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美國,印度站在哪一邊?

Seveniny


在美國和俄羅斯面前,印度肯定是左右逢源,不往任何一邊靠,但可能更傾向於俄羅斯一邊,反過來美國和俄羅斯在某些時候也會巴結一下印度,但有時候給完甜棗也必須要給一棒子。這就是目前印度和俄羅斯、美國之間的關係情況,這種三角關係很特別,可以說在地球上找不到第二個能像印度這樣的國家。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就是印度時而跟美國好,時而又和俄羅斯走的很近,今天買你一百億武器裝備,明天又買它一百億武器裝備,其實在這個問題上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為什麼印度這麼兩面派美國不和它斷絕關係或者制裁一下?印度和英國、法國、日本那些美國盟友不一樣,它們是美國傳統的鐵桿盟友,它們要是不明確站隊估計早就山河破碎了。



印度特別在哪裡?首先它體量夠大,十億以上的人口,近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一百三十萬軍隊,而且發展的也還可以,美俄誰也吃不掉它。就因為吃不掉它,也不敢對它怎麼樣,因為印度洋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大洋,美俄兩國軍艦去另外三個大洋直接開過去,暢通無阻,而抵達印度洋需要繞很遠且費一番周折,所以說兩國要想在印度洋發展勢力,不巴結巴結印度洋沿岸第一大國怎麼能行。



印度算準了美俄的這種心態,買武器今天買你一筆,明天買它一筆,貨比兩家,像美國那樣經常在軍貿上坑人的國家也不敢使勁宰印度,美國敢坑我我就倒向俄羅斯,俄羅斯敢坑我我就倒向,反正我是大買家,又是你們在印度洋發展所需要的,誰也不能把我拉到自己那條船上去,誰也不能把我怎麼著,印度把與美俄之間的軍貿變成了買方市場。



美俄當然也不會只巴結,該敲打一把就敲打一把,所以印度對美俄,或者美俄對印度都是甜棗加大棒的關係,時而巴結時而敲打,沒有穩定的好與壞。但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印度和俄羅斯走的更近,買的武器更多,因為印度的軍隊體系是按照前蘇聯的體系或者說俄系打造的,整個軍隊建設從武器裝備到維修保養體系都是俄羅斯的,自己的軍工能力有限,依靠外部更換國防體系的代價太大了,所以和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必須要更多。


齊繼同志


印度兩面討好,但以後會更多傾斜美國。


美國、日本、印度聯合軍演

靠著不結盟運動創始國的餘蔭,印度多面下注,成為了世界競相拉攏的優先對象。特別是繼承了前蘇聯大部分遺產的俄羅斯,一直是印度武器的最大供應市場,印俄兩國的傳統關係穩固發展。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推行以來,印度以其與美國相近的價值觀、卡控印度洋的戰略位置、巨大的市場、可觀的潛力,兩國越來越走近,美國武器也逐漸裝備印度軍隊。


隨著印度“做一個有聲有色大國”雄心膨脹,莫迪政府“東向”戰略呼之而出,印度、澳大利亞、日本、美國四國軍演太平洋,亞洲“小北約”時隱時現,印度對美國的依賴必不可少,印美關係的天平已深度傾斜,對美國投懷送抱的現實性愈來愈大。但切記,印度不會拋開俄羅斯,還會一夜夫妻百日恩繼續友好。

印度這種做法不是非你即我的選邊站,而是長期左右逢源收穫多多的戰略考量。


今古達觀


印度一向來都屬於身兩面派國家,以前給前蘇聯就進行了許多武器交易,與前蘇聯有看非常深刻的友誼。蘇聯解體之後,一直和俄羅斯關係不錯。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近來印度和美國的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美國更是希望把印度拉入到他們的圈子裡面,讓印度做他們的小弟,並在武器上面給予了支持,在經貿上面也給予了合作,以便使印度為他們死心塌地。

進來印度又加入了由美國日本領導的印太戰略國家,並且希望能夠成為印太戰略的重要成員,由此可以看出,印度目前向美國走近的步伐正在加快。

雖然如此,但是印度在軍事貿易上面曾經嚴重的依賴於俄羅斯,不可能因為一時的靠近美國,就完全擺脫對俄羅斯的軍貿依靠能力。所以現在的印度是向美國靠攏,與俄羅斯的關係有所擺動,但是並不能夠影響最終印度繼續住中間路線,繼續做兩面討好的國家。

因為印度知道跟美國混的,只是美國隨時用來利用的工具,一旦美國不再利用了,很有可能就有不好的下場。印度作為一個大國家,深知此道,而且印度還有一個政策,就是不結盟政策,所以印度雖然近來被美國走的很近,但不會改變他最終的立場依然會選擇站中間的。


幸福地帶2


別以為只有我們會有民族復興的願望,印度作為古老國家也有這樣的一個夢。因此印度的復興和我們一樣,本質是獨立自主的,不是依附於某個強國的,那樣的復興不是復興,只能說是搭便車。我們不喜歡,和我們同為新興國家的印度也不喜歡。

所以回顧歷史,網友們能發現,我們在50-60年代還是有共同語言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是我們雙方倡議並共同提出,同時希望全世界來遵行的。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更是直接說,“印度一定要做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目前的印度也在為此努力。

但是因為歷史原因,印度一度和蘇聯走得近,與美國走得遠。印度裝備幾乎都是蘇聯和俄製裝備,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但是冷戰結束後,印度的外交開始日益平衡,注重和俄羅斯維持關係的同時,也要與美國搞好關係。

(莫迪和特朗普關係很好)

2014年對印度外交來說是一個轉折點,當年印度對美國的軍售採購首次超過了對俄羅斯。可以說印度和美國的關係逐漸深入是近些年的一個最大看點。

但木叔還是那句話,印度要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是不會一邊倒地投向美國或者俄羅斯的懷抱的,而是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表達空間。俄羅斯做得對就支持俄羅斯,美國做的對就支持美國。這與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對美俄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比如印度和美國舉行聯合反恐演習,主要是為了針對鄰國巴基斯坦的一些極端主義勢力;但同時印度軍事裝備的70%左右依然是俄製的,儘管近些年大規模採購美國裝備,不過還沒有突破俄羅斯製造優勢地位。

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時,印度也經常對美國支持以色列的提案投反對票或者棄權票。在敘利亞問題上,對俄羅斯提出的一些提案,印度也常表態支持。

(莫迪和普京關係不錯)

這些都是印度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左右逢源”的表現。本質上還是因為尼赫魯給印度歷屆政府打下的“獨立自主”的印記太深,印度的民族自尊心也很強,很難完全聽從某一個大國。

特別是如今的印度總理莫迪,他在某種意義上和特朗普性格類似,都很特立獨行。讓他對普京或者特朗普點頭哈腰,當然沒戲。更何況印度的經濟發展速度要比美俄都快,發展質量也越來越好,世界銀行剛公佈2017年全球GDP,印度已經超越法國成為全球第五了。這些都給印度在美俄之間走平衡,走出一條自己獨立的道路,提供了很多勇氣。


木春山談天下


在外網找了篇俄羅斯人寫的東西,大家隨便看看~

大家的回答好像都或多或少的帶有偏見,我承認我是俄羅斯人,但我會盡可能的客觀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印度是個獨立的國家,想要完全控制它很難。而且相比結盟,它更重視本國的利益,所以不論印度買哪個國家的武器都只是因為那個國家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印度一直是蘇聯的朋友,而且是很好的朋友。兩國同為金磚國家,今年,他們和巴基斯坦還一起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但是印度之所以加入這些聯盟並不是因為蘇聯,而只是因為這對他們有利。

那麼印度是不是想間接制裁商業合作伙伴呢?

對於這個問題,聯合國並沒有對蘇聯有任何制裁手段。只有美國和一小部分歐盟成員國在抱怨,當然還有一些美國的盟國,至於制裁什麼,他們也會挑挑揀揀以免對本國造成損失。歐盟也沒有對俄羅斯的汽油加以制裁,所以如果你對俄羅斯有想法的話,那就選擇石油吧。這樣的話世界上其他國家會很高興的和俄羅斯做生意。連美國都沒有通過印度制裁伊朗。

印度正在考慮國防問題。美國和俄羅斯都出口武器,但印度只會買最適合本國地形和氣候條件的武器系統。為了得到全面的方案,俄羅斯邀請印度進行研究和合作。以下是一些合作項目:

  • 布拉莫斯(BrahMos)是一種可從潛艇、艦艇、飛機或陸地上發射超音速巡航導彈,是世界上最快的巡航導彈;

  • Sukhoi/HALFGFA戰鬥機是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一款第五代戰鬥機;

  • 坦克、空中和海岸防禦系統;

印度會從美國買一些飛機,但這並不意味著他選擇了美國,因為他同樣也買俄羅斯的,比如以下兩則報道中提到的:

  • 印度:俄羅斯為國防項目投資100億美元→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2017/06/22/india-russia-to-iron-out-defense-projects-worth-10b/

  • 印度從俄國買入了價值30億美元的緊急武器和彈藥→http://www.huffingtonpost.in/2017/01/18/exclusive-india-has-just-bought-3-billion-worth-of-emergency-w_a_21657451/

如果我們要根據購物清單來顯示聯盟和制裁的證據。那北約就要小心了,因為希臘和塞浦路斯購買了大量俄羅斯的衛星自動監視系統。除此之外,土耳其、沙特、韓國以及美國的每一個盟友都預訂了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

所以說,我們很難判定印度偏向哪一邊。


爆炒雞肉


問題指涉不明,猜測題主想要問的是:印度同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中,哪個更好?

從整體上說,印俄關係肯定好於印美關係,畢竟印俄的戰略伙伴是基於傳統友誼,雙方的互信程度很高,所以才有莫迪總理稱,“印俄友好是婦孺皆知的”。自1971年蘇印簽訂《和平友好條約》,兩國就一直保持著準盟友的關係。蘇聯解體之初,俄總統葉利欽曾短暫地冷落過印度,不過很快就轉而重拾起雙方的傳統友誼。印俄友好確實在印度存在比較深厚的社會基礎。過去幾年,印度在烏克蘭事件(克里米亞公投)、莫斯科閱兵等事件上,都是比較堅定地支持俄羅斯的。俄羅斯在多邊機構中也是力挺印度的。就外交的高層交流機制而言,目前印度只和俄羅斯和日本保持領導人的年度互訪機制。

不過,印美關係在冷戰後迅速發展。冷戰期間,美國“三心二意地”幫助過印度,隨後則與印度是分別站在不同的敵對陣營。1998年印度進行核試驗,美國帶頭施加各種制裁。不過,美國很快就意識到印度的戰略價值,1999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對印度進行了歷史性訪問,隨後美國曆屆政府越來越重視印度的戰略地位。2017年特朗普上臺後更是提出了“印太戰略”,將印度提升至美國盟友的定位上。不過,總體而言,印美之間的互信程度還是較弱,對美友好在印度國內也存在不少爭議,尤其印度的左翼政黨可能反對。

隨著俄羅斯經濟實力不斷下降,其在印度外交中的重要性在越來越下降。印度整體上朝著經濟改革和發展優先的路徑發展,在軍購上奉行多元化和加強本土的製造,美國都可能印度外交中的作用逐步上升。


林民旺


一般情現下,在兩大強國之間的弱國要想生存有兩種方式:一是選擇一方搭便車,二是在兩大國之間玩平衡。對於印度來說,擁有十三億多人口,從長期來看,沒有國家可讓其長期搭便車。因此,在大國間搞平衡才是印度的最佳選擇。小編認為,印度在俄羅斯與美國之間不會選邊站。


從印度的歷史與現實來看,自其獨立以來,印度一直謀求成來一個獨立的“有聲有色”的大國,它在對外政策上既沒有倒向蘇聯,也沒有倒向美國,而是致力倡導不結盟運動,成為第三世界的主導國之一。近年來,印度又啟動了改革,經濟增長的速度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使得印度更加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大國夢。

因為目前印度的綜合實力還比較弱,它需要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來發展經濟,更需要處理好與美俄等大國的關係。具體來說,印度在軍事政治、歷史傳統等方面與俄羅斯關係密切,尤其是其武器系統多為俄式,所以需要與俄保持良好關係;印度在經濟與戰略等方面對美有較大依賴,雙方也有共同的需求,因而印度近年來與美國的關係也比較密切。



姜運倉


【俄羅斯和美國,印度站在那一邊?】印度哪一邊都不會站,會在美俄兩國之間保持中立,印度是不會輕易戰隊的,因為在一方戰隊就意味著要徹底得罪另一方,對於印度來說是一場根本不划算的買賣,不符合印度人的利益。


另外印度也不會出現被美俄中的一方收買從而倒向一方的情況,別看印度國家整體實力不怎麼樣,經濟十分落後,但心氣非常高,早把自己當成世界一流大國來看待,印度人認為印度應該與美國、俄羅斯這樣的世界大國平起平坐,是世界單獨的一級。

印度國父尼赫魯不就曾經說過“印度要麼銷聲匿跡,要麼就做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因此對印度最好結果是誰給的好處多一點,就對誰傾斜一下,當年美蘇冷戰時期,印度就這麼幹的。蘇聯為了讓印度在政治上倒向他,可是在30年間給予100多億美元的援助貸款,下了血本。現在俄羅斯和美國兩虎相爭,印度依然可以那麼做,左右逢源,享盡好處。

印度之所以能夠在大國際格局中漁翁得利,得意與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3億,在南亞是絕對的大國,從來都把南亞視作自己的自留地,不願意讓任何國家染指該地區,就是美國和俄羅斯都不行,印度多屆領導人都表示南亞是印度人的南亞,印度就事南亞的村霸。

印度成為俄羅斯和美國都要拉攏對象,那是因為我們國家存在,給了美國和俄羅斯都要用印度來平衡亞洲乃至世界格局,而我們國家再次崛起更是給了印度更有利的地位,印度更加凸顯重要性,這樣來說,印度人可佔了我們太多太多便宜了。

所以印度在國際外交上比較能吃的開,美俄通吃,一邊向俄羅斯購買武器,一邊向美國要援助,因為美國想要讓印度加入美國製定的“印太戰略”,不過印度好像對象不是太熱心,可能是美國開的價碼不夠。反正無論怎樣,印度都是世界地緣政治難以繞過去的一環,靠著這個條件印度可以輕鬆自如的當兩面派,不戰任何大國的隊,玩轉國際政治遊刃有餘,簡直太爽了!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謝謝!


大正看世界


印度是不結盟國家,不會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選邊站隊。

但是印度會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選擇階段性更親近哪一個國家作為籌碼。實際上,印度作為南亞大國,一直走的是兩邊談好的路子。當然,也可以說印度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玩平衡外交。而另一方面,美國與俄羅斯也會因為自己的國家利益,而選擇不同程度地拉攏印度。


在印度建國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印度與當時的蘇聯關係明顯更好,印度需要蘇聯的支持,而蘇聯也需要擴張其全球勢力。因此,印度與蘇聯的“傳統友誼”也就這樣產生了。

第三次印巴戰爭中,美國為了拉攏印度,轉而放棄巴基斯坦,開啟支持印度,印度與美國的友好關係也由此奠定。

在現代國際交往中,印度是與大國交往把握最好的國家之一,其在大國間走平衡的方式利用得得心應手。因為印度有龐大的人口和較大的發展潛力,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都不可能放棄這樣龐大的市場,以及印度這樣的地緣格局,因此不大至於會和印度交惡。而印度也很會在各大國之間選擇對自己國家更為有利的領域。

但是,另一反面,印度本身也是南亞區域性大國,其骨子裡不會倒向任何一個大國,畢竟他還有一個全球性大國夢想。


蘇綻


印度為什麼要選邊站呢?對於印度來說,它完全可以做到不選邊啊。回顧一下歷史就不難發現,印度自建國以來雖然反覆被美國和蘇聯/俄羅斯拉攏,但這個國家在“站隊”問題上從來都是左右逢源,即便偏向其中一方也絕不把同另一方的關係搞死。

印度的這種選擇自然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作為在英國前殖民地上建立起的國家,印度一向自視頗高,在冷戰時代自稱獨立於美、蘇以外的“世界第三極”(按照印度人的理論,美國和蘇聯各自領導一個陣營因此各為一極,而印度是當時第三世界國家中實力最強的、同時又是不結盟運動發起國因此是“第三極”),這種思維決定印度不可能在美俄當中選邊站。

其次,印度在地理位置上位於南亞次大陸,與中國相隔喜馬拉雅山脈、與美國和俄羅斯距離都較遠、周邊南亞其他國家又沒有可與其抗衡者,可謂外遠列強、內無對手,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想對印度施加壓力都非常困難。相反,如果美國或俄羅斯希望擴張在東印度洋周邊的影響力,印度就是個不得不拉攏的對象,這也是印度得以在美俄中間不選邊站的基礎。

可以說,對於印度來說,在美俄當中選邊站,等於放棄了向其中任何一方討價還價的籌碼。只有憑藉自身的區位優勢和相對實力(即便是美國,在東印度洋周邊的力量部署也是遠不如印度的)“待價而沽”,才能使印度獲得最顯著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