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集團、李淵集團、朱元璋集團,這三個相比哪個的實力更強一些?

龍城笑笑聲


題主的這個問題很有難度和可辯性。劉邦集團、李淵集團、朱元璋集團三個華夏最正統的王朝開創者。三者之間既有相同之處有有所區別。

相同點:都是亂中取勝統一中國,北方分別有匈奴、突厥、蒙古等遊牧民族勢力。都統領著不世出的武將,和治世文臣。

不同點:劉邦朱元璋起點低,屬於農民階級,李淵是官宦之後,世家門閥;李淵劉邦起兵時已是不惑之年,朱元璋剛剛三十而立。五行之中,西漢和唐屬土德,明屬火德。

各人立場不同喜好不同,與其空空而談,不如羅列詳解,我從皇帝,武將,文臣,政通,人和,底蘊,武功來一一分析。

由於後世大多認可李世民在建國中的功績,所以李世民的班底在李淵集團內,但皇帝只算李淵與劉朱比較。

選取的是大統一時的班底和最佳狀態。

分值為10分,9分,8分。

一、皇帝

劉邦是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長在能附眾與兼聽則明,知人善用。但白登之圍是一大汙點,而且受限於見識,治國主要靠蕭何等人。

李淵出身門閥世家,能文能武。而且擅長騎射。他是歷史上稱帝最快、統一最快的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超過了其他所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用時短並不是敵人弱,而是他能力強。他也是最容易被輕視和低估的皇帝,只是兒子李世民太優秀。玄武門之變拉低了他的評價。

朱元璋起點最低,完全自學成才,併成為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和李淵一樣有實際領兵作戰經驗。他的班底中謀士不太出眾,所以很多時候都是由於他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且在位三十一年,是最勤勉的帝王堪稱勞模。

評分如下朱元璋10分>劉邦9分>李淵8分

二、武將

劉邦集團:韓信、周勃、樊噲、夏侯嬰、灌嬰……其中首推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韓信歷來備受推崇,為兵家四聖之一,號稱兵仙。國士無雙,功高無二。奇謀輩出,作為統帥,他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東擊齊,南滅楚,名聞海內,威震天下;作為軍事理論家,聯合張良整理兵書、序次兵法,並著有《韓信兵法》三篇。其他諸人,只是將才。

李淵集團:李靖、徐世績、尉遲敬德、秦瓊、段志玄、侯君集、程知節、蘇定方……其中李靖、徐世績、蘇定方皆是帥才。尤其衛國公李靖,大唐軍神,武廟十哲。滅蕭銑、輔公佑、東突厥、吐谷渾。而且著有兵法多部,桃李滿天下,後輩弟子名將無數,出將入相為國家宰執,最後一生榮寵,善始善終。他一生實現了立功、立德、立言,同時終壽考,這確實是身為一名古代將領再無遺憾的完美人生。

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南部。

朱元璋集團: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俞、耿炳文、藍玉、傅友德……其中徐達、藍玉成就最大。徐達戰績彪炳,北滅大元,打下了大明一半江山,位列武將功臣第一。藍玉敢於善戰,大破北元。其餘諸將也各擅勝場。

評分如下李淵10+1分>朱元璋9分>劉邦8+1分(加分為李靖韓信有兵書傳世,朱元璋戰將能力強,劉邦手下除了韓信其餘諸將無大功績)

三、文臣

劉邦:蕭何、張良、曹參、陳平、酈食其……蕭何老成謀國 ,治國無雙,也長於吏治,是古代賢相的代表,為功臣第一。張良奇謀妙計聞名與世。

李淵:劉文靜、裴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淵的文臣班底配置最高,有賴於隋唐時期的門閥制度,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都有宰相之才,劉文靜亦是頂級謀士。

朱元璋:李善長、劉伯溫、朱升……李善長智勇雙全輔助朱元璋建功立業,位列功臣第一,比肩蕭何。劉伯溫歷來被過度神話,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謀士,朱升的“高築牆 ,廣積糧,緩稱王”也居功至偉。

評分如下劉邦10=李淵10分>朱元璋9分

四、政通

在國家制度上,漢隨秦制,唐隨隋制,明隨唐元制度,又廢除了丞相職務。在國祚上表現為,西漢215年,唐289年,明276年。之所以沒計算東漢,是因為如此計算唐後還有後唐和李唐,明有南明。國家制度是由開國皇帝會同大臣制定,直接影響國祚延綿。

評分如下:李淵10分>朱元璋9分>劉邦8分

五、人和

老話說,伴君如伴虎。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古代大殺功臣的典範。同樣出身草根,來至社會底層,說到底是目光短淺的小農思維和內心深處的不自信。相比世家的李淵,只在殺了被裴寂誣告的劉文靜,李世民殺了造反的侯君集,都是事出有因,而不是莫須有的罪名。劉邦殺了韓信,在最後時刻還想讓周勃殺死連襟樊噲。朱元璋更甚,開國二十四功臣,除了早死的常遇春、徐達等幾人外,只有最無能的湯和得以善終。而且胡惟庸案、藍玉案,每次殺人都株連數萬人。苛稅更重,在位期間就有百十起農民起義。

以君臣和睦對互相猜忌,捫心自問,你願意在哪個領導下打工?

評分如下:李淵10分>劉邦9分>朱元璋8分

六、文治

戰爭打的是後勤,打的是經濟,打的是人口,打的是綜合國力。

在兵器上都以冷兵器為主,鐵器,沒有代差,只是朱元璋時期已經開始有限利用火器。漢初人口600萬,唐初人口1200萬,明初人口4000萬。這代表著徵兵動員能力和後勤支援能力。

評分如下:朱元璋10分>李淵9分>劉邦8分

七、武功

文末圖示漢唐明三朝疆域圖,可以看出,除了中原九州本部外,漢朝佔有西域,唐朝佔有蒙古和西域到裡海,明朝佔有東北和西藏。疆域唐最大,明次之,西漢最小。

疆域的大小有繼承前代的結果,也有開拓的成就。很巧合的是,西漢、唐、明,分別對應北方草原的匈奴、突厥、蒙古。

各個遊牧民族各有兵力數十萬。

其中西漢前期被匈奴壓制,積三代之財富,漢武帝還有兩位不世出的名將衛青霍去病,只打敗匈奴,而沒有滅亡匈奴。最後還把家底折騰光,迫不得已下罪己詔。到宣帝時才由趙充國徹底解決匈奴之患,匈奴分裂西遷,出來一個縱橫歐洲的阿拉提。

李靖先是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這是古今所沒有的奇勳。後又帥精騎一萬,殺敵一萬餘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只(頭),不久,頡利可汗被大同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擒獲,並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數年後又領兵出征,手下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繳獲牛羊二十多萬頭(只),並俘虜了其妻子。滅吐谷渾。其後大唐有滅高句麗、薛延陀、百濟,攻西突厥。西突厥西遷後建立奧斯曼土耳其,可見不是敵人太弱,而是大唐太強。

明朝轄百戰精兵攻滅大元,又連戰北元殘部,收復東北,但始終沒徹底消除蒙古的威脅,即便朱棣御駕親征也只是把威脅延後,十幾年后土木堡之圍讓明朝元氣大傷。明朝繼承了對西藏的管轄,又派沐英佔領雲南,鞏固了對南方的統治。

評分如下:李淵10分>朱元璋9分>劉邦8分

總結如下,劉邦61分,李淵68分,朱元璋64分

結果顯而易見,最強的漢人開國集團為李淵集團。

一家之言,拋磚引玉,歡迎不同觀點的文明辯解。





史海觀瀾


要想知道這三個集團哪個實力更強,我覺得需要做一個綜合國力的比較。

劉邦的漢集團

國土面積:609萬平方公里
存續時間:406年
歷經皇帝:24帝
總人口:6300萬
經濟力量:開闢了絲綢之路,商人地位較高
文化力量:儒學成為正統,貢獻了《史記》

政治格局:三公九卿制
邊境狀況:霍去病一口把匈奴打到貝加爾湖,穩定了北方邊境
軍事力量:戰鬥力強,大將多,編制複雜
綜合國力:漢景帝時期從國土面積、GDP雙方面都是世界第一大國。綜合國力指數:8.0

李淵的唐集團

國土面積:1237萬平方公里
存續時間:289年
歷經皇帝:21帝
總人口:8000萬左右
經濟力量:唐長安城是世界上第一個百萬人口級別的超級大都市,商業繁榮。
文化力量:詩書畫均達到了中國文化的最頂峰。
政治格局:三省六部制
邊境狀況:有戰鬥,但都從心裡畏懼,邊境相對穩定。
軍事力量:軍力強大
綜合國力:世界經濟文化的中心,出現萬國來朝局面,朝貢國達到三百餘。綜合國力指數:9.2

朱元璋的明集團

國土面積:從明初的1030萬平方公里到明晚期350萬平方公里
存續時間:276年
歷經皇帝:16帝
總人口:上億

經濟力量:商業地位進一步提高,資本主義開始萌芽,商業賦稅成為明王朝主要收入來源。
文化力量:世俗文化萌芽,《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金瓶梅》誕生。
政治格局:內閣制(皇帝開始當甩手掌櫃,修道,當木匠,玩物喪志,宦官專權瀰漫)
邊境狀況:倭寇範境,北方邊境部族力量蠢蠢欲動,邊境危機四伏。
軍事力量:三大營,錦衣衛,東廠西廠,有點雞飛狗跳的味道。
綜合國力:表面繁華,內部開始腐爛。綜合國力指數:6.1

結局

劉邦集團:8.0

李淵集團:9.2

朱元璋集團:6.1

李淵集團最牛


笑啖文史


按照毛主席的看法,最牛逼的文治武功皇帝是李世民(李淵的兒子),第二位是朱元璋。

接下來咱們再看劉邦,李淵,朱元璋:

1.先看出生,

劉邦是沛縣亭長(相當於現在的鎮長),造反年齡45歲;

李淵是唐國公,楊廣家的連襟,鎮守太原,有自己的兵馬,造反年齡45歲;

朱元璋,窮苦的孤兒,討飯的苦行僧,造反年齡23歲。

這一點排序,朱元璋,劉邦,李淵。

2. 再看打天下用的時間,

劉邦和李淵都用了7年,

朱元璋用了16年。

這一點排序,朱元璋,劉邦,李淵。

3.再看對手,

劉邦有強大對手項羽,

李淵的對手有李密王世充劉黑闥等,

朱元璋有強大對手陳友諒。(陳友諒在歷史上很強的,後人多有貶低)。

這一點排序:朱元璋,劉邦,李淵。

3.再看出力情況,

劉邦善於用人,借力打力,重用韓信蕭何張良。

李淵自己文武雙全,射箭本領高強,能夠百步穿楊(據說當年就是靠射箭比武招親娶得竇氏皇后),但在打天下過程中,大半天下靠李世民集團,李淵坐鎮後方。

朱元璋文盲一個,一邊打仗一邊學習,娶得好妻子,郭子興的軍隊是朱元璋靠本事得來的,不是郭家贈送的。朱元璋打仗身先士卒,親力親為。

這一點排序:朱元璋,劉邦,李淵。

4.最後看賢內助,

劉邦有呂后,有權謀有遠慮富家千金。

李淵有竇氏皇后(北周定州總管竇毅的女兒,母親獨孤氏是隋文帝皇后的妹妹,楊廣的姑姑),有賢惠美名有出身。

朱元璋有大腳馬皇后,有勇有謀有出身。

這一點排序:劉邦,李淵,朱元璋。

綜合以上四點:最牛逼的是朱元璋,其次是劉邦,最後是李淵。


十一在上海


劉邦、李淵、朱元璋分別作為大漢、大唐、大明的開國皇帝,而這三個朝代都可以說是漢人建立的大統一王朝,而且持續時間長,對中國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個好漢三個幫,他們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也都建立的自己的團隊,劉邦是以沛縣兄弟組建的漢軍集團,李淵是關中集團,朱元璋是淮西集團。

漢軍集團、關中集團和淮系集團,基本上都包含了首腦、統帥、謀士、戰將、後勤等幾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集團整體而言沒有明顯缺陷,都是比較完整,那麼三個集團相比,誰的實力強一些呢?

應該是李淵集團。

劉邦漢軍集團:

軍事統帥:韓信;

主要謀士:張良、陳平、酈食其等;

主要戰將:樊噲、周勃、曹參、灌英等;

後勤治理:蕭何。

李淵關中集團:

軍事統帥:李世民、李靖、李世績;

主要謀士:劉文靜、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等;

主要戰將:秦瓊、尉遲敬德、侯君集、程知傑、屈突通、柴紹、長孫順德、張亮、殷開山等等;

內政大臣:李建成、唐儉、虞世南、蕭瑀等等。(唐朝後期主要是由朝廷調度,因為各類機構完善,李淵就是總調度官)。

朱元璋淮西集團:

軍事統帥:徐達、常遇春;(最厲害的軍事統帥為朱元璋)

主要謀士:劉伯溫、朱升等;

主要戰將:藍玉、沐瑛、朱文正,李文忠,馮勝,鄧愈,胡大海等等。

後勤治理:李善長。


三個軍事集團中當屬李淵集團的軍事力量最強,包含有李世民、李靖,李世績三位頂尖的軍事將軍,其中李世民和李靖一奇一正,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發揮極為出色。而劉邦集團只有韓信能有這樣的水平,從軍事統帥的角度上看,韓信和李靖都是集大成者,不分伯仲,但是加上一個李世民就不一樣了,所以軍事統帥級將才能力,李淵集團要高於劉邦集團。

朱元璋集團的軍事能力中最強者是朱元璋本人,明朝軍事指揮和戰略規劃基本是朱元璋設定,徐達等人北伐的戰略規劃和行軍情況都是朱元璋提前規劃。毛主席曾經評價朱元璋是中國曆代君王中軍事能力第二的人,而這第一人就是李世民,徐達、常遇春的軍事統帥能力,在歷史上的評價比起李靖和李世績還是有差距,可見在軍事才能上朱元璋集團比李淵集團的差距還比較明顯。

從軍事能力上而言,李淵集團無論是在軍隊的統帥還是戰將的數量上,其實力都超過了劉邦集團和朱元璋集團。在戰略謀劃方面,可以說三方的能力比對不出大小,因為三方在戰略上都沒有出現嚴重的失誤,而且基本上戰略執行到最後都成功了。

後勤保障方面劉邦擁有蕭何、朱元璋擁有李善長,而李淵集團在這方面似乎是沒有比較著名的人物,這是因為李淵集團與其他兩個集團不同,李淵集團在統一天下前,就已經有完整的朝廷運行體系,各方面事務只需要按照朝廷規程辦理就行。

三個集團中李淵是唯一一個不需要帶兵打仗的首腦,因為他手下有足夠多的統帥,而且李唐集團也是三個集團中唯一一個能兩線作戰,且都取得勝利的集團。李淵黃河流域由李世民統一,長江流域由李靖統一;而劉邦集團雖然也是兩線作戰,但是隻有韓信在北方連戰連捷,而劉邦與項羽對峙敗多勝少;朱元璋也只能先對付陳友諒,而後對付張士誠,最後北伐,不能做到兩線作戰。

兩線作戰也是實力的提現,唐朝初期是中國武將的一個輝煌時期,有很多名將出沒其間,從集團人員實力到集團的硬實力而言,李淵集團高於劉邦集團和朱元璋集團。


帝國烽火


很明顯是朱重八集團了!

1,手底下的牛人多,且可以很好的把控這些牛人,領導能力強!

2,生個了26個兒子,女兒不算數了就,生育能力強!

3,把丞相廢掉,所有的活兒自己一個人幹,工作能力強!

4,把功臣悉數弄死,給子孫掃平道路,黑!

5,太子死了,讓孫子繼位,厚!

與其說朱元璋集團強,不如說朱元璋強!

朱元璋,無論從哪方便都不遜於其他開國皇帝,可以說是集大成者!

而且朱元璋的後人也特別厲害,有一位重重孫,在幾百年以後的今天,獲得影帝,成為實力派的男演員,沒錯這個人就是改姓以後的廖凡同志!

純個人觀點,一笑了之,別忘關注,勿忘點贊!


怪獸仙僧


要我說劉邦集團更強,朱元璋集團其次,最後李淵集團(非李世民集團)。三者比較主要是劉邦集團和朱元璋集團對比。劉邦集團主要隊員有張良、蕭何、韓信、陳平、曹參、樊噲、彭勃等等;朱元璋集團主要隊員有劉伯溫、李善長、徐達、湯和、常遇春、藍玉等等。第一君王對比,劉邦擅長權謀與朱元璋等同。劉邦在選用人員上,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為主。所以劉邦集團人員可以放心大膽幹,在用人方面朱元璋稍遜。第二謀士對比,即為張良加陳平對劉伯溫,蕭何對李善長加胡惟庸。朱元璋對劉伯溫的信任不如劉邦對張良和陳平那麼放心,陳平善於離間計。劉伯溫的智謀確實不錯,但有個剛愎猜忌的朱元璋難以發揮。張良加陳平要強於劉伯溫。李善長加胡惟庸在後勤政務上要優於蕭何,蕭何畢竟有很多失誤。但是張良加陳平加蕭何對比劉伯溫加李善長加胡惟庸,能力方面差不多。但是朱元璋的猜忌容易被人利用。同樣的第三軍事對比,其實就是韓信對比朱元璋加徐達,朱元璋有自己的軍事思路,善於打硬戰。畢竟對手是韓信,一定不會和你打硬戰。三者比較,劉邦集團更強,而朱元璋會敗在自己的剛愎猜忌上。


懼意恆生千珏


歷史上任何朝代任何人能力都比不過朱元璋,從一個無父無母的遊方行乞的和尚到打敗蒙元和各路派系,最後到統一大明的九五之尊,只花了十多年!(⚠️注意是十多年)四十歲登基!出身最低微,文化最低!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明朝更是在其子朱棣手上領土開闊至1300多萬平方公里!雖然有很多人不服氣,但是你就是找不到第二個人!


鍾正觀先生


看到很多人說朱元璋起步最低,和尚,劉邦起步是亭長,所以朱元璋最艱難,我就想笑!劉邦就是村長,最多算是個鄉長!其實就是個地痞流氓!但是這個人講義氣,為了不讓鄉親們因為遲到而送死,揭竿而起!聚在山林裡,其實就個藏在山裡了!不敢出來!這種起步階段有多慘,但是劉邦知人善任,我也是實在想不明白,一個沛縣竟然能出那麼多人才,有蕭何,曹參,樊噲,夏侯嬰,還有呂雉!等等!其實這是因為劉邦會用人!再看看朱元璋,剛開始雖然是和尚,但是他參加起義軍的時候,娶了大腳嬸!哈哈,那可是郭子興的乾女兒!也就是他成了一路起義軍首領的女婿,也就是剛開始就得到一支軍隊!李淵別說了!所以說從起步來說,最艱難的肯定是劉邦!並且劉邦開創的大漢天下在傳播華夏文明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犯我強漢者,歲遠必誅!多強大的聲音!

再看對手,劉邦的對手前期是秦朝,後來是項羽!並且是鼎盛時期的霸王項羽!朱元璋的對手是昏聵的元朝統治者和陳友諒等起義軍!李淵的對手是割據諸侯!毫無疑問,劉邦的對手項羽才是最強的敵人!

綜上所述,劉邦最強,朱元璋第二,李淵第三!


空山明澗


當時各自國情不同,沒有可比性,但非要作一個比較我認為劉邦集團當屬最強。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如下三點作比較。一,三人的統率能力以及個人能力。二,集團內部干將素質水平。三,各自所處的時代國情。我們先講第一個,統帥能力大小這個朱元璋肯定是完勝的。因為李淵當時確實是坐鎮後方的,真正發揮作用的是他的兒子李世民,如果把朱元璋與李世民作比較,朱元璋肯定不如,猶其在用兵方面,唐宗宋祖在歷史長河中的名號是響噹噹的。所以加上“集團”兩個字,第一輪當屬唐朝李氏集團勝出。

再看各自干將,首先說劉邦,他從一開始就是推舉出來的,當時地位在蕭何之下,勢力也最弱,自從遇到了張良就一直言聽計從,極善用人,極善納諫。張良,蕭何,韓信陳平等,都是化腐朽為神奇的人物,其中很多經典案例,後世再難複製,朱元璋集團謀臣良將雖多,很難有人比肩張良,韓信等,就是與李世民,李靖比較都遜色很多。如果三個集團在同一時代對立,首先垮臺的很可能就是朱元璋,論謀士劉伯溫不及張良,不及房玄齡,李善長不及陳平,不及杜如侮,如此強弱就非常明顯了。

再就是各自的歷史背景,所處對手的強弱,朱元璋也是最好的。因為元朝是外族侵略,民不聊生再添民無聊生,起義群眾基礎最好,對手最弱。如陳友諒之人難與竇建德宋金剛相比,他們極欲統率用兵之能,更難與項羽相比,據史料記載,項曾以三萬人擊潰劉五十六萬諸侯合師。而李氏集團絕非劉氏集團敵手,韓信戰李靖綽綽有餘,謀略又更勝之,大小諸侯不管是敵是友統統可以為己用,已達無招勝有招,無劍勝有劍的境界。

綜上所述,劉邦集團當屬最強。


正曉峰


大家好,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屬於不同時代的軍事、政治集團的縱向比較,可以從技術(這個簡單)、人力資源(這個複雜)兩方面進行分析。

1.技術上

時代最晚出現,14世紀的朱元璋集圖實力最強,因為這時候已經軍隊有火器了。

其次是李淵集團,7世紀的騎兵已經有馬鐙了。

劉邦最弱,公元前3世紀,既沒有馬鐙,也沒有火器。


2.人力資源上

李淵集團最強,李淵之後,繼任者李世民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實現了貞觀之治,確立了盛唐。

劉邦之後還沒有進入強漢,朱元璋之後反而發生了靖難之役。

劉邦和朱元璋兩個人,都在建國之後大殺功臣,朱元璋幾乎是殺光了功臣,明朝的人力資源損失慘重,所以最弱;而劉邦雖然也殺功臣,漢初三傑只殺了韓信,異姓王中還殺了彭越和英布,給呂雉、漢文帝留下了不少人才,因此排名第二。

綜合比較,李淵集團第一,劉邦第二,朱元璋第三。

因為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李淵集團開創了我國封建帝制時代的最高的高峰——盛唐。

劉邦集團建立我國封建帝制時代的第一個高峰,第二高的高峰——強漢。

朱元璋集團建立了我國封建帝制時代最後一個漢人皇族的王朝,僅此而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