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有分量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郭建春

数九瑞雪至,寒冬春意浓。岁末年初之际,晋能集团各行各业信心不改,干劲不减,脚步不停,笃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向着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集团阔步前行……

在朔风劲吹的雁门关外,2019年岁末,晋能清洁能源天镇70MW、山阴80MW、怀仁100MW三个光伏发电竞价项目相继实现并网发电,年均共可提供约3.5亿kwh绿色电力,继续领跑我省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在巍巍太行山脚下,晋能长治公司针对王庄煤业15#煤首采面打造“智能化工作面”展开热烈的讨论,明确智能开采的推广方向和模式,全力推进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坚持走“减、优、绿”之路,逐步实现传统能源向清洁高效转型。

传统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效益化,正是晋能集团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19年初,该集团新一届党委着眼长远,深入研究确定引领未来发展的“1366”发展战略并全面实施,全年营业收入完成1058亿元,同比增长2.1%;利润总额实现41.8亿元,同比增长17.9%;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煤矿和地面单位安全生产创历年来最好水平。发展质量稳中向好、持续向好,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同步提升,转型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含金量:提质撑起改革转型重任

串焊、层压、测试装框、分选打包……在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组装车间里,一片片太阳能电池经过一系列现代化工序,最终变成一块块太阳能组件,漂洋过海销往“一带一路”沿线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率达到60%以上,成为全国国有光伏电池组件领军企业。

“今后,公司将开展光伏电池制造领域的标准化研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光伏电池及组件行业高质量发展。”在获得“2019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荣誉后,晋能科技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博士这样说。

当前,以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为方向的新一轮能源变革正在蓬勃兴起,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比持续提升,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步伐加快。

作为主业,晋能清洁能源产业始终坚持科技领跑,走效益化发展之路。2019年继续保持光伏电池组件技术领先,光伏电池组件新增产能460MW,总产能突破2GW,超高效异质结量产技术全球领先,稳居全球前5%最具技术和成本竞争力的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行列。全年新增光伏风电发电装机89.61万千瓦,在役在建光伏、风电发电装机达到265.48万千瓦,总装机位列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他们继续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大力发展先进产能,全年关闭退出矿井2座,累计关闭退出13座,淘汰产能985万吨。同时新增3座一级标准化矿井,先进产能占比达到56.1%;电力体制改革有序推进,电厂运行效率稳步提高,全年发电量270亿度,同比增长17.3%,上网电量、供热量、市场化售电量等指标同比显著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天桥水电、长治热电等多家电厂发电量均创最好水平。

含新量:创新注入发展强劲动能

创新决胜未来,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年来,晋能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设立项目带头人机制,攻关重点技术课题,全年技术投入10亿元,开展科技创新重点项目33项。以技术创新工作室、院士工作站为依托,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技术攻关,打造创新人才培育基地,科技创新成果为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强了集团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阳光发电公司储煤场,工作人员朱力基只需戴上AR眼镜,就可以对厂区里设备进行实时360度监控与巡检。“煤场和办公楼的距离比较远,以前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交流,需要坐车才能到现场,5G技术真是解决了大问题!”朱力基说。据了解,通过5G,煤场情况的视频回传和记录可以第一时间传给集控室调度人员和专家,专家根据第一视角的视频看到现场情况,发现问题、判断问题,并给出指导意见。2019年,阳光发电公司率先建成山西首个5G创新实验室,5G技术让电厂更“智慧”。

如今,科技创新成为晋能集团各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晋能科技公司,加大先进技术研发和应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光伏超高效异质结电池转换率达到24.73%,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在阳泉公司,无极绳、单轨吊等先进运输方式在所属煤矿得到积极推广使用,100余部小绞车全部淘汰,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在大土河热电公司,通过利用“互联网+”,在煤仓间设置智能巡检机器人,保障安全生产的同时提升效率和效益。在长治、晋城、晋中等公司煤矿积极推广充填开采技术、沿空留巷技术……一项项高精尖技术逐步在各产业发挥作用。

2019年,晋能集团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安全生产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了科技创新、“五小”竞赛等活动,全年新增授权专利28项,成果鉴定1项,著作权9项,形成了6项模范科技创新项目和60项“五小”竞赛优秀成果。长治公司“基于‘应力转移-围岩重塑’的沿墙掘进大断面强动压煤巷围岩综合控制技术”项目和晋城公司“大断面复合顶板切顶留巷围岩稳定性机理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9年度科学技术奖”。

含绿量:清洁低碳守护碧水蓝天

“别看我们小区都是20多年的老房子,冬天暖气烧得热,家里可暖和了!”家住电建小区的居民高兴地告诉记者。作为省城太原南部重要热源,嘉节燃气热电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在用气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供热面积105.73万平方米,在这个隆冬时节为15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的居民送去融融暖意,同时也为太原市守护碧水蓝天贡献出一份力量。

晋能集团积极深入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在所属低热值煤炭发电厂构建节能降耗的清洁供暖体系,供热覆盖太原、长治、阳泉、吕梁、晋中等地市,供热面积达到1亿平方米,总供热量达到2979万吉焦,供热规模全省第一。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着重抓好推进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促进煤炭清洁高效深度利用,通过改革创新构建清洁低碳用能模式。

晋能集团致力于推进传统能源清洁发展,坚持煤炭科学开采,清洁高效利用。一年来,所属煤矿通过采取原煤洗选加工、低热值煤发电、煤层气抽采,煤矸石、矿井水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循环利用,露天矿井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同步跟进等措施,努力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原煤入选量由4139万吨提高到5150万吨,入选率55.87%,洗煤能力利用率达到72.49%。忻州猫儿沟煤业和晋神沙坪煤业获“2019年度国家级绿色矿山”荣誉称号。

节能是比开发更为优先的能源来源,是引领能源供给、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该集团电力产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用科技引领节能减排,逐步实现了电力电网产业清洁、绿色、智慧发展。集团电厂以煤矸石、中煤等低热值煤和煤层气为燃料,全部实现超低排放、绿色发电。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发展有活力、有动力,增长有速度、有质量,凝聚了晋能集团的智慧和勇气,渗透着晋能集团的心血和汗水,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他们正勇往直前、阔步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