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選擇。諸多選擇的疊加之下,才有了今天的你。少一個,都成就不了今日的你。

於是就有了身體活在當下,思想活在未來的慣性思維。《錦衣之下》的男主陸繹果敢有餘,面對選擇時,一點不拖泥帶水。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生活中,上學面臨著考哪所高中、哪所大學的煩惱;青春年少之時,遇到了想要守護一生的人,但因為某些原因又不得不放棄;工作之時,面臨著去哪家公司就職;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總是有好的都在後面的“錯覺”

瞻前顧後的思考方法,既體會不到活在當下的樂趣,也看不見遙遠的未來。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早就給出了答案:“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當 面臨著二者不可兼得的局面時,孟子言為熊掌而捨棄魚。當下的生活和未來總要選一個,遵從自己的內心,果敢一點,選擇了就絕不回頭

01袁今夏的魚與熊掌

當面對生死之時,犧牲自己就能保全他人。人人都有活下去的慾望,犧牲誰成了難題。《錦衣之下》的女主袁今夏也面對著抉擇。心上人陸繹正處於生死攸關之時,犧牲自己就能救陸繹。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一般來說,自己的命是熊掌,在意的人是魚。在生死麵前,愛情成為了犧牲品,但是袁今夏卻認為愛情是奢侈品,陸繹的命對她來說是熊掌。自己的性命是“魚”,捨己為人。

在未 確定心意之前,這份情誼值得人尊敬,袁今夏的人品非常值得稱讚。

因為愛你,我願意捨棄對我同樣重要的“魚”來挽救你的“熊掌”。因為愛你,所以要保全你。面對抉擇時,總有些東西牽引著你,做出不違背良心的選擇。

如果當時做出了違背內心的決定,一生的時間可能都充滿了遺憾。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02“陸繹”的“魚與熊掌”

面對著魚與熊掌,有時候問題不是出在選魚還是熊掌的問題上,而是個人認知裡的魚和熊掌有時和他人對此的定義有出入。

袁今夏認為的魚和熊掌可能剛好與陸繹認為的相反,從陸繹知曉真相之後非常生氣就可知曉。這樣互相為彼此付出、犧牲,才成就了一段佳話,這可能也是《錦衣之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陸繹的飾演者任嘉倫面對“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已經以身作則給出了答案。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第一次對任嘉倫有印象不是在《錦衣之下》,而是在《大唐榮耀》,當時這部劇的熱度不低於現在的《錦衣之下》。電視劇熱播之時,任嘉倫公佈了相戀5年的女朋友,不久又公佈當爸爸的消息。很多人認為任嘉倫的魚是他的家庭,事業才是熊掌。

處在事業上升期的任嘉倫選擇公佈已婚並且有子的消息是非常不利的。處在上升期的藝人,一般不會談戀愛,更別說結婚,這在娛樂圈基本就是一條慣例。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雖然任嘉倫在選擇家庭之後,錯過了躋身一線藝人的機會,但是卻擁有了一個妻子和孩子。在他看來,家庭才是熊掌,雖然事業、名利都是作為普通人該追求的,但是面臨抉擇時,身外之物遠不及情誼重要。

樂天知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是一種美德。只有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麼,才能在面對魚與熊掌時,正確分辨對於個人來說,什麼是魚,什麼是熊掌。

戲裡陸繹果斷有餘,戲外面對“魚與熊掌不兼得”,任嘉倫如何抉擇

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剛好又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一生可能也會活在遺憾之中。

總結:人生之中免不了做抉擇,要克服“選擇困難症”的關鍵在於,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清楚什麼東西是心中的“熊掌”與“魚”。舍魚取熊掌之後,不會在深夜裡懊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