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士兵在二戰期間見過最可怕的事是什麼?

羊叨


正如德國的中將韋斯特法爾所描述的那樣:“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失敗,使德國人民及其軍隊都感到十分可怕。在整個德國曆史上還從來沒有死了這麼多軍隊的可怕情景。”

對於挑起了整個世界大戰的希特勒,和在戰爭前期戰無不勝的德軍來說,斯大林格勒城下的死亡是他們遇到的最可怕的事。


從1941開始,曾經不可一世的德軍就接連在莫斯科戰役和列寧格勒戰役中吃了不小的虧,直到1943年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時,蘇德雙方的軍事力量已經開始出現變化,局勢逐漸有利於蘇聯方面。

雖然身在狼穴的希特勒還是不斷地以他那催眠般的口才蠱惑前線的士兵和國內的民眾,強迫他們相信自己進攻蘇聯的正確和最終成功。可在蘇聯最高統帥部的記錄裡,此時的蘇聯軍隊已經拋棄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德軍也從一開始的全面性進攻變成重點進攻,在到達斯大林格勒後又不得不轉為戰略防禦的狀態了。


在一名德國偵查軍官在其回憶錄中對德軍在蘇聯突擊下倉皇逃跑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德軍是多麼的糟糕:

“我們開始被迫全線退卻,但退卻變成了逃跑,有的地方一片混亂,我們的路上佈滿了屍體。暴風雪好像出於憐憫一樣,很快就用雪把屍體掩埋了,我們已經是無命令地退卻了。我們在和死亡賽跑,它輕易地就追上了我們。隊伍裡的一批批人犧牲了,集團軍縮在越來越小的地獄裡”。

據朱可夫元帥的回憶錄所稱: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德軍及其盟友共損失了150萬人,350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12000門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架飛機及大量的技術兵器。

所以在距離斯大林格勒不到四十里的地方,遍地的德軍屍骸和步步緊逼的蘇聯軍隊,絕對是德軍所遇到的最可怕的事。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1941年7月14日,蘇聯戰略重鎮奧爾沙。

德國中央集團軍先頭部隊剛剛攻佔了這裡,但是,他們來不及休息,還有更重要的任務。

因為裝甲部隊的快速挺進,後勤補給遠遠跟不上速度。攻佔了奧爾沙之後,德軍趕緊利用繳獲的蘇聯寬軌列車,馬不停蹄的把補給物資運到這裡,準備下一步的行動。正當他們熱火朝天的忙碌時,忽然,大家聽到了很特別的聲音。

莫斯科時間下午2:30分,遠方忽然傳來一陣巨大的咆哮聲,所有人都停下來手中的工作,尋找著聲音的來源。但是,大家還沒有反應過來,身邊就遭遇了鋪天蓋地的炮火打擊。

物資和列車直接被炸飛,無數德軍被炸得支離破碎……

僅僅10秒鐘的時間,一切又停止了,周圍一片死寂。發生了什麼?到底怎麼回事?

德軍指揮官立刻聯繫附近的空軍,讓他們趕緊派戰機升空,尋找蘇聯的大規模炮兵陣地,炸燬它們。

但是,德國飛行員駕駛飛機找了很長時間,根本看不到什麼火炮。回來之後他們報告,沒有發現炮兵陣地,只看到幾輛行駛的卡車而已。

這是什麼新式火炮,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傾瀉這麼多炮彈?打完之後居然還找不到它們的影蹤?



這就是“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次亮相。

其實從沙俄時代開始,俄國人就在研究火箭武器。一戰之後,他們迫切的需求威力更大的武器。最開始,設計部門努力把戰機上的機槍和機炮提高威力,但是他們發現,以當時的戰機制造水平,機炮重量提升、後坐力變大,對簡陋的戰鬥機來說就是災難。於是,他們轉而研究火箭技術。

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專門研究火箭的第二中央特別設計局成立了。經過不懈的努力,能夠穩定飛行的火箭設計成功,1938年開始,火箭炮車的研究也開始了。

秉承俄國人一貫的特色,火箭炮車的設計要求儘量多的攜帶彈藥,所以最初設計了上下兩排發射軌,每排12條,共24條。當然,因為射擊精度等問題,最終定型的是8導軌的BM-13-16,發射架是工字型,上下各掛一枚火箭彈。也就是說,一輛發射車可以一次性打出去16枚M-13型132毫米火箭彈。

蘇德戰爭爆發之後,蘇聯政府決定建立BM-13特別獨立火箭炮連。1941年6月底,這個特殊連隊成立了。

但是,當時只有7輛試生產型的BM-13,擁有3000發火箭彈,連長是弗利尤洛夫上尉,所有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的黨團員中精心挑選的。經過一個多星期的緊急訓練之後,他們就被派上了前線。


因為當時這款武器極度保密,所以就連炮兵連的戰士都不知道這款武器的正式稱呼。因為所有的炮架上都有一個“K”字(共產國際工廠的首字母),於是戰士們就親切的稱呼它為“喀秋莎”。沒想到,這個名字一炮打響,傳遍了全世界。

7月14日,火箭炮連進行了文中開頭的那場戰鬥,共發射了112枚火箭彈,重創德軍。打完之後,幾輛發射車迅速撤出陣地,讓德國人摸不著頭腦。

此後,“喀秋莎”成了德軍在戰場上的噩夢,每一次都是鋪天蓋地的彈藥傾瀉而下,根本來不及反應。打完之後,“喀秋莎”又能迅速撤離,找不到蹤影。

大量的不同型號“喀秋莎”出現在了戰場上,威力巨大的火箭炮對德軍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陰影,聽到“喀秋莎”的咆哮,應該是他們最害怕的時候。


七追風


二戰時的德國士兵見過很多可怕的場面。

一、蘇德戰爭後期,德國士兵最怕蘇軍士兵漫山遍野如潮水一般的湧來,天地之間只響徹著一個聲音:“烏拉!”

二、德國老兵回憶,他們還十分害怕蘇聯人的新式喀秋莎火箭炮,“斯大林的管風琴”的呼嘯聲之狂躁,往往是德國士兵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三、對於蘇德戰爭前期突入莫斯科郊外的德國士兵來說,他們最害怕的是不期而來的整個寒冬,那是一個在莫斯科歷史上也罕見的寒冬,氣溫降至零下五十度,缺少禦寒衣物的德國士兵減員嚴重,士氣大挫。

四、德國的虎式坦克不怕美國的謝爾曼坦克,但怕死了美國人的艦炮,在意大利薩萊諾海灘,61輛德國坦克對陣美軍2艘驅逐艦和一艘輕巡洋艦,雙方互射。20分鐘後,雙方檢查戰果,德國坦克的一半被摧毀,很多被拆成零件狀態,美國軍艦上只有幾人輕傷。這場坦克與艦炮之間的大對決,也被稱為“薩萊諾海灘拍蚊子”。

五、德國士兵還比較害怕聽到他們的盟友意大利軍隊出戰的消息,通常情況下,意大利人一出兵,意味著德國士兵馬上也需要被召集起來,保護盟友意大利人。假如德軍的側翼是意大利軍隊擔當,可以想象負責主攻或主要防守任務的德軍士兵的心理陰影面積。

無論是德國政府、軍隊還是民眾,最不愛聽的可怕消息一定有這麼一個——“日本人偷襲美國珍珠港?他們的天皇是吃SHI了吧!”


歷來現實


大家好,我是南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士兵戰鬥意志可以說是很高的了。尤其是黨衛軍那些亡命之徒、嗜血瘋子。那麼他們真的不怕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德棍們最怕的事。

“烏拉”衝鋒

其實這種衝鋒意義不大,效果很多時候也和日本的“半載”衝鋒一樣微乎甚微。不過贏在氣勢上啊,人多沒辦法,堆屍體也能壓死德國人。特別是對一些德國新兵來說“烏拉”衝鋒無疑會留下心理陰影。

想一想,當漫山遍野的老毛子,喝完伏特加,拿著71發彈鼓的波波沙喊著“烏拉”想你衝過來,什麼叫絕望?求德軍的心理陰影面積。

鋼鐵洪流

當德國士兵開著先進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喜氣洋洋的時候,這時候突然想起了大片發動機的聲音。而有些德國士兵更是駕駛坦克應戰,以為擊毀幾個立功,可剛開啟坦克便看到漫山遍野的T34......

意呆利宣戰

這個消息無疑是德國最害怕的。意大利可能只佔領過埃塞俄比亞,什麼希臘戰役,北非戰役,營救墨索里尼戰役等等都需要德國人來幫著打。北非幾倍於英軍的意大利軍隊竟全投降了,為什麼?沒有撬棍,撬不開彈藥箱;向德軍發出情報表示缺水,結果德軍趕到了發現他們再煮涼皮......帶著這個坑隊友,德國恐怕是最害怕他們對××宣戰了吧?

喀秋莎的怒吼

“斯大林的琴風管”可不是鬧著玩的。價格低廉、易於生產,主要裝備在卡車上,這樣機動性有著大幅度提高,幾乎可以車載到任何地方。這種武器也是德軍心中揮之不去的恐懼。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裡,感謝大家的閱讀,我是南黎


南黎233


個人感覺主要害怕的就這幾個:

第一個,那就是蘇聯提前到來的冬季,開開心心的打到了俄羅斯的德國士兵們見識到了毛子們用了幾個世紀,到了二戰依然還在用的傳統戰術,那就是冬季的寒冷。缺乏過冬裝備的日耳曼士兵們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證明了,蘇聯的冬天,真的很冷。部隊凍死人時常發生,部隊士氣跌入低谷。所以筆者認為蘇聯的冬天是德國人的噩夢之一。

第二個,個人感覺就是北非的沙漠拉吧,豬隊友意大利搞笑過勁了,求小鬍子幫忙,所以北非軍團出現了。一望無際的沙漠,車內沒有空調,據說熱到坦克車上可以煎雞蛋了,反正如果是我,不只會有無力感,還會有熱暈感。

第三個,感覺見到最可怕的事情應該就是諾曼底登陸了。主將隆美爾的失誤,給了英美聯軍諾曼底登陸成功的可乘之機。望著茫茫而來的軍艦,呼嘯而過的各式飛機,我想當時的德軍心裡陰影面積也是很大的。




polityW


德國士兵在二戰期間見過的可怕的事情多了,我只能簡單的列舉一些,因為對於不同的士兵來說,他們只能接觸並不相同的事件。

比如對於德國裝甲部隊的在薩萊諾和美軍的海軍艦隊進行對射,這次戰役被美軍稱為薩萊諾海灘拍蚊子,在這次戰役中,德國第13裝甲師派出了43輛四號坦克、18輛虎式坦克,結果有7輛虎式坦克、22輛四號坦克被拆成了零件狀態,而美軍戰艦隻有數人輕傷,我覺得坐在坦克中的坦克兵一定認為這是他們見到的最可怕的事情。

再比如,在萊茵演習戰役中,俾斯麥號戰列艦上的船員們驚奇的發現,英國皇家海軍派出了七艘主力艦(包括胡德號)和兩艘航母對他們進行了狂轟濫炸,俾斯麥號戰列艦的上層建築幾乎被炮彈削平,這場戰役中俾斯麥總共2000餘名船員倖存者只有不到200人,對於這些倖存者而言,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沉沒就將是他們見過的最可怕的事情。

有人說東線裝甲部隊的三號坦克的成員在碰到T-34之後只能祈求上帝的保佑,但這並不是最可怕的事情,在東線的戰役中,一輛KV-2坦克阻擋住了德軍的第六裝甲師,德軍首先派出六門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對KV-2進行射擊,但是沒有一發擊穿,而著六門火炮都被擊毀,隨後德軍一次派出了DW2坦克和88毫米防空炮,都被KV-2先手摧毀,可以說東線戰役早期KV-2就是所有德國軍人的噩夢,巨大的152毫米榴彈炮可以將死亡帶給每一個人。


馬尾辮班長


由於二戰中德軍的對手太多,總體實力處於下風,因此很多德軍士兵在作戰中都遇到過極為可怕的情形。 對於步兵來說,最為恐怖的就是炮擊了。就拿蘇德戰爭而言,戰爭初期德軍處於整體上的優勢,對蘇軍的炮火還沒怎麼領教。但隨著戰局變化,德軍感到了蘇軍火炮的可怕之處。蘇軍極為重視炮兵,大量裝備有火箭炮、重型榴彈炮等火炮,而且數量極多。戰爭後期蘇軍在發起進攻之前總是會組織極為猛烈的炮擊,德軍士兵只能無助地躲在簡易掩體中祈禱不被命中。 敵軍坦克。在很多德軍士兵回憶錄中,都有遭遇蘇軍坦克的描寫,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很多時候德軍步兵部隊是沒有坦克支援的,更不要說指望虎式等這些寶貴的坦克來幫忙了。同時,德軍的反坦克武器並不充足,很多時候需要士兵拿著炸藥、反坦克手榴彈等武器貼近敵軍坦克將其摧毀。而如果在毫無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遭遇敵軍裝甲部隊,將會是極為可怕的災難。

空襲。二戰中後期德軍已經喪失了制空權,很多時候在公路行進中就會遭遇敵軍空中力量的突襲。西線戰場上,雖然德軍裝甲兵器處於優勢,但是畢竟缺乏制空權,很多裝甲兵器的損失都是敵軍空襲造成的。因此這種隨時可能出現的威脅,可謂是讓德軍提心吊膽,對士氣產生了嚴重打擊。 在潛艇中承受攻擊。二戰中後期,隨著盟軍反潛技術的進步,德軍潛艇部隊的瘋狂獵殺已成了過去,德軍潛艇損失慘重。而艇員們很多時候面對敵軍的反潛艦艇、飛機的攻擊,只能下潛,絕望地承受著敵軍猛烈的攻擊。根據相關數據,二戰中的軍潛艇部隊共有4萬人,但是有3萬餘人最終葬身海底。


戰爭之王


筆者認為有兩個,

第一是變幻莫測的俄羅斯天氣,第二是城市巷戰。

先說第一個。

1941年10月,蘇德戰爭進行到第4個月,德軍在連續取得幾場大戰役的勝利後,殲滅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隨即將進攻矛頭指向了蘇聯首都——莫斯科!但是在歐洲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德軍,卻在這裡碰上一個強悍無比的對手——俄羅斯天氣。

先是秋雨,從9月份開始直到10月中旬,幾乎沒有停歇。伴隨著滂沱大雨使得河流決口,大片大片的地區淪為澤國。從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直到蘇聯首都莫斯科的大部分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德軍部隊行進在這樣的地形上人馬掙扎著前進,爛泥經常沒到士兵的膝蓋,車輛從車輪子開始一直沒到車軸。唯一能動彈的是像坦克那樣的履帶車輛,緩慢而又吃力地拖著其他車輛和牽引式火炮掙扎著前進....

要命的是由於大批車輛擁擠在泥濘不堪、水坑遍佈的主幹道上,交通運輸幾乎停滯,這也就意味著關乎德軍命運的後勤補給逐步陷入困境,這也成為後來德軍戰敗的根源。

於是,德軍的攻擊速度被迫放緩,等待冬天的到來。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大地封凍才能把他們從泥沼中解脫出來。

但是令德國人沒想到的是,俄羅斯的冬天又來的十分突然,氣溫下降又十分迅速。才11月下旬,氣溫就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以上,數以萬計的士兵沒倒在戰場上,卻被寒流奪去了生命。大量的武器裝備也因為嚴寒導致無法正常使用。坦克、裝甲車、強擊火炮因為發動機受凍無法啟動,自動槍和重型火炮也被凍得不聽使喚。當蘇軍的反擊發起後,負傷倒在雪地裡的德軍士兵基本等於死亡,於是他們歇斯底里的大喊:“我再也挨不下去了”!

再說第二個,巷戰

攻入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士兵曾經把這裡形容為“日夜燃燒的地獄”。德軍進入市區後,遭遇到了蘇軍頑強的抵抗。如果說在原野上德軍的閃電戰推進用上百千米的單位來衡量,那麼到了斯大林格勒市區就成了用百米,甚至是十米。雙方為爭奪每一間房屋、地堡、水塔、鐵路路基、地下室甚至是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殊死的爭奪。德軍士兵還把巷戰稱之為“老鼠戰爭,”“即使我們佔領了廚房,仍然需要在客廳進行戰鬥”。


大將軍威武K


對面的美軍,在天天喝可口可樂……明明盟軍的補給線,還只能通過諾曼底灘頭那麼艱險的地段。德國人、蘇聯人乃至於英國人還都在喝涼水啃硬麵包。


美國參加二戰後,將可口可樂作為重要的軍需物資,甚至在國家實行配給制時將大量食糖供應給可口可樂公司。



為了更高效地將飲料送到一線,可口可樂公司發明了濃縮液裝瓶輸出方式,並在全球的美軍駐區設立裝瓶廠。可口可樂公司一共派遣了248人隨軍到國外,這些人甚至有軍職,被稱為“可口可樂上校”,可以和修理飛機坦克的軍人相提並論。隨後,這批人的足跡遍佈新幾內亞叢林到法國,戰時一共賣掉了100億瓶可口可樂。除了南北極以外,可口可樂在戰時總共建立了64家裝瓶廠。



由於可口可樂在後勤運輸中的地位過高,甚至受到了批評:有人指責,當澳大利亞急需槍炮和飛機的時候,大規模運輸到那裡的卻是可口可樂。


納粹宣傳高官也酸溜溜地宣稱:美國對人類文明的貢獻,除了口香糖和可樂,還有啥?


當然,可口可樂公司也不是善類,兩邊的錢都掙。芬達的故事我就不說了。(陶慕劍)



陶慕劍工作室


最可怕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謂見仁見智。小編的看法是,德國士兵在二戰中見過的最可怕的事情應該是巨大的生產力差距帶來的碾壓性的優勢,這種碾壓性的優勢會給每一個德國士兵帶來的深深的絕望。這種絕望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二戰中,盟軍鋪天蓋地的轟炸機群對德國進行的戰略轟炸。這種戰略轟炸對德國的戰爭機器產生了巨大的破壞,特別是對煉油廠等設施的持續空襲,使得德國軍隊在二戰後期幾乎無油可用,各種先進武器無法開動。這種惡性循環也讓德國根本無力阻止盟軍長驅直入的空襲。

從1940年5月15日到1945年4月16日長達4年的時間裡,英美等盟軍國家出動400萬架次的飛機,對德國控制區投彈270萬噸,摧毀德國作戰飛機5.5萬架,造成德國100萬居民死亡,750萬人無家可歸,德國的戰爭機器嚴重失血,公路運輸癱瘓90%。儘管德國的戰鬥機和高炮部隊對這種戰略轟炸進行了全力的阻擊,但是不論擊落了多少架敵人的轟炸機,第二天總會得到迅速的補充,相比之下德國人的飛機可就是打一架少一架了。

這是反應二戰的電影《狂怒》中的經典一幕。圖中右邊像刷子一樣的東西是盟軍轟炸機群產生的航跡,左邊的是德國戰鬥機前往攔截,粗略估算大約是5VS70。可以想象,當一個普通德國士兵抬頭望向天空看到這一幕會是多麼的絕望,然而更絕望的是,這一幕幾乎每天都會上演一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