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每次在電影院中看電影時,你是否會讚歎裡面的鏡頭用的是如此的別緻?你是否想過自己拍照時是否也能拍出這樣的照片?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深挖一下,如何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不過,在給大家講解如何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之前,首先先得跟大家普及一些基本的電影原理。

景別:畫面景別通常是指被攝主體在畫面中所呈現的範圍,景別可以起到組織畫面,制約觀眾視線的作用

景深:被攝景物能產生較為清晰影像的最近點的距離。當鏡頭聚焦於被攝景物中的某一點可清晰成像。

色彩 :電影藝術中的色彩是客觀性基礎上的主觀性應用,再現的是客觀性,運用的是主觀性。再現是寫實,運用是寫意。

光線 :光線是攝影畫面創作的靈魂,在電影中,所謂真實的“自然光效“是不存在的。

構圖 :電影畫面中的構圖會將場景空間中動態和靜態的被攝主體按照時間和空間位置,有重點、有次序地排列組合

一、學會運用景別

遠景:在拍攝人像時不要總想著拍攝人物,帶著環境可以很好地渲染氣氛。

全景:全景景別有助於表現人物的動作。

近景:為了將人物表情表現得比較好,可以使用近景

特寫:特寫能夠讓你完全注意人物的細節,是表現細節最好的方式。

1.遠景用來營造氛圍

遠景是說人物佔據畫面比例較小。這時候,我們畫面主要交代的是人物所處的環境和人物運動的軌跡。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一般需要使用小光圈。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2.全景看清人物的動作

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畫面中的人物絕對不允許人物頂天立地,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間範圍。人物身上的光線要力求準確、真實、統一。不能讓別人看到有明顯的違背現場光源的光線。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3.近景表現人物的表情

電影中的近景是指人物佔據畫面1/2高度以上的景別,這時候人物的表情、頭部尤其是眼睛成為表現的重點。拍攝時要注意構圖中要給手勢的動作範圍留有適當的空間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4.特寫讓人難以忘懷

特寫通常完全表現人物的頭部。在攝影中我們要注意人物的眼睛,視線的方向會引導別人感受人物的心理狀態及性格。在構圖的時候不一定要按照水平構圖,可以傾斜讓畫面更活躍。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二、學會運用景深

1.淺景深突出主體

基本上在近景和特寫景別的時候,都會採用淺景深進行表現,這樣才會將主體和背景剝離開來。但是應對不同的環境,儘管是淺景深,但是散景的虛化程度還是有區別的。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主體焦平面內只有人物清晰,這樣能夠讓觀眾很清晰地只把目光鎖定在人物身上

2.大景深交代壞境

大場景的大景深畫面起到交代環境的作用。因此我們要注意在大景深下構圖、色彩、光線的運用。讓環境的光線和色彩與人物和諧,構圖上也不是隨意地讓人物出現在畫面中。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即使大景深,畫面的構圖也要講究,對角線與黃金分割構圖表現人物的運動方向

※注意※

即使拍攝淺景深作品,也別盲目地全開光圈!

三、學會運用色彩

1.冷色調營造肅殺感

在很多電影中,我們經常能看到色彩比較偏冷的畫面,一般在懸疑片或者恐怖片中常見,這是因為冷色調能夠感覺更是比較冷靜。這樣的環境配合欠曝一點的曝光組合就能夠很好地烘托氣氛。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2.暖色調讓氣氛神秘

暖色調經常出現在黑夜畫面中,暖色由於人造光或者自然光的影響,讓畫面顯得更有反差。在拍攝的時候,我們讓有指向性的光線打亮部分環境,讓反差明顯,營造氣氛。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3.飽和的色調讓場景更奇幻

在很多電影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各種色彩非常飽和的畫面,尤其是在一些很奇幻的電影中,這些電影往往與童年的夢境、童話聯繫在一起。因此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前期的置景肯定會佔據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攝影上我們還是需要注意色彩上的運用。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4.黑白讓人懷舊

使用黑白進行拍攝時,人物的造型、服裝等都會成為光影的重要元素。因為黑白會把色彩去掉,讓人只注意畫面的光影,因此避免較平的光線,側光、逆光等都會成為黑白攝影電影感的一個很重要手段。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5.紅色讓人溫暖

紅色經常會伴隨著環境來表現,比如日落,比如紅色的街燈等等,這種顏色會給人一種溫暖、和藹、曖昧的感覺,這種色彩在文藝片中經常出現。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6.藍色給人旁觀的感受

由於藍色的冷靜、乾淨,讓人更容易以一種旁觀的角度去觀看電影。在拍攝這種偏藍色的畫面時,我們要注意這種“藍”的程度,稍微淺一些的藍會給人更舒服更愉悅的感覺,我們可以稍稍做一些白平衡的偏移,也可以在後期降低一點飽和度。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四、學會運用構圖

1.黃金分割讓畫面活躍

九宮格以及黃金分割構圖是在攝影中得到廣泛應用的一種構圖方式,它要求把人物放置在畫面左、右1/3的位置。在處理大場景鏡頭時,要把人物和周圍的環境看做一個整體。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2.中心構圖讓畫面更沉穩

在攝影中中心構圖一般會選擇相對對稱的環境,這樣能夠將主體表現得最為穩健。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3.框架構圖偷窺感

利用框架構圖,產生一種第三人稱旁觀的感覺,也就使畫面產生了故事感。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在拍攝這樣的畫面時,儘量離框架近一些,而焦點設置在遠方的主體上,光圈放大一些讓前景進行虛化,就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

4.螺旋構圖引導視覺延伸

螺旋構圖一般會引導著觀眾的視線,從一側到另一側的轉移,在拍攝的時候,我們應該先讓模特本身有一個視覺的變化,比如眼神,然後再在眼神延伸的方向放置道具,讓人聯想。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五、你要學會運用光線

1.側光打造安靜效果

側光是電影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光線效果,為了表現人物孤獨的情緒,多用在窗邊,通常會在特寫畫面時打在人物臉部的一側。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2.頂光讓情緒緊張

頂光的效果其實在電影當中不常使用,但是頂光可以渲染一種壓抑、緊張的氣氛。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3.逆光讓空曠感更明顯

逆光可以很好地渲染主人公的情緒。逆光分兩種情況,一是人物較為清晰,這種畫面還是要讓觀眾關注在人物的表情上;另一種情況是人物剪影的效果,只能看見輪廓,完全表達一種安靜地孤獨感。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4.順光讓人物與鏡頭前的觀眾交流

當主人公看向鏡頭,需要與鏡頭進行交流的時候,可以使用較硬的光線,產生一種類似於影棚光的效果。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王家衛《一代宗師》中經典的雨中打鬥鏡頭,在這一場景中,王家衛運用了大量強力的頂光、逆光,雖然脫離生活感,但是形成了極強的衝擊力,也甚至成為了這部電影經典的符號為大家所銘記。

掌握這些攝影思路,你也能拍出電影質感的畫面

今天為大家提供了的更多的是攝影的思路

不知道到家是否有所收穫

在拍照前

要好好思考自己想拍的是什麼

那麼你的照片也會像電影一樣

能說出故事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用,不做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