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根本不能治癒?3種情況是例外,降蛋白關鍵在於2點

蛋白尿幾乎貫穿於腎病整個發展過程中,是影響病情預後的決定性因素之一。面對蛋白尿有些腎友往往難以招架,究其根源,主要是蛋白尿的形成與腎功能有著直接的關係。當腎臟組織腎小球受損後,導致濾過膜間隙越來越大,繼而本不會出現在尿液中的大分子蛋白,便會漏出到尿液中,最終形成蛋白尿。因此要徹底解決蛋白尿的問題,改善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是關鍵。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癒?3種情況是例外,降蛋白關鍵在於2點

對於受損已超過50%的腎小球是難以修復的,因此當腎小球受損過半,腎臟出現纖維化、慢慢硬化,腎功能無法逆轉,這決定著蛋白尿難以完全恢復,也是蛋白尿易反覆的根本原因。

但也並非說蛋白尿完全沒有好轉的可能,這三種情況是個例外:

腎病炎症反應初期,積極治療完全可以轉陰。這一階段腎臟僅存在輕微的炎症,積極服藥消炎藥物,不會造成腎小球的損傷,腎功能也不會出現下滑。因此腎友一旦確診病情,應積極治療,不要拖拖拉拉錯過治療時機。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癒?3種情況是例外,降蛋白關鍵在於2點

病理類型較輕的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病種類較多,不同病理類型出現的症狀不同,也決定著最終的預後,比如膜性腎病早期有20%左右的患者可自行緩解,但發展到中後期發生腎衰竭風險也較高。

所以有些病理類型輕的腎病,本身腎功能受損較輕,再加上症狀輕微,蛋白尿治療後也易恢復,如微小病變型腎病、輕度系膜增生性腎炎、對激素敏感的膜性腎病等。一旦確診是這些類型腎病的患者,一旦要積極服用激素等相關消炎藥物治療,蛋白尿轉陰幾率更高。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癒?3種情況是例外,降蛋白關鍵在於2點

糖尿病腎病早期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早期典型的症狀,一旦腎功能惡化,微量白蛋白尿就會轉化為大量蛋白尿。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在早期階段,需要積極控制血糖穩定,以免加速腎臟損傷,加重蛋白尿。

對於有些腎友來說蛋白尿難以招架,其實控制但不很難,有2點很關鍵:

慢性病發展都存在這樣的規律,治療越晚,病情發展到最後階段,治療難度也會越大,治癒的機會也會更小。腎病也不例外,因此腎友們一旦確診病情,就該及時治療,不要覺得不疼不癢就不治,為腎功能恢復爭取更多的時間。

蛋白尿根本不能治癒?3種情況是例外,降蛋白關鍵在於2點

解決感染問題

不少腎友存在蛋白尿反覆的情況,大多與感染相關,常見如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泌尿系統感染、口腔感染等等,因為腎臟本身處於病態,雖然治療後情況好轉,但如一旦發生炎症,還是會直接侵襲腎臟,造成炎症復發,蛋白尿也自然跟著復發。解決感染問題,提高免疫力,抗病能力是關鍵。其實其他腎友也不用過於擔心,原則上如果將尿蛋白定量持續控制在1g/d以下的話,對腎功能的影響就比較小了,也能大大降低腎衰竭的發生。有更多腎病方面的內容,可以點下面“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