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航材共享、知識產權證券化、跨境電商線下自提、跨境電商藥品銷售試點等九項全國首創”。在北京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工委副書記馬強介紹,按照中央“六穩”要求,將穩增長作為園區的主責主業一以貫之抓好,服務重點企業,積極拓展稅源,2019年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實現屬地稅收197.88億元,同比增長5.1%。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北京臨空經濟核心區

目前,園區內共有外資企業537 家,涉及40個國家或地區(其中,臨空經濟核心區235 家),佔順義區外資企業近七成。同時,集聚了國航股份、機場集團、中航油、中航材、空中客車等航空企業400餘家,累計註冊資本約200億元。航空業直接關聯企業數量佔北京地區航空企業總數的三分之二,航空資源和航空企業總部集聚度全國領先,形成了航空服務業為主導的高端臨空產業集群,呈現出產業高度聚集,產業鏈條完整等特點。2019年實現總收入3083億元(同比增長6.5%)、屬地稅收206億元(同比增長1.4%)、工業總產值235億元。其中航空服務業達到千億級產業規模,實現總收入1492億元、屬地稅收119億元。天竺綜保區保障首都空港口岸4000億進出口業務高效通關,實現保稅進出口值600億元,同比增長30%。在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工作中共實現航材共享、知識產權證券化、跨境電商線下自提、跨境電商藥品銷售試點等九項全國首創。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國航總部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首都機場集團公司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空中客車公司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華夏基金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發展規模有待提升,高精尖產業發展特點較為鮮明。”馬強介紹,對比全市重點發展的十大高精尖產業,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作為以航空服務業為主的經濟功能區,雖然重點高精尖企業規模有限,共有規模以上高精尖企業88家,主要集中在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三個產業領域,但已經集聚了一些優質企業,在高水平研發、高端製造等環節都具有一定示範引領作用。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中航材

537家外資企業匯聚,北京臨空經濟區九個項目全國首創

韓美藥品

此外,區域內約有可利用樓宇375.9萬平方米,可為優質項目落戶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有利於承接重大項目佈局。同時,為吸引優質項目入駐,區域內居住、醫療、教育資源等城市功能配套需要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