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日前,漳州啟動古城保護建設攻堅戰,列出17項古城內項目的建設清單,確保按時間節點打贏古城改造提升的階段性收官戰,這是自2014年底古城保護建設一期項目啟動以來,為漳州古城的整治提升按下的加速鍵。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漳州古城是漳州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和漳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為迎接明年在福州舉辦的世界遺產大會,漳州市及薌城區啟動新一輪的古城保護攻堅戰,在充分保留古城神韻的基礎上,持續抓好古城保護修繕和改造提升,推動業態培育和人氣集聚,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造福漳州百姓。


提升漳州古城顏值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記者來到漳州古城內的青年路,只見沿路已搭起腳手架,工人們正在緊張施工。在已修繕完成的騎樓立面,整排青年路建築保留了閩南傳統的騎樓及建築特徵和元素。

漳州建州千年,古城現存唐宋子城面積約53公頃,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唐宋以來“枕三臺、襟兩河”的自然風貌和“以河為城、以橋為門”的築城形制以及“九街十三巷”的街道格局,千年古城軸線、府衙軸線至今猶存。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2014年11月,漳州古城保護建設(一期)項目啟動,立項總投資32.15億元,2018年底已基本完成,重點實施文廟片區保護建設,古城東、西、北三個入口建設,“四縱五橫”九條道路改造和建築修繕、東宋河景觀帶建設等項目,古城成了熱門景點。

時隔5年後,漳州再次對古城進行整治提升。在道路立面整治方面,近期共涉及青年路、博愛道、香港路南段、延安南路南段等。

記者來到位於延安南路的古城南入口,修繕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中。

“漳州古城共設有東西南北四個主要出入口,其中古城東、西、北三個入口均已建成投用,古城南入口連接江濱路,交通可達性最佳,目前也已啟動修繕建設。”漳州歷史街區管委會辦公室主任李海光說。

“通過前期廣宣傳、勤動員,爭取古城居民理解,將對古城居民生活影響控制到最小程度。”漳州古城所在的西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周志平說,此外,還以古城保護修繕和改造提升為抓手,補齊古城基礎設施建設短板,重視老舊房屋漏雨、燈光照明設施老舊、私搭亂建等問題,在整治老舊背街小巷、農貿市場衛生環境、汙水內澇等方面下足功夫。以路燈建設為重點,組織黨員幹部對古城路燈逐一排查,對存在問題的路燈及時上報處理,切實解決“有路無燈”現象。截至目前,臺灣路、香港路北段、始興北路(府埕)、始興南路等燈光及夜景工程相繼完成。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留住古城歷史神韻


“漳州古城內共有三座影院劇場,分別為僑薌劇場、向陽劇場、大眾影院。”漳州歷史街區管委會副主任詹立群說,在古城修繕提升中,這三座老影劇院全部保留並修繕利用,其中僑薌劇場規劃佈局品牌影院、文藝表演、休閒娛樂等業態,正籌劃打造一場漳州特色閩南文化大戲,豐富古城遊客夜生活;向陽劇場毗鄰文廟,規劃作為綜合性文化藝術展館和交流空間;大眾影院位於太古橋小吃街,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擬規劃作為漳州中華名小吃館,並設置舞臺,引入漳州布袋木偶戲、錦歌等國家級非遺表演,吸引中小型旅遊團遊客。目前,大眾影院和向陽劇場的修繕已完成。

而僑薌劇場和薌僑片區的建築修建工程此次也列入攻堅清單,預計在明年底可基本完成主體工程。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漳州文廟位於修文西路,是漳州古城內最大的古建築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許多遊客參觀古城必不可少的打卡點,是漳州古城保護建設的靈魂。

在這幾年來的漳州古城保護建設中,已完成泮池考古挖掘和環境整治,恢復了文廟泮池的歷史風貌;完成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漳州文廟大成殿展陳配置;完成府學地塊西橋小學分流,兩所安置校新改擴建教學樓7000多平方米;完成府學片區考古工作,完整揭露明倫堂、書樓、門樓等遺蹟,目前已基本完成方案設計;完成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漳州林氏宗祠(比干廟)、省級文保單位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省級涉臺文物點汪春源故居修繕工程,以及東橋亭保護修繕方案設計;基本完成青年路番仔樓修繕工程。

“府學”項目備受市民關注,此次也列入攻堅清單,擬進行明倫堂、門樓等建築恢復和片區環境整治,預計明年底可基本完成主體建設。

薌城區委書記胡棟良表示,要按既定時間節點,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完成漳州古城徵遷掃尾工作,確保古城南入口等項目順利實施;要加強古城日常管理,通過建立古城巡街打卡制度和每月工作例會制度,加強古城風貌管控與整治,不斷提升古城管理水平和文化品位。


提升漳州文化品位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網劇《奇葩偵探社》在漳州古城拍攝


日前,網劇《奇葩偵探社》在漳州古城開機取景拍攝。“隨著漳州古城保護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很多劇組對漳州古城保護完好的古街、老牌坊、特色騎樓建築情有獨鍾。”李海光說。

近年來,漳州古城吸引了《雲水謠》《芳華里》《紅色金融家——高捷成》等眾多影視作品前來取景。2019年元宵前夕,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以“漳州老街:一街連兩岸”為主題播出專集節目。近期,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也剛完成古城專題片拍攝。

文化,成為漳州古城的一大賣點。為加強古城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當地相繼建成漳州古城記憶館、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徐竹初木偶藝術館和漳州南詞傳習所、漳州錦歌傳習中心等“五館一所一中心”。

其中,漳州古城記憶館展廳超1000平方米,全面展示古城千年歷史與規劃建設情況;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號稱“中華燈謎第一館”,所在的番仔樓極具特色,館藏“鎮館三寶”;文廟泮池南面大厝古城文學館,集中展示許地山、楊騷等漳州籍文學大師的作品及圖文介紹。城投自營兩家漳州非遺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代銷漳州非遺產品;有百年曆史的“愛人醫院”復建完成,並引入博文書店、漳州職工書屋,目前已試營業。

此外,文廟西側修文西路沿街店面被打造成“老行當手工街”,已遴選出竹器、糖畫、剪紙等10多個非遺項目和碳精畫、打白鐵等傳統老行當、老手藝商家入駐經營。


漳州古城保護,站上“C位”

“古城北入口太古橋路段集中打造漳州小吃一條街。”李海光說,這條短短100多米的小街上,匯聚滷麵、海蠣煎、鍋邊糊、面煎粿、麻餈、蓮子圓等眾多老字號名優小吃,既弘揚小吃文化,又滿足旅客需求。日前,東宋河太古橋附近,經營面積分別為1300多平方米的貳拾陸號、600多平方米的福味樓特色餐館開張營業;由意大利客商投資經營、面積800平方米的意大利風情餐廳,即將入駐古城。宋河西岸,奎星閣和兩座閩南大厝基本修建完成,新的文化地標即將誕生……

“在充分保留古城神韻的基礎上,持續抓好古城保護修繕和改造提升,推動業態培育和人氣集聚,更好地傳承歷史文脈、造福漳州百姓。”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日前在調研漳州古城改造提升工作說,要確保按照時間節點打贏古城改造提升的階段性收官戰;要以籌備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加快推進提升老城區建設管理水平“十項行動”,抓好古城環境整治和運營管理水平提升;要進一步提升開放度,學習借鑑成功景區的經驗做法,不斷完善特色餐飲、購物、民宿、文創等服務配套,大力發展夜間文旅經濟,充分激活優質靜態資源,形成更多旅遊消費。

“今年,薌城區先後舉辦了漳州古城文化節等活動,今後我們還將舉辦文廟祭孔和各種傳統民俗文化活動,進一步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升遊客文化旅遊體驗。”薌城區區長石振棋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