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有監管明確要求持牌消金年利率降至24%以下,加罰息不超30%

確認!有監管明確要求持牌消金年利率降至24%以下,加罰息不超30%


最近一兩個月,網傳有持牌消金公司被監管口頭指導調整利率之後,一直處於觀望中的持牌消金公司,這次迎來了真正的監管。


新流財經多方面獲悉,興業消費金融目前已被福建銀監局明確要求,自2020年1月1日開始,將貸款產品利率調整至24%以下,未來也只能做年化24%以內的產品。


此前兩高兩部文件規定,金融機構貸款產品利率加上罰息、滯納金等一併不能超過36%,此次興業消費金融被要求罰息一起要控制在30%以內。


除興業消金以外,註冊地在福建廈門的金美信消金日前也已將利率調整至24%以內,可見,這波利率調整的舉動率先由福建銀監局發起並實施。


如此一來,眾多一直觀望的消金公司也紛紛開始調整利率,雖然目前並未瞭解到其他消金公司有被監管明令要求調整,不過據知情人士反映,馬上、招聯等頭部消金公司內部高層也開始要求調整利率。


“目前已經開始大力度做24%定價的客群了,原來24%的客群佔比遠不如現在這麼多。”馬上消金一位員工表示。


此外,幸福消金、中郵消金等也已著手準備調整,各家在准入渠道上內部也早已要求不超過24%。


利率一調整,且不說許多消金公司下一年盈利情況如何,至少會大傷元氣,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


確認!有監管明確要求持牌消金年利率降至24%以下,加罰息不超30%

消金公司只能做自營?


臨近年底,加上此次利率調整,眾多消金公司開始不斷縮小放款規模。


興業消金作為首家帶頭調整利率的消金公司,“線上產品目前已基本暫停放款,被要求指導之前,線上產品平均月放款在2億元左右,而上次被監管口頭指導至28%之時,就已經開始控制放款,縮小到月放款500萬元左右。”興業消金內部員工表示。


“太難了,實際上很多產品年化36%都難以控制風險,年化24%基本就等於做慈善。”消金公司內部員工對於此次利率調整一事,都紛紛感嘆道。


接下來,消金公司該如何保持以往的盈利能力都很難說,除了自營產品以外,一般消金公司都會選擇做助貸。


不過,在有年化24%這堵牆全面圍堵之下,加上高昂的資金成本,對助貸公司而言,加上融擔、壞賬、流量、運營等各項成本之後,基本處於虧錢狀態,助貸公司一大資金來源被卡斷的同時,消金公司似乎也無法有足夠的能力來開展助貸這一業務。


也就是說,消金公司這一重要的盈利板塊很有可能無法開展。


在這一大趨勢之下,規模較大的消金公司還很有可能面臨著重新設計產品,對接對客渠道以及控制各類合作方,既要滿足年化24%的要求,也要確保定價能夠全面覆蓋風險,這對眾多消金來說的確是一大挑戰。


對此,某消金公司風控人士張成分析認為,監管此舉也是在抑制居民的過度消費,“一般消費金融IRR36%對應實際費率成本能達到19%,IRR24%對應實際費率成本為13%,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或者個人的收入和工資增長速度能承擔得起如此高的成本。”


也有消金公司人士樂觀地表示,表面上看,利息低直接影響了收入,但如果結合整個貸後,情況就大不相同,年化24%以內的用戶逾期相對低,壞賬也會相對降低,意味著整體的損失就會減少。


不管如何,看來這次利率調整風波將會持續一段時間,消金公司在這次大調整上勢必也要花費一定的心血。


確認!有監管明確要求持牌消金年利率降至24%以下,加罰息不超30%

對銀行實施疏與堵


對於監管此舉,新流財經此前也報道過,很有可能是在給銀行更多的機會(鏈接:有持牌消金遭監管口頭指導,要求現金貸利率調至24%以下),銀行在零售業務中,應該承擔的份額和市場還沒有達到。


其實,監管此舉在全面調控成本的同時,對銀行而言,其實是疏與堵的邏輯。


即疏通銀行去給企業放貸款的道路,堵住銀行所有的資金出口。


張成認為,事實上,消金現在成了銀行的高收益出口,為了支持民營企業,這個出口必須要堵住,同時堵住流量的入口,也能抑制居民的過度消費。


顯然,監管層還是以銀行為主的,在全國金融機構的體量裡,消金也是微小的存在,監管管控全局,消金、小貸、p2p加起來的規模相對是比較少的,“所有這些機構的總量,才幾千億的規模,還不如一個股份制銀行。”


無論如何,此次利率調整,將會是個大趨勢,不僅對消金公司今後的展業模式、規模是個大的挑戰,也相應切斷了一部分助貸公司的道路,而小貸公司,在這波利率嚴監管浪潮下,也只能做2-3個月短週期的貸款,甚至是抵押貸。


接下來的2020年,消金公司如何應對市場新的變化,又能否繼續實現近幾年的高盈利水平,是互金圈共同矚目的一件大事。


(應受訪者要求,以上人名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