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您怎麼看?

煮酒看茶說歷史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皇子們為親王,且往封地就藩,而且藩王們各個手握重兵,節制地方軍政之權,也就是太祖皇帝將大明王朝定製為“封藩制”。要知道歷史上凡事搞“封藩制”的王朝,藩王無不作亂,更何況大明王朝的藩王們又有如此之大的軍事特權,這豈不是眼睜睜地埋下“作亂犯上”隱患的種子?老朱皇帝為何要倒行逆施?

想要弄清楚這個事兒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朱元璋之出身。朱元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帝王了,說他傳奇,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出身。論出身,朱元璋絕對是最卑微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真正意義上農民出身的帝王。與另一位出身卑微的皇帝——漢高祖劉邦相比,朱元璋之出身同樣無法匹及。劉邦好歹還幹過保長,而朱元璋在入伍搞事情之前,最“優越”之身份是和尚,而且是專門司職打掃衛生的小和尚。而癖性行為與劉邦相比,年輕時期的朱皇帝就更是忠厚老實之人了,基本上屬於逆來順受,有口飯吃就行一般的順民。

但是,身處元朝末年,兵荒馬亂之際的朱元璋,硬是被生活錘鍊得從一位老實巴交之人,變身成為一代梟雄,當然這一切功績也離不開朱元璋與生俱來的超強大腦和強悍體魄。最終,朱元璋終於成為元末群雄逐鹿的最後勝利者。踏著失敗者的屍骨頭顱,登上了令無數英雄為之折腰的皇帝寶座。朱元璋得以御宇天下,建立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大明王朝。

登上皇帝寶座,坐擁天下,按理說此時朱元璋應該志得意滿,剩下的事情就是放手治理國家即可。然而,心思縝密,深謀遠慮的朱元璋並沒有滿足,他那顆“懸著的心”一直也沒有“放在肚子裡”,甚至此時此刻他更加惶恐不安了。

新晉皇帝朱元璋為何會如此反常?

原因就是這些當年和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哥們兒,老功臣們,著實難讓朱元璋心煩不已。

一方面,這些人對朱元璋太瞭解了,他們不少人和朱元璋一起光著屁股長大,一起砍柴放牛,所以對於朱元璋神話自己的那些鬼話,他們大都嗤之以鼻。再加之,這些人大多農民出身沒有文化,更沒有朱元璋那種學習提高之勁頭,開國之後,這些人雖然公侯將相,但是行為粗鄙豪放,甚至有違君臣之禮,這些都讓朱元璋十分反感。

而另一方面,這些功臣們又是朱元璋離不開的,因為開國之初,各地並非立馬化零為整,死心塌地地接受朱元璋統治,各地規模型起義不在少數,同時北方蒙古政權(北元)也是極大威脅,朱元璋需要這些獨當一面的老臣們為自己平定叛亂,鎮守邊疆。

前文說過朱元璋這個人看的很遠,什麼事兒都想著未雨綢繆,這也是朱元璋取得載入史冊之功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朱元璋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重感情,也許有些讀者會不以為然,這樣一位誅殺功臣的皇帝居然會重感情?誅殺功臣是後來的事兒,當然也事出有因,後文再表。

就開國之初,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時,一口氣封了六公二十六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鄉,更不乏發小玩伴。而且拜公入侯朱皇帝還覺得“不過癮”,竟然給這些人頒發了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這個只在評書小說中廣為流傳的傳說,在大明王朝之初,成為現實。據說,在頒發鐵券之時,這些功臣們無不感激涕零,聲淚俱下。這一時期,所有人都堅定不移地認為,這位帶頭大哥絕對夠意思!

注重鄉土之情是農民出身朱元璋與生俱來的淳樸情感之一。然而,我國百姓最注重的情感是什麼?絕對是血緣至上,而以父(母)子之情最為重要。所以,無論朱元璋如何獎賞功臣老鄉,如何與這些人稱兄道弟,最終還是比不上朱家血脈至親的子孫們。

因此,在朱元璋內心之中,唯一真正信得過之人,只有他的兒子們。基於這種最淳樸的父子之情,朱元璋需要逐步完成大明王朝由依靠功臣而轉型為老朱家自我保衛江山之模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朱元璋第一步計劃就是分封諸位皇子為親王,且有封地、有兵權,成年之後就要離開京城往封地就藩。

要知道,在明初,這些藩王各個盤踞一方,擁兵自重。尤其是位居北方的這幾位藩王,因為需要他們抵禦北元之侵襲,所以各個更是手握大明王朝之精銳之師。例如,皇四子燕王朱棣,也就是後來造反成功的明成祖,鎮守北京傭兵過萬。而皇十二子,寧王朱權,因封地處於關口喜峰口外,最為突前,所以竟然傭兵八萬有餘,而他麾下的朵顏三衛,那更是驍勇善戰之鐵騎。朱棣之所以能夠掀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正是因為施計策得到了寧王這朵顏三衛之雄兵。而其他諸皇子也是要麼把守關隘,要麼身居江南富庶之地,為朱元璋看住老朱家的“錢袋子”。

朱元璋如此對自己的兒子們委以重任,稍有歷史常識之人都會意識到它的弊端,西漢和西晉時期藩王亂政的例子並不少,而大明王朝這一倒行逆施的政策自然也很難逃脫歷史悲劇之重演。中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從不缺乏忠誠者,即使在朱元璋對文臣極其藐視的明初朝代,也有敢於冒死直諫之人。這不,有一位名叫葉伯巨的大臣就指出“封藩之優渥太奢侈”,向朱皇帝陳述了這一大弊端之巨大隱患。應該說葉伯巨此舉完全出於一片忠心,更是為了老朱家江山穩固著想,而且言辭鑿鑿,有理有據。然而,葉大臣卻被朱元璋定義為離間他們父子骨肉親情之人,決意要親自將葉伯巨射殺以洩憤。最後還是在諸位大臣勸諫之下,朱皇帝網開一面,將葉伯巨下了大獄,最後將其活活餓死在獄中。類似這種慘無人道的殘殺文臣之事,太祖皇帝不知道幹了多少。

葉伯巨的下場是令人生畏的,如此再不見哪個“不開眼”的在冒頭。然而葉伯巨所預測之事也是一點不差的如期而至。就在朱元璋死後三年,燕王朱棣到底還是反了,而且成功奪位。而被叔叔奪了皇位的太祖皇帝皇太孫朱允炆,生死未卜,下落不明。這恐怕是朱元璋生前所未預料到的吧。另外更讓老朱皇帝“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封地就藩制度成了明朝中後期國家巨大的負擔,就藩的王爺們,由於體制的限制,整天無所事事,混吃等死。不但侵佔國家大片良田,吸吮民脂民膏,而且還強搶民女,無惡不作,最終成了大明王朝滅亡原因之一。最後這些作惡多端的朱元璋後人們,雖然遍佈全國,但是能得個好下場者寥寥無幾。

言歸正傳,隨著分封在外的親王們長大成人且經過實戰檢驗能夠獨當一面之時,朱元璋知道是到了清理一批功臣以及其子弟的時候了,因為這些人已經對於自己的統治已經不在那麼必要了。洪武三十二年,首當其衝的就是七十多歲的宣國公李善長,由頭竟然是十年之前的胡惟庸案,罪名是李善長造反,這純粹就是莫須有,進而“順藤摸瓜”又牽連了一批公侯。處理結果就是,這些人都株連三族,幾萬人死於非命。緊接著,太子朱標病死之後,朱元璋愈發覺得功高震主之武將不安全,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又製造了“藍玉案”,這次朱元璋又成功清洗了以涼國公藍玉為首的又一批功臣及其三族家屬,誅殺人數一二萬之多。

經過老朱皇帝處心積慮地兩次“大清洗”,大明王朝僅存的幾位功臣一個個也早已被嚇破了膽,只能苟活於世罷了。這時候的朱元璋總算是放心了。一生兢兢業業,自以為給子孫後代就下了一個鐵打的萬年江山的太祖皇帝,在洪武三十一年終於結束了他這“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的一生。





紫氣東來888


應該說,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還是有它的合理性的,老朱雖然是個大老粗,但歷史多少還是知道些的,西漢的七國之亂、西晉的八王之亂歷歷在目,藩王很可能是定時炸彈,那麼朱元璋到底是怎麼想的呢?為何執意分封,黑水布衣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相信血緣

帝室和藩王說到底是一家人,同祖同宗,血管裡流一樣的血,在根本利益和重大關頭,大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終歸較任何外人可靠,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朱字,相比唐代的藩鎮割據,一家人怎麼鬧也是一家人。

二、相信教育

老朱雖然文化不高,但對子女的教育是十分重視的,他覺得過去建藩結果之所以大壞,不在建藩本身,關鍵在教育失敗、家法不嚴,或轉過來說,只要他這個“老祖宗”抓好子女教育、釐清規範,防弊在先,建藩之舉必定能收良效,成為帝權的真正保障。他不僅以最純、最正宗的儒家思想為教育內容,而且為諸皇子擇師亦慎之又慎,皆為學問、人品俱佳的一時之選。

“明初,特重師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諸王傅亦慎其選。”——《明史》

三、實力不強

退一萬步說,真有一天某些子孫不安分,真的造反了,那麼限制這些藩王的就是他們本身的實力了,按照規定,一般藩王有三個護衛營,每個護衛營的兵力在5000到17000之間。所以說,藩王能擁有1萬多軍隊,邊境上的藩王甚至擁有好幾萬軍隊。但要和中央幾十萬甚至百萬的軍隊相比,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加上有能力的藩王更少,朱元璋認為他們拱衛邊境可以,但要進犯中央,還缺乏實力。

其實老朱真的料到了大多數的可能,朱棣發動四年的“靖難之役”,雖然勝多負少,但並沒有佔領幾個城池,消耗也非常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精銳部隊太少,雖然借來的朵顏三衛實力很強,但要推翻政府真的有些力不從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朱棣繞過各個重鎮,直奔南京,其實雖然南京空虛,但要死守,也夠朱棣喝一壺的。遺憾的是人算不如天算,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朱棣奪權之後,對藩王的管理更加嚴苛了,再也沒有能成氣候的藩王出現。不過到了明末,藩王不斷的繁衍,對明朝財政造成了極大的壓力,變相的讓大明王朝走向滅亡,這真是老朱沒想到的吧。


黑水布衣


朱元璋的這種藩王制度,對華夏來說是一個大災難,對華夏百姓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朱元璋設計的藩王制度近乎完美,制定的比任何朝代都要周詳,對他的子孫後代進行全方位的保障。不用幹活,還能吃好的,穿好的,層層保障,不用動手幹活,不用動腦筋,還能作威作福。

這種情況下,朱明宗室子孫最大的樂趣,就是娶老婆生孩子,反正有全國人民的供養,他們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於是,朱元璋親手製訂的藩王制度就徹底淪為了朱明宗室子孫的繁殖保護制度,對整個中華民族進行盤剝,進行吸血。

從此,朱明宗室的子孫,日日在增長,月月在增長,年年在增長!朱元璋的後代越來越多。

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後代已經繁殖到將近一百萬,而同期明朝的總人口大概是五千萬到六千萬之間。按人口比例來算,也就是說在五十到六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是朱元璋的後代。

如果明朝不滅,按照二十年一代人,一個人生四個兒子計算;不出五十年,中國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有可能是朱元璋的後代。

如果明朝的統治能夠再維持一百年,那麼中國一半的人口都將是朱元璋的後代。到時候中國人多樣化的基因將被朱元璋的DNA所替代,中國人種的倒退在所難免。

所以,朱元璋的藩王制度就是變相的宗室人口繁殖保障制度,是反人類的!對中國,對中國的老百姓,都是極其危險的。其危害性甚至比當時的滿清八旗還要大!

有了以上的體會之後,再看朱元璋殺貪官斬汙吏的時候,是多麼殘忍,是多麼虛偽呀!他想的並不是老百姓的利益,而是如何維護老朱家的統治。

藩王制度的出臺,就是朱元璋自私自利的表現,就是鐵證如山的證據。



羋祝融


從歷史上來看,藩王制度必然導致割據,於中央集權不利,埋藏著藩王謀逆的隱患。

要解決這個問題,先搞清楚所謂的封建社會到底是什麼含義。

封建社會有馬克思主義歷史論和西方歷史論兩種大同小異的認知。就中國而言,封建指的是“封國土,建諸侯”。這是封建的最早來歷。

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其實指的是夏、商、周、漢四個朝代。然而,在明朝,竟然又出現了這種形式,不可不說朱元璋的思路比較清奇。當然,朱元璋還恢復了殉葬制。這同樣無法為人們所理解。所以說,朱元璋其人的思想極為複雜,許多已經明顯消失好多年的政策,在明代竟然會集中恢復出現,這確實讓人很是費解。

那麼朱元璋為何恢復這種明顯落後時代的制度呢?

難道他不知道藩王制的結果嗎?即使他不知道,他手下的大臣們難道也不知道?在他一意孤行的時候,就沒有人能夠勸阻的了他嗎?

這其實和朱元璋的性格以及行事風格有著密切的聯繫。

每一個人的性格形成,都無法脫離其生活環境。幼時極端困苦和各種災難不斷降臨的情況磨礪了朱元璋的意志,同樣也導致其對官員們的深切的不信任感。

在朱元璋的心目中,可以說是無官不貪的。這樣去認為倒也沒有什麼錯誤。在古代,貪官汙吏才是最真實和最普遍的存在,海瑞那般的清正到近乎潔癖狀態的官員,倒不是沒有,只是歷朝歷代能出現一位就很不錯了。在多如過江之鯽的官員中,清正廉明的官員所佔的概率近乎為零。

而這也是朱元璋哪怕是奪得了天下之後,依舊對這些官員不信任的原因所在。所以他制定了極為苛刻的束縛官員的政策,同時也為其博得了嗜殺的名號。

而對官員的不信任也就導致了其只能將國家的權利交給自己的子孫後代。他認為將自己的子孫們分封到各地,牢牢把持大明帝國的權利,就能使得朱明王朝綿延萬世。

於是,他將一個個兒子分封到帝國各地,分別把守住帝國的各個方位,成為帝國穩定的中流砥柱。然而他卻忽略了權利對人們私慾的誘惑,以及血緣關係淡薄後,同一個姓氏在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面前不具有實在的意義。這也是他屍骨未寒,兒孫就開出現了爭權奪利的情況。


Crazy歷史


朱元璋建立藩王制度的初衷是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結果造成的後果是他始料未及的,在他死後不久,朱家內部發生了叔叔奪了侄子帝位的靖難之役,後來經過明成祖朱棣和宣宗朱瞻基的削藩,藩王對皇權的威脅解除了,但是,藩王的經濟上特權依然保留,極大的增加了明朝後期的財政負擔,藩王淪為社會的大毒瘤,明朝的滅亡與此不無關係。

01.朱元璋分封諸王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在北方防禦元朝殘餘勢力的需要。

明初,元朝雖然撤出了大都,實力尚存,一直威脅著新生的明朝政權。

第二,轉移軍權的需要。

朱元璋認為功臣大將是明朝內部的火藥桶,為了剝奪他們的權力,培養兒子領軍成為必然,為屠戮功臣出現軍事人才的交班,做好人才的準備。

第三,防範權臣的出現,為以後能有保護皇權的人做好準備。

由此可以看出來,朱元璋的終極目的是朱家的皇權世代相傳。

為此,朱元璋在北方的邊防線上,選擇軍事上戰略地位重要的地方封了九個藩國:

燕王朱棣、寧王朱權、遼王朱植、谷王朱橞、代王朱桂、晉王朱棡、慶王朱栴、秦王朱樉、肅王朱楧。

這九個藩王的封地,分佈在北方漫長防線的軍事戰略重地。

明太祖朱元璋先後把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從孫分封在全國的軍事重地,想要他們來保衛皇權。

朱元璋這麼做的原因與他歷史上的分封制的認識有關,例如關於漢朝的七國之亂,通常認為起因在七國,他卻認為,七國之亂的根源在於天子不顧親情剝奪了各個諸侯的土地,才釀成動亂。為此他告誡太子朱標要好好對待兄弟們。

02.這些藩王有哪些權力?

1.政治權力。藩王在地方上代表著皇權,有自己屬官,包括文臣和武將。另外,地方的布政司受其節制,藩王可以在封地調遣布政司官員,並直接下達皇帝諭旨,儼然是皇帝在地方的代言人。藩王在衣食住行僅次於皇帝,公侯大臣見了他們要俯身下拜;

2.軍事權力,最重要的一點是擁有自己的軍隊,多少呢?朱元璋規定,藩王允許有親軍護衛,少的有三千人,多者有近19000人。

北方九王中的寧王、晉王、燕王的勢力最大。寧王有80000人的軍隊,朱元璋特別倚重的晉王和燕王,甚至能節制宋國公馮勝、潁國公傅友德。他們還有軍中除了大事外無需彙報的特權。特別是燕王朱棣,因屢次率兵打敗元朝殘餘勢力的軍隊,朱元璋就令其“節制沿邊士馬。”

此外,藩王還有一項特殊的監督朝臣的權力,朱元璋在《皇明祖訓》裡規定,地方的藩王可以向中央索要奸臣和率軍清君側的權力。後來朱棣就是利用這一條舉兵靖難的。

經過成祖和宣宗削藩之後,藩王在政治上軍事上的權力被剝奪,作為補償,明代藩王在經濟上獲得巨大的利益,除了享受歲祿,還享有田地、湖泊、商稅等其他利益。到了後期,各地藩王還大量侵佔農民的土地,加劇了社會矛盾。此外對藩王的供養制度,對朝廷的財政也是雪上加霜。

03.小結

從漢朝劉邦分封以來,以後還沒有出現過權力如此巨大的封國。它的存在必然構成對皇權的威脅。建文帝的敗亡就是因為削藩造成的。


閔不克


藩王顧名思義是指皇帝的叔伯輩。在古代皇權的博弈遊戲裡包括了,外戚,宗族,勳臣,清流,皇權說白了是最大也是最小的權利。說他大因為皇權的大小沒邊界,說他小,他要通過這些權貴來實現。君權神授(一般叫天授予)。而老天爺給皇帝的權利恰恰是給別人權利的權利。

藩王制度自古有之,並不是誰發明的。歷朝歷代得皇帝繼位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處理那些和他爭皇位的哥幾個。這哥幾個,要給予封地,讓他們世襲罔替,就藩在外與天子共守社稷。當然明朝給王爺兵權,財權也是歷朝很少有的。大部分只有部分財權,和一定規格的護衛。不允許有兵權。不得干預地方政務,軍務。

漢末劉姓宗親60多萬,但有爵位的很少。為什麼呢,漢武帝劉徹他爹在位時候,八王叛亂,之後經歷了外戚亂政,漢武帝繼位後來了個“推恩令”意思是宗親在繼承爵位和領地時候,實行平均分給幾個兒子的,而不是嫡長一人繼承。爵位逐級降低得制度。很多宗親到最後連個孝廉都沒混上就是這個原因。

明朝朱元璋最早因為勳臣悍將眾多,所以朱元璋殺了大量得勳臣,扶持自己的兒子們把持兵權,防止兵權旁落。當然,主要原因是這些勳臣大部分都是馬皇后她義父的舊部,另一點勳臣大部分都是外戚。所以,要用文官體系和宗室壓制,不然失去平衡就會出事。

朱允文繼位後,他爹死的突然,各位叔伯在外統兵,他作為子侄很難壓制的住,於是開始聽信那些文官的說法,削藩。明朝後期皇帝勢弱,很大程度是因為宗室凋零。文官把持了朝政。沒有力量能制衡的緣故。


風車騎士45541173eg


幾千年的歷史證明,分封制度容易造成地方割據,動搖中央的統治。朱元璋的歷史課學得還是不錯的,可是他依然實施分封制度,大封藩王,這難道是歷史的後退嗎?

朱元璋分封的原因

明初朱元璋建立了藩王制度,大封諸王,主要目的有幾個:首先,出於防禦蒙古軍隊的考慮,當時蒙古在北方對明朝的依然虎視眈眈,對明朝來說是一個嚴重的威脅。第二,出於對大將的防範,需要將軍權從宿將的手中轉移到自己信任的兒子身上。第三,加強中央集權,配合宰相制度的廢除,將權臣的大權牢牢握在手中,賦予諸王“清君側”的權力。總而言之,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藩屏帝室”。朱元璋不知道分封的危害嗎?並非如此,他曾經和太子朱標討論過七國之亂,朱元璋問太子,七國之亂誰的錯?朱標說:“是七國的過失。”而朱元璋卻認為是君主的過失,因為天子太過薄情寡恩,不知道敦睦九族,輕易削減諸侯的土地,釀成了無法彌補的事故。

朱元璋分封的具體情況

朱元璋希望國家長治久安,他一共進行了三次分封,第一次在洪武三年,其後是洪武十一年和二十四年。總共分封了24個兒子和1個侄孫。其中,以北方九王最為重要,也就是在北邊,令諸王坐鎮軍事要地,“據名藩控要害,以分制海內”。秦王駐西安、晉王駐太原、燕王駐北平、代王駐大同、肅王駐甘肅、遼王駐廣寧、慶王駐寧夏、寧王駐大寧、谷王駐宣德,九王形成了一條嚴防北方蒙古入侵的有力屏障,軍事意圖明顯。

藩王的實際權力

由於藩王有拱衛王朝的功能和義務,他們的實際去權力就不可能小。軍事權力上,親王可以擁有護衛,且護衛的人數比較多,每府護衛大約有3千左右。親王可以帶兵打仗,成為軍事統帥。秦王、晉王、燕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同時,諸王還可以管理地方的事務,調遣封地的布政司官員。經濟上,諸王也享受著較好的待遇,他們擁有諸多的田產。

朱元璋對諸王的防範

朱元璋對分封的危害是清楚的,所以朱元璋在設計制度的時候,也制定相應的措施以防範諸王。這一點集中體現在《皇明祖訓》的修訂上,祖訓的首章要求諸王遵守藩輔之禮,告誡諸王不得覬覦皇位,對於皇命中“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拒不執行,這實際上賦予了諸王一定自主權,為後來埋下禍端。《皇明祖訓》的“禮儀”篇共16條,其中有13條就涉及了諸王;“法律”“職制”篇都有15條,全部是關於諸王的權力和義務的。祖訓先後修訂了58次,反映了朱元璋在對待諸王問題上的反覆考量。為了防範諸王,朱元璋在禮儀上增加了保護朱允炆的內容,限制諸王的人事和司法權,諸王之間不能見面,行動也遭到限制,但是為了補償,強化了諸王的利益。

然而,朱元璋千算萬算,他制定的防範措施在靖難之役上顯得不堪一擊。歷史證明,只要諸王的軍事實力還在,威脅就不可能解除,禮法制定得再嚴密,也是牆上的風景。總而言之,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弊大於利!


小高讀史


顯然,看歷史的人都喜歡居高臨下的批判,帶著廉價的優越感,

朱元璋什麼人?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居然都有人敢批判,批判守成之君、亡國之君可以理解,像朱元璋這樣的打天下的人,都敢瞧不起,誰給的勇氣?

不瞭解當時的政治環境,就不可能知道他的決策,不要單純的從人品能力分析問題,這根本就不是什麼開歷史倒車,而是不得已為之的。

明朝初期的政治中心在南京,經濟中心也在南京,而軍事重心也北方長城一線,這個就有問題了。

政治中心和軍事重心相隔太遠,那給不給武將權力呢?

給吧?武將權力大了,容易擁兵自重,不聽調遣,最後割據可能一方。

不給權力吧?遇到入侵又沒有辦法有效組織抵抗。

所以,就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那裡,讓他們監軍,監督武將,同時,武將和地方官也監視諸侯王。

明朝藩王沒有地方治權,沒有兵權,沒有稅收權,這樣的諸侯王跟西漢、晉朝的諸侯王不可同日而語的,絕對威脅不了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削藩。


中國通史視頻


極其失敗。

首先,朱元璋的塞王制度引起的後果大家都看到了,就是朱棣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個大一統王朝造反成功的王爺。

其次,經過朱棣的改革後,各個藩王失去了兵權,但是不準皇室後代從事任何工作,包括不能科舉,不能經商。還有最重要的,藩王嫡長子繼承親王,餘者封郡王等等。到了明朝末期,明代的宗室只王就幾千人了,一省的賦稅不足以支撐一省的宗室俸祿。這也是明亡的重要原因。


小青檸呀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封皇子們為親王,且往封地就藩,藩王們各個手握重兵,節制地方軍政之權,也就是太祖皇帝將大明王朝定製為“封藩制”。要知道歷史上凡事搞“封藩制”的王朝, 藩王無不作亂,更何況大明王朝的藩王們又有如此之大的軍事特權,這豈不是眼睜睜地埋下“作亂犯上”隱患的種子?朱元璋為何要倒行逆施?

想要弄清楚這個事兒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朱元璋之出身。朱元璋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傳奇的帝王了,說他傳奇,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出身。論出身,朱元璋絕對是最卑微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唯 一一位真正意義上農民出身的帝王。年輕時期的朱元璋是忠厚老實之人了,基本上屬於逆來順受,有口飯吃就行一般的順民。但是,身處元朝末年,兵荒馬亂之際的朱元璋,硬是被生活錘鍊得從一位老實巴 交之人,變身成為一代梟雄,當然這一切功績也離不開朱元璋與生俱來的超強大腦和強悍體魄。最終,朱元璋終於成為元末群雄逐鹿的最後勝利者,登上了令無數英雄為之折腰的皇帝寶座。

開國之初,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時,一口氣封了六公二十六侯,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老鄉,更不乏發小玩伴。而且拜公入侯朱元璋還覺得“不過癮”,竟然給這些人頒發了丹書鐵券。據說在頒發鐵券之時,這些功臣們無不感激涕零,聲淚俱下。這一時期,所有人都堅定不移地認為,這位帶頭大哥絕對夠意思。

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建立藩王制度呢?這是因為無論朱元璋如何獎賞功臣老鄉,如何與這些人稱兄道弟,最終還是比不上朱家血脈至親的子孫們。

在朱元璋內心之中,唯一真正信得過之人,只有他的兒子們 。基於這種最淳樸的父子之情,朱元璋需要逐步完成大明王朝由依靠功臣而轉型為老朱家自我保衛江山之模式。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朱元璋第一步計劃就是分封諸位皇子為親王,且有封地、有兵權,成年之後就要離開京城往封地就藩。

我認為稍有歷史常識之人都會意識到藩王制度的弊端,西漢和西晉時期藩王亂政的例子並不少,而大明王朝這一倒行逆施的政策自然也很難逃脫歷史悲劇之重演。中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從不缺乏忠誠者 ,即使在朱元璋對文臣極其藐視的明初朝代,也有敢於冒死直諫之人。有一位叫葉伯巨的大臣就指出“封藩之優渥太奢侈”,向朱元璋陳述了這一大弊端之巨大隱患。應該說葉伯巨此舉完全出於一片忠心, 更是為了老朱家江山穩固著想,而且言辭鑿鑿,有理有據。然而,葉伯巨卻被朱元璋定義為離間他們父子骨肉親情之人,決意要親自將葉伯巨射殺以洩憤。最後還是在諸位大臣勸諫之下,朱元璋網開一面, 將葉伯巨下了大獄,最後將其活活餓死在獄中。類似這種慘無人道的殘殺文臣之事,朱元璋不知道幹了多少。然而葉伯巨所預測之事也是一點不差的如期而至。就在朱元璋死後三年,燕王朱棣到底還是反了 ,而且成功奪位。而被叔叔奪了皇位的朱允炆,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另外更讓老朱皇帝“意想不到”的是,這種封地就藩制度成了明朝中後期國家巨大的負擔,就藩的王爺們,由於體制的限制,整天無所 事事,混吃等死,不但侵佔國家大片良田,吸吮民脂民膏,而且還強搶民女,無惡不作,最終成了大明王朝滅亡原因之一。最後這些作惡多端的朱元璋後人們,雖然遍佈全國,但是能得個好下場者寥寥無幾 。

隨著分封在外的親王們長大成人且經過實戰檢驗能夠獨當一面之時,朱元璋知道是到了清理一批功臣以及其子弟的時候了,因為這些人已經對於他的統治已經不在那麼必要了。首當其衝的就是七十多歲的宣國公李善長,原因竟然是十年之前的胡惟庸案,罪名是李善長造反,這純粹就是莫須有,進而“順藤摸瓜”又牽連了一批公侯。處理結果就是,這些人都株連三族,幾萬人死於非命。緊接著,太子朱標病死 之後,朱元璋愈發覺得功高震主之武將不安全,於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又製造了“藍玉案”,這次朱元璋又成功清洗了以藍玉為首的又一批功臣及其三族家屬。

經過朱元璋處心積慮地兩次“大清洗”,大明 王朝僅存的幾位功臣一個個也早已被嚇破了膽,只能苟活於世罷了。這時候的朱元璋總算是放心了,自以為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一個鐵打的萬年江山的太祖皇帝,在洪武三十一年終於結束了他這“聖賢,豪傑, 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