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劉邦、趙匡胤、朱元璋這三個人放到同一朝代,以這三個人的脾氣秉性,誰會當皇帝?

岙立岙ZGC


三個皇帝中,最沒戲的一個應該是趙匡胤,儘管說趙匡胤是文武全才,但是,他的江山是從人家小孩手裡奪過來的。

我們都知道,趙匡胤是經過黃袍加身當上的皇帝。

他搶的皇位,就是人家後周開國皇帝柴榮的兒子周恭帝的。

當時的周恭帝只有八歲,老爹柴榮剛剛死了幾個月,趙匡胤就開始導演了黃袍加身的事件,然後自己當上了皇帝。

當時周恭帝年紀比較輕,面對如此厚顏無恥的趙匡胤,他也是沒有辦法。

說實話若是周世宗柴榮在的話,打死趙匡胤他都不敢這樣做的。本來柴榮看著趙匡胤這個人對自己還比較忠心,所以,就提拔他當了禁衛軍的首領。

沒想到他竟然在柴榮死後,篡奪了皇位,真實人心不蠱呀。

這樣的趙匡胤和劉邦,朱元璋這兩個猛人比起來,應該要遜色不少。

要知道劉邦和朱元璋,他們都是從社會最底層起來起義的人,他們這種人要身份沒身份,要地位沒地位。在亂世之中,他們起義的時候,遇到的阻力也是最大的。但是,最終他們都是能夠取得天下的人。

我相信天下的所有皇帝,他們都沒有這兩個人得皇位的難度大。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們兩個才是最強的。

那麼,若是讓劉邦和朱元璋爭搶皇位,他們兩個最終誰能勝出呢?

儘管說朱元璋的起點,比劉邦的還要低很多。但是,就他們的團隊來看,我覺得朱元璋要比劉邦弱一些。

可能朱元璋本人的能力,要比劉邦強上那麼一點點。但是,他們總體團隊的能力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朱元璋帳下最厲害的一個武將是徐達,劉邦帳下最厲害的一個武將是韓信。很顯然韓信是要比徐達厲害很多的,要知道歷史上只有一個兵仙,這個兵仙就是韓信。

韓信不但擅長打以少勝多的戰役,而且他同樣可以打以多勝少。用他的話來說,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這樣的韓信,徐達肯定是比不了他的。

朱元璋帳下最厲害的一個謀士是劉伯溫,劉邦帳下最厲害的人是張良。同樣劉伯溫對比張良也是弱了一些。

張良最起碼在幫助劉邦打下天下來之後,他獲得了善終,但是,劉伯溫的死還是和朱元璋有一點關係的。

這說明劉伯溫的謀略相對比張良還是低那麼一些的。

還有李善長和蕭何,他們也不是一個級別的。所以,就整個團隊而言,我覺得朱元璋集團還是差那麼一點,

所以,最終劉邦勝出的概率比較大。更何況朱元璋在當了皇帝之後,他很多做法都是在效仿劉邦。

比如說封自己的兒子為藩王,讓他們可以擁有帶兵的權利......。


漢史趣聞


劉邦、趙匡胤、朱元璋都是歷史大浪淘沙,篩選出的勝利者,這三個人都算是草根出生,一步步登頂權力巔峰。如果是放在一個朝代比試,你說是一起放在漢朝,還是宋朝,還是明朝?



時勢造英雄,不同的時代造就不同的英雄。但既然來了,不凡出招隨便比劃比劃:

第一招,比名字。

據說名字裡含著一個人一生的運勢,現在取個名字都得符合陰陽五行,可是這三人的本名卻實在沒什麼技術含量:

劉邦,劉季也,劉家的老三。

趙匡胤,趙九重,九重天?飄的有點高。九天攬月嗎,想象力夠豐富。

朱元璋,朱重八,又一個孩子,都八個了,透出的都是父母滿滿的無奈,造人容易,養人不容易,何況災荒連年的時代。

從這“原汁原味”的名字比試上,看不出運勢和高下,比數字可以,九大於八,大於三。趙匡胤勝出,有點無厘頭是不是。

來點實力較量,好嘞!



第二招,掄膀子

劉邦泗水亭長,起義前東躲西藏,起義後酒色見長。朱元璋貧民出生,一個遊僧一雙赤腳,行乞天下。趙匡胤軍人出生,一身武藝任俠天下,自創三十二式長拳,剛柔相濟,招招致命。

掄膀子三個開打,趙匡胤以一敵二都能毫無懸念的勝出。

明戚繼光《紀效新書》載:“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長拳。”



第三招,說正經的比戰略佈局

【一】劉邦

劉邦在得韓信之前,憑人氣,也算一路開掛進了咸陽,後來是追著項羽撕咬,一直都處於被動挨打狀態,直到韓信井陘之戰破趙,隨後伐燕,滅齊,開拓北方戰場,才在戰略上,取得了對陣項羽的優勢地位。

劉邦撕毀鴻溝之盟後被困在固陵,催著韓信馳援,韓信沒理他,直搗項羽巢穴彭城,毀了項羽的根基,斷了項羽的後路,再重兵圍堵。

韓信高明,劉邦只是疲於應付。

【二】趙匡胤

趙匡胤一生的事業,如同他練的拳術,都是綿裡藏針,輕拿輕放,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平定後蜀、招降南唐等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杯酒釋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重的局面,戰略佈局就像他的拳術,招招都是無招勝有招,打得漂亮。



【宋太祖當年畫可好? 這笑太喜慶了】

大宋朝經濟富庶,文化繁榮,可惜軍事實力一直孱弱,被迫與遼、西夏分而治之,未能完成天下一統,是一直以來的遺憾。

大宋朝不能與北方遊牧民族分庭抗禮,一個重大的原因就是中原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失去了防護北方遊牧民族的長城屏障,遊牧民族在長城內外扎穩了根基,進犯中原不但有了跳板還有根據地。

趙匡胤曾經設立“封樁庫”貯藏錢、帛、布匹,希望能贖回被後晉高祖石敬瑭獻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可惜他死的早,才五十歲,政權就落到了弟弟趙光義手中。奪回幽雲十六州,這一願望終宋朝幾百年都沒能實現。



【三】朱元璋

朱元璋的戰略佈局,據說千古以來,除了唐太宗李世民就屬他了,位居第二。他從郭子興那出來,就帶了幾十個人,在元末群雄逐鹿的中原大地,白手起家爭得一席之地,到最後消滅元朝,都勝在戰略部署穩步推進有條不紊上。

第一步選元兵防守較弱的南京為根據地,廣積糧,緩稱王。趁劉福通在北方抗元,張士誠和陳友諒撕咬,壯大自己。

然後出快招滅陳友諒、張士誠,接過被元軍打敗的劉福通的反元起義,打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旗子,調動全漢族人民抗擊外族侵略的積極性。

在滅元朝的過程中,又顯示了朱元璋高超的戰略佈局。朱元璋並沒有直接進逼元朝大都,而是先出其不意分別擊潰駐守在河南、甘陝的元軍,打掉元政權的外援,然後包圍元大都,將蒙古貴族驅逐出長城外,戰略戰術極為高超。但是朱元璋的治國理政,我是不敢恭維的,一個字就是殺,野蠻,殘暴地殺、殺、殺……



因此,如果把劉邦、趙匡胤、朱元璋放在一起亂世爭雄,劉邦碰上實打實的朱元璋,肯定是鬥不過的。

趙匡胤真是學到了武學的最高境界,止戈為武,能用文的解決,絕不動武;能用錢財解決,也絕不大動干戈。因此,北宋是士人最好的時代,也是政治最開明的時代,也是文化大發展的時代。

朱元璋最穩最強最狠,按照叢林法則,朱元璋最有可能成為皇帝,但是我希望趙匡胤是皇帝,你看他老人家的畫像,慈眉善目的,那麼“佛系”,對於老百姓來說,他會是一個好皇帝。

元芳,你怎麼看?


開涮歷史


如果劉邦、趙匡胤、朱元璋三人同處一代,我看朱元璋當皇帝的可能性最大。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這樣評價劉邦:"世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大概是說那個時代缺少真正的英雄人物跟劉邦爭奪天下,才使得這個無賴成就了一番事業。也許阮籍的看法有道理。劉邦在總結經驗時曾說過:"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填國家,撫百姓,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攻必克,戰必取,吾不如韓信″。劉邦是靠漢初三傑得到的江山。三傑不在時,劉邦總打敗仗。二是趙匡胤江山大體上是繼承後周的,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才取得和穩定了政權,縱觀五代政權的更替,總覺得趙有檄幸的成分在內。相比之下朱元璋出身最低下,但個人綜合能力最為突出。朱元璋的對手也較為強大,象元朝、陳友諒、張士誠、等都不好對付。雄才大略的朱重八憑一己之力統率著他的各路屬下,以摧枯拉朽之勢消滅了他的敵人,統一了一個完整的中國。從氣勢上較上兩人超出甚多。在脾氣秉性上,朱元璋獨斷乾綱,威懾力強悍。其它二人皆有優柔寡斷之嫌。因此說朱元璋當皇帝的可能性最大。


天山月3


拋去其它因素,僅從脾氣秉性來探討,這個問題其實變得簡單了。去掉偶然因素,去掉個人能力,那麼比較的就是誰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才為他效力。

以我們對他們三人的熟知,相信基本上都會選擇趙匡胤,沒有人會選擇朱元璋。

以我們後世所看到的,很多人可能會對趙匡胤有所誤解,總覺得趙匡胤比較仁慈。

有句話叫做“慈不掌兵”,趙匡胤可是長年帶兵。千萬不要以為趙匡胤是個善茬兒,逆撫他的龍鱗一樣會要你的命!

趙匡胤登上皇位,主要是靠著兵變。趙匡胤長年帶兵征戰,在武將中還是比較有威望的。趙匡胤手下的人才大多是以武將為主,文臣謀士方面則相對較少。這也可以看出趙匡胤在吸納人才方面,與劉邦朱元璋相比相對較差。當然也有在掌握軍權時不方便多吸納文人在身邊的原因,畢竟那時候還要避免惹火上身。

劉邦和朱元璋身邊的那套班子,文臣武將全都具備。趙匡胤在這一點上與他二人相比,稍稍處於劣勢。即便趙匡胤自己不是依附人下,大肆招攬人才,以趙匡胤長年帶兵養成的風格,恐怕招攬的人才還是以武將居多,謀略型的人才相對還是要少一些。

不過趙匡胤有個弟弟趙光義。別看趙光義打仗不太行,可是在招攬人才方面別他哥哥要強上很多。他們兄弟倆兒,正好能夠互補發揮各自的優勢。

劉邦的性格豁達,是最招人喜歡的一種類型,基本上是各種類型的人都比較喜歡劉邦。劉邦非常討厭那些儒生,可是偏偏就有很多儒生主動去投奔於他。

朱元璋的性格恐怕就不太招人喜歡。如果這三個人同時招攬人才,朱元璋恐怕是最沒有人氣的。

從招攬人才這點來看,我比較傾向於劉邦和趙匡胤。對於朱元璋持悲觀態度。

三方互相爭霸,必然也伴隨著人才爭奪。

朱元璋在性格方面,明顯沒有其他倆人有魅力。朱元璋的性格狠毒猜忌,反間計恐怕比在項羽那裡還容易得手。

趙匡胤和趙光義如果能夠“兄弟齊心”,應該是最具實力的。但是趙光義的野心也不小,別人也會利用這點做點文章。一但趙匡胤兄弟倆有了矛盾,很有可能會出現袁紹、袁術的那種狀況。趙匡胤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

劉邦那種豁達的性格,反間計就不太容易得手。劉邦既能看得開,也能暫時容忍。最主要的是,劉邦捨得放利給他人,實在不行還可以做盟友。一般不會把人給逼到對方那裡。

如果再加上對人才爭奪的這個因素,我更傾向於劉邦。

僅從三人的脾氣秉性來看,他們的排名是劉邦、趙匡胤、朱元璋。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寄暇學宮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要無月來說,這三人中,劉邦當皇帝的可能是最大。

來看看這三個人的皇帝養成計劃。

趙匡胤

先看趙匡胤。

趙匡胤出生於五代十國典型的軍人家庭,這是一個武夫出人頭地,在世上橫著行走的時代。

趙匡胤雖然個人能力很強,但他的起步和他的軍人家庭背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如果不是靠著這層裙帶關係,趙匡胤可能做一個大頭兵,去積累戰功,但很可能在出人頭地之前就戰死了。

趙匡胤的起步限制條件是三人中最大的。

朱元璋

朱重八就是一個草根,徹徹底底的草根。

朱重八的發跡史源自自己的野心和努力,在他的努力下,他當上了郭子興的女婿,從此他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

這之後,朱元璋將自己的舞臺越做越大,但是,單槍匹馬開始走向人生的朱元璋,依然離不開郭子興這個關鍵點。

所以,朱元璋的限制條件比趙匡胤要寬鬆很多,但依然很關鍵。

劉邦

劉邦這個流氓,耍流氓得到了整個天下。

這個厚臉皮的流氓,真正的白手起家,卻從身邊籠絡起一批聽他話,願意為他去拼命的鄉黨集團,即便某些成員的社會地位比劉邦高很多,劉邦依然能吃定這些人。

劉邦有自己的方法去用人,韓信本事那麼大,卻被劉邦捏的死死的。

同樣是狡兔死走狗烹,同樣是鳥盡弓藏,劉邦一個個對付,且得心應手,不像朱元璋,搞的滿朝上下腥風血雨,明明給了免死鐵券,卻又食言耍賴,耍著霸道揹著惡名,劉邦才不幹這種事。

看來看去,劉邦的能力都在另兩位之上,因此,無月認為劉邦最可能當皇帝。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朱元璋個人能力最強,而且他自己就是軍事戰略家。他後半生對功臣的殺戮是個汙點。但是,他的領導才能也是有目共睹的,淮西軍事將領和浙西智謀團都為其效力奔走。其政治能力,也高於李善長、徐達這些部下 ,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有目標、有勇氣、有魄力、有手段。與老毛是同樣級別的。

劉邦打仗不行,但是能聽進建議,任用人才,依靠一群能人幫他打天下。劉邦後期一樣誅殺功臣,並不比朱元璋手軟。劉邦個人軍事才能遠不及韓信、項羽,其政治才能不及蕭何曹參等人。

趙匡胤,個人能力最弱,他出生於官宦之家,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軍事才能,比柴榮的能力已經弱不少。如果不是柴榮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母,如果趙匡胤當時不是禁軍首領,比如此時他正在地方擔任某節度使,那麼趙匡胤可能沒有能力建立宋朝。

所以,我覺得,論個人能力,朱元璋優勢明顯。論軍事集團的實力,劉邦團隊略勝朱元璋團隊,但是真打的話,也難分勝負,要看對時機的把握。


RaymondIT


假設這三人在一個時代,若論心計,狠毒,朱元璋當是第一,第二劉邦。當帝王者首要條件就是冷血無情。因此,這三個人中最終朱元璋登上皇帝寶座。趙匡胤不論出身,經歷都比這二人優越。但趙匡胤太重情重義守信孝順(年輕時千里送京娘,開國皇帝中唯有他和李世民沒做“狡兔死走狗烹”的事兒。母親囑咐他將帝位傳給弟弟他遵命了。)這樣的人,玩陰的永遠不是朱元璋劉邦的對手,因此,他當不了皇帝。劉邦,可說是地痞流氓出身,機緣巧合,當了皇帝。若論陰毒,還是沒有朱元璋狠。劉邦是有賢臣良將輔佐,才得了天下。有幾次他都準備放棄了要投降。再說朱元璋,是有史以來最有心機最狠毒的皇帝。當了皇帝,太子死了,為了孫子日後不被趕下皇帝寶座,以反腐的名義殺了四萬多名官員。更不要說開國功臣了,貌似只有湯和得以善終。因此,這三人在一起,最終會是朱元璋當皇帝。


野馬老了


劉邦


要想幹成事,一般要具備三方面的高要求:文化素質、人格魅力、戰略水平。劉邦、趙匡胤、朱元璋這三人在這三個方面高下之間怎麼樣呢?

劉邦起義前當過泗水亭長,是個小無賴。文化基礎不如將門之後趙匡胤,但是比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識字肯定要多。不過,朱元璋愛學習,邊打仗邊學習,學到後面,不但超過了劉邦,甚至超過了趙匡胤。朱元璋是個熟讀歷史的人,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非曲直,朱元璋都瞭然於胸。在這個方面,排名朱元璋第一、趙匡胤第二、劉邦第三。

劉邦是小流氓出身,講義氣是標配,身上從頭到腳散發著誘人的帶頭大哥氣息,吸引了一幫牛鬼蛇神前來幫忙。劉邦也有自知之明,他說: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而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朱元璋


也就是說,具體工作劉邦永遠都不行,但是會用人,會有一批人心甘情願為自己效力。趙匡胤也是這方面的高手,他有一批結義兄弟,史稱“結義十兄弟”。這些人對趙匡胤都非常好,趙匡胤對自己的結義兄弟們也很好,正是他們幫助趙匡胤當上了皇帝,趙匡胤也都保全了他們,杯酒釋兵權,防止陳橋兵變再次上演。

朱元璋更是這方面的高手,他從一個流浪和尚到建立大明帝國,15年的時間,掃蕩群雄,華麗轉身。朱元璋一路走來都知道拉攏人才,知道和手下交朋友,文官武將,要啥有啥,大家覺得朱元璋靠譜,願意跟著朱元璋奔前程。加上朱元璋長得一臉正氣,所以有著非凡的人格魅力,在這方面朱元璋派第一、趙匡胤排第二、劉邦排第三。


趙匡胤


戰略水平上朱元璋當之無愧排在第一位。朱元璋心思縝密,做事有章法,他的集中優勢兵力思想、優待俘虜思想、民族平等思想、穩紮穩打思想等等戰略戰術思想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具有近代意義,為毛澤東思想提供了學習借鑑。

劉邦在這個方面也不錯,只用了4年時間就打敗了強大的項羽。這方面,趙匡胤顯得就不足了,當年後周世宗柴榮採取的是先北後南戰略推進國家統一,趙匡胤改為先南後北,結果直到去世,花了16年時間也沒有實現國家統一。這方面朱元璋最優秀、劉邦次之、趙匡胤差一點。趙匡胤的能力主要是在治理國家上,他結束了唐末、五代十國一百多年的混亂,採取以文御武的辦法治理國家,防止地方割據,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貢獻也是很大的。

有句話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其實就是這個道理,總的來說就是一代人比一代人強。劉邦、趙匡胤、朱元璋三人在同一時代爭雄的話,不出意外的話,朱元璋毫無疑問地勝出。朱元璋不但聰明,而且勤奮,意志堅強,從不懈怠,他是陽明心學的真正先行者和奠基人,是王陽明的精神導師。


坐看東南了


如果非要將三個人放到同一個時代的話,我認為當皇帝的應該是劉邦,肯定不會是趙匡胤,朱元璋猛一看好像會獲勝,但他跟劉邦比還是差一點,無論打天下還是治理天下,都差那麼一點點。首先說趙匡胤,他是從孤兒寡母手裡搶的天下,是最無能的體現,雖然單打獨鬥趙匡胤最厲害,但打天下不是單打獨鬥,靠的是整體實力,在這方面趙匡胤毫無勝算,所以在劉邦和朱元璋面前趙匡胤毫無競爭力,必敗。其次,再說劉邦和朱元璋,這兩個人有很多相似點,又有很多不同點,比如他們所處的時代都是由短暫的統一走向軍閥混戰的時代再到較長時間的統一,他們都是在起義中成長起來的,所不同的是,劉邦開始就是頭領,而朱元璋最初不是頭領,逐漸成長為頭領。劉邦就是個小混混兒,可以說沒有任何“能耐“,用劉邦自己的話說就是“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可是他能整合各種資源,使各方面的人才在他這裡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都能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命,“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韓信本來是投奔項羽的,可不被項羽重用,後來經蕭何引薦,受到劉邦重用,楚漢相爭打了多年,劉邦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直到垓下之戰,這離不了蕭何的後勤保障,朱元璋個人軍事能力比劉邦強的多的多,可對各種人才的整合能力卻不如劉邦,而再看對待打天下的功臣的態度,以及他們的身後事,就可看出誰高誰低了,劉邦除了殺了三個異性王外,其他功臣都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局,朱元璋對他的那些功臣可謂是趕盡殺絕,以致於在他死後他的欽定接班人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竟無人可用,再看劉邦,在他死後,呂后專權,可曹參、周勃、陳平等這些功臣的存在,使得劉氏政權的平穩過渡,保證了社會的平穩。所以,劉邦更勝朱元璋一籌。


廣羊老人


毋庸置疑,自然是朱元璋。

劉邦、朱元璋和趙匡胤三人人放在一起比較,我想很重要的一點是因為這三個起家都是依靠一幫弟兄。劉邦建立漢朝依靠了樊噲、夏侯嬰、曹參、蕭何這些死黨,而趙匡胤依靠了“義社十兄弟”,及包含了石守信、李繼勳等人,朱元璋發展壯大則是依靠他的淮西子弟,其中包括徐達、湯和等人。

從三人的能力而言,劉邦是一位大政治家,但是軍事才能一般;朱元璋和趙匡胤都是武將出生,也都是傑出的政治交家。歷史上對劉邦評價多為“倜儻疏達”,而對朱元璋的評價是“實帝王,豪傑,盜賊兼而且也”。若他們在同一個時代,那麼誰會當皇帝呢?

首先排除趙匡胤,因為趙匡胤是撿便宜,他沒有經歷從無到有的過程,雖然後倆逐漸統一了中原地帶和江南地區,但是在創業這條路上他相對劉邦和朱元璋容易太多。並且在周世宗活著的時候,趙匡胤是沒有任何機會超越周世宗,所以他若與劉邦或者朱元璋同時期,絕對不是他們兩的對手,因為劉邦也好、朱元璋也罷,都不會給趙匡胤這種便宜可以撿。

劉邦和朱元璋都是農民出身的帝王,也都是在起義大軍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劉邦與朱元璋不同之處在於,劉邦的起義軍在發展和壯大的過程中接收到很多人的幫助,先遇到張良,後來的酈食其,這些都樂意幫助劉邦,也給劉邦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而劉邦也按照這些建議做了。劉邦是以非常樂於接收人意見的人,劉邦性格中的不拘小節和豁達是他成功的 很關鍵一點,毛主席也稱“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

朱元璋同樣作為窮苦出生,他在打天下的過程中也是廣泛招攬英才,與劉邦不同的是,朱元璋比劉邦更加主動。劉邦集團除了沛縣的老骨幹,基本都是主動投靠,而朱元璋更喜歡主動出擊,為了招攬名仕,他主動請劉伯溫出山就是證明。並且朱元璋的軍事才能超強,也能聽取別人的意見,“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就是高升提出的建議,朱元璋採納並實施了。

從個人能力而言朱元璋要高於劉邦,而兩人都是窮苦出生,都能比較考慮下層人民的生活,也更容易得到人心,朱元璋在這一點可能還要高於劉邦一點。但是爭奪天下主要還是人才的爭鬥,劉邦的被動和朱元璋的主動,我認為朱元璋主動的效果要好。

劉邦之所以能吸引那麼人才到來,如韓信、陳平等人,主要原因是項羽不能容人,有對比才有傷害,所以那些不願意在項羽手下效力的人就都跑到劉邦那邊去了。而在同時期,朱元璋是不會與項羽一樣排擠人才,所以劉邦不主動招攬人才就容易錯失人才,而朱元璋主動出擊,召集的人才將會更多。

朱元璋出身於一個貧苦家庭,從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四處討飯的小和尚,全靠自己的奮鬥成了一個統一王朝的開國皇帝,這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事情。

後世順治帝評價朱元璋說:“朕以為,歷代賢君,莫如洪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