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樂竹蓀|福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將樂竹蓀有30多年的栽培歷史,1986年將樂縣引進竹蓀菌種,1987年海拔四五百米的山澗竹林中栽培成功。竹蓀在當地被人們稱為 “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竹蓀營養美味、香味濃郁,自古就被列為“草八珍”之一。


將樂竹蓀|福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將樂竹蓀屬棘託竹蓀,子實體肥大,菌裙張開、菌裙長(烤乾17-20釐米)、朵大、肉厚、長短均勻、色澤潔白,口感脆,香味濃郁、鮮美可口、營養豐富,貯藏過程不易變色。

將樂縣域大田土壤主要是灰泥田,土質疏鬆肥沃,腐殖質高;水資源豐富,水質微酸;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區,地理條件與竹蓀栽培溫度、溼度、光照、空氣,水質、酸鹼度適宜環境條件相符,是竹蓀生產的最佳區域。


將樂竹蓀|福建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


近年來將樂縣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實施科技興菌戰略,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將樂縣雪峰山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將樂縣鏞農先生古鏞鎮助農電商中心等食用菌生產龍頭企業帶動農民發展竹蓀種植,開展網絡銷售新模式。2010年後,竹蓀栽培模式也由搭蔭棚栽培向立體模式發展,竹蓀種植面積逐步擴大。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將樂竹蓀”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目前,將樂全縣種植戶3000多戶,發展竹蓀種植8000多畝。2019年以來,福建將樂首次使用鴨糞混合代用料種植竹蓀,不僅實現了技術創新,還助力農民增產增收,畝產可採收竹蓀突破兩百斤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