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戰國時期有東,西二帝,是哪兩個人?他們為什麼能稱帝呢?

泰林說趣史


戰國時代,禮崩樂壞,實力為尊,代表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已經十分虛弱,任何一個戰國都可以輕易滅了王室。這時很多諸侯國紛紛稱王國,公國、侯國、伯國、子國都升級為王國,意味著他們跟周天子平起平坐,完全不受周天子節制了。天下的王國太多,就無法突顯秦王國、齊王國的強大,於是東西二強相約稱帝,秦王國的秦昭襄王嬴稷稱西帝,齊王國的齊閔王田地稱東帝。東西二帝主宰天下,號令諸侯國。

公元前228年,秦國丞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議秦昭王稱帝!秦昭襄王為了抬高自己,同時也為了打擊鄰國,離間齊國與東方各國的關係,接受了這個建議。秦昭襄王於同年十月派魏冉去齊國,說服齊閔王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齊閔王答應了,於是秦、齊正式稱帝,是為東帝與西帝。帝國當然比王國高一級,這導致秦齊二國成為華夏諸王國的大敵。秦國無所謂,反正六國都恨秦國,稱不稱帝都要跟六國打仗;齊國就遭殃了,齊國立馬遭到楚國、三晉、燕國的強烈反對。

蘇秦提出合縱戰略,他口若懸河,洞察全局,幾句話就說清楚了齊國稱帝的利害關係。齊國稱帝,只是得到了一個虛號,引來的卻是其餘五國的仇視。秦國可以力抗六國合縱攻秦的壓力,但是齊國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不僅齊國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楚國也不能同時跟三個國家對抗,當年齊、魏、韓三國合縱伐楚,楚國大敗,從此衰弱。齊閔王接受了蘇秦的建議,去了帝號,恢復了王號,跟其餘五國聯合起來伐秦。秦國見齊國去了帝號,也隨著去了帝號。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認為秦王國不足以表示秦國的強大,於是改為帝國,號大秦帝國,秦王改稱皇帝。秦齊要稱帝,原因在於秦國是當時第一強國,齊國是山東六國中最強大的一個王國,兩強不屑於跟其餘五國同等地位,要自抬身份,所以他們稱帝了。秦、齊稱王,五國不能阻止,因為五國沒有實力去阻止。


大秦鐵鷹劍士


秦始皇說:

唯一兩個在春秋戰國時代稱帝的君主,秦昭襄王(西帝)齊湣王(東帝),這遠比秦始皇稱帝要早很多。其實不是他們為什麼能稱帝,而是他們為什麼要稱帝?實際上在戰國那種形勢下,任何一個諸侯國都可以跳出來稱帝,只要他膽子夠大,不怕其它諸侯聯合起來打他。

其實這場稱帝更像是一場政治表演秀,因為它並不具備實質意義,秦齊稱帝是沒用的,不要說稱帝,稱天皇都沒用。因為還有一個周天子在那裡呢,雖然是個擺設,但好歹還是天下共主,就像兒子和父母關係不好,但名義上、血緣上還是各個諸侯的父母吧。

所以這就牽扯到當時秦齊爭霸的一個時代背景。


秦齊為什麼要稱帝——秦齊爭霸的角逐

秦齊爭霸開始於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兩個君主上臺以後,這是兩位都有巨大政治野心的君主。比起來秦昭襄王的野心甚至還沒有齊湣王的大,你看他前幾十年被宣太后和魏冉欺負的不成樣子,最後遇到范雎才翻身農奴把歌唱,廢除了宣太后,驅逐了魏冉。


不過不管是宣太后、魏冉執政,還是秦昭襄王執政,總體上來說宣太后遙控政治時期,秦國的發展勢頭還是很強的,當時秦昭襄王剛剛繼位不久,有立刻拉攏楚國和自己成為盟友。而這個時候齊湣王也剛剛繼位,於是就以楚國背叛合縱之約為藉口,聯合韓魏兩國進攻楚國。

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資治通鑑》

這個楚國在這個時期還是比較可憐的,淪為了秦齊爭霸的戰場。而這時候秦國一看齊國和韓魏兩國搞在一起,這麼一來秦國在東面不久面臨著韓趙魏齊四國聯盟施加給自己的壓力嗎?所以精明的秦國人立馬拋棄楚國,轉而和韓魏走到一起,其實就是孤立齊國。

秦王、魏王、韓太子嬰會於臨晉,韓太子至咸陽而歸;秦復與魏蒲阪……秦庶長奐會韓、魏、齊兵伐楚,敗其師於重丘,殺其將唐昧;遂取重丘——《資治通鑑》

所以說楚國在當時是非常可憐的。因為後來秦國已經和韓魏兩國結成盟友關係,自然不好再去攻打人家,而齊國遠在東海之濱,秦國也飛不過去。而這時候秦國的西邊義渠和巴蜀之地都相繼平定,就只有這一個楚國可以欺負的。

秦華陽君伐楚,大破楚師,斬首三萬,殺其將景缺,取楚襄城。楚王恐,使太子為質於齊以請平——《資治通鑑》

當時還發生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就是秦昭襄王把楚懷王騙到秦國軟禁了起來,要求楚國割地把君主換回去。而這時候楚國的太子作為人質被抵押在齊國,所以你看這時候齊國就做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選擇,那就是把楚太子放回去以遏制秦國的目的。

楚國人很開心,對秦國說:

“賴社稷神靈,國有王矣!”秦王怒,發兵出武關擊楚,斬首五萬,取十六城——《資治通鑑》

因為秦國做了這些很不好的事情,齊湣王就聯合韓趙魏宋四國一起攻打秦國。

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武遂、與魏封陵以和。

所以這個時候秦齊爭霸十分激烈,雙方都試圖在戰略上遏止對方的崛起。因此就發生了秦國拉攏著齊國一起稱帝的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時候范雎還沒有成為秦王的幕僚,所以不存在遠交近攻一說。

有理由相信,秦國當時之所以會做出這個舉動極有可能在試探各個諸侯的反應,因為當時的秦國在西邊已經吞併了義渠和巴蜀之地,在東邊已經奪取了河東地區400多里的土地,迫使韓國割地兩百多里,後又攻打魏國佔據了大片的土地。

魏入河東地四百里、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資治通鑑》

可以說讓韓魏兩國實力大損,而南方的那個楚國早已經一蹶不振,成為秦國的小弟。秦國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所以當時秦國之所以會稱帝,極有可能是在試探各個諸侯的反應,假如各個諸侯反應都不是很大的話,那麼秦國很有可能直接攻打韓國,取代周王室。

但是秦國自己心裡也沒有底,所以想把另一個強國齊國也拉攏著一起,強強結合,天下人恐怕就不敢說什麼了。雖然這個時候的趙國在經過趙武靈王改革以後也不弱,但當時秦國的重心似乎主要還是放在和齊國爭霸之上。

所以才有了東西二帝的鬧劇,齊湣王沒有看穿秦國的把戲,最開始是同意了的。但是被蘇代制止了,蘇代找到齊湣王說:

“願王受之而勿稱也。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後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且伐趙孰與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釋帝以收天下之望,發兵以伐桀宋,宋舉則楚、趙、梁、衛皆懼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謂以卑為尊也。”齊王從之,稱帝二日而復歸之——《資治通鑑》;且天下立兩帝,王以天下為尊齊乎?尊秦乎?”王曰:“尊秦。”曰:“釋帝,天下愛齊乎?愛秦乎?”王曰:“愛齊而憎秦。”曰:“兩帝立約伐趙,孰與伐桀宋之利?”王曰:“伐桀宋利。”——《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因此齊湣王當了兩天的東帝以後就把帝號撤銷了,然後立刻拉攏趙、魏、韓、燕四國前去攻打秦國,這就是第三次合縱攻秦之戰,秦昭襄王一看情況不對勁,乖乖的就取消了帝號。其實這裡還涉及一個齊國在戰略上的調整。

那就是不得不去面對另一個崛起的國家,宋國。這個小國家非常強大,當時它四處擴張,“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因此引起了齊國和魏國的警惕。而當時的宋國野心也非常大,想要取代周王室。

於是齊湣王就轉而把進攻目標轉向宋國,直接把宋國給消滅了,獲得了大片的土地。

當時齊國攻打宋國的時候,秦昭襄王非常生氣,說:

秦昭王怒曰:“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在吞併宋國以後,齊國的國勢達到了巔峰,周邊的小諸侯國都只好向齊國稱臣。

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

這就引起秦國的強烈不滿,此外還有另一個國家也參與到這趟渾水裡來。那就是燕國。

燕國和齊國有什麼仇恨呢?

原來在齊宣王時代,燕國發生了“子之之亂”,齊國乘機渾水摸魚,佔領了燕國大片土地,幾乎讓燕國差點亡國。最後還是在秦國和趙國的干預下,齊國最終才退兵,但兩者之間卻結下了樑子。燕昭王繼位後就發誓說:

齊因孤之國亂而襲破燕,孤極知燕小力少,不足以報。然誠得賢士與共國,以雪先王之恥,孤之願也。先生視可者,得身事之!

所以齊國在吞併宋國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後,燕國就趁機聯合起秦、魏、韓、趙四國一起攻打齊國,這就是歷史上的“樂毅伐齊”。

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湣王悉國中之眾以拒之,戰於濟西,齊師大敗。

戰爭的結果讓人出乎意料,一個國力正如處於巔峰的國家居然被“連下七十二城”,也是被打得幾乎亡國,最後只剩下莒、即墨兩座孤城,雖然最後齊國復國了,但是從此一蹶不振。

這標誌著齊國在和秦國的爭霸中徹底失敗。


秦始皇說


戰國時期的東、西二帝分別指的是齊國的齊閔王和秦國的秦昭襄王。在我看來,之所以秦國和齊國能在諸侯國之中脫穎而出,自稱為“帝”,是因為當時這兩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其他諸侯國,秦昭襄王和齊閔王不在滿足於和其他諸侯國王平起平坐。

圖.戰國七雄分佈


一、戰國時期東、西二帝的由來

戰國時期應當屬於周朝後的動亂時期,當時的天下在我看來可以稱作禮崩樂壞,正如孔老夫子所說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本來戰國七雄(齊楚秦燕趙魏韓)應該是平起平坐的,相互之間沒有什麼地位上的差別,大家都稱為王,相互之間沒有高低之分。

但是秦昭襄王就不樂意了,他覺得自己的秦國無論是在經濟、軍事,還是政治方面都比其他諸侯國要強大,如果還是和他們平起平坐,有損自己的威嚴,沒有凸顯出自己的高貴。於是秦昭襄王就在公元前288年自封為帝了。

圖.秦昭襄王


但是,秦國又怕自己稱帝,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導致他們群起而攻之。於是,秦昭襄王又派使者魏冉——當時的秦國宰相,去齊國進行遊說,希望齊閔王也能稱帝,以凸顯自己的強大。在幾番遊說之下,齊閔王也同意稱帝,化身為齊帝。

《韓非子·內儲說下》:“穰侯相秦而齊強,穰侯欲立秦為帝而齊不行,因請立齊為東帝,而乃能成也。”

正如史書中所記載的那樣,秦昭襄王稱帝后,又慫恿齊閔王稱帝,這就是歷史上所記載的戰國東、西二帝的由來。

圖.齊閔王


二、戰國時期秦、齊二國稱帝的原因

由第一部分秦國、齊國稱帝的由來,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這兩個國家能夠稱帝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實力強大已經遠遠甩開了其他五個諸侯國。為了展示自己與他人的區別,比他人的強大,稱帝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秦國的強大,毋庸置疑。從採用商鞅實行變法之後,歷經秦孝公、秦惠文王這兩代君主之後,秦昭襄王接手後的秦國已經不再是那個羸弱、總是受欺負的弱國。秦國無論是在政治、軍事還是經濟上,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與當時最為強大的魏國不分伯仲。秦國甚至還在河西戰役中,一舉拿下了魏國的河西領地,進一步擴充了自己的實力。

圖.秦國商鞅變法


而對於齊國來說,它的強盛可以說是從鄒忌變法開始的。說起鄒忌可能很多朋友還有點印象,沒錯,他就是語文書裡《鄒忌諷齊王納諫》的鄒忌。齊國採用鄒忌的方法對國家進行徹底的變革,這和秦國的商鞅變法所得到效果一樣都是立竿見影的。通過此次變法,齊國也是收穫了一大幫能人異士,比如鄒忌、田忌、孫臏等人,他們在政治、軍事等方面都是傑出的人才,極大地幫助了齊國的發展。通過桂陵大大戰以及圍魏救趙之戰,齊國先後兩次打敗了本是強國的魏國,本佔據了大量魏國的土地。一方面擴充自己的疆域,一方面有提升了自己的硬實力。

所以在當時的戰國七雄中,呈現出“兩強五弱”的局勢,要是說誰有稱帝的能力,也就只有秦國和齊國了。

圖.齊國謀士鄒忌


三、戰國東、西兩帝的“結局”

雖然稱帝可以展現出自己的異於其他諸侯國的強大實力,體現自己的高貴。但是稱帝也有不好之處,那就是會引起其他諸侯國的不滿,他們會聯合起來一起反抗。諸侯國一個個的雖然實力差,但是聯合在一起,秦國和齊國也是吃不消的。

戰國時期的出名軍事家蘇秦深知這一點,於是他向齊王提出了自己的合縱之計,希望齊王去掉自己的帝號,並和其他諸侯國聯盟一道攻打秦國。齊閔王再三考慮後接受了蘇秦的計謀,主動撤去帝號,改成王。而秦昭襄王眼看局勢不對,也立馬撤去了自己的帝號,改成王。

所以,戰國的齊閔王、秦昭襄王在一年之內先稱帝,後又改為王。

結語:戰國時期秦昭襄王和齊閔王因為自己國家實力遠超其他諸侯國遍雙雙稱帝,但是迫於其他諸侯國的聯盟反抗,又都撤帝號,改為王。


唐宋秘史小偵探


歷史上戰國稱東,西帝的是那兩個人?他們為什麼要稱帝?


公元307年,秦國最具武力值君主秦武王贏蕩,又一時興起在太廟比賽表演恐怖的武力。自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贏蕩,非得要和大力士孟說比力氣,試舉千斤鼎龍文赤鼎。只見秦武王一舉而起萬人喝采,但是卻突然失手千斤鼎脫手砸下,把威武霸氣的秦武王脛骨砸斷。一時血流如注,秦武王贏蕩駕崩太廟。因為無子,圍繞君主位子,秦國宣太后與惠文王后都想立自己中意的繼承人上位。鶴蚌相爭,漁翁得利,此時在燕國為質的贏稷絕對想不到天上掉餡餅,自己可以回秦國登上君主寶座。


嬴蕩的上位,第一推手正是趙武靈王。此時軍制改革後,胡服騎射的趙國騎兵稱霸中原,威懾關中。趙武靈王和燕國燕王一拍即合,想趁著秦國內鬥給它加把火,眾人拾柴火焰高嘛。故意把嬴稷送回秦國,武力威脅秦國讓嬴稷登上了秦國君主寶座,贏稷就是後來威武霸氣的秦昭襄王。越武靈王和燕王本來想看看秦國內鬥好戲,結果是空歡喜一場,反讓秦國有了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國勢越來越強大。


秦昭襄王嬴稷以自己的城府和權謀,很快肅清了宣太后專政,宰相魏冉,華陽君羋戎專權,涇陽君贏芾,高陵君嬴浬窺視王權的圖謀。徹底掌握了秦國軍政大權,拉開了秦國東向與中原五國爭霸的序幕!秦昭襄王任用範睢為宰相,白起為大將。先後發動了伊闕之戰,五國伐齊,鄢郢之戰,華陽之戰和長平之戰。把中原五國和南方楚國打得潰不成軍,最終成為戰國第一號霸主。


但此時中原的齊國仍然還很強大,是第二號強國。齊國以鹽海之利而富有天下,在齊宣王時國力與秦國比肩。公元301年,齊宣王去世。世子田地繼位史稱齊湣王。齊湣王田地性格紈絝而驕橫,自恃齊國強勢而目中無人。這讓秦昭襄王看到了削弱打擊竟爭對手齊國的機遇。使用的方法就是捧殺齊湣王,讓齊國四面樹敵,秦國好火中取栗!以是秦昭襄王故意向天下宣示,認為秦國是第一號強國,秦昭襄王嬴稷要自稱西帝,以示獨尊。緊接著圖窮匕現,給齊國齊湣王田地上了一個高帽子,推薦齊國齊湣王田地稱東帝,擁護齊湣王田地成為中原盟主。


齊湣王田地本來就是子承父蔭,並無什麼政治遠見。一見強大的秦國也承認自己的強國地位,還推薦自己成為東方盟主東帝,一時手舞足蹈高興壞了,不顧大臣勸諫,欣然接受這個餡餅,與秦昭襄王並稱東,西二帝,一起獨尊戰國!俗言道出頭的椽子先爛,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齊國本來就是強大,垂沙之戰擊敗趙,魏,韓,燕四國。又南下與楚國爭奪淮北,可以說已經四面樹敵。如今還要稱什麼東帝,騎在五國頭上耀武揚威。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一時中原風起雲湧,暗流潛伏。


偏偏紈絝君主齊湣王田地還不自知,他雄心萬丈準備開疆拓土,表現他東帝的威武霸氣!三次出兵攻打宋國,最後徹底吞併。也就徹底的惹火了趙,魏,韓,燕四國。公元284年,燕國上將樂毅首舉義旗攻入齊國。秦昭襄王馬上去了西帝名號,舉兵響應與趙,魏,韓三國聯軍一起攻打齊國。燕國樂毅破齊國七十二城,齊湣王田地逃避莒城,被趁亂打劫的楚國大將淖齒所殺。至此,戰國東,西二帝的表演終於落幕!


紅紅火火講歷史


戰國中期,稱為西帝的是秦國的秦昭襄王,稱為東帝的是齊湣(mǐn)王。齊湣王還是秦昭襄王拉著一起稱帝的。

然而秦國和齊國為什麼能稱帝呢?秦昭襄王又為什麼要拉著齊湣王稱帝呢?齊湣王又為什麼答應稱帝呢?

《資治通鑑》記載:赧王中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冬,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王為東帝,欲約與共伐趙。

我們來看看兩國能夠稱帝的實力。

一、秦昭襄王稱西帝

我們都知道,秦國在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秦國,並重用商鞅,對秦國實行全面的變法。

商鞅變法讓秦國經濟繁榮,軍力強大,使秦國成為當時先進的富強國家。

《中國通史簡編》中記載:“秦國新法十年,秦民大悅,路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秦成為第一大強國”。

經濟上由於新法鼓勵農耕,使秦國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生產水平顯著提高。軍事上由於推崇戰功,獎勵軍功,制定二十等爵制度,使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大大增強。經濟的繁榮,軍事的強大,也帶動了天下的濟世之才匯聚於秦,為秦國的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了人才。

而秦昭襄王可以說是秦國統一六國非常關鍵的一位君王,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秦昭王在位時間是秦歷代君王中最長的,如此長的在位時間,對於秦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可以使得秦國制定的國策、戰略等可以一始而終,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也不會因為王位的頻繁更迭而帶來巨大的變數。縱觀歷史上,很多有作為的君主,都是因為在位時間過短,而使得其改革、戰略等等,最後隨著君主的離世,而付諸東流。

同時秦昭襄王也基本繼承了前幾任君王的基本國策。經過幾任君王的發展、沉澱,到了秦昭襄王時期,使得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當時的秦國有多強,我們看幾個例子就知道了。秦昭襄王發動的戰爭不再是僅僅爭城奪地,更重視的是團殲,即大規模的消滅戰,僅伊闕之戰就殺敵24萬,長平之戰更是殲敵45萬,僅白起一人指揮的戰爭累計殲滅敵人就達百萬以上,如果在加上其他將領,那就更多了,這在當時是很恐怖的。再看一個例子,當時的周朝還沒有滅亡,周天子還在,卻形同虛設,各諸侯都想取而代之,但都有賊心沒賊膽,其原因就在於投鼠忌器,害怕滅周後招致各國共同討伐,成為眾矢之的。而當時秦國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滅周,各國對此基本是噤若寒蟬。如果沒有壓倒性的軍事實力,秦國也不會冒這麼大的風險。秦滅周不僅表明秦統一天下的決心和意志,更顯示了秦已具備擊敗東方各國聯合進攻的雄厚實力。所以有人說,六國不是亡於秦始皇,而是亡於秦昭襄王。

在如此強大的實力下,公元前288年,穰侯魏冉認為秦國既然比其它國家強大,如果繼續稱秦王就顯示不出地位的尊貴,就慫恿秦王稱西帝。同年10月,秦昭襄王稱西帝,並派遣魏冉到齊國去勸說了齊湣王稱東帝。

二、齊湣王稱東帝

我們知道,齊國在齊桓公時期任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也成為了中原霸主,並受到周天子賞賜,將齊國的霸業推至高峰。雖然後來經過了齊桓公晚年的昏庸和各種動亂,使得齊國國力衰落,但到了齊威王掌權的時候,他任用鄒忌當國相,進行了全國上下的改革,又任用孫臏、田忌等人領兵,因此國家變得強大。

經濟上,齊國由於坐擁著山海、魚鹽的便利,還歷經了春秋早期管仲的改革,經濟相對繁榮,尤其是商業繁榮。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中就有記載:齊東陼巨海,……秋田乎青丘,彷徨乎海外。

也就是齊國依靠大海,早已經做起了海外貿易,賺的是外匯了,這可比當時的任何國家都來錢快啊。這已成為齊國吸引人才、建設強軍的重要基礎。

軍事上有多強,我們也來看看幾個例子。在戰國初期魏國因為率先改革,成為當時中原的的霸主。戰國中期時,齊威王任用孫臏、田忌等人領兵,於公元前354年與魏國大戰與桂陵,並且一舉擊敗了魏國(即圍魏救趙),並於公元前341年,齊國又在馬陵打敗了魏國的軍隊(圍魏救韓)。至此魏國國力大衰,丟失了霸主的地位。而齊國在大獲全勝之後威望逐漸增高,最終取代魏國成為了東方霸主。公元前314年,齊宣王更是僅僅花了三十天就滅掉了燕國。

等到齊宣王的兒子齊湣王繼位,屁股還沒坐熱呢,就於公元前301年,拉上魏國、韓國攻打楚國,楚國大敗,使得楚國不得不依附於齊國。公元前298年,齊湣王居然發動了對秦國的戰爭,此時的秦國也正值國力強盛之時,然而齊軍卻攻破了函谷關,迫使秦昭襄王割讓土地求和。估計當時的秦昭襄王也是很鬱悶了。

戰國在秦昭襄王和齊湣王時期,就是秦國和齊國兩雄爭霸時期,甚至齊國還強於秦國,當時就有“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強大的經濟、軍事實力做後盾,同時又連續打敗魏、燕、楚、秦各國,使齊有了稱帝的膽量。

三、秦國拉齊國稱帝的原因

個人認為秦國拉齊國一起稱帝,有以三個目的:

1、可顯示秦國的地位高於其它各國。上面說過,此時的秦國經濟、軍事實力強大,秦昭襄王已不滿足於稱王,所以秦國要用帝號來昭示自己與其他諸侯國之間的區別。

2、拉上齊國可以為自己攤派一點風險,也不至於被其他各國孤立。當時周天子雖然是擺設,但還是天下共主。自己稱王后,萬一齊國藉此率領各國群起而攻之,更何況齊國剛剛還擊敗過秦國,那秦國絕對是不會好受的,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3、最主要的目的應該是以此來離間齊國和其它五國的關係,以便於實現自己的野心。因為齊國剛剛打敗過自己,這讓秦國看到了齊國的威脅,所以齊國也稱帝的話,其他各國就會把矛頭也對準齊國,這樣就會加深他們之間的矛盾。所以當秦國取消了稱帝的口號後,其他各國就和齊國開撕了,最後被燕國的樂毅率兵給滅了。

四、齊國答應稱帝的原因

《資治通鑑》中記載了蘇代給齊湣王稱帝的建議:願王受之而勿稱也。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後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謂以卑為尊也。

意思就是說,表面答應,但不對外宣稱,讓秦國去試水。若其他諸侯國不敢攻打秦國,則齊國也可以稱帝。要是攻打秦國,則齊國就不稱帝,還可以籠絡各國的人心,讓秦昭襄王得到一個虛名而同時也得到其他國家的憎惡,而自己通過謙虛而得到各國的尊敬,一舉兩得。我們暫不討論蘇代的目的,反正齊湣王就是採納了蘇代的建議,稱帝了兩天就把尊號還給秦國了。這也可以說也是齊國稱帝的主要原因了。

當然秦昭襄王能走這步棋,也會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加上稱帝的外部壓力大確實太大了,於是同年12月,秦昭襄王也不得不取消了帝號。

所以,當天上掉餡餅砸到你的時候,不要以為自己踩到狗屎運了,多想想砸到自己的背後原因,就會避免被餡餅噎著!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中國通史簡編》。

歷史隱藏的真相


戰國中期的時候,諸侯基本上都稱了王,秦國、齊國都不願和其他國家一樣的等級。其他國家都稱王了,秦和齊的地位就與他們沒有差別。因此,公元前288年左右,秦昭襄王開始稱自己為帝,還派魏冉到齊國去勸說齊閔王也自稱帝,秦做西帝,齊做東帝。齊閔王同意,所以那個時候,齊國和秦國就成了東帝和西帝。因此,在戰國中期時,齊國長期與秦國處於一個等級,齊、秦兩國並稱為東、西二帝。

首先,在戰國初期的時候,魏國因為率先改革,又繼承了強大的晉國的衣缽,很快就成了當時中原的的霸主。當時,魏在和秦、楚、齊三大強國的爭奪中佔了上風。然而,在戰國中期,齊威王掌權的時候,他任用鄒忌當國相,進行了全國上下的改革,又任用孫臏、田忌等人領兵,因此國家變得強大。公元前353年,齊國與魏國大戰與桂陵(今山東菏澤),並且一舉擊敗了魏國。公元前341年,齊國又在馬陵打敗了魏國的軍隊,圍魏救趙的事情就發生在這次大戰期間。通過打敗了老牌霸主魏國,齊國在戰國中期取而代之成為霸主。

因此,齊國之所以能夠與強大的秦國並稱為帝,首要原因是在於它打敗了戰國初期的霸主魏國。而且,齊國的國力不僅體現在軍事實力上,在經濟上也有所體現。在秦、齊、燕、楚、三晉七個國家中,齊國由於坐擁著山海、魚鹽的便利,還歷經了春秋早期管仲的改革,經濟相對繁榮,尤其是商業繁榮。這已成為齊國吸引人才、建設強軍的重要基礎。甚至在商鞅改革後的秦國與之相比,齊國也更加的富有。除了這些,齊國國境主要分佈在山東省,也就是說,在臨海有處在平原地區的齊國來講,人口稠密,交通要比秦國便利。


白鷹52012


史上稱東帝和西帝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的齊閔王和秦國秦昭襄王。這個主意是秦昭王出的,一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是害怕其他國家合縱反對,於己不利,所以叫上了當時的超級大國——齊國。二是想拉攏齊國搞連橫,以破其他國家的合縱。前288年十月,秦昭襄王自稱西帝,派魏冉建議齊湣王自為東帝,約請共同進攻趙國。齊閔王一聽高興壞了,覺得這個好,這個好,於是欣然接受了秦昭襄王送上來的高帽子。

但是表面服從齊國,其實恨透齊國的燕國害怕趙國被瓜分後,自己沒有屏障,使得秦國和齊國更為強大,對自己更為不利,於是就派了蘇代去遊說忽悠齊閔王,說什麼秦王拉你稱帝不好,你倆一起稱帝,人家尊秦不尊齊,何必趟那渾水,不如去除帝號,讓其他國家討厭齊國,你要是去除了帝號天下就會尊齊討厭秦國。另外攻打趙國不如攻打宋國得到的利益多。經過一番忽悠,齊閔王就放棄東帝稱號,揮師攻打宋國了。秦昭襄王一看齊閔王去除帝號了,沒人跟他一塊兒裝了,自己的意圖也落空了,就也去除西帝稱號。齊國攻打併兼併了宋國,卻引得其他諸侯國忌憚和眼紅,最終導致了燕國主導的五國伐齊事件,齊國被群毆後一敗塗地,實力大損,再也不能跟秦國抗衡了。燕國成功報了“子之之亂”被齊國滅國的一箭之仇。

很多網友認為戰國時期秦國一直是老大,其實不然。戰國共兩百多年,魏國首先強大起來稱霸戰國一百年,後來齊國崛起,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終結了魏國的霸主地位,齊國開始稱霸戰國,與此同時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強大起來,但是比較齊威王,齊宣王,齊閔王時期的齊國還是差點,齊國稱霸戰國大概五十多年。齊威王時齊秦桑丘之戰,秦軍大敗,秦惠文王甚至派使者自稱“西藩之臣”給齊威王賠罪,齊閔王時期,齊國名將匡章甚至攻破函谷關,差點滅了秦國,秦昭襄王嚇得急忙割地求和,這時期的齊國是有實力稱帝的。五國伐齊後齊國的霸主地位才被秦國取代,直到滅亡六國,稱霸戰國大概七十年。



十二月臺階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就戰國七雄來說,除了楚國之外,其他幾個諸侯國一開始都沒有稱王。不過,在徐州相王和五國相王之後,戰國七雄的君主都使用了王爵,也即和周天子已經平起平坐了。在此基礎上,到了戰國中期,秦國和齊國已經不滿足於僅僅稱王,秦昭襄王和齊閔王選擇並稱為“東西二帝”。那麼,問題來了,秦國和齊國為什麼並稱“東西二帝”?後來為何又取消了帝號?

首先,《韓非子·內儲說下》記載:“穰侯相秦而齊強,穰侯欲立秦為帝而齊不行,因請立齊為東帝,而乃能成也。公元前288年,秦國宰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議秦昭王稱帝。對此,秦昭襄王於同年十月派魏冉去齊國,說服齊閔王稱帝,秦為西帝,齊為東帝。面對秦國的這一建議,齊閔王沒有選擇拒絕。於是,秦昭襄王和齊閔王這兩位君主,正式稱帝,是為東帝與西帝。也即秦國的地理位置偏西,所以秦昭襄王為西帝,而齊國則處在戰國七雄靠東的位置,因此齊閔王為東帝。在此基礎上,齊國和秦國並稱“東西二帝”,一下子和其他五國在稱號上拉開了差距。

那麼,對於秦國和齊國來說,為什麼要使用帝號這一稱呼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就要說到戰國中期的歷史背景了。在秦昭襄王和齊閔王稱帝之前,魏國作為戰國初期的霸主,已經逐漸走向了衰落。而魏國的衰落,則是齊國和秦國的崛起。比如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齊國大軍就重創了魏國大軍。而在河西之地中,秦國因為商鞅變法後的實力增強,終於擊敗了魏國,奪回了河西之地。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魏國衰落之後,齊國和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

在齊國和秦國崛起後,二者自然展開了一番較量。不過,對於秦國來說,卻遭遇了齊國的重創。根據《戰國策》、《左傳》等史料的記載,桑丘之戰是發生在周顯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左右,齊國於桑丘(今山東兗州市附近)擊敗秦國入侵的戰役。此戰役為秦國商鞅變法以來首次與齊國正面交鋒的戰役。也即在桑丘之戰中,齊國擊敗了秦國。在此之後,齊國大將匡章在齊閔王五年(公元前296年)率軍大破巔峰時期的秦國,攻入函谷關(戰國時期唯一入秦關的將領),秦昭王遂歸韓河北及武遂、歸魏河外及封陵以求和。

最後,正是因為齊國的強勢,也即很難在正面擊敗齊國,所以,到了公元前288年,秦國宰相穰侯魏冉率先提議秦昭王稱帝,秦昭襄王為了抬高自己,同時也為了打擊鄰國,離間齊國與東方各國的關係,接受了這個建議。對於秦國來說,之所以邀請齊國一起稱帝,無疑是希望離間齊國和山東六國中其他諸侯國的關係。對此,齊閔王一開始沒有看穿秦國的陰謀,從而接受了稱帝的建議。但是,在秦國和齊國稱帝后,蘇秦建議齊閔王取消帝號,以此和山東六國合縱攻秦。在齊國君主齊閔王取消帝號後,秦昭襄王自然不願意在稱號上激怒山東六國,於是也隨之取消了帝號。就這樣,秦國和齊國一度並稱為“東西二帝”,不久之後又取消帝號,也即繼續稱王了。


歷史名將錄


戰國時代曾經有過東、西二帝,分明是秦昭王與齊湣王。為什麼秦昭王與齊湣王能超越其他諸侯而稱帝呢?稱帝的鬧劇又是如何收場的呢?

第一,戰國中期,秦國與齊國崛起為超級強國

戰國初期的霸主是魏國,然而,到了魏惠王晚期,魏國在東、西兩線戰場均遭到慘敗。在東線戰場,齊國在著名的馬陵之戰中大敗魏師,擒殺魏國太子,魏國名將龐涓戰死,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在西線戰場,經歷商鞅變法後的秦國不斷鯨吞蠶食,最終完全收復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實現大逆轉。

齊國經歷齊威王、齊宣王兩代名君的奮鬥,到齊湣王時力量臻於鼎盛;同時,秦國經歷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后,至秦昭王也進入大擴張時代。此時的戰國七雄格局逐漸明朗化,秦國與齊國處於第一梯隊,同屬超級強國。因此,後來秦、齊分別稱帝,是有實力支撐的。

第二,稱帝的野心始於秦昭王

最早想稱帝的人是秦昭王,為什麼他想稱帝呢?

秦昭王上臺後,秦國開啟大擴張時代。首先是把楚國打趴下,楚懷王入秦與秦昭王會晤時,甚至遭到扣押,最終客死異國他鄉。秦國膽敢把一個大國的國王扣為人質,可見其囂張的氣焰。其次,秦國對魏、韓兩國鯨吞蠶食,撈得大片土地,特別是在伊闕之戰中,名將白起一戰殲滅魏、韓聯軍二十四萬人,取得令世人震驚的輝煌勝利。

正是在秦軍所向披靡的背景下,秦昭王的野心膨脹,已經不滿足於“王”的稱號,而幻想凌架於眾王之上,成為“王中之王”,因此,他開始籌劃稱“帝”。帝的本意是“上帝”、“天神”,後來上古時代五位傑出君主被尊為五帝,因而“帝”也可視為人類的最高統治者。

第三,秦昭王稱帝為什麼要拉上齊湣王?

秦昭王有稱帝的野心,但是他是有所顧忌的。顧忌誰呢?顧忌齊湣王。

放眼天下,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只有齊國。在秦昭王統治的半個多世紀裡,秦軍幾乎所向無敵,但是隻有一個國家敢於兩度發動對秦國的戰爭,並且把不可一世的秦昭王打得割地求和。這個國家就是齊國。

齊國宰相就是著名的戰國四公子之首的孟嘗君,他曾兩度伐秦。齊國與秦國並不接壤,孟嘗君糾集魏、韓等國,千里躍進進攻秦國,迫使秦昭王割地求和。這在秦國崛起後,是絕無僅有的事。因此,秦昭王最憚忌的國家就是齊國。秦昭王自己想稱帝,但秦國可以凌架於其他諸侯之上,卻無法凌架於齊國之上,因此秦昭王還算識相,他決定把齊湣王拉下水,自己稱“西帝”,把“東帝”的頭銜送給齊湣王。

第四,齊湣王對稱帝的態度是怎麼樣?

秦昭王派魏冉出使齊國,約齊湣王一同稱帝。

齊湣王是個野心勃勃的君王,有這樣的好事,他何樂不為呢?然而,謀士蘇代則認為,稱帝的後果還不明朗,不如先假裝答應秦國,但暫緩稱帝,以觀察諸侯的反應。蘇代分析說:如果諸侯們對秦國稱帝無動於衷,那麼齊國再稱帝不遲。如果諸侯們反應強烈,齊國就放棄稱帝,站出來振臂一呼,反對秦國,那麼諸侯們肯定要紛紛歸附齊國。

可以說,蘇代十分老謀深算。他早就看出來,秦國要是稱帝,勢必要成為諸侯的眾矢之的。此時戰國七雄雖有強弱之別,但大家都是王,地位是平等的。如今秦昭王一意孤行要稱帝,要凌架於眾王之上,勢必要引起諸侯們的不滿與反對。齊湣王對蘇代的計謀大為讚賞,遂採納其建議。他答應秦國一同稱帝,實際上卻故意拖延。秦昭王得到回報後,心中大喜,便迫不急待在宜陽宣佈稱帝,殊不知卻落入齊國人佈下的陷阱。

第五,秦昭王被迫取消帝號,稱帝鬧劇結束

不出蘇代的預料,秦昭王率先稱帝,引起諸侯們的恐慌。所有諸侯國都認為秦國稱帝,意在吞併天下,故而群情激昂,聯合起來反對秦國稱帝。齊湣王躲在暗處看偷看秦昭王的笑話,見到時機成熟後,他便公開宣稱,放棄帝號,這無疑是將了秦昭王一軍。

齊湣王的表態,令其他諸侯大為振奮,為了對抗秦國,紛紛倒向齊國。這時秦昭王才發現自己幹了一件蠢事,此時的秦國雖然強大,卻沒有強大到可以藐視一切對手的地步。至少齊國在實力上並不輸給秦國,由於孟嘗君兩度伐秦的成功,更讓齊國有心理上的優勢。

秦昭王發現自己在國際舞臺上已陷入被動的局面,完全被孤立,自知稱帝的時機尚未成熟。無奈之下,他趕緊扯下“帝”幟,又改稱“王”號。秦昭王稱帝,前後總共只有兩個月,可以說完全是一出鬧劇。

在這起“稱帝”風波中,齊國成了最大的贏家。由於齊湣王聽了蘇代的建議,明智地放棄帝號,獲得了各國的一致稱讚。在這一局中,他以靜制動,以謙卑的姿態反倒贏得尊重,巧妙地提升了國際聲望。

可惜的是,後來齊湣王自己重蹈秦昭王的覆轍。由於野心膨脹,齊湣王連續發動戰爭,滅掉宋國,奪取楚國大片土地,又從淮夷手中奪得七百里之地,齊國的領土幾乎擴張一倍。齊湣王被勝利衝昏頭腦,幻想取得周王室成為“天子”,最後導致五國伐齊。在這場以一敵五的戰爭中,齊湣王一敗塗地,不僅身死,還差點亡了國。


君山話史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喜歡分析研究歷史。喜歡遠古歷史,古代歷史,還有近代歷史,我對歷史深有研究並且很感興趣。以下是我的分享:\r

這場稱帝更像是一場政治扮演秀,由於它並不具有本質含義,秦齊稱帝是沒用的,不要說稱帝,稱天皇都沒用。由於還有一個周皇帝在那裡呢,雖然是個鋪排,但好歹仍是全國共主,就像兒子和爸爸媽媽聯繫欠好,但名義上、血緣上仍是各個諸侯的爸爸媽媽吧。\r

所以這就牽扯到其時秦齊爭霸的一個時代背景。\r

秦齊為何需求稱帝——秦齊爭霸的比賽\r

秦齊爭霸開始於秦昭襄王和齊湣王兩個君主上臺今後,這是兩位都有巨大政治野心的君主。\r

以上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認識這個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在閱讀當中能開心,能夠更好的去學習,去進步,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東西。謝謝大家\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