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证都领了,房子先不买了”“阿姨,那我不嫁了”

现在,男人娶媳妇,车和房子是标配。虽然未必是全款,女方婚后也会跟着还贷款,可如果没个房子的男人,在婚前确实不好找对象。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这样的情况,婚前说好的条件,婚后就起了变化,反正,证也领了。

“儿媳,证都领了,房子先不买了”“阿姨,那我不嫁了”

婚前答应买房,婆婆忽然改口,不买房了

29岁女白领秋月的故事:我是大龄剩女,25岁和前男友分手以后,为了忙于工作,我一直没找对象。后来,拖拉到了28岁,认识了一个男孩皓月,30岁。

他是外地人,自己租房居住,月入5000左右,工作普通,容貌普通,我想,这就是他一直没找对象的原因。其实,我自己有套小户型的房子,但只适合单身人士居住,所以,谈到婚事,我父母提出,希望男方家首付一套房子,写两个人的名字,婚后两口子一起还贷。如果男方买房,我们家不要彩礼。

“儿媳,证都领了,房子先不买了”“阿姨,那我不嫁了”

公公婆婆是农村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他们一直在打工,也积攒了不少钱。谈论婚事的时候,婆婆还说我们家开明,城里人比农村人好,不收彩礼,男方首付房子,小两口还贷,女方还有个小户型做陪嫁,将来出租,租金贴补家用。

其实,虽然我们是城里人,不管男方买不买房,一般也是要给几万彩礼意思意思一下的,说出去也好听一些,我父母确实是很开明,只希望我们幸福就好。原本以为,我们家这么让步,男方家会感恩,没想到,出了变卦。

那天,我和男友本来打算去领证,结果临时他单位有事,让他出门办事,没去成。我们就商议第二天再去领证。当天晚上,男友还没回,婆婆打电话来了。

“儿媳,证都领了,房子先不买了”“阿姨,那我不嫁了”

她说:“小月啊,恭喜啊,你成了我们家一员了。现在是一家人了,就直接开门见山了。你现在是我们家儿媳妇,凡事要以我们家为准。房子的事情了,我们去凑了钱,城里房子太贵了,首付我们负担不起,要不,这房子暂时别买了。咱们农村又不是没房子,够你住了,你反正有套小房子,先和皓月住着,你们反正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买房子。”

我很不满:“您不是婚前答应的好好的吗,会首付买房啊!”

“我也没想到城市里房子那么贵,别人也说了,如今男女平等,女方既然有房子,又何必再买房呢!反正我们也不会来住,你那房子够你和皓月住啊。”

我心里感觉很不舒服,就试探地问:“房子既然我出,那彩礼就得按规矩来了是吧!”

“城里不是不流行彩礼吗?几万块的彩礼,你家还会退回来,又何必来这么周转呢!我们家,也没有要你们的陪嫁啊。”

我明白了,

他们是以为我们领证了,媳妇已经“骗”到手了,所以就临时变卦了。反正觉得女的不同意,也不敢离婚。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这样的公婆?

“那不行,我对我父母没法交代,这不是结婚,都是我们家招女婿了,什么都让女方出。”

婆婆顿时不满:“什么招女婿,我家就一个儿子,肯定是你嫁入我们家。你这么在乎房子,要不这样,你家也出一半首付,反正房子写你们两个人的名字,这样也合理。”

我说:“你们家不想买房子,当初为什么不直接说呢,让皓月在你们当地找个农村女孩,她一定不会要求在城市里买房的。”

“儿媳,证都领了,房子先不买了”“阿姨,那我不嫁了”

“你这个孩子,现在说这些话有什么意思呢!皓月都在城里工作了,为什么要找个农村女孩?我儿子是很优秀的,他就算找有车有房的女孩,那也是可以找到的,以前也有女孩愿意倒贴车房嫁给他,是他看上了你,这也是你的福分,我们尊重儿子的意见,既然他觉得你好,那你肯定是通情达理的,要不就这么定了,不买房,先住你家,你们有钱了再换大房子;要不就一家一半首付,写你们两个人的名字……”

“阿姨,有件事情我忘记告诉你了,我和皓月还没领证了,既然您这么说,我还是觉得,皓月更适合找倒贴车房嫁给他的女孩,我不配你家儿子,我很俗气,我觉得一切按照城里的规矩去办,男方出首付买房,如果做不到,那我不嫁了。”

说完,我就把电话挂断了。

十分钟以后,皓月打电话过来了,替他父母向我道歉,然后说明天再去领证。我说:“算了吧,这个婚,我还要考虑考虑。你妈妈希望你找个倒贴车房的,或者找你们农村当地的女孩,不要房子。”皓月急了:“哪有什么倒贴车房的女孩,现在城市女孩都现实,你这样的是算最好的了。我们当地的女孩,虽然不要在城市里买房,但县城得有房,还要十几万的彩礼,娶不起啊。”

“儿媳,证都领了,房子先不买了”“阿姨,那我不嫁了”

他一再向我赔罪,也说以后和父母的来往不会多,也不会让他们来城里住,还说父母还是答应按照先前的约定去首付买房。可我还是很犹豫,我担心领证了一切又会变卦。我不知道到底应该不应该嫁过去?

点评:公婆的态度,其实有时候,就是男方的态度,作为独生子,他未必不会知道父母的意思。对于一些会算计的人家来说,女方的让步,不会让男方家觉得女方通情达理,而是觉得这媳妇娶得便宜,是因为自家儿子优秀,女方才会上赶着嫁进来。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情,是两个家族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