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勒克萊爾坦克

火力比較
坦克火力的強弱主要取決於坦克炮的威力,而坦克炮的威力則取決於身管性能和所發射的炮彈性能等因素。法國為了提高坦克炮威力,在“勒克萊爾”上率先採用了長身管120毫米坦克炮,即現在人們熟知的CN- 120 -26型52倍口徑120毫米滑膛炮。該炮由電渣重熔鋼製成,並採用自緊工藝和內膛鍍鉻技術,使用壽命較長。此外,CN-120-26坦克炮的身管配有鋁合金熱護套(能防止身管灼熱時接觸外界冷空氣變形)和炮口基準裝置,有利於提高射擊精度。為了追求內彈道性能,該炮未像其他西方國家坦克炮那樣在身管上設置抽菸裝置,改為在戰鬥室內配備微型壓氣機,以壓縮空氣(400個大氣壓)將開火後炮管內的殘餘火藥氣體吹除。CN-120-26坦克炮還擁有電子伺服陀螺儀雙向炮管穩定系統,不但能在行進間射擊,而且能通過火控系統與觀瞄系統同步動作。與法國不同,韓國自身缺乏研製高性能大口徑坦克炮的能力,因此只能從國外選擇。經過比較,韓國為“黑豹”坦克選擇了德國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L55型120毫米滑膛炮。根據德韓商定的協議,德國同意轉讓該炮專利讓韓國公司生產。該炮同樣由電渣重熔鋼製成,並且同樣採用自緊工藝和內膛鍍鉻技術。其身管比法國CN-120-26長0.36米,而且實際使用膛壓達575兆帕(法國CN-120-26坦克炮的實際使,用膛壓為550兆帕),因此炮口動能更大,顯著提高了威力。L55身管與法國CN-120-26一樣設有炮口基準裝置,但它在身管中部設有抽菸裝置,這種常規設計使該炮的內彈道性能和精度比法國CN-120-26 稍差。在炮彈方面,法國“勒克萊爾”和韓國“黑豹”坦克的主炮彈藥基數均為40發,也都採用了尾艙式自動裝彈機。但目前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的穿甲彈性能稍遜於韓國“黑豹”坦克的穿甲彈性能;法國CN-120-26配用的空心裝藥破甲彈與韓國L55配用的多用途破甲彈性能相當;而法國CN-120 -26配用的高爆榴彈在殺傷人員、破壞建築物方面的能力則要比韓國L55配用的多用途破甲彈強得多。綜上所述,可見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的火力要稍次於韓國“黑豹”坦克。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黑豹


防護比較
影響坦克防護力的因素很多,比如緊湊的外形及隔艙化設計,塗敷防紅外和低視度迷彩塗料等,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裝甲技術。從情況看,有關這兩型坦克的具體裝甲結構及裝甲百度等情況尚沒有報道,只知道它們都採用了模塊化複合裝甲,主要佈置在炮塔、車體下面以及部分側裙板。不過,如果從其他方面來定性分析的話,還是可以對這兩型坦克的裝甲防護水平做出一些判斷。由於法國“勒克萊爾”和韓國“黑豹”坦克的外形都比較緊湊,尺寸相差不大,戰鬥全重都在55 噸左右,所以它們用在防護上的裝甲重量估計不會有太大差距。而在裝甲材料技術上,法國要比韓國強。先進裝甲對於法國來說已有數十年的研製經驗和技術基礎,水平自然不會低。韓國軍事工業迅速發展的時間不過20年,無論是經驗和技術基礎都比較薄弱,在許多關鍵技術上還是要依賴外國的技術支持。韓國在這方面多年來一直依賴美國的技術支持,而美國出於控制韓國、擔心技術流失和軍貿競爭等多種原因是不會向韓國轉讓先進裝甲技術的。從此角度分析“黑豹”的裝甲技術不會比韓國現役的K1A1坦克有大大提高,裝甲防護能力估計與較早的法國“勒克萊爾”MK1 相當甚至可能還要遜色些。而且“黑豹”炮塔上扁平的裝甲外形與車體之間形成一個較大的窩彈區,對於防護來說也是一個隱串。可見,在防護力方面,法國“勒克萊爾”坦克優於韓國“黑豹”坦克。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機動性能比較
對機動性能的重視是法國坦克的傳統。法國“勒克萊爾”坦克裝有一臺由本國研製的V8X-1500N衝程8缸直列超高增壓液冷柴油發動機。超高增壓技術是法國率先應用乾柴油機上的,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V8X-1500 發動機的增壓比高達7.5,氣缸容積16.47升,在 2500轉/分時,能輸出 1500馬力的功率。在滿載1300升燃油時,其最大行程為550千米,如加上車尾2個附加油桶(每個油桶裝.油200 升),可達650千米。其最大公路速度為72千米/小時,最大越野速度為55千米/小時。為了簡化後勤維修工作量,法國人將V8X發動機、ESM500 變速箱、冷卻裝置與TM-307B輔助動力單元等組合成一個緊湊的矩型動力套件,可整體吊裝,野戰條件下50分鐘內即可更換完畢。韓國“黑豹”的動力傳動系統採用的是由德國研製的“歐洲動力套件”,包括一臺德國MB-883 Ka500型四衝程12缸直列液冷渦輪增壓柴油機以及HSWL 295TM自動變速箱。從技術上講,韓國MB-883 Ka500發動機不如法國V8X- 1500,如其增壓比只有2.5,氣缸容積卻達47.64升,在2600轉/分時輸出1500馬力,耗油率也高些。由於MB-883 Ka500發動機體積較大,使得“黑豹”坦克的車體要比“勒克萊爾”長些以便容納。採用“歐洲動力套件”的“黑豹”坦克最大公路速度為70千米/小時,最大越野速度為5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行程只有430千米。可見,韓國“黑豹”坦克的“歐洲動力套件”在技術上不如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的同類產品,也就是說韓國“黑豹”坦克的機動能力不如法國“勒克萊爾”的機動能力。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火控系統比較
在火控系統方面,法國“勒克萊爾”和韓國“黑豹”坦克都採用穩像式火控系統。先來看“勒克萊爾”坦克的火控系統。它主要包括數據總線、車長獨立周視觀瞄鏡、炮長觀瞄鏡、彈道計算機、炮塔伺服計算機、各種傳感器和火炮雙向穩定器等,性能都很出色。尤其是它所裝備的炮長HL-60觀瞄鏡的穩定精度更是高達0.05毫弧度,是各國現役主戰坦克中最高的。“勒克萊爾”坦克精良的火控系統以及主炮和炮塔均為全電驅動,因此火力轉移速度很快,有很強的多目標作戰能力和精確打擊能力。其打擊下一個目標的時間僅需4~6秒,行進間射擊的首發命中率高達95%。因此,就技術水平而言,“勒克萊爾”的火控系統稱得上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獵一殲”式火控系統。韓國“黑豹”坦克的火控系統組成與法國“勒克萊爾”坦克類似,包括車長周視觀瞄鏡、炮長觀瞄鏡、彈道計算機、各種傳感器和火炮穩定器等。但需注意的是,該火控系統仍保留有炮長輔助瞄準鏡,並採用了對人眼無害的二氧化碳激光測距儀。從技術水平上講,韓國“黑豹”坦克的火控系統稍遜色於法國“勒克萊爾”。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信息化程度比較
目前,坦克的信息化程度已成為影響坦克技術性能先進與否的重要指標。法國“勒克萊爾”坦克是西方第一種在設計時就計劃配備戰場指揮管理系統的主戰坦克,全車50%左右的造價都花在了電子系統方面,號稱“電腦坦克”,可見其信息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勒克萊爾”坦克在信息化方面的核心裝備是GIAT公司研製的戰場指揮管理系統,它通過數據總線與車上的甚高頻電臺、慣性及GPS導航系統、電子地圖、計算機、各種觀瞄器材和傳感器、乘員電子設備等連接起來,可在彩色顯示器上清楚地顯示周圍敵我位置、戰場情報、本車故障、以及己方補給地點等數據、圖表及圖像信息,並可以與上級單位實現信息共享,進而規劃行軍路線、決定排障方案、標定敵方目標與障礙、組織攻勢或陣地,甚至預先擬定戰術等。目前關於韓國“黑豹”坦克在信息化方面的資料很少,韓國自己只是稱該型坦克為亞洲第一種實現了信息化的主戰坦克。儘管韓國有較強的電子工業,如三星電子公司等生產的電子產品在世界上都很有名,由此看韓國要研製生產較高性能的普通軍用電子產品硬件還是沒有太大問題,但是在軟件技術、高性能熱像儀、通信技術等方面,韓國與西方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在研製經驗上也很欠缺。因而,韓國人所說的“黑豹”坦克具備了很強的信息化能力是很勉強的,與法國“勒克萊爾”坦克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漕渡能力比較現代主戰坦克都有較好的涉水能力和潛渡能力。法國“勒克萊爾”在無準備情況下可涉渡1.2米的水深,韓國“黑豹”則可涉渡1.3米水深在加裝通氣管的情況下,“勒克萊爾”可潛渡4米水深,“黑豹”可潛渡4.1米水深。值得說明的是,前不久國內有不少媒體將韓國“黑豹”稱為潛水坦克,估計是照搬了韓國媒體的報道。韓國一些媒體稱“黑豹”坦克“潛水渡河深度最深,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種可將整個炮塔完全沒入水中的坦克”明顯有誇大之嫌,因為潛渡能力是主戰坦克的一項最基本性能。因此,在潛渡能力方面,韓國“黑豹”坦克稍佔優勢。土耳其的選擇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韓國“黑豹”比法國“勒克萊爾”晚晩出10多年,但其綜合技術性能還是稍遜於“勒克萊爾”(“勒克萊爾”在火力方面雖有所不足,但它在防護力、機動力、信息化程度等多個指標方面卻明顯領先)。而且“黑豹”坦克在設計時首先考慮的是韓國的作戰環境,對於國外客戶的具體要求還處於起步階段,而“勒克萊爾”坦克為爭奪國際市場已經拼殺了多年,針對具體客戶的改型方案也已進行了不少。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那麼,韓國競爭土耳其未來主戰坦克項目表現得信心十足,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土耳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為替換其陸軍裝備的老舊M60坦克,提出了一項採購1000輛先進主戰坦克的計劃。為了爭奪這個利潤豐厚的大訂單,美英法、德、烏等國都拿出自己的看家寶貝,使出渾身解數去爭奪。一時間,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主戰坦克雲集土耳其進行比武。一番PK後,土耳其決定在法國“勒克萊爾”和德國“豹”IIA5中做出選擇。由於擔心“勒克萊爾”因過於精密而在惡劣條件下出現可靠性不足的情況,加之其單價太高,所以土耳其決定選擇出口記錄好、可靠性高的“豹”IIA5。但在2000年,德國以土耳其人權紀錄差為由拒絕向土出口“豹”IIA5,這就使得法國“勒克萊爾”重新成為土耳其的採購對象,極有獲勝希望。

黑豹坦克對決勒克萊爾坦克,王牌對決


然而,2001年1月18日法國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案,認定在1915年當時的奧斯曼帝國屠殺亞美尼亞族人是“種族滅絕”行為,結果導致法、土兩國關係急劇惡化,“勒克萊爾”坦克也因此一度被土耳其踢出場外,不再列為採購對象。後來,眼看著宿敵希臘獲得了 330輛德國“豹”II坦克,土耳其內心很著急,於是便將目光又轉向了法國,在法、土兩國關係逐漸好轉的情況下再次將法國“勒克萊爾”坦克列為未來坦克的重點選購對象。但此時,法國“勒克萊爾”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就是韓國的“黑豹”。儘管法國“勒克萊爾”坦克技術性能總體要勝過韓國“黑豹”坦克,而且在單價上也比“黑豹”低(“黑豹”單價達850萬美元,而“勒克萊爾”僅為700萬美元),這樣看“黑豹”似乎對“勒克萊爾”不構成多大威脅。但軍購與ZZ因素有很大關係,土耳其多年來謀求加入歐盟卻遲遲不能如願,在向歐盟國家的先進武器採購上也不是盡如己意,因此轉向與自己沒有多少利害關係的韓國採購武器未嘗不是一種較好的選擇,此前土耳其採購韓國的K9型155毫米自行火炮系統估計也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正是基於K9的成功出口,韓國在“黑豹”出口土耳其方面才顯得自信十足。但“黑豹”與“勒克萊爾”到底誰將勝出,最終取決於土耳其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