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笛卡爾

你是否覺得自己滿負荷地工作了很久?是否生活已經被忙不完的工作塞滿?

是否已經好久沒有暢快地休息過一次?是否每次下班後只想葛優癱在沙發上?

客廳傳來電視機裡鏗鏘的女聲,

他面無表情地坐在沙發上看著突然跳出來的減負宣傳片,突然覺得有點困。

稍微休息一下吧

電視裡的女聲再次響起

什麼叫休息?

有人覺得休息就是雙目一閉好好睡一覺,泡泡溫泉度個假。

這實際上把休息等同於讓身體休息。然而並不是,讓身體放鬆休息的方式固然重要,但大腦疲勞不會因此而消除。久賀谷亮《最高休息法》一書中認為大腦疲勞是因為DMN持續運行造成的。

大腦重量只佔人體體重的2%,然後它消耗的能量卻要佔20%。而且其中60-80%的能量是被DMN消耗的。DMN(defaule mode network)是由內測前額葉皮質、後扣帶皮質、楔千葉以及頂下葉組成。即使大腦沒有進行有意識的活動,它也在不斷工作著,無論你發呆還是放空,它都在一點一點地消耗你的能量。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能量主要來自四個源泉:身體、情緒、思維和精神。要想恢復自己的能量,我們要充分意識到耗盡能量的行為是需要付出很大代價的,然後擔負起改變這種行為的責任,不管面臨何種情況。

01健康的身體

營養不良、缺少運動、睡眠與休息不足會降低我們的基礎能量水平,降低專注力和控制情緒的能力。休息的質量遠比時間更為重要。如果我們能養成定時放下工作的習慣,並且真正去休息,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很好的恢復。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02優質的情緒

不管外部壓力有多大,我們都要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首先必須弄清楚自己的情緒在一天的工作中有何變化,這些情緒對我們的效率有何影響。當自己感到積極樂觀時,往往也是效率最高的時候。

事實上,如果不間或休息一下,我們在生理上就無法長時間保持高度樂觀的情緒。在遭遇無情的要求和意外挑戰時,我們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常常在一天內面臨數次選擇。

到底是戰鬥還是逃跑

進行腹式呼吸是驅散消極情緒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慢慢呼氣,持續五六秒,就能夠讓身心感到放鬆和恢復,「戰鬥還是逃跑」的想法也消失無蹤。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03專注的思維

一心多用的代價很高,將注意力從一項任務暫時轉移到另一項,比如放下手頭的工作去回覆郵件或打電話,往往會延長完成主要任務所需的時間,最多的會延長 25%,這種現象就是所謂的「時間切換」

但如果你能在 90~120 分鐘內集中全部精力去做一件事,然後好好休息一下,接著再全力投入下一項任務,你的效率就會高得多。這就叫亞晝夜節律的衝刺。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04充沛的精神

若人們的日常工作和活動,與最為珍視的、能夠給予自己意義感和使命感的東西保持一致,精神能量就會發揮作用。

如果我們正在做的工作真的很重要,通常就會感到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毅力也更強。遺憾的是,高要求、快節奏的職場生活讓我們很少有時間去關注這些問題,許多人甚至沒有意識到,追求生活的意義和目的才是能量的潛在源泉。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我們為什麼

不願休息

即使知道休息對於工作的重要性,處於功利的情緒下,我們也不願意休息。有人甚至把休息當作是偷懶的藉口,日復一日地壓榨自己。

戴維斯在《可怕的兩小時》一書中認為,可以把腦力工作看成俯臥撐,想要完成一萬個俯臥撐,最高效的方法就是一次性做完,但我們知道這完全不可能。但是,我們一次只做幾個,中間參雜其他活動,分成幾個星期做完,目標就會更加可行。

所以,大腦就像肌肉。如果環境設置不當,總是一刻不停地工作,最終只能完成很少的工作。如果環境合適,可能就沒有多少完成不了的事情。

01"非做不可"的觀念

我們總是把自己想得太過完美,做計劃時也想完美地按照計劃完成。網絡上學霸計劃表風靡一時,原因在於人們認為學霸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完美地執行給自己的任務,一刻不停地在工作。於是很多人效仿,當然無數人放棄。

可以任意增加精力和生產率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這隻能弄巧成拙。

《自動駕駛》作者安德魯斯馬特說:

"如果你讓自己不斷陷入認知負債,你的生理機能就會告訴你,我需要休息。但你還是不斷逼迫自己,把這種低水平的應激反應變成長期問題--久而久之,就會非常危險"。

一項研究發現,長時間工作會將冠心病風險提高到40%,幾乎與吸菸相同。另有研究發現,長時間工作的人中風的風險會大大提高。

所以,沒有什麼是非做不可的。當超出生理機能調整水平時,我們就要適時地停下來,審查自己的狀態,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02生產力與工作量

管理能量,而非時間。--託尼麥卡錫

人們很容易把效率和生產率聯繫在一起。閒暇令人愉快,但如果一天24小時只需要工作4小時,人們就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填補空閒了。

羅素在1932年寫道:

“以前並非如此,那時的人有一種無憂無慮玩耍的能力,但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因為對效率的崇拜而被抑制了。現代人認為,所有事情都應該考慮其他方面的利益,但卻從來不考慮自己的利益。"

但並非所有人都這樣想,已經有很多具有創造力的人認識到減少工作的重要性。他們既有很強的職業道德,又懂得如何休息和娛樂。

我看到Youtube上哈佛學霸John Fish把剪視頻看作是自己娛樂方式之一,他每天都要保持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而且人家所有課程滿績了。做到這一點,他並沒有像一個陀螺一樣一刻不停地工作,事實上他早上既沒有起的特別早,也沒有整天和書本打交道,而是把大量時間用在了業餘愛好上。而正是他工作之外的業餘活動和社交讓我們知道了他的生活。

不僅如此,他甚至在前不久選擇了休學。他想在休學這段時間裡好好想想自己未來。

很多有想法的人並不會讓自己陷入無休止的工作中,他們時刻清醒也明白自己該有的狀態。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YouTube截圖

而且,即使是從全球來看,一個國家的生產率和平均工作時長也沒有明顯相關性。例如,美國員工平均工作38.6小時,比挪威高出4.6小時。但從GDP來看,挪威員工平均每小時貢獻78.7美元,而美國只有69.6美元。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去買杯奶茶喝杯咖啡。

亞晝夜節律

有人總喜歡在工作中短暫地離開辦公桌休息一下。

但這樣做是有生理學依據的。生理上的亞晝夜節律是指一個90-120分鐘的週期,期間我們的身體會逐漸從精力旺盛的狀態過度到低谷狀態。

在每個週期將要結束時,我們的身體開始渴望進入恢復期,它就會發出一些信號,我們會看到有人

坐立不安、打哈欠、飢餓和難以集中注意力

所以他們離開是為了休息,他們知道有休息的時候,往往會在工作的時候更專心。

休息就是在給注意力充電,通過休息,我們可以重啟對目標的注意力。

而且研究發現,大腦在血糖為25克的時候注意力最高

所以工作一段時間後短暫補充水果蛋白質等,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注意力。

正念呼吸

當我們大腦感到疲勞時,可以運用正念呼吸法。

我們總是喜歡回憶過去,暢想未來,而無法取得對現在的專注。正念呼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讓我們專注於當下。主要步驟概括為以下四點:

1. 練習基本姿勢

挺直脊樑坐在椅子上,手放大腿上,閉眼

2. 有意識地感覺身體

觸感(腳底踩在地板上的觸感,坐在椅子上的觸感,手放大腿上的觸感)

身體被地球牽引的重力感

3. 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4. 走神時,要迅速調整狀態,將注意力重新集中於呼吸

會休息,才是真正高效利用時間

它的本質其實就是冥想,剛開始練習可能會感覺很糟糕。

我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到呼吸上,這是不是在浪費時間?

實際上,感覺糟糕才能讓訓練有效果,想要有所改變就要有所堅持。在冥想過程中,人們不斷偏離目標,又不斷把注意力收回來,感覺越糟糕,它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就越明顯。

現實

他繼續葛優癱在沙發上,早上連早飯都來不及吃,中飯也在辦公桌旁狼吞虎嚥,晚上和家人也沒有好好相處。

肚子突然咕咕地叫起來

啊原來是夢

他猛地掙開眼睛,不知是慶幸還是怎的,自顧自地笑了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