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为什么要强调白日飞升?白天成仙和晚上成仙差别在哪里?

我从小就喜欢看各种神仙传记,看得多了,也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说,有个词叫白日飞升,顾名思义,就是大白天的飞升成仙了,这些神仙传记的结局大抵如此。这个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都是白天飞升呢?晚上不行吗?

难道成仙还分早晚?在道教的神话体系中,人经过一系列的修炼,都是可以成仙的,所谓成仙,从人到仙,本质的飞跃,所以飞升,并不是一定要飞到仙界。那么道教为什么要强调白日飞升?有没有晚上飞升的?差别在哪?

道教为什么要强调白日飞升?白天成仙和晚上成仙差别在哪里?

其实在道教的神话体系中,晚上成仙的也有,但白天成仙和晚上成仙,也确实有差别,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修炼方式的不同,导致成仙的品级不同。自古以来,道教研究出许多修炼成仙的方式,不同方式能达到的成就也是不同的。

就好比我们常看的修仙小说中,有什么低级功法、高级功法的差别。所以道教神话体系中所说仙,也分好多种。按葛洪《抱朴子》的分类,仙有高中低三种,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道教为什么要强调白日飞升?白天成仙和晚上成仙差别在哪里?

天仙就是肉身可以直接飞到天界的境界,地仙上不了天界,但可以在人间长生不死,而尸解仙,就比较神秘诡异了,大概是一种舍弃肉体,灵魂成仙的方式。后来道教完全摒弃了尸解仙的修炼,尸解仙已经不被道教承认了。

后来《钟吕传道集》重新划分了仙的种类,分为天、神、地、人、鬼五种仙,其中鬼仙大概就是继承的之前尸解仙的概念,这就不多说了。我们还是按早期比较简单的,葛洪的说法,理论上来讲,天仙、地仙、尸解仙,都算是成仙。

道教为什么要强调白日飞升?白天成仙和晚上成仙差别在哪里?

天仙、地仙没有时间限制,白天晚上没有差别,而尸解仙不同,尸解仙也分上中下三等,第一等的可以白天成仙,第二等必须在凌晨,第三等只能在半夜。这个差别很明显了,成仙的成就越低,限制也就越大。

所以白天成仙还是晚上成仙,就说明了修仙成就的高低。不是说非得白日飞升,而是白日飞升更能凸显成就,虽然都算是成仙,但白天还是晚上,境界的差距就大了去了。因此道教都强调白日飞升,狭义上说,就是单指成就最高的天仙。

道教为什么要强调白日飞升?白天成仙和晚上成仙差别在哪里?

像只能限制晚上成仙的尸解仙,后来甚至被完全摒弃,不被承认了。因为在后来道教的修行理论中, 讲究修炼纯阳无阴的元神,白天为阳,夜晚为阴,如果只能晚上成仙,证明还没到纯阳的境界,成的也只能是“假仙”而已。

所以一定要强调白日飞升,阴尽纯阳,光明正大,才是真正的仙。实际上从古至今道教的修行理念也是不断变化的,也曾误入歧途,比如尸解仙这种,有如魔道。从古至今,或许根本就没有人能真正成仙,但这种对正道的坚持,还是值得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