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面部的9大健康要穴,小毛病不求人!做自己的疾病醫生

頭面部有著非常多的穴位,其中有九個是最為重要、最為常用的,它們都具有非常神奇的功效。下面就讓我們來具體瞭解一下吧。

1 四白穴—美白養顏就找它

頭面部的9大健康要穴,小毛病不求人!做自己的疾病醫生

四白穴位於眼球正中央下2釐米處

當你向前平視的時候,沿著瞳孔所在直線向下找,在眼眶下緣稍下方能夠感覺到一個凹陷,這就是四白穴。

四白穴有著“美白穴”、“養顏穴”之稱,很多人不太相信,養顏美白靠這麼一個小小的穴位就能實現嗎?你不妨每天堅持用手指按壓它,然後輕輕揉3分鐘左右,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後,觀察一下臉上的皮膚,就可以發現要比以前細膩,而且也白了許多。

按摩四白穴時,為增強效果,首先要將雙手搓熱,然後一邊吐氣一邊用搓熱的手掌在眼皮上輕撫,上下左右各6次,再將眼球向左右各轉6次。

2 太陽穴—緩解抑鬱的能手

相信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傷心、焦慮、沮喪和抑鬱等消極情緒,並且相信每一個人肯定都不希望這種情緒在自己身上停留太久,這個時候,你就需要太陽穴來幫忙了。按壓太陽穴則可以加快恢復正常情緒的速度。

頭面部的9大健康要穴,小毛病不求人!做自己的疾病醫生

太陽穴位於眉梢與眼外眥之間向後1寸許的凹陷處。

在這個穴位下邊,有靜脈血管通過。

因此,用指按壓這個穴位,會對腦部血液循環產生影響,不僅能夠緩解抑鬱,對於頭痛、頭暈、用腦過度造成的神經性疲勞、三叉神經痛,按壓太陽穴都能使症狀有所緩解。按壓太陽穴時要兩側一起按,兩隻手十指分開,兩個大拇指頂在穴位上,用指腹、關節均可。頂住之後逐漸加力,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產生了這種感覺後,就要減輕力量,或者輕輕揉動,過一會兒再逐漸加力。如此反覆,每10次左右可休息較長一段時間,然後再從頭做起。

3 睛明穴—讓你不再眩暈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說清楚眩暈症的真正成因,但卻有無數人深受其害。

頭面部的9大健康要穴,小毛病不求人!做自己的疾病醫生

能夠有效地治療眩暈症的穴位主要在頭部,包括睛明、印堂、太陽、聽宮、翳風、風池,以及百會等。找到這幾個穴位後,就可以按以上順序加以按揉。需要注意的是,在按揉睛明穴時,最好連帶著按揉一會兒眼瞼;按揉太陽穴時,最好連帶著推抹一下前額,這樣效果會更好一些。以上方法要反覆進行,每次應堅持10分鐘左右。

4 迎香穴—呼吸疾病的剋星

春天是呼吸道疾患的好發季節,做好這類疾病的預防工作十分必要。採用按摩迎香穴的方法,對很多呼吸道疾患都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而且十分簡便,現與大家分享。

迎香穴的具體位置,大約在鼻翼外緣中點5~8毫米處,左右各一個。

將雙手拇指分別按於同側的下頜部,中指分別按於同側迎香穴,其餘三指則向手心方向彎曲,然後使中指在迎香穴部沿順時針方向按摩36圈,每天3次,天天堅持,將能夠有效地減少呼吸道疾患的發生。

承泣穴位於人體面部、瞳孔直下、眼球與眶下緣之間,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眼淚流出來的時候,受到重力因素影響,最先流到這個地方,所以這個穴位被稱為“承泣穴”。對於治療眼病來說,承泣是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具有祛風清熱、明目止淚的功效。

如果你想有一雙明亮、健康的眼睛,可以每天早起堅持做眼的保健按摩,即早起時用食指肚按摩承泣穴36次,使之有酸重感即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些日常調整來保護視力。

6 攢竹穴—制止打嗝的奇效穴

頭面部的9大健康要穴,小毛病不求人!做自己的疾病醫生

攢竹穴在眉內側,就像竹葉從這裡開始長出來,而且眉頭是眉毛最粗的地方,就好像將所有的眉毛攢在了一起,所以這個穴位被稱為攢竹穴。很多人都有打嗝的經歷,那是很不舒服的,攢竹就是治療打嗝的好穴位。當打嗝的時候,用雙手大拇指直接按壓雙側的眉頭,使勁一點,按壓下去幾秒鐘,再鬆開。然後再按壓,鬆開,這樣反覆進行幾次,打嗝就停止了。同其他止嗝方法相比,這樣方法更加健康安全。

人體頰車穴位於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中指)處,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的地方就是頰車穴。

頭面部的9大健康要穴,小毛病不求人!做自己的疾病醫生

頰車穴有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可以治療牙痛,我們也知道合谷穴也可以治療牙痛,它們是有分工的。頰車治療上牙齒痛,而合谷穴則是治療下牙疼痛的好手。當感覺上牙齒痛的時候,鼓起腮幫子,找到頰車,輕輕地按摩3~5分鐘即可以收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點、按頰車穴時力度要稍大,使之出現酸脹的感覺即可。對本穴的施治時間一般為2~3分鐘,每天進行2~3次。

8 人中穴—急救時少不了它

有人突然暈倒時,有經驗的人往往會先掐他的人中,很多時候,暈倒的人就會甦醒了,這是為什麼呢?人中是人體上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它關係到兩個很重要的經脈:人體從前陰和後陰的中間叫會陰穴,從會陰穴的裡面延伸出一條經脈,叫督脈,這是人體的一條大陽經,而且是最重要的陽經;從前胸正中線一直上來,到頭部這裡也有人體的一條重要的陰經的脈,叫任脈。人中就位於這兩條最重要的任督二脈的交匯處,人突然暈倒時掐人中就是通過刺激這個穴位,使其陰陽交合,從而甦醒。

9 印堂穴—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印堂穴在前額部,位於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的交點處。這個穴位在我國醫籍中早有記載。在《素問·刺瘧》中就有“刺瘧者……先頭痛及重者,先刺頭上及兩額、兩眉間出血。”的記載。這裡提及的“兩眉間出血”實際就是今天所說的印堂穴。

印堂穴主要用來治療頭部疾病,如頭暈目眩,神志不清等。在按摩印堂穴的時候可用大拇指指腹輕柔地迴旋按摩,力度要適中,不要深力度按壓,每天施治3~5分鐘即可,每日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