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研究新生的建议,光看论文是学不好的,一定要看书,看书,看书

关注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前沿讲习,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这个时间点,

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应该都开学了。

我在办公室里看到,

很多研究生新生往办公室搬东西,

应该是想占个好座位,

和我以前刚上研究生的时候一样。

不过,我现在可以很明确地和你说,

办公室条件真的不重要,

有个地方看书写文章就很好了,

重要的是尽快进入状态。


很多新生学习热情很高涨,

下载了不少文章放在桌子上看。

有的人一边看一边在本子上记笔记。

这就是会看的。

有的人看论文就和看小说一样,

一行行字看完就过去了,

这种阅读学习方法就非常的低效了。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

新生一上来就一门心思看论文,

这是最快且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么?

光看论文够不够?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看一下,

如果一直把看论文作为最主要的学习手段,

之后会发生什么。


论文有两个特点,

精炼和独立。

这本来是两个优点,

独立表现在每个人都能发文章,

文章之间还可以完全独立。

意思就是就算是同一个人写的文章,

主题也可以是完全不一样的。

精炼意思就是,

论文应该少说废话,

专门讲核心内容。


但是,这两个优点,

对于需要系统学习的人来说,

那就是很大的障碍了。

对于研究生来说,

这时候急需要建立起一个基本的认知。

导师在干什么课题,

这个课题有什么内容,

每个内容都需要掌握什么知识,

这都是成体系的内容。

如果一个新生去网上搜索这些信息,

就拿知网来说,

你很有可能面对的是上千篇论文,

都是讲的同一个主题。

这时候请问,

你到底要看哪篇文章呢?


如果你这时候随便下载一篇文章看了,

会出现好几个问题。

首先是,

先入为主的知识会占领你的大脑高地。

知网上搜到文章是正确的么?

熟悉的人肯定就知道了,

不可能都正确的,

要不然还要继续做科研干嘛。

如果你面对一些错误的知识,

自己又没有能力分辨,

那你可能会觉得,

这个错误的知识是正确的。


第二个问题是,

你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有的人不知道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多重要,

总觉得很虚。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如果没学过地理,

你也许会以为地理课就是讲各种环境的。

如果没学过《数值分析》,

你也许会以为,

如果变量数量比方程数量多,

就求不出来最后的解了。

没学过《学术论文写作》这个专栏,

你也许会以为结论之后一定是参考文献呢。

这就是完整体系的价值,

它会告诉你这个东西的完整内容是什么,

你可以重点研究某些部分,

但是你没办法忽视别的存在。


很多人之所以会有一些想当然的结论,

就是因为看了太多零散知识,

却不能串在一起。

很多论文里的内容是互相矛盾的,

这是创新要求的必然结果。

所有作者都在讲创新,

你要讲创新,

很多时候必须得和别人对着干。


这就好比,

一个作者说通电的钢筋是均匀锈蚀的,

另外一个为了创新说,

通电的钢筋也是不均匀锈蚀的。

一个作者说,

波浪荷载是导致桩周土体液化的主因,

所以只研究波浪荷载。

另一个作者说,

风荷载对桩的影响同样巨大,

所以研究了耦合作用。

作为一个什么也不懂的新生来说,

碰到这种情况就懵了。


所以,

我给研究生新生一个诚恳的建议,

光看论文是学不好的,

一定要先看书,

而且要看比较牛的作者写的书。

书籍和论文集不一样,

有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框架。

后面用到的知识,

前面一定是重点介绍过的,

而且自始至终都会坚持一个想法。

比如,前面说了通电钢筋是均匀锈蚀的,

后面一定也是这么说的,

否则就前后矛盾了。

这样的话,读者的思路就会比较清楚,

不至于那么混乱。


读书一定要保证作者的权威性。

市面上的书实在是良莠不齐,

随便找个人就能写书。

那些人写的书,

质量是没办法保证的,

你到时候受到错误的引导,

后果就严重了。

所以,

一定要看一些能够保证质量的书,

这样至少能确保,

书中讲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是对的。


这就是,

我给研究生新生的一个小建议。

不能光看论文,

一定要找点儿书来看。

这个建议不光对硕士生有用,

对博士生同样有用。


希望,

今天又帮你解决一个学习问题。


给研究新生的建议,光看论文是学不好的,一定要看书,看书,看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