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色的漢元帝,要把王昭君送給匈奴?

大家好,歡迎來聽牛老師的歷史閒談吧~

王昭君(約前52年-約8年),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西漢元帝時和親宮女,與貂蟬、西施、楊玉環(楊貴妃)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王昭君維護漢匈關係穩定半個世紀,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傳。

為什麼好色的漢元帝,要把王昭君送給匈奴?

作為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情,全國各地的美女入宮之後皇帝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一一召見,於是負責選舉的官員便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宮中的畫師將眾佳麗的樣貌一一臨摹下來,然後再交由皇帝篩選。於是乎,畫師成了這些新晉宮女們心中的香餑餑,因為她們進宮的目的就是飛上枝頭變鳳凰,畢竟誰也不願當一輩子宮女,孤獨終老,所以她們紛紛去賄賂畫師,希望畫師可以把她們畫的漂亮一些,能夠被皇上選中。王昭君對此不屑一顧,於是畫師就將其畫的十分醜陋,皇帝看到後直接將其丟棄。

為什麼好色的漢元帝,要把王昭君送給匈奴?

昭君出塞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其中"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來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漢元帝挑選了王昭君作為和親對象。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悽婉悅耳的琴聲,美豔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為什麼好色的漢元帝,要把王昭君送給匈奴?

儘管漢元帝很不情願把相貌出眾的王昭君嫁到匈奴,但作為一國之君,一言九鼎金口玉言,最終王昭君還是遠嫁到了塞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

在昭君嫁到塞外之後,漢朝與匈奴兩邦交好,近半個世紀沒有戰火,加強了漢族和匈奴之間的團結,所以,王昭君之所以能夠名留青史,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容貌,更多的是她為名族團結做出的偉大貢獻。

好了,今天牛老師分享的歷史小故事就到這裡了,觀眾朋友們咱們下期再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