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約債轉讓機制確定!多元化違約處置再補短板,央行正式發文"開閘"

違約債轉讓機制確定!多元化違約處置再補短板,央行正式發文

違約債轉讓機制確定!多元化違約處置再補短板,央行正式發文

經過前期的市場試水,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的制度性政策安排正式落地,債券違約處置機制進一步完善。

歲末年初之際,中國債券市場“補短板”提速,近期,有關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漸次落地。在前期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後,2019年的最後一天,央行發佈公告,銀行間市場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的基礎制度正式落地,明確到期違約債券可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託管結算機構予以轉讓,並採用券款對付結算方式辦理債券結算和資金結算。

违约债转让机制确定!多元化违约处置再补短板,央行正式发文

債券違約步入常態化後,不僅考驗著投資者的風險防控能力,市場化的違約債券處置機制也亟待建立和完善。本次公告是在前期外匯交易中心和北金所試水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的市場實踐基礎上,通過正式的政策文件對這一交易機制“正名”。

建立健全多元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

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是建立健全多元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的重要內容。上週五,央行、發改委和證監會聯合發佈的《關於公司信用類債券違約處置有關事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指出,要發揮違約債券交易機制作用。支持各類債券市場參與主體通過合格交易平臺參與違約債券的轉讓活動,並由債券登記託管機構進行結算。鼓勵具有專業資產處置經驗的機構參與債券違約處置,促進市場有效出清。債券交易平臺要加強違約債券交易信息的共享和披露,提高市場透明度。

據接近監管部門人士透露,《徵求意見稿》是在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下,根據市場情況深入調研後製定的,是加快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建設的重要舉措,填補了我國債券違約處置機制得很多制度性空白,有利於提升處置效率,加快風險出清,維護債券市場的長遠發展。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債券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完善。截至2019年11月末,我國債券市場規模接近100萬億元,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公司信用類債券規模超過20萬億元,同樣位居世界第二。

雖然我國債券市場發展迅速,但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近日表示,隨著債券市場違約常態化,債券違約處置機制的短板已經成為制約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痛點。當前,我國社會融資規模與經濟發展需要基本匹配,現階段,關鍵是要優化融資結構,增加直接融資的比重。因此,要加快完善債券違約處置機制,推動市場出清,修復市場信心,維護市場秩序,更好發揮債券市場在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共有120只公募債券違約(不含技術性違約),比上年同期多增9只;違約債券餘額1014億元,同比下降9.0%;新增違約主體25家,僅比上年同期減少1家。

央行此次發佈的公告就是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的基礎制度性安排,2019年6月央行曾發佈徵求意見稿,此次正式公告與徵求意見稿並無顯著差異。根據

公告,到期違約債券,應當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託管結算機構予以轉讓,並採用券款對付結算方式辦理債券結算和資金結算。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託管結算機構應當及時披露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業務相關必要信息,同時做好監測工作,並制定相關業務規則,報人民銀行備案。

因此,在公告的基礎上,預計涉及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相關環節的銀行間債券市場的交易平臺和債券託管結算機構後續將陸續發佈相關業務細則,進一步完善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業務的制度安排。

违约债转让机制确定!多元化违约处置再补短板,央行正式发文
违约债转让机制确定!多元化违约处置再补短板,央行正式发文

“匿名拍賣+動態報價”試水到期違約債券轉讓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央行此次公告是到期違約債券轉讓的基礎制度性安排,但早在2018年下半年,銀行間債券市場就開始試水這一業務。可以說,央行公告是對這一新領域的“正名”。

2019年以來,除傳統的一對一詢價方式外,相關部門針對到期違約債券轉讓開始探索“匿名拍賣+動態報價”的新方式。外匯交易中心通過匿名拍賣、北金所則通過動態報價探索到期違約債券的市場化處置,提高違約債券的二級市場流動性。

北京一位業內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有著較強的現實需求,從債券持有人角度看,出於流動性管理、聲譽風險、監管要求等多方面考慮,對違約債券轉讓的需求強烈;對受讓方來說,部分具備不良資產處置能力的投資者有意願“接盤”尋求此類高收益債券的投資機會。

該人士表示,“匿名拍賣+動態報價”是在不改變現有銀行間債券市場整體框架的基礎上,由交易中心和北金所共同開展的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業務,金融機構及其管理的產品通過外匯交易中心參與投資到期違約債券,非金融機構則通過北金所參與投資到期違約債券。此外,出於保護出讓方(即違約債券持有人)聲譽的角度考慮,匿名拍賣和動態報價均會對出讓方信息做匿名處理。

2019年4月,北金所曾發佈消息稱,有三筆永泰能源的到期違約債券在北金所達成轉讓交易。目前,到期違約債券轉讓業務已在北金所實現常態化運營。該業務具有公開、透明、合規、高效等特點。具體來說:

违约债转让机制确定!多元化违约处置再补短板,央行正式发文

1、在創新性方面:北金所依託國有金融資產轉讓及不良資產處置經驗,引入私募基金、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及非金融機構合格投資人等更多參與主體,為到期違約債券解決提供新的思路。

2、在合規性方面: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系統,輔以全程錄像、操作留痕完成競價及定價,可有效防範操作風險與道德風險。同時,轉讓申請均為機構完成內控合規程序後的真實意願表達,切實防範資產流失。

3、在防風險方面:所有轉讓申請均於北金所官網及中國貨幣網同步掛網公示、信息披露,能夠有效防止惡性低價轉讓,杜絕利益輸送。

4、在市場化定價方面:銀行間債券市場合格機構投資者均可平等參與業務,特有的動態報價機制能夠較廣泛地吸引對該標的感興趣的投資人參與到價格發現及定價的過程中,最終通過“競價—價高者得”的方式確認最終受讓方。

5、在市場建設方面:通過公開掛網信息披露,並在轉讓申請與受讓申請中加入承諾條款,能夠遏制違約後發行人對投資人的選擇性償付等“逃廢債”行為,向市場參與者傳遞明確的市場信號。

中金公司研報曾指出,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交易主要以一對一詢價為主,或者通過貨幣中介進行詢價,保密性相對較差,機構頭寸及方向意願通常會被暴露,從而影響成交意願。匿名拍賣通過對訂單進行匿名匹配,一方面機構可以避免與無授信的對手方交易,另一方面能夠保護機構頭寸信息,同時匿名報價可以保護價格信息,避免市場跟風,減少非市場化因素,使價格更加有效。

“時間倒推到四五年前,彼時債券持有人很難處置違約債券,交易對手方都很難尋找,如果違約債券在二級市場有報價,通常價格也會遭遇斷崖式下滑。”北京一基金公司固收主管稱,但現在市場給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違約債券處置手段,各類機構的投資風險偏好也越來越不一樣,尋找買方不再像之前那麼難,債券違約後價格走勢的連續性也更好,整個違約債券轉讓機制日漸完善。

東方金誠報告認為,2020年政策環境利好融資條件改善,民企融資端也有望逐漸看到政策效果的釋放。同時,經過近兩年時間的頻繁“爆雷”,信用債市場上風險較高、有瑕疵的主體減少,低等級信用債到期壓力有所下降。由此,預計2020年債券違約風險整體趨緩,違約率較2019年將有所下降。

违约债转让机制确定!多元化违约处置再补短板,央行正式发文违约债转让机制确定!多元化违约处置再补短板,央行正式发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