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充满魅力

课堂语言艺术,不仅反映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氖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往往乐此不疲;而有的教师却使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思想开小差,甚至睡大觉,其原因就在于教师不善于运用语言艺术。这些事实证明,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运用教学语言的水平和技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课情绪,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本身要抓的就是“语言”,小学语文教学,一是要注重语言的积累,二是形成语言运用的基本技能,三是把握学生语言运用的良好时机。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充满魅力

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如春风化雨,常常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益匪浅。从根本上讲,课堂语言艺术是一种智慧,一种激情,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它是教师人生感悟、社会历练、求索研究,探索创新之后对人生、对社会、对语言、对教学感知集成后的一种新境界的言语行为。它和教师素养、思维方式、教学理念,乃至人生态度息息相关,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具有学识、智慧和激情。

一、学识。教师如果只是所教知识的存储器,恐怕不能有生动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将知识系统化、内化,形成对知识的独立见解、创新认识,才能打破知识的学科界限,产生对知识、人生、社会、教学的深刻体验,课堂教学语言也就会丰富多彩。提高学识水平除了读书之外,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增加阅历,教师如果没有介入社会的意识、融入生活的热情,缺乏对人生、社会、教学的独到见解,就不可能有生动的教学情景,教学语言就难免单调乏味,难以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演绎成新鲜、生动、有趣、可感的形态。可以说,没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主体化改造、加工,没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处理,没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多学科、多纬度的重构与反思,便没有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充满魅力

二、智慧。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从本质上讲是智慧,是“禅机”。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这只是道出了语言推敲的艰辛与技巧。语言艺术固然要有遣词造句、语法修辞、谋篇布局的智慧,但是提高语言艺术尤其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水平,如果没有真知灼见,没有创新之见,只是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恐怕仅靠修辞炼句是不能达到的。“侃大山”、“耍贫嘴”,只能当作“消遣”、“休闲”语言。语言艺术其实也有层次之分,新词新句的语言是浅层次的;给人新意新知的语言是深层次的;最深层次的语言是给人以新思路、新方法、新智慧。讲话亦好,写文章亦好,总得给人新知、新思。课堂教学语言,更需要教师深思熟虑,对知识、对真理、对生活提出自己的创见,让学生在你语言的“煽情”下,对知识产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充满魅力

三、激情。艺术需要激情,语言艺术也需要激情,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更需要激情。课堂教学缺乏教师激情的投入,必定是死水一潭。没有一个优秀教师不是在课堂教学中充满激情的。要具有激情,首要的是优化自己的思想修养。只有有了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教学观,才可能积极追求、热情开拓、乐于奉献。对教学没有科学的认识,对学生没有爱的关怀,把教育当作“苦差事”,把教学作为“填鸭子”,其课堂教学必定言词消沉、感情冷漠,哪可能有什么激情?要具有激情还必须充满自信,语言艺术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自信。许多教师总以为自己口才不行,其实人的个性,半是先天,半是后天。我们不乏常见生活中木讷口拙,但在专业圈内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学校中我们也不乏常见课堂上神采飞扬、妙语连珠,走出教室却变得静如处子、沉默寡言的教师。可见,个性制约口才;个性能决定语言风格,但是不能限制言语能力。一个具有自信、热情、昂扬的心理和思想品质的教师,方能充满激情,形成自己独特而又精彩的课堂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要充满魅力

总之,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生动、饱含情感而又富于启发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语文教师就应该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熟练掌握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