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開發商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拿到了入戶鑰匙,一直沒有辦理房產證,有木有什麼影響?

農田上的餐桌


針對該問題的全面分析:


1、跟開發商簽定的房屋買賣合同,已經拿到了入戶鑰匙。

(1)這裡就說明要區分好,期房和現房的區別了,已經不單單是五證齊全(《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問題這麼簡單了;

(2)已經是現房、達到交付標準的房子,開發商現房銷售不再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而《商品房銷售許可證》,以及到達現房的標準《工程驗收證》備案表,同時還需向業主提供《房屋使用說明書》、《房屋質量保證書》。

(3)與開發商簽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按正常程序走就可以了,該至房地產交易和登記中心備案的備案即可。

2、一直沒有辦理房產證。

(1)、購房者先看《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辦理房屋權屬(不動產權證)的時間是否到期,若辦理的時間未到約定的時間,開發商不給也業主辦理房屋權屬,這屬於按合同執行;

(2)、若已經到了《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辦理房屋權屬的時間,或已經超出是約定時間的情況,則屬於開發商違約,業主有權要求開發商履行《商品房買賣合同》中約定的違約責任,退房或要求開發商支付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

(3)、若房子因開發商資金鍊斷裂(破產、倒閉)不能辦理房產證的情況,則需要相關的政府主管部門來協調了。

3、影響。

(1)售房影響。

主要是想要賣房的業主受到的影響最大,房屋未取得不動產權證之前,不符合上市交易的條件,就算是要人願意接受沒證的房子,價格也賣不高,同時買方還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2)抵押(貸款)影響。

若房產未取得房屋權屬(不動產權證)的情況下,全款買房的業主需要用錢的時候,房子抵押貸做不了,只能做相應的其他貸款產品;按揭買房的業主,急需用錢的時候不能做二次抵押貸款,也只能做其他相應的貸款產品。

(3)生活影響。

主要是個人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響,住著不能辦理房產證、或辦理房產證的日期遙遙無期的房子,業主心裡更定也不好受,平常的生活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總結:

房子是用來住的,房子的使用權不受影響,房屋的權屬證明,則需要辦理不動產權證。


天天房知道


只有五證齊全且小區通過綜合竣工驗收合格後的房子才可以辦理房產證的,而新房通常三個月拿到房產證,二手房過戶以後,一個月左右拿到房產證。

2、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的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將需要由其提供的辦理房屋權屬登記的資料報送房屋所在地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當協助商品房買受人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和房屋所有權登記手續.

3、由於開發商的原因造成購房者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取得房產證;或者期房預購人在房屋交付之日起90日內未取得房產證或者已竣工商品房的買受人自訂立合同之日起90日內未能取得房產證的,開發商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關於我們最關心的費用問題的話,之前費用沒有太大變化,如果不在特定日期辦理,可能享受不到契稅的優惠;但是最近響應國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各地都出臺一些當地政策,每個城市都不太一樣,具體可以去網上查詢下相關信息。

不辦的影響就是:對於你賣的話,不滿兩年需要按差額5.55%繳納營業稅,以及1%總額或20%差額的個稅。你們那是按出房產證算還是籤合同算要具體看下


老生談土木


首先,要確定的是你和開發商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是自制合同,還是國家住建部制的規範合同,正規的都是和開發商簽訂國家住建部制的規範合同,現在都是網籤購房合同。

如果是自制合同,那麼說明開發商開發的樓盤“五證”不全,手續不合法。那麼房產證也肯定拿不到。

如果是規範合同,那麼說明開發商開發的樓盤“五證”齊全,手續合法。房產證只是暫時沒辦下來。等房屋竣工驗收合格後,按下列程序辦理即可:

第一步,初始登記

第二步,填寫《房屋權登記申請表》

第三步,拿測繪圖(表)

第四步,交公共維修金、契稅等費用

第五步,提交申請材料。

第六步,領取房屋產權證

當然有也房地產代理辦的。

如果自己住的話,也沒什麼影響,如果用於交易的話,買方可能有顧慮,不好買賣。

如果辦立戶,也是需要提供不動產產權證的。


盜火者0802


明晰公攤面積,移交水電氣充值,移交地庫之後,再籤物業服務合同。

物業移交水電氣設施,充值機所產生費用,由開發商補上。 水電氣沒到戶,屬開發商偷工減料。

物業如果是替政府管理,就不應該收費,業主已經交過稅了,是納稅人。 如果是收費為業主服務,就應該與業主簽訂服務合同。

管理事務,財產事務,應該自己做,不能讓他人染指。 染指的人,都帶著自身的利益訴求,核心利益,因為他是跟你一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