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在臨床上,有些乙肝患者發現肝癌的時候是“大三陽”,有些患者發現肝癌的時候,可能是“小三陽”。

很多人不理解,說看上去大三陽和小三陽得肝癌的概率是一樣的,那為什麼醫生又強調,最好要把大三陽治成小三陽呢?

其實,人們的理解,可能與事實存在一定的偏差。因為有些情況下,患者並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患上肝癌的。也就是說,肝細胞癌變的時候,是處於大三陽還是小三陽時期,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

肝癌是慢性肝病“三步曲”中的最後一步,是乙肝患者最不能接受的糟糕結局;同樣不好的結局,是失代償期肝硬化導致的肝性腦病和肝衰竭等終未期肝病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乙肝病毒感染有多種形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HBeAg)為標誌的“乙肝大三陽”,一類是乙肝病毒e抗原陰性為標誌的“乙肝小三陽”。

HBeAg陽性,表示體內乙肝病毒(HBVDNA)複製活躍,HBeAg如果陰性,則表示乙肝病毒複製不活躍。

無論是否乙肝病毒感染者,人們都愛拿乙肝大三陽跟乙肝小三陽對比。從直觀上,乙肝大三陽的這個“大”字讓人聯想到病情嚴重,小三陽的“小”字則讓人聯想到病情較輕。

事實證明,大多數情況下確實是這樣的。

乙肝病毒(HBV)的慢性感染,是肝癌的獨立風險因素。所有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都有肝癌的風險,但是這個風險有大有小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從大三陽和小三陽的對比來看,肝癌的風險跟下面的因素有關係:

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

乙肝病毒DNA高,肝癌的風險大。

乙肝病毒的高複製,帶來更大的肝炎爆發的風險。高病毒載量,提示病毒複製活躍,在肝細胞內由於和人體內的DNA整合,很容易誘導肝細胞發生突變。

在針對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抗病毒治療臨床實踐中,也證實了抑制病毒複製充分的、效果好的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要低很多;而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效果差的藥物,風險要高一些。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也就是所說的大三陽,這個陽性提示病毒複製活躍,其實是跟乙肝病毒DNA高低有直接的關係。當e抗原轉陰以後,乙肝病毒複製就不活躍,傳染性也變小。

而且,很多e抗原轉陰的患者,也有更多的機會發生自愈,所以發生肝癌的風險要低。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和乙肝病毒DNA並不成直接的正相關性。

HBsAg水平跟患者的預後有很大的關係。乙肝表面抗原低水平,更容易自愈,特別是低於100的患者。經過抗病毒治療的患者,HBsAg的持續降低,更容易將病毒控制在最低水平。

而乙肝大三陽患者,一般來說其乙肝表面抗原水平要比乙肝小三陽患者高一些,這也就決定了乙肝大三陽患者發生肝癌的幾率,比乙肝小三陽要高很多。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肝癌風險最小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哪些人?

乙肝病毒攜帶者當中,同時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的患者,是肝癌風險最低的:

  • 乙肝小三陽;
  • 谷丙轉氨酶(ALT)小於40 IU/L;
  • HBVDNA 小於2000 IU/mL;
  • 乙肝表面抗原水平小於1000;
  • 肝硬度值(“肝彈”)處於正常範圍、肝纖維化指數低於一定的水平(如FIB-4指數小於1.29);
  • 沒有乙肝肝硬化和乙肝相關肝癌史者。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龍大夫的溫馨提醒

乙肝大三陽跟乙肝小三陽相比,無論在病情和發生肝癌的幾率上,都是乙肝大三陽更嚴重一些,但這只是大多數情況下的現狀;也有少部分乙肝小三陽患者,如果病毒發生了突變,病毒複製量也高,這種情況下,其發生肝癌的風險,要比病毒不變異時發生肝癌的風險要大得多。

總之,無論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都要注意定期複查,甲胎蛋白和B超等影像學檢查,是最重要的篩查手段;發生乙肝病毒變異的乙肝小三陽來說,更應該引起注意和重視。

乙肝大三陽和小三陽,哪一個得肝癌的風險更大?聽肝病醫生怎麼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