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還能崛起再現輝煌嗎?

平常之心160


開封從喪失省會地位一蹶不振的原因大家要清楚

第一、可以說喪失交通地位優勢後的開封沒落是必然。可以說在開封最繁華的北宋時期,其交通樞紐地位在全國來說都是數一數二的。後來隨著黃河的多次決堤和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加上近代各種戰爭頻繁黃河河道貧予修繕等問題,導致開封過去的水路優勢蕩然無存。加上進入工業化時代後,錯失了鐵路發展優勢,自然在交通至上的現代社會發展遲緩也是必然。交通是一切對外貿易和交流的基礎,沒有發達的交通體系那麼發展緩慢也是必然。

第二、開封如今發展情況在河南省來說都屬於中下。2018年底開封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002.2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3936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85元;2018年河南省人均生產總值50152元,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3.54元;可以從數據來看,開封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都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這可以說是省會鄭州周邊臨近地市的唯一一個。

第三、沒有充分發揮自己資源和產業優勢是造成開封經濟和產業發展緩慢的主因。相信多數朋友對於開封的一個評價是旅遊城市,我也一度認為開封市是河南省內僅次於洛陽的第二大旅遊城市,但是看到了一組旅遊數據之後,對開封的旅遊城市的定位,又感到迷茫了。2018年開封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6806.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02.2億元;洛陽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32億人次,旅遊總收入1148.43億元;同樣是旅遊城市,洛陽每年的旅遊收入和人次基本是開封的一倍有餘,這點不得不讓人深思。

開封崛起的前提是認清自己的優劣勢,找準方向

第一、依靠第一產業開封是很難有出頭之日的,產業轉型升級必須加快。正常來說一個城市的主導產業都是以第二三產業為主的,加大對於第二三產業的一個投資,將很快提升一個城市的經濟和產業發展水平。但是看了2018年開封的固定資產投資情況後就感到疑惑了,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9.4%;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1%;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6%。明顯感覺第一產業的投入力度要大於其他產業,或許這跟開封是農業大市有關係吧。

第二、區域交通樞紐建設必須提上日程。如今時代下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個發達的交通基礎,雖然說目前開封加大了與省會鄭州之間的交通聯繫,但是與外界其他城市的交通聯繫還是比較少的。沒有發達的交通網絡,那麼肯定會影響來開封旅遊的人數肯。除去鐵路等交通需要鐵路部門批覆外,個人覺得加快高速、公路等樞紐的建設刻不容緩。

第三、積極融入鄭汴一體化或許有機會。經常在評論區發現很多開封的朋友對於融入城市一體化發展大有微詞,認為一體化發展開封是不佔便宜的。但是事實情況是目前鄭州正在打造都市圈,周邊的許昌、新鄉、焦作等城市都在積極融入一體化發展,未來開封能夠發展的高度其實主要取決於鄭州而不是其他。

綜上,開封要想再現輝煌不是沒可能的,但是首先要解決的是一個交通樞紐問題,然後是一個發展思路問題。個人覺得目前來說,只有積極融入城市一體化發展或許才有機會,否則的話就是逆時代潮流,肯定是沒有機會的。各位覺得呢?歡迎關心城市發展和經濟的朋友積極留言、點贊、關注、轉評哦。


勇談房產壹貳叄


開封曾經輝煌,首先要弄清楚是如何輝煌的,我認為開封歷史輝煌是靠兩個原因。原因一就是有交通,從五代開始到北宋結束,長達兩百年間開封是全國的水運樞紐,靠的就是一條汴河,南北交通順暢,兵家必爭,所以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北宋的統治者才會建都開封。

原因二是人口,外來人口多才會帶來經濟繁榮,開封作為都城,人口全國之最,商業自然繁榮,商業和經濟繁榮才能引起歷史和文化的輝煌。 明朝朱元璋曾經想過建都開封,但多年的戰亂,導致汴河堵塞,水道不通,於是朱元璋於洪武十一年罷京開封,失去了政治資源,自然人口不興,開封才永遠失去了前朝的輝煌。

但開封的歷史地位卻沒有隨著朱元璋罷京而徹底消失,開封憑藉歷史上曾為首都的底子,保持住了文化的領先地位,當時在明清兩朝,開封和金陵並稱南北二都,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所以,1954年河南省會遷鄭,原因主要是交通便利,從而也印證了“城市興衰交通必先”的道理。

而真正使開封一蹶不振的卻不僅僅是省會西遷,而是西遷的過程中將開封的文化教育資源一起轉移至鄭州,之後的數年中,關於中國科技大學、中原油田總部、大型拖拉機機械廠等一大批工業項目開封市長都拒絕接收。

綜合這種種原因,才是開封近代沒落的關鍵所在。 至於未來,開封要興起最重要的還是資源,現在不比剛剛改革開放,不比文革時期,現在想要獲得資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其實我是比較看好省政府計劃的“鄭汴一體化項目”的,雖然頗多開封人對此很有微詞,但我想,憑藉開封歷史上的輝煌地位,鄭州怎麼能將開封吞併?開封永遠是開封,鄭州永遠是鄭州,兩城如果能憑藉資源互補,相互借鑑,是可以謀得共同發展的,河南省的計劃是將開封作為鄭州的文化、教育基地建設,這正是採用了開封的長處,也是開封未來發展的突破口,當然是件好事,只要開封經濟發達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了,這就是開封最大的幸福,何必在“鄭州吞不吞併開封”這一話題上太下工夫呢?相信在我們所有開封人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下,開封的前景必定再度輝煌。


菩提樹下蓮花開


開封不論怎麼崛起,都不會超過歷史上的地位。因為它至少在現時代不可能成為首都。

市場經濟的發展,開封最大的資源就是歷史資源,只有在研究歷史的前提下,做足學識以及人文素養,才能佔據一些優勢。否則都是空談,只是眾多個歷史市區的普通一個而已。

當前,不光是開封,幾乎整個國家,都需要在人文素養有改觀。否則,任何治理辦法以及資本水平,都會淪為空談。為什麼講,人文素養,首先是時下對於旁人的看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河南在中國的影響很大,首先人多地少,佔據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流動人口的也是頭等大。經濟發展不上去,教育水平不夠,讓許多人還在為了溫飽生計而行走江湖。我們說當地文化,一定是當地人來做。外來人做的是經濟效益,所以,何時開封能做到這一點,本地人都向往回歸,才可能重啟輝煌道路,否則都是過場。


簡文主義


開封根本就不發展。要啥沒啥,發展啥?有人說歷史厚重,難道只停留在課本上?適合有錢人養老的地方。節奏慢,吃喝玩都還行,景點還算可以。老年人能在開封生活確實不錯。公園娛樂活動很多,晨練。廣場舞。大辮子。很給力。退休了,舒服!



中原鄉村小任


我生在開封、長在開封,深深地熱愛著自己的家鄉。自古開封人傑地靈,其悠久的歷史為後人留下了濃墨重彩,千姿百態的菊花,膾炙人口的美食,獨具特色的旅遊景色。但我偏偏對開封的老字號情有獨鍾。可以說,開封的老字號量之大、聲譽之高、歷史之久,在全國也為數不多。

開封的老字號多以飲食、服務業為主,如“第一樓”、“又一新”、“馬豫興”、“陸稿薦”、“王大昌”、“新華樓”、“樂仁堂”、“京古齋”等數不勝數。這些老字號一般都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從它們的誕生、發展、衰落到復興,演繹出了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值得世人細細品味。老字號之所以能稱得上老字號,各有自己公開的秘密、卓絕的技能令人為之喝彩,正因為如此,這些老字號在新世紀開封的復興過程中再次成為一個個熠熠生輝的閃光點。

老字號是開封的一大驕傲,也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開封因擁有眾多老字號而更具魅力,古城因此而享譽中外,與此同時,我們開封人也從中在精神上、物質上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然而,開封的老字號也需要每位開封人的珍惜、關愛和支持,這也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為了全市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為了早日實現開封的復興,衷心祝願開封的老字號青春永駐、再現輝煌。


溦詨


難,包括洛陽


79945127134


活在大鄭州的陰影之下,想復興是難了!


高步步步步高


開封較大的國有企止都被搞垮了,有的被賣了,有的破產了。再想建起這些企業難唧。開封市人民沒有自己的企業,只靠私人企業開封市能輝煌嗎!


穆老大80405941


如果將(首都)扳到開封那肯定崛起!


laoshan68780405


千年前的開封,這裡已經是一個擁有百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而當時西歐最大的城市巴黎也僅僅二十萬左右,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也僅為30萬;阿巴錫德哈里發王朝的首都巴格達僅為12.5萬,如今的英國首都倫敦僅有1.5萬人.曾經的世界都城,曾經的東方威尼斯,曾經的水繞著城,城挨著水,都因為歷史的原因,拋棄了這個曾經的八朝古都,個人覺得,主要是交通運輸不給力,造成了現在的開封,一個沒落貴族形象。

北宋滅亡,宋室南遷到杭州府,開始了衰敗歷程。從元朝 明朝開始重心開始轉移,朱元璋早已看到要想穩定江山必須要北上建都一來中國古代最大的威脅是匈奴,可以最快速度的抵擋匈奴穩定北方百姓因為古代江浙一帶可以算上是富甲天下,但是北方呢? 只能用嘆息回答,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經常被匈奴掠奪,時間久矣,千百年的轉變由於現代社會的進步沿海城市的開放,開封日益衰落,早已不是大城市了,現在只能用古城來回味開封,中華民族的根基。

在不同的發展時代,造就城市不同的發展速度。明清以後,各沿海、沿江城市發展逐步崛起,到了清末民國初期,由於戰爭原因,被迫開放的城市也大多是沿海、沿江城市。而開封地處中原,相對較為封閉。又處於黃河下游,河床較低,容易發生水澇,開封、周口是有名的黃泛區。清朝末期,清政府修建京漢鐵路(北京到武漢)。如果從地圖上來看,京漢之間的直線距離,恰恰經過開封和周口,周口是河南四大名鎮之一,更是戰略要地,曾國藩曾連續上書清政府,強調周口是豫東和京師的門戶。京漢鐵路是開封的宿命,當張之洞圈定鐵路過鄭州時,開封就完了,鄭州必然崛起,別說是個縣,就是個荒野,未來也必然成省會,因為佔據了當時發展的最重要因素,注入了經濟發展最強的動力。而建國之初,開封仍是河南的省會,但是1956年之後,省會遷到了鄭州,這時候,開封慢慢的蛻變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城市,而鄭州變成了舉國文明都城。

現在河南在推行鄭汴一體化,可是兩者相距六十公里,看看現在的北京,東西六環距離不到六十公里,看看現在的北京發展,鄭汴同時經濟騰飛,只能說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