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紀昀,字曉嵐,道號觀弈道人,清代文學家,直隸河間府人,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昀晚年所寫,是一位老人的諄諄勸善,其自題詩曰:前因後果驗無差,瑣記蒐羅鬼一車,傳語洛閏門弟子,稗官原不入儒家。

《閱微草堂筆記》的故事或為親身經歷,或為他人述說,具有可信的真實性,是對善惡因果的詮釋,冀望世人警醒,其中也不乏警戒色慾的故事,現舉一則:

一天,河北省獻縣史某從外面回家,見村中有一家夫婦、母子三人正在相擁而泣。他便上去詢問緣由。

這家人的鄰居告訴他:“是因為欠下了豪強的債,豪強催逼還債,不得已只好把妻子賣給人家抵債。因為夫婦倆感情很好,加上小孩子還沒有斷奶,更加使人可憐,所以十分悲痛。”

史某就問欠了多少錢,那個村民回答說:“欠了三十兩銀子。”又問:“你的妻子賣了多少錢?”答曰:“五十兩銀子,給人家作小妾。”“還可以贖回來嗎?”村民說:“賣身契已經寫好了,但錢還沒有付,當然可以贖回。”

史某聽罷,沒有片刻猶豫,拿出七十兩銀子給了村民,說:“三十兩還債,四十兩用來謀生,不要再賣你的妻子了。”

村民夫婦倆感激涕零,堅決要殺雞做菜,款待史某。酒酣之時,丈夫抱著孩子出門,並以眼神示意妻子,為報答史某大恩,讓她以身作為報償。妻子會意,便向史某表達其意。

史某正色說:“史某半世為盜,半世為捕役,殺人不眨眼。但如果乘人之危汙辱良家婦女,我是絕對不會幹的!”說罷他掉頭就走了。

半個月後,史某所居的村子突然夜間起火,當時正是秋天收穫的季節,家家屋上屋下都堆滿了柴草。很快,許多茅草屋、秸稈被大火吞噬,其中也包括史家。

大火之勢之猛,把史某一家人困在屋裡,沒有辦法逃脫,他只好與妻兒在家中閉目靜坐等死。

恍惚間,突然聽見屋頂上有人喊道:“東嶽王有令,史某一家被豁免!”

話音剛落,屋後的牆壁突然莫名崩塌,史某領著妻子,抱著孩子,迅速從火海中逃了出去,簡直就象插上翅膀一樣。

大火熄滅後,村中著火的人家共有九人被燒死。鄰居們向史某致意說:“前些日子還笑話你傻!沒想到七十兩銀子可以贖回三條命。”這話說對了一部份。

在中國古代,沾「色」淫亂被看作是大惡。如果,史某當時做了好事之後,又把持不住自己,接受了那賣妻夫婦的「不尋常」感激方式,那麼就抵消了那七十兩銀子的善舉。

所以,紀昀寫道:我認為,這件事多虧司命之神的保佑,捐錢之功佔十分之四,拒色之功佔十分之六。

這也可以證明善惡必報的真理真實不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