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全球軍售第一的國家,為何美國要進口中國軍隊的殲7戰機?

心大壓爛肺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美國空軍,無論是裝備戰機的數量,或者是戰機的先進程度,無疑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先進的一支空中作戰力量,沒有之一。

不過,我們如果回顧冷戰的初、中期,當時美國空軍的武器領先程度,遠遠沒有現在的那麼絕對,甚至美國的戰機在許多方面還真的比不上蘇式戰機!本文所提到的蘇聯“米格21”戰機,這款戰機在當時可是處處讓美國吃蹩,讓與之作戰的美軍F4戰機飛行員頭痛不已。

例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所裝備的F4戰機在對戰北越空軍的米格21時,那可是一點便宜都撈不到。米格21戰機憑藉它靈活的機動性,在於近距格鬥的空戰上,讓當時在越戰的美國空軍處處吃虧。
所以,頭痛的美國空軍急切的想


找出剋制米格21的辦法,或者說是想找出整個蘇式戰機共有的弱點,最好的方法就是能搞到一架米格21研究研究。

不過,一直到整個越南戰爭結束時,美國空軍還是沒有辦法弄到一架可用於研究的米格21。
後來,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兩國在經濟軍事方面的合作也日益升溫。

時間再到了1982年,這個時期是中美兩國關係最好的時候,俗稱“中美的蜜月期”。
在“中美蜜月期”時,一直苦苦弄不到米格21的美國,提出了想要向我國購買仿製“米格21”的殲7戰鬥機。而我國在當時也看中了許多美軍的武器裝備,著名的黑鷹直升機就是我國在那個時期從美軍引進的。

最終,我國同意向美國提供16架殲7戰鬥機,作為交換美方也向我國出口了許多先進的美製裝備。

美國購買殲7戰機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找出剋制蘇聯米格21、甚至整個蘇式戰機共有的弱點,畢竟當時美蘇兩國正處於“冷戰爭霸”的巔峰時期。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美國的確進口了中國的殲7,但並不是因為殲7比美國那一票戰鬥機要先進,更不是要取代美國那些機型編入作戰部隊。這些從中國購買的殲7是編入他的4477中隊,也就是“紅鷹假想敵中隊”以模擬蘇軍對美國空軍進行戰術訓練和模擬。注意這些殲7的購買渠道是正規的,不是通過第三方,購買時間在1987年的“蜜月期”,當時一共從中國引進了15架殲7II和1架殲7M。下圖就是編入4477中隊的殲7,他採用的是蘇聯空軍塗裝

說起這個“紅鷹假想敵中隊”我們就先介紹一下他是幹什麼的以及為什麼要成立這麼一隻部隊。4477中隊的實際成立時間在1977年,但是60年代末美國空軍就展開了相關的訓練和測試。在1960年代,由於空對空導彈已經可以進入實戰化階段,當時的美國空軍開始“迷信”空對空導彈可以主宰天空,由此開發了沒有配備機炮只攜帶空對空導彈的F-4“鬼怪戰鬥機”。然而在越南戰爭期間,這種“空對空導彈無敵”的思想被證實為錯誤,美國空軍在與越南空軍的米格-21的交鋒中並沒有佔太大的便宜,朝鮮戰爭初期美國能做到最高10:1的殺傷比(也就是平均擊落10架對方飛機自己損失1架),然而到越南戰爭初期這個數字下降到2.15:1,也就是擊落對方2.5架自己損失1架。而且在1966年,被擊落的美國飛機中只有3%命喪於米格戰機之手,但是到1967年就上升到了8%,1968年初更是達到驚人的22%。換句話說只能帶導彈的美國戰鬥機越來越多的慘死在蘇聯米格戰機的機炮之下,導彈並不是萬能的。下圖油畫展示的是1架被米格擊落的F-4“鬼怪”,注意F-4機翼下掛載的空對空導彈。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美國空軍都意識到了這種“導彈無敵”是錯誤的,更對蘇聯的米格戰機缺乏瞭解,他們發現飛行員的格鬥技能和機載機炮在空戰中仍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們開始重新找回機炮並對飛行員進行“狗鬥”訓練。阿湯哥主演的《壯志凌雲》相信軍迷們都非常熟悉,他裡面出現的“Top Gun”海軍戰術訓練學校在真實中是存在的,而且就是因此而建立。和電影裡一樣,真實的Top Gun使用的也是A-4“天鷹”攻擊機模擬蘇聯飛機對海軍飛行員進行訓練。

而美國空軍更乾脆,為了提高飛行員對米格戰機及其戰術的瞭解,幫助美國飛行員在安全環境中接觸米格戰機,他們直接使用蘇聯製造的真“米格”進行訓練,並以這些米格戰機為基礎成立了4477中隊作為假想敵。然而“米格”戰機並不好搞,畢竟這是他“死對頭”生產的飛機,只能盡力從世界各地去偷,早期主要靠那些被“策反”的飛行員架機叛逃得來的米格,比如1952年由朝鮮叛逃到韓國的米格15、1966年由伊拉克叛逃到以色列米格-21F。但是這麼2架根本不夠用,1970年中期,埃及與蘇聯關係急劇惡化,他一次性向美國提供了12架米格-21和12架米格-23,這對美國來說“如獲至寶”,當時的4477也達到巔峰狀態,擁有25架米格戰鬥機。但是到80年代中期,這些二手“米格”隨著訓練強度一直高居不下,他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美國必須尋求新的米格戰機來源,這就是殲7出口美國的原因。下圖為由以色列策劃伊拉克叛逃的那架米格-21F3

1980年代中美關係出現了極大的緩和,隨著兩國軍事交流的不斷深入,美國決定使用中國殲7取代4477現有的米格-21。至於為什麼選擇殲7?由於殲7是仿製的蘇聯米格-21F13,而且中國也進行了不少改進,性能反而比原版的米格-21F13要好很多,而且從中國購買直接就是全新戰機而不是以前那些別人用過的二手機,所以殲7對美國來說是最好的選擇。1987年,美國接收了從中國購買的16架殲7,其中15架為殲7II和1架殲7M,下圖就是4477的編制,那個畫紅框的就是中國殲7,他在美國內部代號為YF-110C,那個YF就是測試機的意思。

這些殲7在美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之後美國的利比亞空戰(F-14對陣米格23)、海灣戰爭都借鑑了4477中隊對美國空軍的訓練經驗,都打的非常漂亮。而且由於這些殲7是全新的戰機,到目前仍然在美軍手中進行訓練和相關的測試。當然了中國也不會白給他這些殲7,畢竟當時這是中國主力戰鬥機。中國除了從美國手中拿到了美刀之外還有“黑鷹”直升機、炮位偵查雷達、燃氣輪機的合同,更重要的是中國從美國對殲8的改造(和平典範,最終隨著惡化沒有成功)、對美國是生產管理體系中學到了相關的管理和設計思想,這對中國之後的軍事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最後說一下,4477中隊實際在1988年正式解散,但是解散不代表美國停止了“假想敵模擬”,除了這些米格之外,美國空軍甚至還從二手市場以公司的身份買到了蘇-27戰鬥機、從摩爾多瓦購買了21架米格-29、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從沙漠中挖出了5架米格-25,甚至不斷邀請裝備俄式戰機的國家參加美國的“紅旗軍演”以充當“假想敵”。美國非常熱衷這種“假想敵”訓練模式,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藍軍部隊”。美國陸軍有一個叫“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的實戰化訓練基地,這個基地的“藍軍”為美國第177裝甲旅,他對蘇軍有極高的模擬程度,不僅大量裝備從第三方和黑市中搞到的蘇制坦克和裝甲車*(數量不夠用自己的湊),甚至連作息時間和軍裝都是按照蘇軍來配置。而且演習中不會對參訓部隊有絲毫的“手軟”,力求逼迫這些部隊想進一切辦法取勝,這樣就達到了訓練美軍對蘇戰術應對的目的。下圖為參加美國紅旗軍演的印度蘇-30MKI戰鬥機


雛菊西瓜Peterpan


正是因為殲七厲害,美國才會買。殲七可是為後來美軍的無敵,立下了大功。

美軍買殲七的目的,就是要飛一飛,拆一拆,把它研究明白,為什麼米格21那麼厲害,越南戰場上打下來那麼多美軍戰機。從蘇聯買不到米格21,自然只有從中國手裡買殲七。反正是一個媽生的,性能一樣。

話說越南戰場上,美軍雖然完全掌握了制空權。但米格21就象是不死的馬蜂一樣,經常對美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發起偷襲,悄悄的起飛打槍的不要,突然逼近擼兩炮,佔了便宜就跑。美軍追又追不上,打又打不過,這讓美軍非常頭疼。

<strong>

美軍為了學會對抗米格戰機的辦法,海軍成立了TOP GUN戰鬥機飛行員學校。空軍成立了大名鼎鼎的4477紅鷹中隊。這個中隊就是紅軍假想敵。士兵軍官穿蘇俄制服,裝備的是美軍從全世界蒐羅來的各種蘇俄戰鬥機。米格17,米格19,米格23都有。殲七一來算是全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齊齊。

美軍4477中隊的測試結果認為,殲七的近距空戰能力非常強悍,優於米格23。格鬥中也不怕F-16戰鬥機。殲七體型很小,在空中很難用肉眼看到,而高速能力又十分優秀,一旦被逼近,非常難纏。殲七沒有中距空戰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遠地擊落。

順便說一句,4477中隊後來還搞到了米格25和米格29戰鬥機。通過對殲七,及其它米格機的研究。美軍對蘇俄戰鬥機的優點和缺點了如指掌。無論是海灣戰爭還是其它戰爭中,美式戰機的戰績都經常優於俄式戰機,擊落了很多的米格21和米格23,殲七可以說是為美軍立了大功。


厲兵


說到美國大家能夠想到的詞彙是什麼?當然是超級大國還有軍事強國,然而這些稱呼其實都是我們後來賦予他們的。除開這些方面之外,我們也不得不公認,他們在武器製造方面有著非常多的先進技術,以及各種各樣的戰鬥機。

然而讓人感到詫異的是,作為中國來說,其實在軍事上跟美國並不能夠完全匹敵,特別是在上個世紀。可是我們卻在歷史上發現了,在最早期美國居然從中國進口了殲七戰鬥機,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呢?而且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他們的f14早已經比我們中國生產的戰鬥機優秀很多了,可是他們依舊沒有放棄從中國引進這些東西,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也許很多人不能夠相信,中美之間居然還有這樣的一次操作。但是翻閱歷史我們就能夠知道,中國和美國的關係並不是一直都非常的緊張,甚至於在有一段時間之內,兩國的關係非常的密切,因此在政治上和軍事上有這種聯繫也是非常正常的。國際上的關係有時候就像小孩子之間一樣,偶爾你跟我關係好,偶爾我跟他關係好,而當時中國和蘇聯關係差,那麼美國剛好就因此而與中國建立了非常好的關係,就是為了來一起對付自己的蘇聯老大哥。雖然最後這個陣營失敗了,但是曾經的這種友好關係卻保持了很長時間。

然而美國之所以要從中國引進戰鬥機,其實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第1個原因就是為了能夠找到自己失敗的原因。當時的蘇聯跟美國在進行軍事對抗的時候,往往會在戰鬥機上吃虧。正是因為這樣,他也非常的鬱悶。為了能夠挽回自己的面子,他們也不得不想出一些方法來改善自己的技術,從而能夠在戰鬥上獲得一定的優勢。為了能夠進一步解決當時蘇聯與自己之間的對抗性關係,他們也找到了跟蘇聯的戰鬥機非常相仿的殲7戰機,而這款戰機就是由我國製作的,於是美國就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希望能夠用非常高額的價格買下這批戰鬥機。

當然很多人會認為美國有這樣的經濟實力購買,難道我們就一定會賣給他嗎?當然也不是這樣,而是所有的經濟都是除開福利之外的東西,最大的福利就是我們在技術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由於中國那時候的技術並不是特別的完善,因此我們有一些研究的人員也得到了到美國進修的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與外國進行交流與合作,對我國的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這種綜合的考慮之下,我國也將我們的殲7戰機賣給了美國。很多人一定很好奇,這些戰鬥機到了美國之後,是否發揮了他們所想的那些用途?然而事實的確是這樣,他們通過不斷的演練,最終達到了自己預想的效果,成為了軍事上的霸主地位。

其實美國能夠有如此的成就於中國就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然而如今我國的軍事也發展的非常迅猛,但是跟美國之間早已經達不到曾經的那樣的一種合作了。雖然這裡面有著諸多歷史因素和歷史遺留問題,但是我們也不得不去感嘆,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分明,特別是在海陸空方面的軍事裝備以及軍事戰備狀態,對於整個國家的國防安全都有著非常至關重要的作用。

西方國家和東方國家一直都處在一個不斷較量的過程之中,我們國家曾經能夠研究出如此厲害的戰機,今天我們的戰機力量也依舊不會弱於任何一個國家,所以在很大一個程度內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國防給我們帶來的安全感有多麼的充足,正是因為這樣,我們也要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的去充實自己,讓自己儘快的與祖國母親一起成長起來。


貓眼觀史


因為沒辦法了!

美國飛機很強,蘇聯飛機也很強。承認這一點,我才能往下寫。

大家今天覺得蘇聯/俄羅斯武器差是因為在阿拉伯地區,擁有美國武器的以色列,把擁有蘇聯武器的阿拉伯國家,按在地上摩擦呀摩擦→_→

但實際上,除了阿拉伯地區,世界其他地區雙方打的都是有守有攻。

那是一個叫越戰的戰場,由於鷹醬被兔子在朝鮮半島摩擦過,被告知美軍不能越過“越南三八線”,否則我們上瘋兔。於是美國只有憑藉著飛機不斷轟炸越南的補給,工廠等。

唉😔不能轟炸北越機場,為啥呢?怕猴子們到中國去建機場(具體騷操作見朝鮮戰場的米格走廊)。於是非常諷刺的事件出現了,鷹醬F4追著追著,看見猴子飛機降落以後,只能轉身回家。或者看見猴子飛機起飛,然後去偷襲。這種綁著手打仗一直持續到越戰結束。

開始猴子飛機是J5\\米格17,殲6/米格19,後來是米格21(沒有殲七)。技高一籌的鷹醬打出了幾十比幾的戰績。猴子確實打不過。但某一天幾架F4掩護攻擊機正準備轟炸的時候。幾架米格21呼嘯著從背後飛來,然後發射紅外導彈,也不管有沒有戰果,向下,小角度俯衝,加速離開。等到F4反應過來,人家已經飛走了。而攻擊機被打掉了。

從這一天起,鷹醬空軍噩夢就來了。猴子先起飛米格21從低空繞過鷹醬機群后面,然後掉頭飛回來,一個俯衝攻擊,然後逃走。笨重的F4根本沒有反應。不僅是攻擊機,包括F4都被爆菊多次。一直到戰爭結束,美國空軍都沒有什麼辦法。戰損比達到18比15。要知道美國飛機貴的多。有美國軍方國會議員發出這樣的感慨“只有更多的米格21,才能對付米格21”。

戰爭結束後,美國對自己很不滿意。這時正好是中美蜜月期,美國雖然無法搞到更多的米格21(從以色列搞到一架),但中國有米格21的改進型殲七呀!於是上門求售,用於假想敵部隊。中國以為自己會很快淘汰J7,進入美改J8時代,也同意銷售這款最先進的戰機。

說白了,美國在綁手綁腳的情況下,被偷襲了。所以需要一個研究對象而已。中國出售時,也以為自己不會用很久(當時全國不到300架殲七)。

誰知中美交惡,中國把殲七用來,撐了接近20年左右。至今還有少量殲七改服役。所以這個故事就更有意味。


鬥天鬥地鬥自己


美國從我國引進殲7戰機,是在1982年,那時候中美兩國關係最好的時候,正處於“蜜月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正是美蘇爭霸最激烈的時期,也是前蘇聯最為強大的時候。美國一共購買了16架殲7,包括15架殲七Ⅱ型、1架殲七M。美國購買殲7的目的很簡單,只要看這16駕殲7的去向就一目瞭然。

殲七到了美國之後,直接被裝備到了成立沒多久的美國空軍“紅鷹假想敵中隊”,也就是4477中隊。毫無疑問,美國就是要把殲7作為假想敵,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抗訓練,搞“紅藍雙方的對抗”。換句話說就是,美國空軍把殲7作為了“磨刀石”,來磨練美國空軍,提升其戰鬥力。美國的最終目的當然不是針對我們,而是為了對付前蘇聯的米格21。在越南戰爭中,F4戰機對米格21戰機的戰鬥,美國空軍可是吃了大虧,尤其是在近距格鬥時。



4477中隊成立於1977年,目的就是找到應對米格21等蘇制戰機的戰術、戰法,使用蘇制戰機並應用其戰法與己方戰機進行對抗,從而找到其“破綻”,尋找破敵的方法。1962年,美國介入越南戰爭,支持南越政權。北越空軍裝備的米格21、米格19讓美國空軍先進的F4等戰鬥機顏面掃地,屢屢被其擊落。這讓美國很是頭疼,也成了F4飛行員的噩夢。美國一直想要得到前蘇聯的米格21,但是一直到越戰結束,美國也沒搞到一架可用的米格21戰機。


米格21是超音速戰鬥機,後續改進型號還可以使用空空導彈。1955年開始生產,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生產總數6000多架(包括各種改進型號在內),共裝備50多個國家/地區。米格21的裝備數量如此龐大,再加上它本就是針對美國戰機而設計的,美國當然要找到對付米格21的辦法。隨著中美於1972年建交,兩國關係得以改善並迅速升溫,雙方的軍事合作也在加深,比如我國購買黑鷹直升機的協議,雙方合作對我國戰鬥機、坦克的改進升級等。

美國提出購買我國的殲7,是因為“紅鷹中隊”缺少米格21戰鬥機,殲7就是米格21的我國版,殲7Ⅱ相當於米格21的改進型號,美國購買殲7就是為了補充“紅鷹中隊”。毫無疑問,殲7對美國空軍提升戰力是很有幫助的,這只是中美軍事合作交流的一部分。在這段“蜜月期”內,可以說是雙方“各取所需”,我國的黑鷹就是這個時期從美國購買的。實際上,儒道之主認為,我國得到的要更多——我國飛機設計專家進入到美國軍用飛機制造企業進修、學習,這為我國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儒道之主


這事沒那麼神乎,美國第一代飛機F-86幹不過米格-15,第二代F-5在米格-21面前也難以抬起頭來,所以一直想搞點過去,正巧中國打開了國門,中美進入蜜月期,美國尋思著給它的假想敵中隊搞一點,研究一下技術和戰術,因此向中國購買了些殲-7,說有16架的樣子。不過故事沒有完,泰國想購殲-7,合同已經談得差不多了,美國急送F-5上門,泰國不加理睬,又送購自中國的殲-7,泰國仍然沒有答應,為了把這單生意攪黃,堪謂不遺餘力。直到泰國換了親西方的空軍司令,這事才算拉倒了,從這筆合同可以見之,所謂F-5,沒有幾個國家能看上。美國想研究對手,千方百計,多年想琢磨米格-21而不得,才有了這筆生意。反過來說,中國有了殲-20,美國現在要把F-35對中國敞開一扇門的話,中國也是不辭的。互相扒開來看一看,學習本來就是相互的嘛。

★“戰鬥機中的AK-47”。要知道米格-21的生產數量嗎?說起來非常嚇人,連帶米格-21的仿造者,共有1.3萬架之多,這數量非常嚇人。北約給它琢磨了一個非常難聽的名字,以魘鎮之,呼為“魚窩”,就是指它的高產量,如魚太太生子一樣,沒完沒了數不清,即便這樣,也生生蓋不過它大行其道。在越南,美軍F-4及其改型不是對手,印度用之打巴基斯坦,一天就幹掉了4架,從而使得使用F-4的國家非常不安,如芒刺在背。為了戰勝米格-21,這才琢磨了F-16,可是F-16在蘇-27面前,簡直可以說是渣渣。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不過一代,因稱其為“戰鬥機中的AK-47”,也形象,最大起重不過10噸,可以稱之靈巧,靈巧則靈活,又具有爬升性能好,超音速好的特點,捷克斯洛伐克和印度分別引進了生產線,裝備國家50多個。成為一代名機,名不虛傳。

★殲-7,關不掉的生產線。共打造了4000多架,出口30多個國家,如今國際上使用米格-21的國家,都到市場上去淘換殲-7的配件,比如印度,就經常這樣幹。它也是有生產線的,就是弄不成,凡經過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之手的,無一架不墜落,還直怪使用了國際市場淘換來的中國零配件,其實要說句公道話,對於修飛機,印度這個公司沒有一型是幹好的,修完飛機,每每要剩下一把鏍絲,不出事才撞鬼呢。相反,巴基斯坦用得就很好嘛,曾經打得印度空軍抬不起頭來。因為殲-7更成為皮實結實的代名詞,受到購買國家的喜愛,一買再買,直到2013年才關掉生產線。關掉了並不等於從此消失,我們深度改進的教練-9“山鷹”,與殲-7零件非常通用,包括“梟龍”,也有殲-7的影子,開始這個項目本來就叫超-7嘛。所以美國藉機買點回去,非常自然,美國官方買,其民間也有買的,260萬美元一架,不是美國設限,數量就會不少。

★故事依然在繼續。蘇俄戰鬥機,成為精典的象徵,自從朝鮮創立“米格走廊”,從第一代第四代,都把美國戰鬥機給比得烏里叭嘰,根本比不上,這給現在叫囂美國五代機威風的人,也潑一盆涼水,莫謂美國貨色如何,蘇-57未列裝,就表示不服,開去敘利亞去驗證飛行,亮劍的意味也甚濃厚。中國將殲-7上在世紀九十年代,推到成熟,進爾推向極致,這才有了三代、四代和五代,見過殲-10、殲-16和殲-20的人,都對自家造的戰機滿心歡喜。殲-10的試飛員雷強,初次接觸“猛龍”,就非常喜愛。然而航空專家亦有這樣的表述,若非殲-7斬獲頗豐,我們的航空事業不會到今天發展這麼快,手中有用的傢伙從來不捨,一再向前推進,推動航空產業升級,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講,殲-7實在是不平凡的。


魂舞大漠



美軍歷史上確實進口過我國製造的殲七戰鬥機,是在1982年時候進口的,包括15架殲七Ⅱ型戰鬥機和1架殲七教練機…這實際上是一次正常的軍售,我國獲得的寶貴的外匯,美國則通過這次軍售全面瞭解蘇制米格21的性能…皆大歡喜

米格21是世界上量產最大和裝備國家最多的噴氣式戰鬥機,由於設計和製造工藝相對簡單、生產成本較低,再加上機體小飛行快(有“人力操縱火箭之稱”)機動靈活…等特點,圓了發展中國家的“噴氣機夢想” !所以,它得以在全球擴散,在需求量大增的情況下,它生產數量超過了10000架!創造了噴氣機發展史上之最!
“冷戰期間”


美蘇嚴重軍事對峙,在軍力基本平衡的情況下 雙方進行了“代理人”之間的戰爭,特別是越南戰爭美軍赤膊上陣!直接參戰,由於美軍歷來注重“空-地一體化作戰”,在越南戰場上投入了大量的最先進作戰飛機,而越南方面雖然空戰力量薄弱,但也通過“蘇東集團”的援助,獲得了一些米格19/21戰鬥機…這就形成了1950年代“東北亞上空較量”之後,美蘇“第二代”主流戰鬥機的又一次較量,但美軍擁有“壓倒優勢”的空中力量時,也在幾次戰術空戰當中被越南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擊落了多架F-104/105戰鬥機、F4戰鬥機…甚至還有B52戰略轟炸機被米格21擊落的記錄…所以,美國空軍也對米格21刮目相看。
擊落B52G轟炸機的飛行員叫“範遵”,他後來乘坐蘇聯“聯盟號宇宙飛船”升空,成為東南亞第一位宇航員。

有鑑於米格21較為優越的空中性能,並且全球擁有量極高的情況下,美軍在越南戰爭後的1977年成立了著名的4477“假想敵中隊”,目的就是使用一些蘇聯戰鬥機和美軍的飛機進行模擬空戰,以找到這些蘇制戰鬥機的優缺點…為將來的空戰找到應對的辦法。但,米格21戰鬥機的蘇聯陣營的主戰裝備,在“冷戰”的大背景下沒有國家會將它出售給美國。
我國與美國建立外交關係後,美國知曉我軍裝備了殲七戰鬥機就是米格21 的衍生型號,而且要比米格21 早期型先進的多,隨即請求我國向其出售殲七戰鬥機…而我國也是基於當時的國際環境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同意將殲七戰鬥機出售…這也成為我國軍用飛機首次進入到了美洲地區。

我國出售殲七給美國之後,以此為契機派出了一批高級航空專家對美國的各大航空製造進行考察和進修學習,見識到了世界航空工業的管理與製造最高水平,獲益匪淺!

後來根據需要又與美國合作將殲七戰鬥機全面升級,也就是“超七計劃”…以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雖然這個項目最後終止了,但是我國仍然利用在合作期間的部分技術,再次發展出了更加先進的“梟龍”戰鬥機!

總得來說,我國在出售殲七給美國這個問題還是有很高的收益的,同時美國通過對殲七戰鬥機的全面瞭解也知道了這種輕型戰鬥機的所有性能…雙方都獲得了很高的收益。


皇家橡樹1972


美國是全球軍售第一的國家,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美國軍隊的武器水平自然屬於世界先進行列,但是在美國軍隊中卻有一批中國生產的殲7戰機。按照道理來說,美國並不缺乏先進的戰機,例如F14戰機的性能要優於中國的殲7。那麼,美國為何還要從中國引進戰機呢?

美國從我國引進殲7戰機,是在1982年,那時候中美兩國關係最好的時候,正處於“蜜月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正是美蘇爭霸最激烈的時期,也是前蘇聯最為強大的時候。美國一共購買了16架殲7,包括15架殲七Ⅱ型、1架殲七M。美國購買殲7的目的很簡單,只要看這16駕殲7的去向就一目瞭然。



殲七到了美國之後,直接被裝備到了成立沒多久的美國空軍“紅鷹假想敵中隊”,也就是4477中隊。毫無疑問,美國就是要把殲7作為假想敵,進行有針對性的對抗訓練,搞“紅藍雙方的對抗”。換句話說就是,美國空軍把殲7作為了“磨刀石”,來磨練美國空軍,提升其戰鬥力。美國的最終目的當然不是針對我們,而是為了對付前蘇聯的米格21。在越南戰爭中,F4戰機對米格21戰機的戰鬥,美國空軍可是吃了大虧,尤其是在近距格鬥時。

隨著蘇俄研發成功米格29、蘇27戰鬥機後,殲-7也即米格21戰鬥機的高仿版已經落後,美空軍就邀請了擁有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的印度空軍參與軍演,從中獲得蘇俄空軍戰鬥機的雷達作用距離、作戰半徑、滯空時間能等非常重要的戰鬥機技戰術性能指標,從而磨練並提高了美空軍飛行員的戰鬥力,找到了戰時克敵制勝的法寶。
綜上,在中美關係蜜月期,美方曾從中方引進了一批殲-7也即蘇俄的米格21戰鬥機仿製版,作為美空軍的假想敵,通過飛行以及軍演,讓美空軍飛行員找到破解蘇俄戰鬥機的有效方法。


蜀黍7351


美國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軍事領域的各個方面都有著突出的表現,尤其是在空軍領域依然牢牢把握著世界領先的位置。作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美國卻在80年代初引進了我國2箇中隊的殲-7Ⅱ戰鬥機,這是怎麼回事呢,讓大家很不解。

其實不難理解,如果瞭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事就容易了。早在60年代,美國在開始在1962年介入越南戰爭,並且逐步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在空軍方面,當時美國就面對來自於北越空軍的殲-6和米格-21戰機,殲-6戰機自然是美軍裝備的F-4 戰機可以對付了。



但是F-4戰機面對米格-21戰機時卻是各有千秋,尤其是在近距離格鬥當中,往往米格-21戰機能以最小的盤旋半徑,擊落F-4 戰機,這讓美國很是頭疼。所以美國一直想要獲得當時蘇聯大量列裝的米格-21,直到越戰結束,美國也沒有弄到一架完整的米格21戰機。
米格-21戰機


越南戰爭結束以後。中美早已建立了外交關係,並且,中方已經成功制了米格-21戰機,這讓美國看到了希望。中國是一個極度專研的國家,這一點,美國是深知的。所以對於其對米格-21的仿製型殲-7戰機自然情有獨鍾。

於是在80年代初,美方主動提出要求購買我們2箇中隊的殲-7Ⅱ戰機。美國希望能夠通過中國殲-7II戰鬥機,瞭解米格-21戰鬥機的技術性能,因為殲-7II基本上相當於蘇聯的美國-21F-13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在當時世界很多國家都裝備有,而且可能成為美國的敵人,而且在越南戰爭期間,美國的F-4“鬼怪”戰鬥機等曾經在這種戰鬥機手下吃過敗仗,所以美國需要購買這種戰鬥機。



可是對於我國來說,把相應的系統拆除,只賣給美國一個擁有各種性能的戰機,對國防影響不大,更何況那時候我們和美國關係還不錯。我們還想獲得美國當時已經裝備的F-16戰機,自然就與美國合作了。


而且對於當時世界上三代機已經出現,F-14,F-15,F-16,米格-29。而我們也想要獲得第三代戰機的相關技術,由於後來的一些原因,最終沒有達成。對於當時的殲-7Ⅱ型,對於我們來說已經不是最好的,但是依然是我們的主力機型。另一方面也給我們國家當時解決了很大的外匯壓力問題,畢竟當時的我們太窮了。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對於當時的國家環境來講,出口給美國2箇中隊的殲-7Ⅱ確實也是各有利弊。但是整體上說,那時候的蘇聯威脅要遠遠大於美國可能帶來的威脅。那麼我們選擇也就自然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