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的猛將鞠義,與曹操猛將的許褚,究竟誰的武功厲害?能不能說說?

元哥說三國



按照正史來說,鞠義是不輸許褚的,鞠義本是韓馥麾下將領,後投降了袁紹。起初,袁紹非常重用他,甚至提拔他為河北第一大將。不過鞠義雖然屢立戰功,卻常常自恃功高,袁紹為了免除禍患,就把他除掉了。

演義中大名鼎鼎的“磐河之戰”,實際上是根據歷史上的“界橋之戰”改編的。這場戰役的主角,不是河北文丑,也不是常山趙子龍,而是出身涼州的名將鞠義。鞠義以八百步兵,千張強弩,大破了公孫瓚的三萬兵馬,並斬殺了公孫瓚麾下的大將冀州刺史嚴綱。

但是!在“演義”中,鞠義的武力值肯定沒有許褚厲害。


許褚是曹營第一猛將,自典韋戰死後,他便成了曹操貼身保鏢,常常跟隨左右,多次保護曹操不受傷害。許褚不僅被用做保鏢,而且他還是曹營鬥將的首選大將。

他的首次鬥將,是加入曹營之前,當時曹操正與青州黃巾軍激戰。典韋在追擊黃巾軍的過程中,踏入了許褚的地盤。兩個大漢一言不合就兵戎相見,從辰時打到黃昏,期間只休息了很短的時間。而結果為彼此勝負不分。


渭南之戰,許褚的對手是西涼猛將馬超。之前的戰役中,馬超越戰越勇,八九合敗於禁,不三合(毛本為20合)擊敗張郃,數合之間斬殺李通,追的曹操棄袍割髯而逃。拼命趕來救主的曹洪,也被四五十合殺得毫無抵抗之力。

除了許褚之外,曹營中沒人是馬超的對手,許褚與馬超大戰兩百三十合。尚不能分出高低。


別的記錄都不用列舉了,單憑許褚與典韋、馬超的這幾百合,足以使他躋身頂級高手隊列。


而鞠義只不過是“演義”中的一個群演,羅貫中並沒有對他濃墨重彩。磐河之戰中,起初是突出文丑的武藝,趙子龍登場後,又極力塑造趙子龍的形象。大部分劇情都是表現文丑或者趙子龍的個人勇武。

而鞠義,則被羅貫中當成了犧牲品,雖然也有八百勇士斬嚴綱的劇情。可一旦趙雲出馬,他立馬會魂歸九泉,因為他的任務就是為了襯托趙子龍武藝高強。


被趙子龍十餘合刺殺,而且還是初出茅廬的趙子龍,按“演義”的武力值設定,鞠義的武藝應該很一般,肯定排不進一流。

曹營中李典都可以擋趙雲十餘合,在料敵不過趙雲的情況下,拔馬走了而走。而且還是穰山之戰後的趙雲,武力值比磐河時期更高。


因此!鞠義的武力值,大概排在李典、于禁等人之後。跟許褚相差幾個檔次。


愛尚文史


作為三分時代雄霸冀州獨佔一方的大諸侯袁紹,在當時的實力是非常強勁的。袁氏四世三公,勢力遍及朝野,袁紹手下還有許攸、沮授、田豐、郭圖等智計深長的謀士們。

袁紹雄據青冀,兵精糧足,猛將如雲。麾下有四庭一柱,都是武藝高強的勇士。

四庭:顏良、文丑、高覽、張郃

一柱:麴義

河北“四庭”大家都知道,第一位是顏良,屬於超級猛將,勇冠三軍,具備二十合擊敗徐晃的實力,白馬坡一戰,嚇得曹軍“諸將慄然”,當時許禇也在陣前,他先前還與徐晃硬磕五十回合呢,看到顏良如此勇悍,許禇沒敢上。可以確定,論武藝,許禇不是顏良的對手。

第二位是文丑,生得“身長八尺,面如獬豸”,也是一名勇將,磐河之戰中十餘合打跑公孫瓚,殺一退三,擊退四健將,還與初次亮相的趙雲“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趙雲在穰山與許禇有過交鋒,三十合不分勝負。由此可知,文丑也屬於超級猛將,若與許禇交鋒,至少七八十合之內難分高下。

第三位是高覽。高覽的武藝也是相當不錯的,他屬於一流猛將。官渡之戰中,他與許禇有過交鋒。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陣,張遼與張郃交鋒,四五十合不分勝負。“許褚揮刀縱馬,直出助戰。高覽挺槍接住”。具體回合數不詳,但從後面雙方混戰的情況說明,許禇在短時間內也難奈其何。

第四位張郃,武藝也不同凡響,其武力值與張遼、夏侯淵相當,也屬於一流猛將。如果他與許禇對陣,至少頂個三十合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說說這個“一柱”,他就是麴義。其實在袁紹軍中,麴義的實際地位和作用要高於“四庭”。“四庭”是各自獨領一軍,整體作戰。而麴義則掌握著袁紹麾下最精銳的部隊,手下兵卒皆是悍勇之士,在戰場形勢陷入僵局的時候,麴義率兵直出,迅速擊垮敵軍的薄弱之處,扭轉戰局。

大家發現,麴義在袁紹軍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像呂布麾下的高順,都是充當“關鍵先生”的角色。

在《三國演義》中,麴義總共只有兩場打鬥,就是在界橋之戰中。公孫瓚與袁紹還界橋兩軍對壘,公孫瓚派出大將嚴綱率精銳騎兵部隊“白馬義從”首先發動進攻。雙方廝殺僵持不下的關鍵時刻,麴義出動了,部下弓弩手萬箭齊發,將“白馬義從”打垮,麴義親自揮刀上陣衝殺。嚴綱見勢不妙,想逃跑,“被麴義拍馬舞刀,斬於馬下”。

但麴義的運氣不好,本來已經大獲全勝了,他率兵直搗公孫瓚大軍,公孫瓚兵敗如山倒,麴義趁勢殺入後陣,眼見就要把公孫瓚的軍陣打穿了,沒想到後陣中潛藏著一個混戰大師――趙子龍。趙雲的混戰能力在三國時代是舉世無雙的,沒有任何其他人能望其項背。見麴義衝陣而來,趙雲“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於馬下”。這就是趙雲的風格,他自己喜歡衝陣,但不允許別人衝陣。

河北四庭一柱,兩個死在關羽之手(顏良、文丑),兩個死在趙雲之手(高覽、麴義),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張郃總是膽小怯鬥,尤其害怕趙雲,也從來不招惹關羽。

咱們通過高覽之死來判斷一下麴義的武藝。兩個人都是被趙雲幹掉的,都是在亂戰中被殺。不同的是,高覽在穰山被挑翻,是趙雲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而麴義是殺入後軍,突遇趙雲,“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於馬下”。麴義還是抵抗了幾下的,表現比高覽要好,最起碼麴義的反應速度比高覽強多了。

所以,我們可以給麴義的武力值定個位:略強於高覽、張郃,而低於顏良、文丑。那麼以這樣的實力,麴義若與許禇交鋒,可以確定,至少能頂住五十個回合。


饞嘴肥貓鏟史官


鞠義是長期被低估的一員猛將,實質上歷史上的鞠義比演義厲害的多,許褚知名度就高多了,是曹操的貼身護衛隊長,勇猛異常,那麼這兩人究竟誰的武功更厲害呢?我們將演義和歷史分開來比較。

演義中鞠義VS許褚

演義中鞠義的武藝:

鞠義在演義中表現其實很突出,只是出場太短,出場即巔峰。:袁紹令顏良、文丑為先鋒,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兩隊;再令麴義引八百弓手,步兵一萬五千,列於陣中。麴義令弓手皆伏於遮箭牌下,只聽炮響發箭。嚴綱鼓譟吶喊,直取麴義。義軍見嚴綱兵來,都伏而不動;直到來得至近,一 聲炮響,八百弓弩手一齊俱發。綱急待回,被麴義拍馬舞刀,斬於馬下,瓚軍大敗。左右兩 軍,欲來救應,都被顏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紹軍並進,直殺到界橋邊。麴義馬到,先斬 執旗將,把繡旗砍倒。公孫瓚見砍倒繡旗,回馬下橋而走。麴義引軍直衝到後軍,正撞著趙 雲,挺槍躍馬,直取麴義。戰不數合,一槍刺麴義於馬下。

鞠義的表現其實很不錯,可以看出很有統率之才,而且武藝也不錯一合就斬殺了公孫瓚大將嚴綱,可惜遇見了超一流猛將趙雲,戰了數合被刺死。從鞠義表現來看,比“河北四庭柱”中的顏良、文丑、張郃肯定不如,但是和高覽相當,算是一個優秀的準一流名將。

演義中許褚的武藝:

許褚在典韋戰死後一直是曹魏集團的武力擔當,也有不俗的戰績,在參與討伐袁氏集團的系列戰役中,累計戰死袁家部將二十多員,很是威猛。在著名的渭水大戰,許褚裸衣戰馬超,連續交手三次,累計二百三十合不分勝負,殺的是天昏地暗。

雖然許褚爆發力不足,在對戰徐晃、高覽這些檔位不如自己的名將時都是數十合難分勝負,但是畢竟也是超一流猛將,所以許褚和鞠義交手百合內還是會取勝的。

演義:許褚勝鞠義!

正史中鞠義VS許褚

歷史上的鞠義:

歷史中麴義是袁紹部下的著名將領,能征善戰,屢建戰功,早年在涼州,精通羌人戰法,率領著袁紹的精銳部隊。在界橋之戰,以八百兵大破公孫瓚兩萬步兵和一萬騎兵。

從麴義的表現來看,能力極強,武藝也不錯,是袁紹賬下最厲害勇猛的一員武將了,袁紹能夠攻滅公孫瓚,麴義功不可沒,麴義從界橋大戰開始一直參與討伐公孫瓚,一直打到了公孫瓚退守易京失去了幽州的大部分,但是麴義這個人自恃有功而驕傲放縱、心懷不軌,麴義的部隊又相對獨立,袁紹突襲斬殺了麴義,完全吞併了他的數千精銳。

歷史上的許褚:

許褚,史載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許褚長期負責曹操的護衛工作,官渡之戰時發現欲謀害曹操者,許褚將刺客全部殺掉。渭南之戰時在身披重甲的情況下左手掩面,右手控船漿令曹操安然成功渡河。曹操與馬超、韓遂會面時只讓許褚相隨,期間馬超欲襲曹操,但聽聞許褚之名兼懷疑從騎就是許褚,便問曹操虎侯安在,曹操指著許褚,許褚怒視馬超以令他放棄。

許褚雖然勇猛,但是主要以護衛隊長的身份保護曹操,戰場廝殺並不多。麴義身經百戰,征戰經年,尤其是長期和戰鬥力很強的公孫瓚的白馬義從作戰,戰場對武藝的鍛鍊是提升很快的,麴義也甚為袁紹所忌憚,麴義的武藝要高於許褚的。

正史:鞠義勝許褚


我家的貓叫皮蛋


是麴義,不是鞠義。

麴義是戰將,不是鬥將,跟許褚沒有可比性。

英雄記曰:公孫瓚擊青州黃巾賊,大破之,還屯廣宗,改易守令,冀州長吏無不望風響應,開門受之。紹自往徵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義追至界橋;瓚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瓚已破,不為設備,惟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瓚部迸騎二千餘匹卒至,便圍紹數重,弓矢雨下。別駕從事田豐扶紹欲卻入空垣,紹以兜鍪撲地曰:“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強弩乃亂髮,多所殺傷。瓚騎不知是紹,亦稍引卻;會麴義來迎,乃散去。瓚每與虜戰,常乘白馬,追不虛發,數獲戎捷,虜相告雲“當避白馬”。因虜所忌,簡其白馬數千匹,選騎射之士,號為白馬義從;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馬,瓚有健騎數千,多乘白馬,故以號焉,紹既破瓚,引軍南到薄落津,方與賓客諸將共會,聞魏郡兵反,與黑山賊於毒共覆鄴城,遂殺太守慄成。賊十餘部,眾數萬人,聚會鄴中。坐上諸客有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啼泣,紹容貌不變,自若也。賊陶升者,故內黃小吏也,有善心,獨將部眾逾西城入,閉守州門,不內他賊,以車載紹家及諸衣冠在州內者,身自扞衛,送到斥丘乃還。紹到,遂屯斥丘,以陶升為建義中郎將。乃引軍入朝歌鹿場山蒼巖谷討於毒,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長安所署冀州牧壺壽。遂尋山北行,薄擊諸賊(左發丈八)〔左髭丈八〕等,皆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黃龍、左校、郭大賢、李大目、於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奔走得脫,斬首數萬級。紹復還屯鄴。初平四年,天子使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和解關東。岐別詣河北,紹出迎於百里上,拜奉帝命。岐住紹營,移書告瓚。瓚遣使具與紹書曰:“趙太僕以周召之德,銜命來徵,宣揚朝恩,示以和睦,曠若開雲見日,何喜如之?昔賈復、寇恂亦爭士卒,欲相危害,遇光武之寬,親俱陛見,同輿共出,時人以為榮。自省邊鄙,得與將軍共同此福,此誠將軍之眷,而瓚之幸也。”麴義後恃功而驕恣,紹乃殺之。

許褚是鬥將,一介勇夫,並無將略。

太祖徇淮、汝褚以眾歸太祖。太祖見而壯之,曰:“此吾樊噲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衛。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從徵張繡,先登,斬首萬計,遷校尉。從討袁紹於官渡。時常從士徐他等謀為逆,以褚常侍左右,憚之不敢發。伺褚休下日,他等懷刀入。褚至下舍心動,即還侍。他等不知,入帳見褚,大驚愕。他色變,褚覺之,即擊殺他等。太祖益親信之,出入同行,不離左右。從圍鄴,力戰有功,賜爵關內侯。從討韓遂、馬超於潼關。太祖將北渡,臨濟河,先渡兵,獨與褚及虎士百餘人留南岸斷後。超將步騎萬餘人,來奔太祖軍,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賊來多,今兵渡已盡,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賊戰急,軍爭濟,船重欲沒。褚斬攀船者,左手舉馬鞍蔽太祖。船工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並泝船,僅乃得渡。是日,微褚幾危。其後太祖與遂、超等單馬會語,左右皆不得從,唯將褚。超負其力,陰欲前突太祖,素聞褚勇,疑從騎是褚。乃問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顧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動,乃各罷。後數日會戰,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武衛之號,自此始也。軍中以褚力如虎而痴,故號曰虎痴;是以超問虎侯,至今天下稱焉,皆謂其姓名也。

真正鱷魚不哭


從三國演義影視劇來看,河北名將顏良文丑,家喻戶曉,不過和許褚相比還是有差距,鞠義在三國時期出場率不高,戰鬥力如何不好估計,肯定沒有名將許褚戰鬥力高。


笑盡往事108


這是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就如: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初秦始皇。評價古人的豐功偉績和對後世的影響還是可以提倡的。討論古人誰的功夫高有個卵用。


李家老哥


鞠義和許褚決鬥根本就是送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