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現代主戰坦克的外形特徵都已基本類似,下車體上有一個可移動的炮塔,主炮安置在炮塔的中軸線上,但在坦克誕生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坦克的外形卻是大相徑庭,本文就簡單介紹一下早期坦克的外形和設計思想。

陸地戰艦——英國馬克系列坦克 法國施耐德CA-1型坦克

英國馬克系列坦克

早在19世紀中葉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英國的工程師詹姆斯考文便提出製造由蒸汽機驅動的戰鬥車輛,但是沒有獲得軍隊和政府的支持。當時的蒸汽機車不但速度慢越野能力也很差,在戰場的使用價值遠不如戰馬來的可靠,不被獲得重視也是情理之中的。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早期蒸汽機車

在19世紀末隨著履帶和內燃機的發明,具備一定速度和越野能力的早期拖拉機開始在農業上發揮作用,英國陸軍也對拖拉機的軍用價值做過調查研究,但仍認為其沒有軍事價值。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早期拖拉機

時間進入1915年,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已經進入第二個年頭,協約國和同盟國都苦於無法突破對方的塹壕防線。英國陸軍的兩位上校斯溫頓和漢基提出打造一種具有防彈能力的裝甲履帶車來壓倒鐵絲網衝破敵軍塹壕。該設想得到了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的支持。1915年秋天第一輛樣車——小遊民(Little Willie)問世。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小遊民坦克

小遊民雖然問世最早,但是英軍對其越壕能力並不滿意,反倒是另一款完成於1915年12月的“母親”樣車引起英軍的興趣。“母親”號奠定了接下來三年戰爭中英軍馬克系列坦克的外形基礎,一個菱形外殼和過頂履帶兩側各有一個突出的炮塔。而“TANK”這個名詞也是在“母親”號實驗成功後被用來稱呼這些裝甲戰車。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母親號樣車

由海軍大臣推動的坦克計劃不可避免的帶有濃重的海軍裝備思想,畢竟英國的坦克計劃最初就是以“陸地戰艦”的名義展開的。佈置在車體兩側的炮塔與當時戰艦上的側弦炮塔非常的相像。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馬克一型坦克正面

英國人的馬克系列坦克的設計思想就是用其裝甲抵禦敵軍機槍射擊用其履帶壓倒鐵絲網並跨越塹壕,兩側的機槍火炮則用來壓制塹壕裡的敵軍火力,為後續步兵打開通道,其作戰的主要核心是反塹壕和反步兵,與當今“反坦克”作為首要任務的現代坦克有著本質不同,其外形上的巨大差異自然也是可以想到的。馬克系列坦克分為裝備火炮機槍的雄性坦克和僅裝備機槍的雌性坦克,當時英國陸軍認為坦克火炮在移動過程中基本不可能擊中目標,用數量較多的機槍去壓制敵軍步兵是更實際的做法。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反映英軍坦克突破德軍戰線的海報

法國的施耐德CA-1坦克

現代坦克的鼻祖一般被認為一戰末法軍研製的雷諾FT17坦克,在此之前法軍也裝備過兩款坦克 施耐德CA-1和聖沙蒙突擊坦克,兩款坦克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也是十分的怪異,而其中法軍一款坦克施耐德CA-1走的也是陸地戰艦的思路。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奠定現代雛形的雷諾FT17坦克

1903年就有法軍軍官把火炮安裝在拖拉機上,做出來原始的“自行火炮”,但該設想沒有收到高層的重視。時間來到195年同樣受困於塹壕戰的法軍也開始思考如何突破塹壕僵局,期間有過遙控炸彈,重型戰鬥工程車等很多的腦洞大開的想法,但都告失敗。法軍炮兵上校艾斯丁尼提出將75mm野戰炮安裝在裝甲履帶車輛上來突破塹壕,該提議受到法軍總司令霞飛將軍的重視,並將該武器稱為”陸地巡洋艦“。艾斯丁尼上校隨即和施耐德公司展開合作,並於1916年1月拿出了第一輛樣車,法國政府和軍方高層對樣車都很滿意,並下了400輛的訂單。量產型的坦克被命名為"施耐德CA—1“型坦克。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施耐德CA—1坦克

施耐德CA-1坦克的外形就是在拖拉機底盤上套了一個金屬盒子,前部是為突破鐵絲網的船型前首,兩側各有一挺機槍,在右前方則有一門75mm臼炮。施耐德CA-1的前首和尾部都懸在底盤之外導致其越野能力十分有限。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施耐德CA-1坦克的五視圖

英國馬克系列坦克和法國施耐德CA-1型坦克的任務核心都是重點在突破鐵絲網和塹壕(雖然施耐德CA-1並未能完成其設想),並且主要依靠側向機槍火力來殺傷敵軍步兵。與後世的主戰坦克相比,這兩型像是坦克更像是把戰艦裝上履帶運上陸地,而且當時也都是作為”陸地戰艦“這麼宣傳的。

移動火炮——聖沙蒙突擊坦克

在施耐德坦克樣車接收檢驗後,由於涉及到法軍高層內部的鬥爭,法軍的“汽車技術服務部”設計出了另一款坦克來對抗施耐德CA-1型。新型坦克在指標方面處處和施耐德CA-1”作對“,要求尺寸更大更長,火力更強,越野能力更強,內部更寬敞,新型坦克在14天內設計完成,並以生產工廠所在地命名為”聖沙蒙“坦克。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聖沙蒙坦克

聖沙蒙坦克長7.9米,寬2.6米,高2.3米,是個重24噸的大傢伙,在車首裝了一門75mm野戰炮,車體的前後左右各有一挺機槍,火力相比施耐德CA-1和同時期的英軍坦克要強的多。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聖沙蒙坦克內部相比施耐德坦克也寬敞的多

聖沙蒙坦克的外形在今天看來更像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突擊炮“,與之前的馬克系列坦克和施耐德坦克相比,聖沙蒙坦克第一次強調了坦克主炮火力,並安裝在車體中軸線上,獲得了最好的前向射界,其摧毀工事的性能強得多。但是因為其突出底盤外的車體過長導致其越野性能同樣堪憂。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聖沙蒙坦克的歷史影像

移動堡壘——德國的A7V型坦克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人始終保持坦克技術優勢不同,一戰時德軍對坦克這一新興事物的反應十分遲緩,英國人在1916年9月索姆河第一次投入坦克,而德國人的第一輛A7V坦克要到1917年9月才走下生產線,到1918年的3月才第一次投入戰鬥,而且直到戰爭結束德國都只製造出了22輛坦克,而英法這邊製造的坦克總數則是以千輛為單位。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A7V型坦克

A7V型坦克是有史以來車組成員最多的一款坦克,常規配置下車組成員多達18人。A7V車長8米高3.5米寬3.2米重三十噸,比法國的聖沙蒙更重更大。車首裝備一門57mm火炮 兩側和車尾各由兩挺機槍,高大的車體加上密佈的槍炮讓A7V更像一個裝甲碉堡。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A7V坦克四試圖

A7V雖然火力強勁,但是車體過於高大導致其機動性很差,不但速度慢 轉向困難,其越野能力也十分差勁。而且其過少的數量對戰局也沒有造成影響,除了德國第一款坦克的桂冠外只有車組成員最多這個值得被銘記的地方了。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A7V的歷史影像

結論

坦克在一戰期間第一次投入使用,也在一戰期間實驗了各種發展路徑,從陸地戰艦 到移動火炮再到活動碉堡,各種天馬行空的設計層出不窮,體現了當時各國軍隊對坦克這一新興事物的的迷茫,對與坦克到底是用來幹嘛的 該怎麼用坦克這些問題上仍然在探索階段。直到法國的雷諾FT17的橫空出世才是解決了上述問題。

陸地戰艦、移動火炮、活動碉堡——一戰中的那些“奇葩坦克”

雷諾FT17是世界上第一款帶移動炮塔的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