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中如果遇到過去沒有的字可以自己創造嗎?

寬袍道人


圖文【篆刻中不可以自己創造字】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至今已有數千年曆史,中國漢字的形成,經過數千年的演變發展和千錘百煉,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傳統,不但在篆刻方面,即使在其它文化創作等各個方面,無權自己創造字。

一.篆刻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國文化發展史上,著名的篆刻大家、宗師級人物 徐三庚,就是篆刻文化的傑出代表。

二.徐三庚出生貧寒,觀中道人有擅長書法篆刻者,徐三庚從小便得到真傳,隨即入門,經過刻苦學習,苦練基本功,逐步成為了中國文化歷史上的篆刻宗師。

三.徐三庚其作品特點,既有摹擬漢印之基礎,又有漢碑額篆及天發神讖碑之書法根基,他的篆刻上溯秦漢下逮元明,並致力於浙派,後來又取法於鄧完白及漢碑額篆與天法神讖碑。

四.徐三庚的篆刻,飛動體勢,使之熔為一爐,並加上用筆妍媚潑辣,用刀細切利落,章法虛實適當,獨闢蹊徑,當屬自己的獨特風格。

徐三庚在中國文化史上,是繼趙之謙同時代的又一位創新篆刻大家,他的篆刻作品被後世們稱為“曹衣出水、吳帶當風”之美譽。

謝謝悟空小秘書問答邀請!






祥福


這是一個比較折磨人的問題,很難得到標準答案。

我的觀點是:一是儘量不要隨意造字。二是萬不得已時也不是絕對不可以。

凡刻印者都知道,我們刻印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配篆,即在鐘鼎籀篆等字體裡選擇所需要的字,可是有些字體中找不到你需要的字,比如說甲骨文,我們只考釋出一千五百多個字,其中很多常用字都沒有,顯然無法滿足刻印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是可以“變通”的,不妨一“造”,也算“萬不得已”吧!

我的朋友曾要求我在他的配飾上刻“如意”二字,而甲骨文字典中只有“如”字沒有“意”字,於是便用字典中的“立”“曰”“心”拼了個“意”字。也注意到很多寫甲骨文的書法者都是運用的這種拆分聚合的方法。我覺得應當叫“組合法”。

至關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運用這種“組合法”,必須充分注意字體的風格特點,保證整個印面的自然和諧統一,不留“人造”的痕跡。當然,要做到自然和諧統一絕非簡單,需要下苦功研習古漢字,並從中真正瞭解和掌握各種古漢字各自不同的特點和規律。

我之所以說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比較折磨人的問題,是因為這是許多刻印者在實踐中必然遇到的又很無奈的問題,而且有一定的“風險”,稍有不慎,便會不倫不類,破壞古漢字的美感,讓人無法接受。這些苦衷,不刻印者是無法理解的,如果我是不刻印者也會同樣堅決反對造字的。所以,說絕對不可以好像太不近人情,更無法解決缺字的實際問題。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不論是說可以也好,還是說不可以也好,都沒有一條明確的“法律”或“法規”作依據。說句玩笑話,如果國家哪個主管部門制定下發了《關於嚴禁篆刻印章使用自行造字的規定》這樣的文件則另當別論。再則,如果說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未免太抬舉了我們這些普通的篆刻愛好者,那都是大師的事。我們這些人不就是個玩嗎?何苦自己為難自己呢?有什麼可以不可以的呀?

個人想法,隨意說說,請朋友們指正。











七七八八的雜貨店


什麼是通假字呢?通假字就是用一個同聲韻字通另一個字就是通假字。例如:泉通錢,以前最早的時候沒有錢字,秦幣上的錢字都是泉字;在通才,在才不分,花華不分……等等。

使用各種工具字典書,首先把簡化字翻譯成繁體字,然後把所需刻的字,分別寫出來,距離相對隔開點,好把查閱出來的字都能寫上,例如:美意延年,分別查大篆、小篆字典。大篆有《古籀彙編》,小篆有《說文解字》漢-許慎著,至於《康熙字典》不能用,謬誤太多,很多的字不符合六書,《六書通》也不能用,篆書都是以《說文解字》為準的,覺得造型不是需要的風格,可以以文字學觀點進行適當變,但結構不要亂變,必須以文字學方法進行變。篆刻正文、書法作品、繪畫題款不能錯字,錯誤字嚴格來說報廢。《漢印分韻合編》不能用,原因是漢代工匠所為,不符合文字學標準,所以不能用。

為什麼一句需要刻的詞句,多查找一些品種字出來呢?因為很多的字可能刻出來並不是十分理想的,在實際中經常這樣,有時候換大篆可能相當好看的。這就是為了作品達到十分滿意,迴避產生不好看的作品問世,至於其他作者我不知道是否是這樣,反正我是這樣進行工作的。

查大篆字典、工具書,須要注意一下存在的問題,大篆字有限,一般把不同時間的字都混合在一起了,例如:一個''人''字,下面出自有璽文、散氏盤、鐘鼎文、石鼓文等等,鐘鼎文多是青銅器,石鼓文是石質材料上的文字,如果使用璽文,必須全部是璽文,使用散氏盤全部是散氏盤文字,不能混合使用,以此類推。作者查閱出來的字,在查閱出來的字邊上註明散氏盤,簡寫散,璽文註明璽,小篆註明小字,經過這樣查閱出來的字,進行配篆寫草稿印樣,多是用毛筆進行,如果沒有毛筆情況下,可以簡單用其他筆簡單寫樣可以的,在正式上石前,必須用毛筆詳寫,凡需要增加、修改等等都是這個時間修改好,認真寫出來,反字寫在石頭上後,可以在對面放鏡子,對著照,進行檢查,適時糾正,不合意,可以將石材在水砂紙上磨平重寫。直接用毛筆上石寫字,初學者也不例外,開始寫會有困難,多寫幾次就能掌握好的。

一般一方印稿,多寫出稿樣,從中選擇出滿意的稿樣出來,多放幾天,反覆看,覺得十分滿意後上石刻之。這樣做的好處是:讓每一方印好看,不浪費精力和體力,刻一方就是一方好印,長此這樣養成好習慣,畢竟刻印不同寫字、繪畫,需要指、腕力的。

書店有通假字方面的字典工具書購買的。


石千石519


篆刻中如果遇到沒有的字,是否採取創造取決於能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性創造。

日本人對印章的講究比我們中國人還要複雜,分為銀行印,日常印,實印三大類,有些日本漢字本身就是日本式漢字,根本就沒有篆書體。怎麼辦?

本人與日本社會一樣,只能一本正經的進行創造”篆字”,前體是必須具備能一眼識別出字的邏輯存在。

如“沢”字,“畑”字等日式漢字那有什麼篆書,為了滿足篆刻的需求就必須一本正經的造字了。



”沢與畑”造的怎麼樣?用篆體籀文筆意寫出來的“沢與畑”不但有篆味,識別度也很強吧。

這就是面對日本人會發生的實際情況,必須活學活用“因地制宜”,關健是日本人都認可這種造字。


呂永亮


翻翻評論都說不可以。但又說可以使用通假字,實在沒辦法了才能臆造,說明出處。這不是自欺欺人嗎?先說不可以觀點,不成立!有些字確實無法解決,那就不要刻了?如此消極是不講道理。那麼就是說可以,其實大多數意見是可以的,通過一些變通解決這個問題。這才是正解嘛,何必藏著掖著說不可以又這樣那樣呢?古人篆刻和今人相比是有侷限性的,他們不可能想到未來人的難處。我們師於古人不可教條,古人沒教的我們不能創新?當然創新的條件是要保持古韻,合理美觀,符合大部分人的審美要求。創新如果太突兀了當然是不行的,不是對不起古人,而是對不起自己對篆刻藝術的理解。我的觀點就是可以造字,但是要有條件,符合篆法。毫無章法的創造不可取,一味的循古守舊也不可取。那麼所謂篆法就是要沉下來仔細研究印譜篆書,這點沒有捷徑。這就是篆刻和電腦刻章的區別,學而活,摹則死。


孫悟空的棒


篆書,分大篆、小篆;大篆還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

應多備一些篆書字典工具書,《說文解字》《漢印分韻》《繆篆分韻》《甲骨文編》《金文編》《康熙字典》……以供查找選用。

篆刻用字力求有出處,斷不可臆造。


說三道四者


請教,這枚古印章上是什麼字





南孔古藏


可以,就像生活中覺得你爹不稱職,你可以創造一個爹,沒人會管你。


用戶95104068412


1.小篆《說文解字》都有.2.漢印和金文字較少,可通假,拼字,減邊。


孟122814981


不可以的,我認為寧缺毋造。希望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