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致評價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為何還會失國

歷史上一致評價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為何還會失國


建文帝以朱元璋長孫的身份繼位,即位後對朱元璋的政策即做了大幅度地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重用文人。朱元璋以武力奪得天下,自然看重武人的地位。建文帝大幅提高文人地位,形成文人治國集團。身邊重臣如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等。

2、寬刑省獄。建國之初,太祖朱元璋以剛猛重典治國,法外用刑情況嚴重。他繼位後大力平反冤獄,獄中人數減少三分之二。除此之外還廢止了很多酷刑。如朱元璋當時使用了許多恐怖的刑罰,如抽筋、剝皮、閹割、凌遲等,因此有獲罪的大臣跪求“臣罪當誅,謝主隆恩”,希望速死,比較起來能被砍頭也成了幸運的事。

3、減輕稅負,與民休息,對官員侵佔民田予以限制。恢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4、削藩。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為保證大明國運綿延千萬年,親自設計、制定了多項重要政策,並以寶訓的形式固定下來,要求後代子孫嚴格遵守,大臣有敢輕議者嚴懲不貸。分封宗藩就是其中一項重要政策。

朱元璋先後於洪武三年(1370)、洪武十一年(1378)、洪武二十四年(1391)三次共封25人(二十四子和一個從孫)為藩王,分鎮全國各地。朱元璋認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意思就是把整個國家分幾塊交給自己人把守才可靠放心,其他那些幫他打天下的功臣,最終都是打工的,“鳥盡弓藏”是必然歸宿。

建文帝的四項政策基本都受到朝中大部分人臣的贊同,但削藩這樣的大事,輕易施行這一件,就讓他走上了不歸路。


歷史上一致評價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為何還會失國

藩王的權勢很重,擁有自己的軍隊,少則三千,多則數萬。太祖朱元璋本意是要以藩王來確保朱家江山,卻沒有想到,雖然為繼任者去掉了驕兵悍將這根尖刺,卻留下了擁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宗藩這另一根尖刺。

藩王擁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形勢,成為建文帝心腹大患,建文帝知道,雖然自己貴為天子,但是以朱棣為首的藩王多是自己的叔叔,正挾重兵虎視眈眈,未必會把自己放在眼中。

削藩不是不可以,一個國家必定要政令統一,不能政出多門,但是削藩就是動他家人的奶酪,或者說是要人命的事,那阻力和風險可不是一般的大,搞不好自己先玩完。

看建文帝的削藩策略,失敗於一開始就註定了,一套組合拳都是錯的,決策失誤,過分聽信身邊齊泰、黃子澄和方孝孺這幾個書生沒打過仗,卻參與制定軍事策略和指揮打仗,無異遇到了豬隊友。

削藩時間節點選擇也是不當,就是決定削藩,也要慢慢來。不應該急於求成,等上幾年你羽翼豐滿了再徐徐限制藩王的勢力,溫水煮青蛙。上臺就削藩,下戰書,那是逼著人反,不反沒有出路。

既然決定削藩接下來所採取的一套戰術也是一錯再錯。

主要錯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削藩可以不用武力,而偏偏首選武力。在削藩問題上,朝臣本來有著不同的意見。

以前軍都督府左斷事高巍和戶部侍郎卓敬為代表的一些大臣建議建文帝,把藩王的權力分封給藩王所有子孫而不僅僅是嫡長子一人,用西漢“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而且要異地分封,這樣藩王的權力就會逐漸削弱,不會再威脅到朝廷。卓敬更是建議建文帝立即將燕王遷封到南昌,既維護了親情,又削弱了他的力量。建文帝認為很好,卻沒有去實行。

而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大臣堅決主張武力削藩,建文帝偏就採納這個建議。

2、但在具體削藩步驟,即先後順序上也應有所不同。黃子澄認為燕王實力強大,應該先削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削燕王。齊泰則主張擒賊先擒王,只要先剷除燕王,其他諸王自然無力反抗了。可惜的是,建文帝聽取了書生黃子澄的意見。建文帝並未意識到他的行動實際上已經打草驚蛇,朱棣從此加大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和備戰的速度。

歷史上一致評價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為何還會失國


3、建文帝命老將耿炳文將兵13萬伐燕,兵敗退守真定。九月,命李景隆將兵50萬出征,取代耿炳文。李景隆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作戰經驗,失敗在所難免。臨陣換將犯了兵法大忌。

建文帝知道李景隆的平庸後,啟用保衛濟南的功臣盛庸為將,取得了東昌之役的勝利,為時已晚,但這也無法改變燕王勢力逐漸增強的事實。建文三年十二月,燕王朱棣反守為攻,率軍直趨南京。六月十三日,李景隆和谷王打開金川門迎降,朱棣取得了"靖難之役"的最終勝利。

4、建文帝后期看到難以取勝,主動求和,暴露了自己的虛弱,朱棣摸清了底牌,更不會答應講和。

5、最後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朱元璋在位時為了給繼任者掃清障礙,害怕自己身後武將不服小皇帝而謀反,誅殺了大量的武將,建文帝接手後,手下基本沒有能打仗的武將了,一個耿炳文也是年近70,李景隆雖是自己的親戚可靠,但是屬於趙括一類的人物,只會紙上談兵。

如果當時跟隨朱元璋的大將仍在,如藍玉等,那朱棣取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畢竟財力和軍力還有道義優勢都在建文帝一邊,短板只是沒有會打仗的指揮將軍,軍事決策全是靠幾個文人,只能是盲人騎瞎馬。

象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建文帝還顧得上接受方孝孺的建議,甚至要恢復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還使用一些《周禮》中的官名,依古制改革某些官職。

建文集團過重的文人氣息,成為他最後失國的一個主要原因。

比如朱棣在起事前三個兒子都在朝中,擔心被殺,是否起事何時起事一直難以決斷。於是朱棣設法通過朝中親戚關係,說自己病重把兒子叫了回來,當時建文帝已經意識到此事重要,但沒有堅持。

應該說,建文帝在位的4年,所積極推行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確的,也是深得民心的,那又為何以失敗而告終呢?這與他削藩策略失誤有直接關係。

歷史上一致評價建文帝朱允炆是個好皇帝為何還會失國


他一直視燕王朱棣為最大的威脅,然而他並沒有果斷地直指燕王而是先削了其他五藩,給了朱棣充分的準備時間。當初戶部侍郎郭任認為先削五王在戰略上犯了錯誤,主張儘快用兵燕王:"天下事,先本後末則易成。用兵貴乎神速,銳氣既竭,姑息隨之,正所謂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郭任這段話在今天看來無疑是正確的,但建文帝當時並沒有意識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