喻,

當你去買西瓜,你發現西瓜品相十分滿意,你才會問攤主價錢,如果一開始就發現西瓜不好,有瑕疵,那你可能扭頭就走了。

這個時候,公司當然是希望付出的薪資越少越好,直接問往往是不可能得到滿意的回答,所以“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你可以接受嗎?” 成為很多公司的“殺手鐧”。

直接回答“能”或“不能”都不對,因為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HR並不滿意簡單的幾個字,他更希望從你的口中獲得更多的信息。

而作為求職者,也可以通過這個問題,獲取更多關於公司的信息。比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人員情況。

建議回答方式:“我想了解和老員工的差距在哪裡?如何消除這些差距呢?”這個回答有兩個潛在信息可以獲取:

  • 1、公司員工的流動性怎麼樣,老員工的構成情況,同崗位的老員工薪資是多少?


  • 2、公司的薪資結構是否完整,有沒有明確的晉升途徑。

通過反問了解薪資的具體情況,和公司制度的完整性。獲取更多的信息之後,才能回答能或不能。

何況HR只談了工資,並沒有談績效之類的事情,只有考慮綜合收益之後,你才好做出決定。

建議:

詢問HR他說的“不會太高”到底有多高,和你心理的預期到底差距是多少。如何消除和老員工的差距。

差距不大我認為完全可以接受,入職後調薪資是非常常見的現象,不必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丟掉一份工作。

除了基本工資還有什麼額外收入,這個是你更應該問清楚的,也許工資只是試探你,其他的收入會把薪資的差距拉回來。

如果你只是單單盯著底薪不放,HR也會覺得你沒有上進心,也就失去了這份工作。


考驗你的抗壓能力

當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的時候,你會如何應對,是被動的接受結果,還是主動出擊化危機為機會。HR也是藉機考驗你的抗壓能力。

“不會給你太高工資”就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你的預期比公司給的薪資高,那麼你還願意接受公司嗎?還是遇到困難選擇逃避,選擇其他的公司,這也是考驗一個人對公司的忠誠度。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公司也不例外,當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你是共同度過還是另謀高就,這也是HR最想知道的問題。

也許公司出現危機HR比你先離職,但這並不妨礙他了解你的想法。

因為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每個公司都希望能招到願意共渡難關的人,至於是真心還是假意,人們往往更喜歡聽到他想聽到的回答。

建議回答方式:“如果我接受開始工資不高,證明我的能力之後,公司會對薪資方面做補償嗎?公司有具體的例子嗎?”這個回答又能獲取這些信息:

  • 1、我對公司有情,公司對員工是否有義

  • 2、光說不做嘴把式,公司是否有真實的案例

把問題推回給HR,讓我先付出當然沒問題,那我又能得到什麼回報,而且我需要實實在在的例子來說服我。

嘴炮誰都會,真心換真心!這時也許換做HR亞歷山大了!

建議: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公司也是一樣,當公司出現危機能夠不離不棄的人老闆當然是十分喜歡的,反之也是人之常情。

所以沒必要說昧良心的話,第一昧良心的話說出來不真誠,別人也能聽出來,第二為了一份還沒到手的工作就說昧良心的話,也不值得。

只要是真誠的、發自肺腑的回答,就是標準答案。沒有哪個老闆天真到相信人人都能做到不離不棄。

大家真心換真心,只要之後有補償,我先付出又有何不可?


考驗你的臨場發揮能力

棘手的問題更能表現一個人的臨場發揮能力,一連串的問題“轟炸”過來,HR就等著你招架不住而露出破綻,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事情。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就好像“你看到你的領導受賄,你會不會舉報?”一樣,怎麼回答都行,就看你如何自圓其說。

“能”或“不能”都不是正確的回答方式,為什麼能,為什麼不能,有沒有解決辦法?這一連串的說辭,才是HR希望聽到的。

所謂“說得多錯得多”,只有在你的對話中發現漏洞,HR才能有和你討價還價的資本,

你也可以讓HR多說,發現他的漏洞。

HR也是公司的一員,他肯定對公司非常瞭解,從他嘴裡說出來的話,要比網上查到的信息要有用得多,讓HR多說,就成為重點。

“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當兩個人有共同語言的時候,那就是最談得來的時候,這時基本都會放下防備的心理。

在職場中,共同話題就是各類加班,福利等每個職場人必須經歷的事情。

但是不管怎麼談,你心中要一直記住:你是在面試!不要太過隨意,你不能放下防備,否則就把自己帶溝裡了。

建議回答方式:“我上家公司老闆經常給我們畫餅,做完這個項目就給大家漲工資,發獎金,最後都沒實現過,這也是我離開的原因,貴公司在加班、節假日等各項基本福利是否完善?”這樣答有兩個好處:

  • 1、瞭解公司基本福利是否完善

  • 2、和HR產生共鳴,這些福利也是他應得的

通過提出一些職場中常見的的問題,讓HR感同身受。既沒感覺在吐槽原公司,也在尋求HR的共鳴。

建議:

臨場發揮不是讓你口無遮攔,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你心裡要有數。

記住一個核心:HR也是公司的一個普通員工,把話說到他的心裡那你就贏了。

他對自己公司也肯定有吐槽,但千萬別吐槽上家公司,一來給人覺得人品不好,二來“看破不說破”HR這種每天和人打交道的人,這點職場技能還是有的,點到即止的回答更能讓他高看你一眼。

總結

面試的基本流程都是HR提問題,面試者來回答,面試者在面試中往往都處於劣勢,如何在劣勢中瞭解公司的狀況,需要面試者在回答HR的問題中化被動為主動,在回答中穿插自己有目的性的問題。

當HR問出“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你可以接受嗎?”這類問題的時候,首先該確定他的用意。通過上面3個側面回答,獲取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往往這些尖銳的問題,並不限定於一句話或者一個詞就要回答完,可以拓展出很多個問題。我也希望大家在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按照以上所提供的回答思路,儘可能多的向HR提問題。

一問一答式的面試,在心理上面試者往往已經輸了,學會在回答中提問題,才算是個合格的面試者。


職場新人王小明


記得在6月份的時候,公司招聘業務員。我整理了5份簡歷後,交給人事部經理去面試,而我在旁聽、記錄,其中有一位面試者讓我記憶猶新。

當時,HR問循例問了一些問題後,到最後,HR問了一句: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嗎?該名應聘者想了一想,靦腆地問到:剛才您說的工資,還有上限嗎?因為我看到招聘要求寫著4000-8000,而現在您開給我的是4000,我想知道,貴公司是什麼計算工資的?


當時,我看到HR的表情也是愣了一下,她接著說:是這樣的,我們公司對於新員工統一4000的標準,而通過一系列的考核、業績測評等綜合評價後,再上調員工的工資。


但是,HR的解釋並沒有讓這位應聘者滿意,眼看這位應聘者沉默思考著,HR繼續補充:放心,如果工作能力優異、業績良好,拿到每月拿到8000甚至上萬也是有可能的,努力幹就行了。


到最後,這位應聘者表面上點頭表示清楚了,HR也讓他回去等消息。


經過HR的篩選,最後,這名應聘者被錄取了,我打電話通知他面試結果,並告知他入職時間和準備工作時,他說了一句:抱歉,我覺得我還配不上貴公司,我還是再找找工作吧。

我的天啊,第一次被應聘者拒絕了。但回頭一想,出現這種情況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一、選擇工作是雙向的,而不是單向決定的

正如這場面試中,應聘者與公司之間是平等的關係,你選擇我,我也在選擇你,大家開出的條件是公平公正透明的,每一方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選擇最合適的。因此,這名應聘者最後不入職,也是情有可原的,說明公司不符合他的預期。


二、公司的承諾跟現實不一致,容易讓應聘者產生誤解

很多公司發佈招聘信息時,都會將福利待遇提得高高的,目的是快速吸引人才的注意,但是,當一切談妥後,卻發現現實與期待相差一大截,應聘者會有受騙的感覺。正如問題中,面試官說:“一開始工資不會太高,你接受嗎?”這不就是擺明了先用優質的條件吸引人過來面試嗎?最後卻告知,這個崗位暫時只能給出低於招聘信息的工資,但會有上升的空間,關鍵是看你的表現。應聘者會有上當受騙的錯覺。


三、公司喜歡畫餅,但並不說明每個人都會接受

要想得到高工資,就要做好業績,開發客源等等才能達到,放心,以我們公司的實力和前景,這些情況很容易達到,你看我們部門的業務員,有70%的同事都能拿到上萬的工資……


公司喜歡畫餅,但並不是每個應聘者都接受的,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應聘者也會存在這樣的疑慮。

建議

說了這麼多,我說說我的看法。

當面試官跟你說了:一開始不會給你高工資,你會接受嗎?這句話時,先不要急著回答,你要從下面3個角度去分析:

1、對比以往參加面試的經歷,以及對方公司開具的條件與之對比。

在同一條件下,同一個行業,薪酬水平應該是差不多的,如果這家公司開出的條件比你之前面試的同類型公司的條件低,你的心裡大致有了結果。


2、思考一下,自己在前東家解決了什麼問題,創造過什麼價值,向行業內人士瞭解這個崗位的平均價值。

通過了解,得知目前自己的價值到什麼水平了,與這家公司作出對比。


3、學會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能為新公司解決什麼問題。

與之對比,你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公司會產生多大的效應?而這公司開出的條件能不能滿足到你的需求?


通過以上三個問題的思考,我想你應該得出了結論。

1、公司開出的待遇<你的價值,那麼,建議你直接離開,像我面試的一名業務員一樣,去繼續尋找更合適的公司發展。因為起點低,再有上升的話,空間會很小,而重視人才的公司絕不會委屈一個有才能的人。


2、公司開出的待遇>你的價值,那麼,建議你誠誠懇懇地入職工作吧,去實現你的價值。


關注我@羊仔的職場之道,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我以前的同事面試遇到的情況,比題主這個問題還尷尬些,她面試的時候直接沒問面試官薪資,對方也沒和她談及薪資待遇,招聘崗位說明上寫著是待遇面談。


後面她被錄用了,到公司上班,由於是新人,她也沒好意思去問多少工資,等發工資時候看到1800,當時就懵了,怎麼這麼少,她同行業工資都在4000-5000左右。她去問人事部,人事部就說新人試用期都是這個工資,轉正後會漲工資的,公司晉升機制很好的,轉正後工作表現好就能晉升,獲得高薪。


這次她聰明瞭,就問人事部,轉正後能有多少,人事部到也直接告訴她2000元,她當時就辭職了,畢竟與她所期望的薪資待遇相差太大。


所以面試的時候一定要和麵試官把薪資談妥了。

當面試官說:“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你可以接受嗎?” 那就表示面試官要開始給我們打太極了,因為每個公司都希望以最低的工資招到最好的人,但在工資問題上我們就不能模糊了。


一、明確不太高是多少


一些職位寫著的崗位是4000-8000元,如果你直接說不介意,那你多半最後拿到的工資就是4000元。

如果在面試和麵試官直接談清楚這個問題,那你的薪資就有可能最後是8000元。然後也要委婉地表達你的期望薪資是多少,並要用能力做背書,向面試官證明你值這個工資。

所以一定不能直接說可以接受,而應該委婉地問面試官,那我先了解一下不太高大概是多少嗎?


二、明確“一開始”是多久


這個也要在面試中和麵試官明確,因為這個一開始是個模糊的時間概念,有些一開始可能就是長久,有些一開始只是試用期,所以這一點我們也不能含糊,直接問面試官我能大概瞭解一下,大概多久我能獲得工資晉升。從而側面瞭解你的工資晉升通道。

明確這兩個問題後,我們來看該如何進行下一步談判:


1、如果這個公司是你心儀的,而且你非常看到公司的發展,你覺得一開始的工資也是你能接受的範圍內,那就可以接受。


2、工資實在低於你的預期,而你還是想留在這個公司,則要表明自己的態度,這個工資你是拒絕,但是接下來要展現你的優勢,讓面試官相信你能為公司提供更大的價值,願意為你漲工資。


3、讓步。確實特別想在這個公司上班,能接受暫時低薪,則要表明讓步的前提,如果貴公司有明確的漲薪制度、獎勵措施,一年後工資大概能漲到什麼水平都有制度規定的,那我或許願意接受。隱示如果公司一段時間(一年)後還不能按面試所說的漲工資,那你就有離職的可能。


你進入公司的工資將會在一定程序上影響你後續的工資漲幅情況,而面試則是我們談工資的最好時機,這個時候一定要表明態度,顯現自己的個人價值,為自己爭取一個好的工資。


奈奈姐姐


記得當年剛畢業的時候,跑各種招聘會,有自己學校,隔壁學校的,還有就是大型職業招聘會,網絡上也是各種投簡歷。

於是有各種各樣的面試經歷, 我記得有一個大型的招聘會,大家都很重視,頭一天還去買了一套西服,這套西服我到現在都只穿過了一次, 在我家的衣櫃裡躺著。在這個招聘會上,投了不少簡歷,也開始進行面試,有一家公司不錯,展臺上一看就比較牛,經過簡單的交談,過了簡歷篩選,就進入了下一輪面試。

我記得是兩個面試官,一個技術,一個HR, 面試的時候大家相談甚歡, 到了談工資環節,面試官問出了“一開始工資不會給你太高,你可以接受嗎?”,當時就感覺有點可笑,給不出工資,還談那麼久,我簡歷上寫了期望工資,給不起就不要浪費時間。雖然有點氣憤,但是還是笑著回答了:“雖然剛畢業,但是我能勝任您的崗位,我覺得我開的工資也是符合我的能力的。”, 後面就很客氣了結束了面試,回去等消息,然後就是沒有消息。

有關工資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而這個問題非常的坑,如果你回到了“可以”, 那你進入公司以後, 以後都會在後悔中度過。

面試官問這道題是怎麼想的?

面試官問問題,要麼是真實問題,要麼是壓力測試,面對這道題,也是一樣。

1) 崗位的預算不多,而你的能力是符合,看看你能不能接受不高的工資

有些公司,工資給的不高,但是對於候選人要求挺高,業務部門非常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所以這樣HR招聘很難做。


於是你可以看到招聘廣告裡面,這個崗位的工資範圍很大,15K~30K,看著這個價格,這個HR最多隻能出的起15K,還是稅前,而候選人則是覺得至少可以要20K,甚至30K。

這樣才能找到更多的候選人來面試,面試通過後,問候選人是否可以接受一開始工資不會太高,潛臺詞就是後續再調工資。

忽悠進來再說,至於後續的事情,那就是業務部門得事情了,這樣可以招到一些急於找工作得人。

2) 壓力面試,看看你是否真的沒有信心,順便也壓壓工資

面試得時候,面試官為了考驗候選人,會進行壓力面試,即使這個崗位有足夠的預算,這樣問也可以考驗候選人對於自己是否有信心,敢不敢爭取自己的利益。

而且這也是一個談工資的策略。一上來就這麼個大招,你開工資的時候就會相對謹慎,這個是錨的作用。說個很低的工資,一會談的時候,給多一些,你就接受了。

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回答

一個是工資不太高,那到底是多少? 業績崗位10000的工資,9000算不太高,還是8000算不太高?

另一個是一開始,這個一開始是三個月,半年還是多長時間, 還是說公司說了算的。這也是一個很模糊的。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千萬不能說:“是或者否”, 而是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給與不同的回答。

每個人到公司有不同的需求,這個要想清楚,你最希望獲得的是是什麼?工資的提升,還是職位的提升, 又或者是學習到東西。

1) 確實有些時候,不那麼在乎工資的,比如說剛畢業的時候,你想進入一個大公司,這個大公司有很完善的平臺, 這個時候,工資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得到這個職位。 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這麼說:

“對於這份工作,我看重的能力的提升和貴公司的平臺,對於這份工作收入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不低於市場價太多,我可以接受, 我想問下,公司的薪酬是如何定的,還有就是進入公司以後,有什麼途徑可以提升工資?”

這樣既展示了自己的誠意,也讓HR明確具體是多少工資,也問了怎麼可以提高工資, 這個時候根據HR回答,知道工資的薪酬結構,公司對於員工的未來的規劃,這樣就知道值不值得自己降低工資去。

2) 當然了,如果你是一個職場資深人士,對於工資有自己的想法,對於這種坑問題,也不要激動,不要生氣,可以不要硬懟, 避免錯失機會。 這個時候,你可以這麼說:

“您說的這個一開始是試用期嗎? 這個時候稍微低是可以接受,我在這個領域工作經驗也比較豐富,比較適合這個崗位,我覺得我自己的薪資合理的。”

“一開始工資不太高,是不是有什麼顧慮,或者公司有什麼項目獎金之類的,績效公司,需要考核通過才能達到的工資嗎? 請具體介紹下”

總之就是明確自己的底線,試用期可以稍微降低工資,順便問問有沒有項目獎金或者績效工資。重點是說明自己適合崗位,自己對於工資的預期。


總之,這個題目的落腳點就是要把不明確的點談到明確,明確具體的工資是多少,要持續多長時間,這樣把工資的事情問明白。


歡迎關注【阿布的分享】,跨界理工男,每天分享職場乾貨,HR知識,認知成長。


阿布的分享


一般遇到這樣的企業,我都會直接拒絕。

我曾經就遇到過這樣的企業,做母嬰產品的,規模不大,但環境確實好。我進到公司後,看到大廳有很多的寶寶和寶媽,還有服務人員熱情的為他們做服務。很多細節我也非常滿意,覺得這個公司的管理應該比較好。

面試官是老闆,給我做了非常明確的規劃,也很坦誠的跟我說了他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模式,我都非常認可。可到最後他是這麼說的:“只是目前公司還在發展階段,沒辦法給到你的期待薪資,可能要減少3000-4000左右,但只要你能過來,我保證一年以後你的薪資能翻倍。”

我直接就拒絕了。因為我認為:真正對你好的企業,是不會在薪資上讓你受委屈的。

如果我值5000,你給我4500,我就會因為這500塊錢非常壓抑,沒有動力發揮我百分百的積極性。而且事實上我被降了將近4000,可想而知我的積極性會打多少折。

在職場,我一直堅信一個道理:不要看一個人對你說了什麼,而是要看他為你做了什麼。

這個年代,懂得畫餅的老闆數不勝數,但真正兌現的老闆少之又少。那些壓榨員工的老闆,大部分是不太懂人心的。你願意在勝率這麼低的企業下賭注嗎?你覺得你的青春這麼不值錢嗎,以至於如此揮霍也不心疼,寧願去相信一個沒有任何保證的口頭承諾?因此,為了保險起見,我是不會願意把自己的未來賭在這種企業裡的。

難道,所有壓低你工資的企業都不能去嗎?

當然不是。既然說了“大部分企業不行”,就說明還是有少部分企業是OK的。他們確實有非常明確的目標,只是目前還沒有那麼龐大的資金去聘用更好的人才,所以只能通過說服的方式邀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合作。

如果你真的想搏一搏,給你一個建議:詢問面試官,是否有非常清晰的發展規劃。

比如,他們說“5年後達到年銷售量5000萬”,那麼你就得問他三年後的目標是多少,1年後的目標是多少,半年後的目標是多少,目前正在做什麼工作,以這樣的進度能否達到半年目標。如果你聽著合理,你就可以搏一搏。如果聽著就很虛無縹緲,我建議你該走就走吧。如今的企業有這麼多,何必耗在一個沒有明確規劃的公司裡呢?

-End-

作者簡介:重燃石,多年中小型企業高層管理,擅長向上管理、企業機制的構建、企業內部管理。關注我,和你分享職場小技巧,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重燃石


可以 能接受。

首先,我知道,新手對公司來講,一開始高工資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且,換位思考下,假如我是一個老闆,正在招聘一個員工,我給對方開的工資也是不會很高的,新手接觸公司業務,也是需要時間來適應的,但是,假如我所付出的能力對於公司的發展是進步的,那麼公司開給我的工資也得適應性的提高,我們也希望公司看出我們的付出,對於一個員工來講,升工資就是對於我們努力最好的回饋。


Summer舊時光


如果是初入職場的話,面試官對我這麼說,一開始工資不會給太高,我心裡會偷著樂,因為初入職場沒啥經驗,別人還給我機會還發工資給我一邊學習一邊工作,我心裡都樂開花,我甚至跟一些面試官說過,不給我工資也可以,只要給我學習實踐的機會就可以了,因為我覺得在自己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先付出,再收穫才是正道。

如果已經是職場老手了,那就需要自己的自身價值和工作的發展去衡量了,還得要看這是工資低,低到什麼程度和範圍,這也應該說清楚的,畢竟有一定經驗的人很少人會喜歡這麼模糊不清的。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先看看這家企業有沒有實際的價值,再跟老闆談好具體的條件。一開始低工資是幾個月,然後什麼時候再給我漲。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龍女愛分享


首先,這是我可以接受的。

因為我明白,無論在哪裡,都能學習,我的工資不高,這意味著我到達的是一個新的領域,這時候我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學習。

然後,我會將公司的流程,公司的運營都瞭解清楚之後,再看看公司是否符合你的人生規劃。

要是符合我的人生規劃,公司也覺得我靠譜,我就努力工作,爭取得到公司的認可;

要是公司不符合我的人生規劃,相識一場,好聚好散,說不定在下個階段,我與公司還會有合作。


海棠花花花


我覺得應該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做決定。

經濟困難時期我不會接受低工資

我剛畢業那會,又要租房,又要吃飯買生活用品,哪哪都是用錢的地方。

我家是農村的,我爸媽也沒見過什麼世面,他們不知道在外面一個月要花多少錢。

我記得很清楚,畢業後出來找工作的時候,我爸媽就給了幾百塊錢生活費,哪裡夠?


自己也不好意思跟父母說。就跟朋友借了一千塊錢交了房租,爸媽給的幾百塊錢熬了兩個月。

第一個月沒找到工作,特別著急,後來一天都能面試好幾家公司,離的近了就走過去,省1塊錢的公交車費。

之前面試過一家公司,說前期每個月工資不高,他也沒說多少,我當時直接就問了:不多是多少?

他告訴我一個月大概五六百,我轉身就走了,真的,那個時候都是被生活所迫。


如果經濟不困難,而且公司有發展潛力,可以接受前期低工資。

如果手頭有一定的存款,可以夠自己半年或者一年之內的花銷,再考慮是否接受。首先溫飽是最重要的,如果連溫飽都不能解決,何談未來?

溫飽解決了之後,再考慮公司是都有發展潛力。如果有,即使工資低也沒關係,先幹著,等待升職加薪。


我好幾個同學畢業後做平面設計工作,前期去的時候什麼都不太會,就是做學徒。給人家打打雜,每個月領一千塊錢生活費。

現在人家把技術學到手了,每個月工資翻了好幾倍。甚至有的同學自己開了家小的平面設計公司,自己當老闆。

所以,找工作前期是否要接受低工資,還是要看你自己怎麼想的,或者是你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根據具體自己具體情況來。

歡迎關注檸檬香草,與你一起分享職場生活點滴。

靜待椛開


上個月哥們家蹭飯吃,侄女在飯桌上一直悶頭不說話,哥們問她,“今天不是去面試嗎,結果怎麼樣?”

侄女嘆著氣說,“面試官問我,一開始不會給你太高工資,你可以接受嗎?”

我好奇問,“你怎麼回答的?”

侄女說,“我不接受,你會給我加工資嗎?然後面試官就沒接下去了,扯了別的問題,面試就結束了。”

我笑著搖搖頭,這種面試官怕是有病。侄女苦著臉說,“看來這次面試又沒戲了,是我能力不夠嗎,又不是菜市場討價還價,這讓我怎麼談嘛!”

沒想到,過幾天對方還是通知侄女面試通過,準備好到崗上班。侄女連忙問了薪酬,跟招聘差不多不大,還比預期的要多點,這讓她十分歡喜,又在家裡請客吃飯。

其實,面試的時候遇到這種問題不算多見,而且多是多是一些中小企業的面試,面試官出於各種原因,可能是想控制人力成本,也可能是覺得對方還沒達到崗位要求,但有發展的潛能,也可能純粹是公司想坑新人等等。

如果我們在面試的時候運氣不好遇到面試官問出這種問題,那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做準備。

一、提前瞭解崗位的薪酬範圍和招聘薪酬範圍,預防談薪酬時遇到坑

有些公司面試即使沒有問出這樣的問題,但在談薪酬時,會特意壓低員工的薪酬,為了避免遇到這種坑,我們就需要提前瞭解好行業內相關崗位的薪酬,以及招聘通知上面寫的薪酬範圍。在有可能的情況下,最好是能通過一些途徑,瞭解目標公司的崗位薪酬情況。

根據這些信息,我們就能夠初步判斷,面試官提出的薪酬是否合理,如果是不合理,那麼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出困惑。如果合理的,那我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對薪酬的期望,可以接受的,當然沒問題,接受不了的,則需要進一步談談。

二、謹慎提問工資和緣由,以及後續的薪酬提升機制,以便做判斷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問出對方所謂“不會太高”的薪酬,到底是多少,以及之所以不會太高的原因是什麼。這裡提醒兩點:

  1. 如果原因是公司財務緊張,或是管理成本壓力大,別相信這一套,那是公司的問題
  2. 如果對方指出我們的能力還沒達到崗位要求,因此只能給出這樣的薪酬,後續可以根據我們的能力調整。那麼我們就要分析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面條件與崗位的匹配程度,如果確實比較差,那麼可以考慮接受。如果不是,說明對方在忽悠。

在對方提出薪酬和理由後,我們還要進一步問,“那我想了解下,公司後續對於薪酬的提升,有沒有相關的制度,或者每隔多久會調整薪酬,調整的比例大概多少?”

如果對方能給出合適的薪酬提升制度,以及薪酬調整的頻率和比例也算是比較合理,那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判斷。當然,基礎工資不能太低,第一不能低於行業的平均水平太多,第二不能低於招聘上的薪酬範圍太多。

三、提出自己的期望薪酬,將問題拋給對方,談薪酬不要太退讓

最後,當我們面臨著以下兩種處境:

  1. 對方給出的薪酬確實太低,完全不太合理
  2. 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有足夠的自信,對方給出的薪酬雖不算太低,但也不符合我們的薪酬期望

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必要再和協商薪酬的問題,果斷提出自己的薪酬期望,看看對方的回覆。需要提醒的是,在兩種情況下,除非對方公司是非常知名,行業認可度非常高的公司,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大個人成長和發展空間,否則沒必要自降身價,迎合對方的薪酬。

所以,這是要敢於和對方談薪酬,不必退讓,不然後續繼續和公司談薪酬的時候,會更加被動。千萬不要將希望寄託在,“只要表現好,公司後續會給我們漲工資”的期望上。

就像侄女回應的那樣,將問題拋給對方,讓對方來決定,我們靜等結果便可。

以上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