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就是孝感產業發展的“源動力”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硬支撐。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既不能簡單地轉,也不能簡單地換。

為此,市委市政府精準謀劃、精準施策,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加法與乘法並舉,科技創新、技術改造、智能製造等工作高位推進,培優舊動能、培強新動能,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源動能”。

看!这就是孝感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鳥瞰華中光電產業園。

去年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達到9.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居全省第2位。

如今,在孝感,傳統產業技術改造“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多點開花“盆景變風景”。孝感工業經濟優舊強新,呈現一派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

技改提升,“老”產業發新芽

縱觀全國全省,新業態蓬勃發展,新模式勢頭強勁,新經濟方興未艾。孝感如何以新應新,以變應變?

喜新不厭舊,通過企業技改和擴能升級,煥發“老”產業活力,正是孝感工業穩中有進的又一法寶。

看!这就是孝感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投資30億元的維達新城項目。

歷經多次擴能升級,孝南紙品企業實現技術和產品的完美迭代,擴能升級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預計到2021年,孝南紙品產業產能將達350萬噸;

為了在眾多紙板包裝業中傲立潮頭,湖北恆大包裝有限公司投資1.3億元新上一條生產線,壓縮60%的人工成本,增加50%產能;

投巨資更新環保設備,下大力改進生產工藝,由簡單的鹽化工初級產品生產到串起鹽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應城鹽化工產業經歷了歷史性轉變......

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道路上,孝感有“壯士斷腕”般的勇氣和決心,“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的畫面一幕幕上演。

看!这就是孝感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我市以農產品加工、鹽磷化工、紙塑包裝三大傳統產業為重點,滾動實施“千企千億”工程和十大技改項目,編制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導向目錄,建立投資1000萬元以上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庫和工作臺賬,不斷增強傳統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快速推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工作步伐,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去年1-11月,全市工業技改項目325個,工業技改投資增幅15.4%

深化融合,“新”產業添活力

去年7月25日,航天三江萬山公司首批30臺新能源客車在孝感三江產業園下線,交付孝感市公益公交集團。

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經過前期培育,開始加快成長,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元素。

我市立足本地實際,搶抓資源、政策等多方機遇,積極推動軍民融合、漢孝融合、“兩化”融合、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

——共建軍民融合產業聯盟,推動三江萬山“混改”,支持華中光電搬遷達產、新能源汽車量產達效,三大戰略新興產業加快成長。到2020年,孝感將初步建成國內重要的智能裝備產業基地、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形成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雛形。

——漢孝臨空產業園、漢川劉家隔工業園、漢陽區百年四臺產業園加快建設,搭建民營企業發展舞臺,加速推進漢孝產業與市場一體化。

——深化“兩化”融合,開展智能製造試點,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新增2家省級“兩化”融合試點示範企業。

——在推進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方面,以實施“千企上雲”工程為抓手,加強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新增省級製造服務型企業2家。

深化融合,促進動能轉換,打造孝感新產業“拳頭”。去年1—11月,我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5家,總數達1160家

科技加碼,引領“智”造未來

近年來,圍繞一根光纜,漢川馬口鎮做足科技轉型文章,集聚起14家光電配套企業,為武漢以及全國30餘家通信企業提供配套服務,一條基本成熟的光電通信產業鏈在馬口悄然興起。

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企業才有出路。我市科技部門把“送政策、強培訓、優服務”作為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推進全市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有效提高了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2019年,全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57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277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智”能帶來高效益。放眼澴川,處處激盪創新活力——

新都化工開發出海藻碘鹽、低鈉鹽、美容鹽等200多個品種,滿足多層次全覆蓋的需求;

中鹽長江與與武漢綠時代共同打造竹鹽產品線,推動消費升級;

禾豐在原有大米生產和加工的基礎上,開發糖漿、蛋白粉等高附加值產品,贏得更大市場......

創新發展,為經濟高質量騰飛插上“羽翼”。近年來,通過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一些企業的技術難題迎刃而解,一批高新技術企業成功孵化、成長,一批“隱形冠軍”不斷湧現。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級“隱形冠軍”企業61家,其中示範企業8家,總量在全省靠前,涉及食品、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建材、石化、輕紡等6個重點領域。

典型案例:

米婆婆:以技改贏先機

米酒行業,競爭激烈。如何在傳統生產技藝方面摸索出一條新路子,引領行業向前走,是米婆婆一直以來思考的問題。

2016年初,憑著敏銳的戰略眼光,米婆婆在孝感米酒行業內率先進行“煤改氣”,成為行業內的先行者。

當時,全國大部分地區還未正式出臺相應政策,米婆婆選擇了提前進行“煤改氣”,並花費百萬餘元購買新設備。

公司副總經理孫俊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以前燒煤,一天生產的成本是3000至4000元,但是改燒燃氣後,一天的生產成本漲到了1.2萬元。

成本激增,成為倒逼企業開展節能降耗的一股力量。而節能降耗,離不開設備的升級改造。智能化改造,便成了米婆婆轉型的秘鑰。

以蒸飯機為例。原來,1萬斤米需要9至10個立方的蒸汽量,通過智能化改造升級蒸飯機後,1萬斤米現在只需要3至4個立方的蒸汽量。

技改效果立竿見影。蒸飯、發酵、調配、殺菌前端生產環節和包裝後端環節智能化改造項目相繼展開。

從2016年至2018年,米婆婆累計投入近3000萬元實施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條孝感米酒行業完整的一流全自動化標杆生產線,顛覆傳統生產工藝和環節——

米婆婆在同業率先引入PLC智能數字化操作系統,所有生產環節都能實時監測精準溫度,正負誤差小於0.5℃;

工業機器人走進蒸飯車間、包裝車間,過去1天需要68至80人,如今1天只需4、5個人。

搭上智能化快車,米婆婆嚐到甜頭:勞動力減少30%,日產量提高30%,能耗降低50%,次品率降低3%。

看!这就是孝感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孝感高新區瑞萊特汽車照明有限公司,員工在檢查氙氣燈泡。

高質量發展需調動企業能動性

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主體,是推動工業做優做強、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

去年以來,全市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運行態勢,工業“壓艙石”的分量與作用舉足輕重。

當下,我市實體經濟漸入較快發展時期,必須增添新動能,再加一把火。培優舊動能、培強新動能離不開技術升級、智能改造、產學研合作等力量的推動。而這些動力源泉,既離不開外部政策加持,更需要調動企業積極性,主動作為、苦練內功。

來源:孝感日報 謝蕾 晏美華 孟暢 徐文

製作:焦志新

審核:焦志新

終審:朱霞

出品:孝感日報政務新媒體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