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寶來為什麼沒有朗逸銷量高?兩輛車有什麼區別嗎?

成就自我84034947


08年新寶來上市之初和朗逸銷量不相上下,在北方地區有過之,這種狀態至少持續到11年或者說直到新捷達上市。一汽市場定位有問題,寶來和速騰定位有重疊,新捷達的上市更加劇了這種情況。反觀上汽,一款朗逸直接對抗一汽捷達寶來速騰三款車型。之後,寶來介於捷達和速騰之間的地位很尷尬,越來越被弱化。現在,捷達品牌被獨立,原來的市場被寶來取代,所以寶來的銷量有所提升。如果一汽停產速騰,則緊湊型車市全是寶來的話,相信銷量不會比朗逸差。


為評論起個名


一汽大眾寶來指導價9.88-15.60萬元,定位於緊湊型轎車;上汽大眾朗逸指導價10.79-15.89萬元,定位於定位於緊湊型轎車。

根據相關網站公佈的信息看,這兩款車的銷量情況,除了早期表現相接近外,2013年以來,朗逸都要遠遠壓過寶來。

兩款車入市時間比較接近,為什麼大眾寶來為什麼沒有朗逸銷量高,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1. 朗逸在家用車定位上要更勝一籌

這兩款車都是基於大眾MQB平臺打造的車型,在諸多設定上(三大件)相同。不過朗逸定位更加家用一些,從造型設計到駕駛體驗都表現沉穩(寶來過於激進的尾部設計常被人吐槽)。而且朗逸的後排空間和後備箱空間也要稍好與寶來。

就這個價位的合資車而言,其實運動、時尚啥的並不是最重要的,反而符合家用定位的會更加吃香。

2. 朗逸雖然稍貴,但配置更加齊全

在某網站上的車型對比中,我們發現朗逸口碑評價中有提到“功能齊全”的優點。

3. 上汽大眾的營銷和優惠力度更強

上汽大眾這些年在產品營銷上的投入和成功有目共睹,雖然寶來和朗逸差距很小。但在一些人看來,朗逸似乎要比寶來高級一點,前者頗有帕薩特的風采。這種心理上的落差,加之朗逸的優惠力度大,很容易帶走一波糾結的客戶,讓他們選擇看起來更高大上的朗逸。

我們很難說朗逸壓過寶來的原因具體是哪一個,但就是一點點的累積,加上朗逸在時機上的把握精準(比如去年朗逸通過比寶來先上市,以此來緩解價格壓力),讓它有著亮眼的銷量數據。

當然,這兩款車的較量還會一直進行下去,寶來也不是毫無勝算。比如因為意識到問題所在,最新款寶來已經提升了配置豐富度,甚至比朗逸還要好。而且就保值率統計看,寶來也要稍好於朗逸。


東拉西車


大眾寶來銷量明顯低於朗逸,並非是因為兩者在硬件方面的差異造成的,而是設計理念不同導致受眾群體不同造成的。

寶來與朗逸在車殼下邊的構造、零部件等肯定有所不同,但是這個不同不會影響日常駕駛,說白了,就算是把兩輛車大卸八塊,也不會出現朗逸一定比寶來強的情況,即便是寶來在某些方面強於朗逸,還是會有更多消費者選擇朗逸。我們無需糾結兩者的硬件區別,那個對於大家沒有實際意義,我們只談為什麼朗逸賣的好。



寶來早期的車型被稱為駕駛者之車,不過他有一點劣勢,就是空間,後排空間,歷經幾代改款依然沒有質的提升,當然最新款確實得到改善了。而作為專供中國市場的朗逸就不同了,其完全是大眾根據中國消費者喜好設計出來的大眾化車型,外形中庸、配置樸素、空間寬敞,競爭對手直接鎖定軒逸。


兩者車頭區別明顯,朗逸更加低調、沉穩,有點接近帕薩特的大氣穩重感;寶來則更加激進、犀利,從LED大燈、前霧燈、尾燈組造型就可以看出來,寶來是比較年輕化的設計理念,中國消費者在選擇大眾車時多數是傾向於朗逸的。這就是視覺效果帶來的最直接體現。從初代車型的定位差異,到現如今外形設計的取向差異,直接導致了現在銷量方面的差距。


貓眼看車


大眾寶來、朗逸平臺相同,動力傳動總成也相同,實際區別只是外觀和簡配程度不同,朗逸的簡配含蓄一些且沒有在關鍵點體現,寶來則毫不掩飾。

南北大眾的造車態度多少有些差異,一汽大眾寶來曾經出現過很奇葩的簡配行為——排氣管隔熱瓦,要知道排氣管的溫度即使到尾段的消音器位置溫度也高達150度以上,在這種高溫的烘烤下車內總會被烤焦,溼式情況也確實出現了非常多後備箱/墊背烤糊的情況,如果易燃物的品牌大眾車自燃也不足為奇。

其次車身材質的使用也比較差,作為10萬左右的合資車仍有比較明顯的車身生鏽問題,這足以說明是態度的問題;加之DQ200雙離合變速箱頓挫高溫燒離合,以及愛信AT的不夠平順,寶來不可能有良好的口碑,如果不是車身尺寸足夠大而且又是VW車標的話以寶來的品質能有銷量就算難得了。

  • 新款寶來升級MQB平臺後顏值也比較尷尬,尾燈設計感很強有些奧迪的味道,但車頭進氣格柵幾乎沒有設計感,而且鍍鉻的點綴太少黑色的中網面積太大也是廉價感十足,這種設計風格是不討巧的。


  • 而同期升級MQB平臺的朗逸Plus要有眼緣的多,絲毫不張揚的設計感有商務轎車的沉穩內斂,多輻中網配合多付輪轂也透著股子精緻,配合香檳金整車的視覺感受不像是入門級的低價車。

同樣1.5L+6AT沒有性能、1.4T+DSG又不足夠穩定,沒有其他亮點誰有顏值的優勢自然會熱銷了;而且朗逸的簡配也沒有那麼誇張,整車品質也要略高於寶來,綜合品質差距決定了朗逸才是大眾10級的首選。


大眾車系主品牌以上汽為主,一汽在捷達獨立品牌和速騰取消自吸動力後幾乎沒有什麼有亮點的車了,當然南大眾亮點也不多隻是被襯托顯得優秀一些而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天和Auto


首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然後我們再慢慢分析第一個問題。寶來和朗逸兩車在本質方面幾乎沒有區別。從三圍體積上來看,不論是長寬高,兩車的差距都在1cm左右,而兩車的軸距則完全相同,同為2688mm,並且在發動機以及變速箱方面也是完全一樣。所以兩車可以說是完全相同的平臺打造出來的車型。

而具體到兩車為什麼朗逸的銷量一直比寶來高呢?我認為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1. 外形。雖然外形是一個見仁見智的的問題,但是單從外形上來看,我認為朗逸更加貼近老大哥帕薩特,而寶來則完全沒有邁騰的影子。雖然現在買車算不上什麼面子工程了,但是花一樣的錢,還是買個“場面”的車更符合消費者心理。

  2. 營銷。上汽大眾在營銷方面的實力絕對在一汽大眾之上。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在轎車領域,一汽大眾的歐洲原型車比較多,而上汽大眾則是中國特供車佔多數。而往往消費者心目中歐洲原型車的地位是高於特供車很多的。但是就是這樣“不公平”的車型分配,上汽大眾的車型銷量絲毫不落後於一汽,這也說明了上汽大眾在營銷方面的實力是非常強的。而朗逸也是藉助了上汽大眾超強的營銷水平,在銷量上一直壓制著一汽大眾的寶來。

  3. 朗逸常年保持銷量第一帶來的延續性。就如同各種比賽一樣,我們會記得第一名,但是不會記得第二、第三。朗逸常年銷量第一也為自己的口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除非有換代、停產這樣的特殊事件發生,否則朗逸的銷量會一直持續下去。

所以我認為,朗逸的持續熱銷是有原因的,雖然寶來在配置方面有著不小的優勢,但是朗逸憑藉靈活的銷售政策,一直會在銷量上壓制寶來。但是我們要看到的是,寶來也憑藉更換萬mqb平臺後強大的產品力,一步步在銷量上追趕者老大哥。雖然我們看到的是朗逸比寶來銷量高,但是在廠家看來,只要有豐厚的利潤,誰高誰低無所謂。

汽車銳觀點


作為南北大眾的兩款銷量支柱車型,新寶來和朗逸的誕生就一直存在著相互的競爭的直接的對比,對於消費者來說,這兩個車更是在選擇的時候比較糾結,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兩個車,有什麼區別?

1、誕生背景:一汽大眾新寶來和上汽大眾朗逸同屬於大眾那個品牌,最初都是誕生於PQ35平臺,也是大眾為了在A級轎車市場中進一步增加市場推出的份額而推出的雙車型戰略,實際這兩個車都是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在德國大眾的家譜中是沒有的。在整體技術方面有共同的特點,比如動力系統和整車製造工藝。只是分屬於不同的合作伙伴,在造型方面有各自的特點,一汽大眾的新寶來更多的是依託於德國大眾團隊的設計,而上汽大眾的朗逸更多的依託於上汽集團的自我設計能力。這也是在宣傳中,一汽大眾更多強調原汁原味的原因之一。

2、造型設計:剛才提到設計一汽大眾更多依託德國大眾,造型方面德方也參與了大部分設計,同時也為了能延續寶來在國內打下的知名度,所以還叫寶來,但實際跟真正的寶來沒有直接的關係。朗逸依託於上汽大眾本土化的設計團隊,相當於自主的成分較高,也看得出上汽團隊的設計能力確實有很強的實力,所以在造型方面雖然都有大眾的家族化元素,但也出現了不同的設計特點,同時依託於上汽大眾強大的廣宣能力及對中國消費者口味的精準把控,在銷量方面一直佔據著優勢。但對於整體造型,也不是絕對的領先,因為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同時依託於一汽大眾的強大影響力,所以在銷量方面,寶來也一直不錯。只是看哪款車更加的喜歡罷了。

3、產品定位:一汽大眾的寶來一直擁有不錯的口碑,老一代寶來樹立了駕駛者之車的超級名聲,新寶來為了能更好的延續口碑,所以名字也進行了延續,但剛才也提到了,只是車型名稱延續,實際前後兩個車沒有太多的關聯。但名稱的延續也有弊端,就是寶來的駕駛操控性確實有不錯的口碑,但空間較小的弊端也同時存在,所以很多消費者也望而卻步,同時真正關注駕駛操控性的消費者看到新寶來又覺得沒有了以往的優勢,所以銷量方面並沒有達到預期。而朗逸,屬於上汽大眾的第一款A級轎車,開始就是寄予厚望的,所以在營銷等方面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再加上正好趕上國內家用車市場爆發的時代,上市就號稱根據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的家用車這樣的精準定位,在銷售方面贏得了不錯的開局,擁有了第一批客戶不錯的口碑之後,優勢一直延續到今天。

當然兩款車型的熱銷,大眾品牌的光環的眾多的擁躉,也是能夠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但隨著國內消費者越來越懂車,對於車輛方面瞭解的越來越全面之後,這兩個車在銷售方面的差距也越來越小,對於真正的購車客戶來說,更多的是應該考慮自身所處的地域,看哪個車型更有利於售後保養維護的便利。因為從終端銷售情況來看,造型、價格、配置及維護保養方面,兩個車基本都處於同一水平,就看您更喜歡哪個了。


高高飛翔


大眾的寶馬沒有朗逸的銷量好,主要原因有:

1、朗逸在車身設計上這幾代都比寶來要好看,看上去也更大氣,對於中國人來講,同一個大眾標,為人們都會買一個外觀看上去更好看的。

2、上海大眾的營銷能力比一汽-大眾要強,上海人那生意做的精明,所以宣傳力度上,一汽大眾之前傾向於宣傳高爾夫和速騰,而上海大眾在凌度上市之前,在緊湊型車中的佈局主要就是朗逸。也就是消費者在選擇10-15萬車的時候,到上海大眾展廳,之前只能賣朗逸,而到了一汽大眾展廳,有寶來、速騰、高爾夫,所以銷量上朗逸會更大一點。

3、朗逸在之前的車型上配備大眾EA211發動機的時間更早,消費者去看車的時候,銷售告訴客戶,我們朗逸配備的是大眾的EA211,是和一汽大眾的速騰、高爾夫一樣的型號,而寶馬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配備的是鑄鐵的發動機,如果價格不差很多,消費者買新部買舊。

3、寶馬在進入中國的時候更偏向於駕駛,有過駕駛者之車的小稱號,所以整體的懸掛偏硬,這個對於家庭用車的消費者來講操作不實用,更重要的是人家要關注情懷和駕駛直接買高爾夫了。

現在兩個車現在的區別已經不算大了,朗逸已經形成了朗逸家族,而寶來估計要接過捷達的棒子去耕耘。另外朗逸的保值度比寶來要高,工藝上來講一汽大眾的用材要好於上海大眾。


趙說寶馬


寶來真不錯,開了17的車主



廣州某村包租公


從平臺、參數配置上來講,寶來跟朗逸確實沒太大的差別。寶來賣得不如朗逸好,其實問題可能不在產品力本身,而是在北大眾產品矩陣的設計上。

如果算上已經剝離出去、自立門戶的捷達,北大眾在中級車市(A級車市)有三款車型——捷達、寶來、速騰;南大眾也有3款車型:桑塔納、朗逸、凌渡。分析北大眾的三款車型的定價及定位,三款車型都存在互搏的現象,寶來搶捷達的車主,速騰搶寶來的車主,市場終端價格差不多,買一臺更大的車子不更香。

其實一直以來寶來的市場定位都不是很明確,很多人都以為寶來的競品是朗逸,實際上,朗逸的競品瞄準的一直是速騰。現在被大眾將捷達剝離出去,或許就是進一步釐清寶來和速騰的市場定位,用寶來和捷達來低於桑塔納(雖然也開始下滑)、國產車的蠶食。不過南大眾似乎也不是那麼弱,最近就推出了一款朗逸啟航版,車型價格9.9萬起


三十惑惑


朗逸和寶來銷量差距巨大,和質量配置沒有任何關係,和一汽,上汽的營銷策略,產品策略密切相關。

首先從營銷策略。毋容置疑上汽處在大陸最發達的上海,活動策劃,公關水平,信息傳輸比東北的一汽技高一籌,朗逸更注重迎合消費者的口味及信息傳輸。產品沒有本質區別的背景下,營銷水平自然佔主要因素。在今日頭條,本來同平臺、總成的朗逸和寶來,朗逸硬要被上汽打造為和全球車型速騰相提並論,比你寶來高級,而且價格又比速騰便宜,所以壓根沒有寶來的事。

其次產品策略。朗逸是上汽的戰略性重點車型,在生產銷售推廣方面獲得上汽的重點照顧。反觀寶來就沒有朗逸那麼好的命,在A級車,一汽更注重速騰和捷達,在宣傳推廣方面自然向二者傾斜。

至於說二者的質量差距,哥倆平臺總成一模一樣能差到哪裡,半斤八兩,該簡配的還是簡配,難不成說朗逸比寶來多一個手機支架就大賣。再說外觀,誰敢說朗逸的造型碾壓寶來,實際寶來外觀也不賴。也說品質管控,都是由德國人主導,不存在二者在生產管控方面出現本質區別。售價和終端優惠幅度也區別不大,甚至同等配置寶來還要便宜朗逸幾千塊錢,壓根和售價沒有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