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這邊獨好——甘州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近年來,甘州區把發展旅遊產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以創建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為目標,著力實施旅遊大景區建設、全產業鏈打造、管理服務水平提升、全民宣傳“四大行動”。通過舉辦各項特色旅遊文化體育賽事節會,深入推進旅遊文化體育醫養融合發展, “金張掖”城市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


2019年,全區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30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近75.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0%和30.7%。


紅色旅遊成標杆

風景這邊獨好——甘州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2019年10月8日,東街街道組織轄區130餘名黨員赴龍渠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以“追尋紅色印記、扛起使命擔當”為主題的“固定黨日”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龍渠鄉有西路軍浴血戰鬥過的痕跡、有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召開過‘龍渠會議’的遺址,有為紀念革命先烈而修建的龍渠烈士陵園……”龍渠鄉黨委書記馬鴻濤介紹說,依靠紅色稟賦資源,龍渠鄉著力打造了一條田園風光獨特、文化底蘊深厚的紅色文化風情線,為黨員幹部、旅行團體提供了一個黨性實踐教育平臺。


把發展紅色旅遊作為拓展旅遊產業鏈條、帶動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以全市創建“全國紅色旅遊國際合作創建區”和“全國紅色旅遊基地”為契機,全力打造“西路軍魂傳承地”紅色旅遊品牌,開闢了“西城驛烈士陵園—龍渠烈士陵園—龍渠會議遺址—西洞堡大捷—中共甘州中心縣委(灰條溝煤礦遺址)”紅色旅遊線路,藉助建黨、建軍、國慶和紅軍長征勝利紀念日等重大節日活動,組織市、區機關黨員幹部和社會各界群眾參與 “吃紅軍飯、穿紅軍衣、唱紅軍歌、走紅軍路、掃紅軍墓”“尋訪紅軍戰鬥遺址”“重走紅軍西征路”等一批集政治性、教育性、參與性於一體的紅色旅遊體驗項目,實現了紅色旅遊從“孤景”到“群景”的轉變。至目前,全區共計接待紅色旅遊遊客8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3200多萬元。


都市旅遊遍地開花

風景這邊獨好——甘州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騎著駱駝遊峽谷,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有這樣高端的旅遊體驗。”“十一”黃金週,市民張莉沒有趕人潮去外地旅遊,而是選擇來到了張掖平山湖大峽谷景區。她開心地告訴記者,自己拍了當時的美景發了朋友圈,獲得眾多好友點贊。

風景這邊獨好——甘州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拜第一臥佛、遊張掖溼地、探神秘峽谷、賞甘州樂舞……如今,城區景點串珠成鏈、連點成片,站在古城一角,處處都能欣賞到美景。


2019年,該區緊緊圍繞打造絲綢之路黃金旅遊線重要旅遊目的地、中國西部區域性遊客集散中心、國際特色休閒度假名城“三大目標”, 充分發揮區內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以重點旅遊項目和大佛寺景區、平山湖大峽谷、蘆水灣等精品旅遊景區建設為基礎,持續加大喀爾喀小鎮、屋蘭古鎮、張掖豪霆國際賽車場、張掖老街、省道213線張肅公路鄉村振興示範帶等補鏈延鏈項目建設,結合“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策劃推出一批融自然觀光、文化體驗、戶外運動、康體養生、餐飲購物等於一體的特色鮮明、綜合配套的多日遊複合型精品旅遊線路,不斷增強甘州旅遊綜合服務能力。

風景這邊獨好——甘州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為了豐富晚間旅遊市場,開發有地方特色實景劇目《甘州樂舞》《八之戒》《高金城在張掖》《古城魂·高金城》和《甘州名謠》等地方劇目。扶持開發大佛寺金經扉畫集、張掖旅遊吉祥物、馬可波羅筆記本、丹霞陶、丹霞3D畫、黑河石頭畫、花寨小米、烏江貢米、無核紅棗等旅遊紀念品,全域旅遊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鄉村旅遊蓬勃發展

初秋時節,走進甘浚鎮速展村,田野裡花繁似錦,五彩繽紛,遊人如織……前往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的遊客紛紛停車在花海中徜徉合影。

風景這邊獨好——甘州大力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綜述

近年來,該區依託豐富的文化旅遊和自然資源稟賦,大力實施鄉村旅遊“雙十雙百”示範工程和鄉村旅遊扶貧工程,重點培育打造馬站村、古城村創建鄉村旅遊示範村,速展村等創建鄉村旅遊專業村,屋蘭古鎮、丹霞灣生態觀光產業園等創建鄉村旅遊示範點,漁夫山寨、管家大院等創建鄉村旅遊示範戶,積極推進村鎮變景區、農舍變旅舍、農民變旅遊從業人員,培育一批鄉村旅遊農家樂,充分發揮旅遊產業輻射帶動作用。結合全區特色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著力培育鄉村文化體驗、鄉村土特產品、現代農業觀光采摘、特色餐飲等複合型鄉村旅遊產品,鼓勵扶持牛羊肉、葡萄、大蒜、紅棗、蘑菇等綠色食品,祁連玉、刺繡、剪紙、蒙古族民族服飾等傳統手工藝品和小商品、紀念品等文化旅遊商品,重點發展以金花寨小米和烏江貢米為代表的地方特色綠色有機小食品,著力塑造“金張掖北緯38°”地域特色品牌。目前,累計建成星級農家樂28家,培育古城等旅遊示範村3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