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截教幾乎全軍覆沒,通天教主當初為何會同意封神行動?

Lost-學不會


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稱臣。關於十二仙首,有人說,就是闡教十二金仙,因為十二金仙剛好犯了殺劫,有人說,十二仙首指的是,太上老君,原始天尊,通天教主,伏羲,神農……,還有的人說,十二仙首隻是昊天上帝用以試探三教的手段。



三教為了給昊天上帝招募小弟,於是決定各自出幾個人,用來湊湊數,於是三教共同簽訂封神榜。原始天尊門下弟子,除了已經畢業的南極仙翁,雲中子,燃燈道人,就只剩下將要渡劫的十二金仙,以及姜子牙,申公豹,鄧華等人。十二金仙可是原始天尊的全部身家呀,上了封神榜,自己差不多就成了光桿司令。


本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想法,原始天尊一面忽悠師弟送點不聽話的人上封神榜,一面命十二金仙下山收徒,然後作為闡教弟子送上封神榜。緊接著,把封神的差事搶了過來,以便有最終解釋權。

通天教主,家大業大,有著萬仙來朝的美譽,送幾個人上封神榜,並不怎麼心疼,所以,他把品學兼優的四大親傳弟子,隨侍七仙,以及三霄,趙公明等人叫到跟前,讓他們看著簽訂封神榜。以為這樣他們就可以不用上榜,對於其他弟子,則告訴他們,只要緊閉洞門,就不會成為榜上之人。可是他忽略了一點,封神榜的解釋權在他師兄那裡,而且他師兄算計他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封神之戰一開始,哪吒就射殺石磯的弟子,然後護短的太乙真人就把石磯給滅了,此時通天教主尚未表態。闡教受到極大的鼓舞,對付截教門人,能群毆的絕不單挑,能暗算的絕不正面衝突,能以大欺小的,絕不公平爭鬥。

為了保住自己的門人,原始天尊不惜以聖人的身份多次插手人間的戰場,甚至派出申公豹去挑唆截教門人加入封神之戰,最後覺得不過癮,又派出廣成子去碧遊宮以歸還金霞冠為名,耀武揚威,惹得通天教主出手,又允許西方教傳播東土,勾結西方二聖,一起對付截教。


螳螂撲蟬,黃雀在後,最後西方二聖,擄走了截教三千紅塵客,順便又挖走了,燃燈,懼留孫,文殊,普賢,慈航等人,成為最大的贏家。


幻影沐風


兩個原因,一、這是師傅天道聖人鴻均老祖的命令不得不從;二、封神只需三百六十五仙,通天教主當時徒子徒孫共一萬一千多,就是全部都是截教門人,對截教而言佔比很小,只是後來元始天尊聯合太上老君以大欺小並言語間蔑視截教,氣昏了通天教主使他失去理智地擺下萬仙陣,被四聖聯合團滅才導致截教損失那麼慘重。

元始天尊創立闡教,教徒十九仙(含十二金仙)。太上老君創立人教,教徒玄都法師和度厄真人。通天教主或許是因為降生於山林之內的緣故,唯對這自然生物情有獨鍾,世間各類樹神花神以及狐仙虎仙,大都是通天教主的門人。因為他的門人大都是飛禽走獸,花花草草,於是就被認為是妖孽的祖宗,並將其門下弟子統歸到一起稱為截教。因為通天教主不嫌棄所有徒弟出身善於教授,曾經的截教萬仙來朝、欣欣向榮,在三教中一支獨大,引起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的嫉妒,也引起師傅鴻均老祖的忌憚和西方教接引和準提的眼饞,後來封神過程中,這幾方力量聯合把截教肢解了。萬仙陣後截教眾仙死的死,被西方教收的收,剩下的兩三百散仙也隨著通天教主被鴻均帶走而作鳥獸散。

縱觀整個封神過程,截教弟子雖大多不是人類出身,卻是最講義氣和感情的,好像有些諷刺。通天教主一直被人算計,其實都是被動參與其中,之所以後來不守規矩想重開六合,都是老實人忍無可忍的爆發,撇開對錯,他的重情重義尤其是淳淳護犢之情確實令人感動。





醫藥醫療資訊


沒辦法,這封神榜是昊天大帝命令,鴻鈞道主召集三教商議,命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執行,元始天尊實際落實的。我們先來看看,通天教主的來歷和截教的規定,就明白了:

說通天教主,就得在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共同構建的神話傳說中來講,而不是脫離神話,到道教中來講,那就沒得講了。

通天教主,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隕落後,一口精氣,一氣化三清,分別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

盤古大神,是這方宇宙混沌初誕生時,孕育的三千魔神中最為強大的存在。

所以,通天教主是妥妥的二代魔神。

後來,通天教主拜入率先成聖的鴻鈞老祖門下,為其三弟子,並創辦了截教,有教無類,教化眾生。

沒辦法,你人最多,萬仙來朝,肯定一是你這勢力,威脅到了昊天上帝和鴻鈞老祖,尤其是昊天上帝,不得不削弱;二是,你人最多,肯定上封神榜,也最多了。


董江波


封神榜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子,還有通天教主一起簽押的。但是封神榜卻一直是由元始操控,最後還害死了許多截教人士,通天教主的多數弟子幾乎都死後上了封神榜。到了最後,封神榜讓整個截教幾乎全軍覆沒。那當初通天教主為何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籤封神榜呢?


為什麼要封神呢?說白了就是當時的天界的最高主宰昊天上帝缺人手了,手底下面沒有個像樣的手供他驅使。要知道皇權可是至高無上的。又因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殺伐臨身,故此閉宮止講,因此三教並談,乃闡教、截教、人教三等,共編成三百六十五位成神,又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鬥,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興雲、善惡之神。此時成湯合滅,周室當興;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

事情的起因為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仙首犯了殺劫,就是一種天罰,當修仙者修到了一定的程度會產生一種心魔,壓抑久了就會爆發,需要發洩出這心魔,就是需要殺伐,不然心魔纏身,不是灰飛煙滅就是墮入魔道,成仙無望。再加上昊天上帝的命令不得不屈從。這就可慘了通天教主門下的弟子,封神榜裡大多是這些人?那麼身為聖祖的通天教主為什麼會同意呢?自己的弟子都死光了。


讓截教弟子參與到封神大戰中,乃是師尊鴻鈞老祖所命,通天無法推辭。

通天教主可以不把昊天上帝放在眼中,但是,不能無視老師鴻鈞的命令。既然鴻鈞老祖發出了邀請,讓門下三位弟子共同主持封神大戰,那麼,作為小徒弟的通天教主,責無旁貸,只能遵照執行,完成老師指令。 通天教主以為只要截教仙人閉門不出,在家中安靜修煉,就可以渡過劫難,坐看闡教倒黴。

在簽署“封神榜”之後,通天教主召集心腹弟子,告誡他們在此後的數十年間安心在山中修煉,千萬不要隨意下山。應該說,通天教主對封神大戰可能對截教帶來的危害,已經足夠重視。對於門下弟子,他也提出了避禍的方式:緊閉洞門,遠離西土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通天教主就是有 通過之能也擺脫不了這場災難。


獨秀文苑


《封神演義》中,對於闡教截教的相關表述說得並不是很清楚。全書看完之後,我們讀者只能有一個“截教教眾大多是反派”的印象。所以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筆者將一點一點分析說明。

(一) 闡教、截教究竟是什麼樣的教

天地開闢之後,天地間第一位大神就是鴻蒙老祖,也叫 鴻鈞 老祖。鴻鈞老祖其實就是天地未開之前混沌世界的主宰,盤古手持大斧劈開天地,死掉了,鴻鈞老祖依然是開天闢地之後的第一位大神。

鴻鈞老祖隨後收了三個徒弟,就是元始天尊,太上 老君 ,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創立了闡教,太上老君創立了道教,通天教主創立了截教。三教教義都出自鴻鈞老祖的教義。鴻鈞老祖沒創教,但是有教義。

1. 闡教

《說文解字》:闡,開也。《易》曰:闡幽,(讀如記)辭傳文。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至精而後闡其妙,至變而後通其數。

闡教就是闡明先天教教義的教派。換言之,元始天尊是鴻鈞老祖先天教教義的首席傳承人,具有對先天教教義的權威解釋權。而且這個權力是得到鴻鈞老祖認可的。正因根正苗紅,所以闡教弟子自以為高人一等,看不起截教中人,經常肆無忌憚的罵人家畜生禽獸。

2. 道教

《說文解字》:所行,道也。一達謂之道。道就是從一而終的行動。就是說太上老君是鴻鈞老祖先天教教義的執行者,行動派。一套理論只有運用到實踐中改變事物狀態才能體現其價值,空談好不好沒有意義。

3. 截教


《說文解字》:截,斷也。就是說,先天教教義在通天教主這裡被截斷了,發展不下去了。通天教主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思考,跟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不同。先天教教義是混沌世界的教義,現在世界變了,天地開了,這套教義已經不適合新世界了,得改。所以他廣收門徒,毛羽畜生都收入麾下,就是想把這套東西擴大,讓萬物生靈共同探討,不能侷限在一方。

因此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爭,其實就是爭奪對先天教義的解釋權。

通天教主為何戰敗了?因為道教的太上老君和西方教的接引準提都支持元始天尊,不支持通天教主。四個打一個,勝負毫無懸念嘛。有人問鴻鈞老祖對通天教主的態度,其實沒有影視劇渲染的那麼惡劣,從本心而言鴻鈞老祖是非常喜歡通天教主的,最後通天教主被四大高手追殺,還是鴻鈞老祖親自出面救了他一命。

《封神演義》中,作者雖然沒有一開始就寫截教之惡,然而其反面形象卻是一早 就安排好的,根據小說情節發展,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站在闡教的立場上審視截教。

(二) 通天教主支持封神行動的原因

第一,通天教主覺得封神大戰主要針對的是闡教門人。

封神大戰發生的兩大理由,無一不是針對闡教十二金仙。不僅僅是女媧和昊天上帝,整個仙界都垂涎十二金仙。尤其昊天想讓玉虛宮十二金仙向他稱臣一事,令通天教主覺得這是一次針對闡教的行動,於是在榜單上籤了字。

闡教十二金仙是崑崙山上玉虛宮中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弟子: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太乙真人、黃龍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靈寶大法師、懼留孫、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第二,通天教主讓門人閉門不出,坐看闡教倒黴。

通天教主為了警示弟子,特意在碧遊宮大殿前張貼一副對聯,文曰: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應該說,通天教主對封神大戰可能對截教帶來的危害,已經足夠重視。

可惜通天教主被委以重任的徒弟長耳定光仙背叛了,截教門人慘遭屠戮、被擄,連誅仙四劍也被闡教搶了,最後只剩無當聖母和二三百名散仙。雖然是天數,但此恨怎能消除,三友情義破裂。

第三,劫數將至,必須應對。

也正是因為劫數將至,如何化解,共同商議封神榜一事。

封神大戰的原因,第一,便是闡教十二金仙的殺劫;第二,是昊天上帝命令十二仙首稱臣,所以三教相商訂立封神榜;第三,便是成湯該滅,周室當興;第四,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將相之福。


縱觀全書,我們沒有看到截教門人做什麼壞事。反而到是闡教門人以殺罰臨身這種無稽的藉口殺人。如果通天教主錯在收了很多妖精徒弟,收了“不分披毛戴角之人,溼生卵化之輩”。那麼姜子牙不也是這樣做的嗎?七個徒弟,除了武吉之外全是妖精,闡教又有什麼理由以此詆譭截教呢?


九卿1234


《封神演義》中截教幾乎全軍覆沒,那麼當初通天教主為什麼同意封神呢?首先有兩個必要的因素是通天教主無法抗拒的。

第一.昊天上帝,起初天庭神職空缺需要補充人力。昊天上帝看中的十二金仙拒絕臣服,就向鴻鈞老祖提出補充天庭神職人員的要求,鴻鈞老祖不好拒絕,就命三教共議封神榜封神。

第二.神仙劫,修仙者修行一千五百年卻未斬去三尸身,需要用殺伐來渡劫證道。此時正趕上殷紂無道氣數將盡,西岐已出聖主,商亡周興已成天意。

此二因素,是封神的主要目的和原因也是通天教主無法抗拒改變的。

但是通天教主還有一個小算盤。

因為三教共議封神榜至於誰上榜,是根據眾弟子的根行深淺和機緣造化來決定的,而不是提前擬訂好的,所以是一張空白榜。於是,通天教主擔心根行淺薄的弟子無法領悟,就特意交代,封神期間眾弟子緊閉洞門不得下山,以免上封神榜。但是通天教主沒想到的是:截教門徒眾多,根行心性不一且自大驕傲過於自負。有的被聞太師禮請下山參與封神之戰,有的被申公豹忽悠下山參戰,更有的打著為截教師兄弟報仇的名義下山參與封神之戰。

最後落的截教弟子幾乎全軍覆沒的下場,這也是其門徒眾多,有教無類需要大浪淘沙篩選的必然結果。這是截教門徒的機緣造化,也是通天教主意料之外的結果。


讀書小院


據《封神演義》記載,鴻鈞老祖有三個徒弟,老大太上老君、老二元始天尊、老三通天教主,三人各成一派,各掌一教,太上老君執掌“人教”,元始天尊執掌“闡教”,通天教主執掌“截教”。

在這三位師兄弟中,通天教主排在最後,而且門下弟子在最後幾乎全軍覆沒,所剩無幾,所以,通天教主就往往給人一種最弱小、最無能、甚至最愚笨的印象。可事實真的如此嗎?非也!通天教主非但不弱、不愚,而且,其實他才是鴻鈞老祖門下最有大智慧、大境界的一個!

也就是說,在整個封神行動中截教的門人幾乎全軍覆沒,但通天教主並不會太過悲傷,更不會後悔當初同意“封神”的行動;其實,恰恰是通天教主早已經知道他的弟子們註定要死才同意“封神”的,而且應該來說,通天教主還是最同意“封神”的。

這種看似矛盾的情況背後所隱藏的,正是通天教主不為外人所知的大智慧。通天教主很清楚自己弟子們的出身,這些弟子三教九流,天資愚鈍,甚至更不乏一些飛禽走獸也在其中,他們跟隨通天教主修煉,其實是很難修成正果的。

所以,通天教主痛下決心,正好可以藉助“封神行動”,讓自己的眾位弟子能夠登上一個更高的平臺,因為“此生雖盡”,但終究可以被封為神仙了。正像最後申公豹嘲諷姜子牙的那句話一樣:“我此生雖不能榮享富貴,但我畢竟是一個神仙,而百年之後,可就沒有神仙好封了”。

為自己的弟子前途計,通天教主明知後果卻依舊同意“封神行動”,這正是通天教主的大智、大愛之所在!


文化新篇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這篇稿子來自於老包雜談。

封神之戰是一場極具針對性的圍剿與收編,興周伐紂是幌子,終極目的是貫徹三界大佬的絕對統治意志,肅清一切反對勢力,消滅一切不穩定因素,重新劃定勢力範圍。清洗天下散修及圍剿碧遊宮一脈的強大意志連通天教主本人也無法撼動,很可能經過鴻鈞首肯。畢竟如果沒有鴻鈞點頭的話,通天教主不是誰想欺負就能欺負的,而且這其中更牽扯到了西方教的崛起,更不是元始天尊和老子、女媧等人就能決定的。鴻鈞對通天的態度從大破萬仙陣後第八十四回中的一番言辭就能看出端倪。

三教僉押封神榜的時候,通天教主門下重量級的弟子門人都在現場。事情敲定之後通天教主便警告門人,在此非常時期一定不要輕易下山。而且事後又在碧遊宮外掛了一副對聯:

\t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t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可見,三教訂立封神榜之初,就把截教一脈當成了圍剿對象,許多人也是心知肚明的。第四十七回,趙公明找三霄妹借金蛟剪時,雲霄便將當日情況對趙公明說了一遍,“我們截教門人,‘封神榜’上頗多,因此禁止不出洞門,只為此也。吾師有言:‘彌封名姓,當宜謹慎。’”

天教主只知道自己門下上榜的人很多,但至於多到什麼程度,究竟都有誰,他心裡是沒底的。所以只能抱著僥倖心理,以禁令阻止門人儘量少踏足西岐。

但是戰事正式開啟之後,事態便越來越嚴重,截教一脈的傷亡也越來越嚴重。

在通天教主嚴禁門人出山、低調行事的同時,姜子牙及元始天尊門下十二仙首門人眾多、一呼百應,在背靠元始天尊和老子的情況下,氣焰囂張、目中無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侮辱截教。

截教門人即使再言辭激烈,再桀驁不馴,也不曾對元始天尊流露出半分不敬。但是反觀玉虛門下,在無情嘲諷那些披毛戴角、卵生溼化的修士時,連截教上下一同鄙視了。

從金鰲島十天君的“十絕陣”,到三霄妹的“黃河陣”,在此消彼長的過程中,闡截二教的鬥法愈演愈烈。只因“黃河陣”中十二仙首俱被擒拿,於是大教主們坐不住了,老子、元始直接對陣三霄,著實可笑。

直到廣成子直接三上碧遊宮面見通天教主,最終導致了闡截二教徹底撕破臉皮,通天教主大擺誅仙陣。陣仗一次比一次大,牽涉人員也越來越多。直到最後三位聖人赤膊上陣親自較量,二打一的情況下通天教主自然不敵。從“誅仙陣”再到“萬仙陣”,截教上榜人數急速飆升,截教自此元氣大傷。

以“萬仙陣”之戰為止計算,截教除通天教主之外,被封神的封神,被度化的度化,成坐騎的受辱,頂尖戰力喪失殆盡。

從雷火瘟鬥四部來看,各部正神均為截教一系,更有通天門下親傳弟子金靈聖母。

反觀玉虛門下則一派舒泰。說的是因為玉虛門下十二弟子犯了紅塵之厄這才訂了封神榜,但是十二弟子卻無一人傷亡,僅僅是在三霄“黃河陣”中被削了頂上三花,消去胸中五氣,並無性命之憂。

即使有人上榜也是無關緊要的無名小卒,實在不值一提。僅在破“十絕陣”的過程中,文殊、衢留孫、慈航、普賢、廣成子等玉虛親傳弟子明明有實力破陣殺敵,但是在燃燈道人的主持下硬生生讓鄧華、韓毒龍、方弼等人白白送了性命,就連對方陣主都於心不忍。

那為什麼要把這些人從活人變成死人,從仙人變成神人?一來可以肅清潛在威脅,極大程度削弱敵方有生力量;二來可以形成對上榜之人的絕對控制。大多數上榜的修士活著的時候陣營不同、性格不同,根本難以進行有效的控制和調配使用。但是把他們全部變成魂體之後,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單隻柏鑑一根百靈幡就足以讓眾神俯首聽令,更不用說那些針對魂體的更加高端的法術了。封神榜的黑名單性質和針對性可見一斑。

封神事即是人間事,神戰即是人情。並不是你叫了君子劍,做派德行就一定會勝過任我行。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山海經解密小七


通天教主能掐會算,截教最後全軍覆沒,他當初為何會同意封神?

小劉侃封神

話說封神演義裡的神仙,基本他們全都能掐會算,包括身為凡人的姬昌和姜子牙算卦都很準!

女媧娘娘以及元始天尊都能算到鳳鳴岐山周室當興以及紂王還有二十八年氣運!

確實,他們算的都很準!

連凡人算卦都很準,那麼身為聖人的通天教主算卦準嗎?

當然,通天教主也一定會算卦,而且也會算得很準。

既然通天教主算卦很準,那麼他就一定能算到截教最後的結局,弟子們有死後封神的、有被西方教渡走的、有成為坐騎的、有白死的連封神榜都未上的,甚至包括通天教主本人都被鴻鈞道人帶回了紫霄宮。

很可能通天教主被鴻鈞道人關了禁閉,不得出來!

既然截教的結局如此悽慘,那麼通天教主當初為何要同意封神呢?

小劉跟大家來分析一下!

一,鴻鈞道人的命令,通天教主不籤不行!

原文描述,鴻鈞道人曰:“當時只因周家國運將興,湯數將盡,神仙逢此殺運,故命你三個共立‘封神榜’,以觀眾仙根行淺深,或仙或神,各成其品。”

二,當時三教僉押封神榜之時,三教教主還是親密無間的師兄弟關係!

既然三教關係這麼好,簽押個封神榜來為眾仙解脫,這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

就算後來截教弟子下山之後被闡教弟子殺了許多,通天教主也沒有生氣,他還認為是弟子們不聽吩咐擅自下山而導致的。

三,簽押了封神榜,不見得就一定會上榜!

僉押封神榜之後,通天教主再三囑咐弟子,千萬不能到西岐戰場,否則就很可能會上封神榜!

這是通天教主在避免弟子們上榜!只要聽話不去西岐,就不用上榜。可是弟子們不聽話,他也很無奈啊!

四,聖人能掐會算,都知道天意!

通天教主知道有封神榜的事情,他在順應天意!

五,死後封神,上了封神榜,也算是有個活路。

死後封神對於截教來說,雖然算不上什麼好事,但也好過輪迴轉世投胎。投胎的好還行,萬一投胎之後也是活受罪呢?

能投胎還好,萬一不能投胎導致脆弱的靈魂灰飛煙滅呢?

而死後封神,還會因為神位帶來天庭的權利,這也算是好事!

所以,死後封神也算是最好的選擇了!

六,截教幾乎覆滅,是因為元始天尊的算計,以及通天教主的怒火中燒。這跟僉押封神榜沒什麼關係!所以當時僉押封神榜,通天教主覺的還行!

在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通天教主也不覺得自己會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

為了完成封神,元始天尊在算計通天教主。

但是,截教覆滅的真正原因,與元始天尊有關,但也與通天教主有關。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於是通天教主惱怒的擺下了誅仙陣!

此時誅仙陣雖然死了許多截教弟子,但截教並未損失根基。

直到通天教主擺下了萬仙陣,闡教弟子在萬仙陣殺的那叫一個痛快。用通天教主的誅仙四劍絕了他的截教弟子!

通天教主知道天意,可他因為抵擋不了自己心中的憤怒火焰,於是,這就造成了截教覆滅的結局。

或許,在通天教主看來,縱然截教因此而覆滅,他也要出了心中這口惡氣。

況且,截教弟子也都攛掇著通天教主出頭對抗截教。

或許通天教主明知道截教會覆滅,但弟子們都已經同意,他心中又有惡氣,縱然是覆滅又如何呢?

心之所向,無懼無悔,願求仁得仁,復無怨懟。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話用在通天教主身上最恰當不過。通天教主之所以會同意封神行動,還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的。

當初昊天上帝需要選拔三百六十五位仙人,來充實天庭的勢力,其中他最青睞的是闡教十二金仙。直接開口要人,元始天尊肯定不樂意,於是請鴻鈞老祖召集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三大弟子,推動封神大戰進行選拔。

截教和闡教向來積怨頗深。對於通天教主來說,由於他實施“有教無類”,截教形成了“萬仙來朝”的壯觀場面。而死對頭元始天尊最得意的莫過於他門下的十二金仙。如今昊天上帝既然有意收十二金仙為天庭所用,實際上是大大削弱了闡教的實力,通天教主正求之不得,怎會反對封神行動?

當然,通天教主還是加了一道保險。他召集心腹弟子,告誡他們在此後的數十年間安心在山中修煉,千萬不要隨意下山。並且為了讓大家引起足夠重視,他特意在碧遊宮大殿前張貼一副對聯,文曰:緊閉洞門,靜誦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應該說,通天教主對封神大戰可能對截教帶來的危害,已經足夠重視。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元始天尊老謀深算,一邊派姜子牙下山封神,一邊激起申公豹的不滿到處遊說。截教門徒終因講究同門情義,前仆後繼,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