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神鵰俠侶》中明爭暗鬥了一輩子的洪七公和歐陽鋒會相擁而亡

為何《神鵰俠侶》中明爭暗鬥了一輩子的洪七公和歐陽鋒會相擁而亡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為什麼會吸引人?除了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外,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個主要人物都會有一個符合他們性格的結局。人的最終歸宿當然是“死”,死的形式卻不一樣:像喬峰、郭靖這樣為國為民的大俠,為了守護家園和心中的俠義而犧牲,固然令人遺憾感慨,可卻是他們最好的歸宿;又如楊過、令狐沖這樣性格瀟灑的江湖浪子,與心愛之人相伴歸隱,於江湖的紛擾喧鬧中求得一份寧靜安詳,也未嘗不是一種圓滿;至於張無忌、袁承志那樣品性善良卻缺少城府之人,放棄一切遠走“世外”、逃離江湖得以善終,也算難得聰明瞭一回。

金先生的江湖故事看似都有一個大團圓的結局,實則都是悲劇。在他的武俠世界裡,所有的人都身在江湖,又不屬於江湖,他們在此地收穫了愛情,感受了親情,得到了名利地位,卻也因此與江湖格格不入,可惜的是,沒人能夠真正的躲開江湖,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射鵰三部曲中,第一次華山論劍的“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都是當世高人,他們灑脫豪邁,聰明絕頂,在江湖上留下了各自的傳奇。在五絕當中,最為大家喜愛的是北丐洪七公,最為讀者厭惡的,一定是西毒歐陽鋒了。他二人真真是水火不相容,雖說武學修為不相上下,為人做事卻大相徑庭。洪七公和歐陽鋒鬥了一輩子,最後卻在初次比武的華山之巔,談武論道導致氣盡力竭,相互擁抱仰天大笑而亡。冥冥中一切好似因緣輪迴,從這裡開始,便由這裡結束,他們生前的種種榮耀都隨風飄散,身邊只有一個小輩楊過為他們壘墳祭拜,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為何《神鵰俠侶》中明爭暗鬥了一輩子的洪七公和歐陽鋒會相擁而亡

明爭也好,暗鬥也罷,洪七公和歐陽鋒相擁而亡,是俠義江湖和名利江湖的和解

小說中所述洪七公和歐陽鋒的第一次較量,是華山首論。

無論有什麼高大上的理由,第一次華山論劍的五位高手,確確實實是為了《九陰真經》而來。雖說是為了同一部武林絕學,但是他們對待此書的態度卻耐人尋味。

中神通王重陽年歲最長武功最高,看得也最通透,他乃是出家之人,卻不避世不離江湖。王重陽提議以華山論劍來決定《九陰真經》的歸屬,是有著何等的自信和擔當?武林中爭名奪利之輩尋常可見,而為了江湖的安寧惹“禍”上身之人卻寥寥無幾。最後華山論劍王重陽力壓群雄奪得天下第一,實至名歸。

其餘四人對待《九陰真經》的態度就大不相同了:東邪黃藥師想要九陰,是因為他的傲氣使然,這種傲氣不僅是武學上的,也是人生態度上的。他自負才藝天下無雙,對奇門遁甲、五行八卦、琴棋書畫都有研究,《九陰真經》只不過是他好奇所至的另一個對象罷了;南帝一燈大師此時尚未出家,可他以一國之君之尊貴來行江湖規矩,可見真是深有慧根,《九陰真經》對他而言,是一個聚會中原武林豪傑的名頭,畢竟,大理國主還不需要用稱霸武林來顯示自己的地位。剩下洪七公和歐陽鋒就是實實在在單純的想要奪經學武了。

洪七公是丐幫幫主,論劍時正在重振丐幫在江湖中的地位,《九陰真經》對他來說,是一個絕好的契機,一是奪得真經後可以有個天下第一的名頭,對丐幫的發展大有裨益;二來習得上乘武功,會讓丐幫的實力除了名頭之外有實際的立足根本。可惜事與願違,洪七公終究不敵王重陽,沒能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洪七公不愧是俠義之輩,輸了便是輸了,沒有心存悽悽之感,亦無念念不忘之懷。如此光明磊落之人,光大丐幫,成就自我,真的不需要那些虛名浮利和武功絕學。

從這一點上來講,五絕中真正的俠義之人唯王重陽與洪七公爾。

最後剩下一個歐陽鋒了。要說受華山論劍影響最深遠的人,就是西毒歐陽鋒,為此,他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不可否認的是,歐陽鋒是五絕中最最痴迷武學的人。華山論劍在他的心中播下了兩個種子,一個是天下第一的名頭,另一個就是《九陰真經》。兩個種子在他體內生根發芽,直至長成枝葉繁茂的參天大樹,影影綽綽的的影子讓他心中始終有塊陰霾。於是,華山論劍後他心有不甘,去得全真教偷取經書,受傷隱回西域也沒有就此罷手,十年之後捲土重來。其時,他的蛤蟆功已趨於大成,放眼江湖罕有匹敵,可他心心念念還是不忘《九陰真經》,甚至不惜加入完顏洪烈的行列,用盡卑鄙手段以求一觀九陰真容。歐陽鋒何等英雄,竟然暗算江南七怪,被小朋友黃蓉同學騙瘋,可見他心魔至深,早已亂了應有的豪邁。

王重陽去世之後,四絕已經是天下無敵,一燈、黃藥師、洪七公等人對華山論劍和《九陰真經》先後看開,唯有歐陽鋒對此始終無法自拔。客觀的講,他們四人東西南北各處一地,又不是日日相見,至於誰是第一也不會有如鯁在咽之感,正所謂“眼不見心不煩”是也。可為何歐陽鋒還是鍾情於此呢?原因在於他的自卑。歐陽鋒身處西域白駝山,在中原武林看來是蠻夷之地,他敗給王重陽,江湖人談及此事就會說他敗給了中原武林。

雖然那些江湖人士自己不咋地,但是誰都想給自己臉上貼金掛銀,此等嘴臉我們平常絕不少見。黃藥師身處中原喜怒無常神出鬼沒,一燈大師一國之君勢大位尊,洪七公丐幫幫主稱雄武林,只有歐陽鋒在中原沒什麼勢力,不貶他貶誰?

“好事不出門,壞事川千里。”江湖和菜市場沒有根本的差別。歐陽鋒焉能咽的下這口氣哉?他那樣的人物,豈會不明白江湖是個名利場?可是,性格堅韌的他為了一口氣,為了那些本該看透的名利一頭紮了進去,再也沒有出來。

如果我們僅看華山論劍之後的江湖,不去細究人品行為的善惡,那麼,洪七公的江湖是俠義的江湖,是因為他有了名利;歐陽鋒的江湖是名利的江湖,是因為沒有名利哪來俠義?他們無法和解,也無從和解,只能你來我往的爭來奪取,只不過洪七公佔著江湖俠義的“大義”,歐陽鋒一無所有。事實上,他二人的人生境遇也是如此這般,洪七公一生快樂的吃著喝著,還教出了一個大俠徒弟,歐陽鋒一生苦著、悶著,唯一的兒子還悲催喪命,自己一代宗師流落江湖,和小乞丐楊過同命相連。

同樣人物不同命運,他們之間是死結。

到了《神鵰俠侶》的華山相會,洪七公和歐陽鋒打了人生最後一場,誰勝誰負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江湖中沒有贏家。他們最後一刻相互擁抱,大笑而亡,紅塵往事皆為雲煙。俠義江湖和名利江湖終究和解,洪七公和歐陽鋒用一生悟透了江湖,那是個有俠義有名利的地方,它們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也許,這才是江湖讓人魂牽夢繞的理由吧。

江湖仍在,只是多了兩個墳頭。

為何《神鵰俠侶》中明爭暗鬥了一輩子的洪七公和歐陽鋒會相擁而亡

洪七公和歐陽鋒相擁而亡,一笑泯恩仇,從此,江湖風華絕代之人成為絕唱

有時候我們在想,為什麼射鵰和神鵰中會有五絕這樣的人物?他們不是主角,可風采不輸主角,甚至對比郭靖、楊過,還要略勝一籌。那是因為,五絕代表著江湖的儒風俠骨,堪稱風華絕代。

“江湖人說江湖事,江湖事江湖了。”五絕中也曾有王重陽和一燈為了家國大業奔波奮鬥,最後他們一道、一佛跳出了封建朝代更迭的興衰榮辱,轉而投向了江湖,不再注重南宋、大理、金朝、元朝這些歷史的必然,而關注起江湖的是非恩怨。看上去他們的目光變的短淺,其實他們真正理解了江湖。

因為江湖是最真實的人間,無關冠冕堂皇,只論市井風月。

在這樣的江湖上,黃藥師是個“活出來”的人。他一生隨心所欲,痴心各類藝術,在桃花島上過著自己的日子,偶爾生了氣或者有了懷才不遇之感時,便到江湖上胡攪蠻纏一通,不管不顧的活出了自我。江湖於黃藥師而言,是一個老憤青的撒氣解憤之所。

再來看洪七公和歐陽鋒。

如果,我們以洪七公和郭靖作比較就會發現:混跡江湖、貪吃幽默的洪七公比執著木訥、義助襄陽的郭靖更加真實可愛。郭靖讓江湖俠義得到了昇華,值得世人尊重,他是英雄,可以在一百年後的《倚天屠龍記》中還被武林中人頂禮膜拜;洪七公一生行俠仗義,從未殺過一個不該殺之人,也嚐盡了人間美味,活的逍遙自在,他也是英雄。一個是要做英雄,以死明志;一個是做著英雄,名動江湖。孰優孰劣我們無從辨別,可就武俠小說的江湖來講,洪七公更貼近煙火氣一些,也更符合武俠小說“成人童話”的氣質。

洪七公不是完人,犯過很多錯誤。他整頓丐幫以後便若隱若現於江湖,導致丐幫汙衣、淨衣兩派爭鬥不斷,是個能創業卻不能很好的守業之人;他因為貪吃誤了大事,自斷一指還是“吃心不改”;他做事幹脆利落,在小輩面前沒有架子,可面對郭靖的“愚笨”又顯得很不耐煩。每當有了自我的反省和愧疚,洪七公就會往江湖裡一躲來個“自我療傷”。江湖於洪七公而言,是一個讓自己忘憂的所在。

歐陽鋒的江湖,是激勵他不敢停止學習和奮鬥的地方。周星馳的電影裡一種有句臺詞:“人如果沒有了夢想,和鹹魚有什麼區別?”。歐陽鋒在江湖中尋找著自我價值,也在江湖中找尋著自己的夢想。拋開為達目的的一些齷齪手段來說,歐陽鋒的江湖最像勵志人生活著的意義。

五絕的江湖就是生活的本身。是非對錯也好,榮辱也罷,活的像個“人”。他們對江湖的態度,不批判、不抱怨、不想著逃避、不刻意的去說什麼豪言壯語,像極了我們每天所過的日子。只是,他們有才華、有才情,有胸懷,都在江湖上做出了一番事業,留下了自己的姓名,端的是武林中人的翹楚,絕對稱得上風華絕代。

到了《神鵰俠侶》時代,五絕的江湖漸漸落幕,江湖中不再有如訴家常般感性的浪漫,更多的是家國興亡間理性的榮辱。洪七公和歐陽鋒相擁一笑泯恩仇而亡,實則是一個美好時代的落幕。這種感覺如果用歷史來進行類比,就像北宋時期的歐陽修、蘇東坡等人離世後,封建朝代從此再無被後世無數文人稱讚的大宋時代的文采風流。

江湖上只剩下了一個年輕的楊過,算得上是風華絕代的遺骨,可惜,他最終斷了臂膀,還是離開了江湖。

為何《神鵰俠侶》中明爭暗鬥了一輩子的洪七公和歐陽鋒會相擁而亡

洪七公和歐陽鋒相擁而亡,江湖再無中原與“夷地”之別

江湖是有鄙視鏈的。中原武林人士鄙視其他地區的武林同道是江湖傳統。比如《射鵰英雄傳》中,完顏洪烈幕府中所召集的江湖人士,大多是在南宋領地以外的地方成名;《神鵰俠侶》中則有著更多的西域武林人士加盟故事情節,讓人不免生出中原與“夷地”之分。並且,這些“外來”的江湖中人,非傻即笨,非邪即惡,要不就是無限仰慕中原武林文化,學的“畫虎不成反類犬”,一通受挫之後方知中原武學的博大精深。

歐陽鋒就是這類人物的代表,也許金先生覺得還不夠,又捎帶上了一個歐陽克。說起來歐陽鋒挺悲催的,信心百倍的來中原比武輸給了王重陽,好不容易王重陽去世了,又和洪七公打的難解難分。武學上沒什麼可挑剔的以後,作者又來寫他的人品,和嫂子私通生出個風流俊美的歐陽克,帶到中原來本想讓他揚名立萬,可一不小心卻命喪黃泉。歐陽鋒自己最後瘋瘋傻傻成了江湖中乞丐一般的人物,甚至不如乞丐,好歹真正的乞丐還有個丐幫遮風擋雨。

堂堂西毒歐陽鋒混到如此這般田地,怎一個“慘”字了得!可能金先生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於是讓歐陽鋒在惡事做盡後沒有被正義的力量消滅,留得了一條性命。到了《神鵰俠侶》時代後,歐陽鋒遇到了小楊過並把他收為義子。這個孩子是個頑劣麵皮下的善心腸,一個饅頭也惦記著義父。歐陽鋒在江湖上落魄許久之後,終於找到了一絲親情的安慰。最難能可貴的是,楊過在知曉了歐陽鋒過去的種種後,沒有像許多小說描寫的正派人士那樣頓時對他心生嫌棄,然後“正義凌然”的大義滅親。楊過不是無情之輩,依然把歐陽鋒當做親人。

相較歐陽鋒,代表著中原武林的洪七公就幸福的多了。有關洪七公的諸多事宜就不一一贅述了,總而言之洪七公就是江湖功成名就的典範。兩相對比之下,無論是在俠肝義膽的精神世界上,還是人生境遇上,中原武林始終壓著“夷地”武林一頭。

這樣的江湖不是江湖本來的樣子。江湖之所以稱作江湖,是因為它有著包容博大的胸懷,容納一切的氣度。

於是,金庸先生最後把歐陽鋒和洪七公二人寫成了相擁大笑而亡,這其實也是他為自己之前創作略帶民族情節的感情劃上了一個句號。在金先生此後的的江湖中,只有人性的善惡,德行的對錯,再無中原與“夷地”之別。所以《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會地處遠離中原地處千里之外的光明頂而人人光明磊落,無形中為歐陽鋒這位西域白駝山主人找回了場子;《天龍八部》中遼金西夏大理也具是好漢,丐幫幫主喬峰更是遼人漢養,早已分不出彼此你我。

後來的一切都與洪七公和歐陽鋒無關了,他們靜靜的睡在險峻的華山峰頂,享受著他們應得的寧靜。雖然洪七公和歐陽鋒生前沒有分出勝負,但是江湖從此不再狹隘,這也許就是對他們最好的慰藉了吧。


請關注風舞鷹翎,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