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轻时也是村里的红人,曾一天给64头牲口看病,如今手艺用不上


#自拍我的故事# 我叫郑福田,今年73岁,是河南汤阴县韩庄镇王佐村人,你们看见我手里拿的这把小秤,估计都能猜到我是干啥的了。我是一名乡村兽医,不到二十岁就给这行打上了交道,别的医生天天面对的是人,而我诊治的对象就是乡村里的猪、牛、羊、马、骡子、鸡、鸭、鹅等这些家畜、家禽,年轻时候我也是这方圆几十里的“红人”,不过如今大家似乎都用不上我的手艺了。

1965年夏天,县畜牧局来村里招家畜防疫员,那时候我才19岁,不过多少有点文化,所以我一报名被选中了。七月份进培训班,到年底毕业,由于这个机会难得,所以当时我学得很刻苦,毕业的时候成绩名列前茅。毕业之后在县兽医站实习一年,然后这就算正式“出师”了。

那时候为啥需要兽医?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养家畜、家禽,大到牛、马、骡子、小到鸡、鸭、鹅,那个农村家庭都离不开这些畜生。这畜生和人一样,都有会生病的时候,如果不及时诊治,农户就要面临损失,损失几只鸡子是小事,要是牛、马出了问题,那可是农民家里最值钱的宝贝啊。


我们一个兽医,要管很多个村庄,一个村庄有大大小小多少家畜、家禽,你算算就知道那个繁忙程度了。我记得最忙的时候一天看8头牛和56头猪,那年月也没有摩托车,就骑着一辆二八大自行车,不分黑天白夜地跑。经验积累多了,我的名气也就大了,前前后后拿过不少奖状,如今这墙上也就剩这一张了,其他的早都找不见了,也不是说咱不讲究荣誉,我只是觉得百姓的评价才是最好的奖励。

牲口不像人,给人看病可以问这问那,给牲口看病只能凭你的观察和经验,这些病也有急有轻,常常一趟也不能解决问题,就得心里惦记着,多跑两趟。早些年人们为了防止牲口偷吃庄稼苗,喜欢往地头撒毒药,这样一些羊会就会误食中毒,这时候就会出现“急救”的情况,要么是农民用架子车把羊拉我这里,要么是我蹬自行车上门去打针,总之都是很着急的事儿。

那些年为了给牲口看病,可以说一天三顿饭都很少在家里吃,乡亲们都很热情,忙完到了饭点,那会轻易让你走,好赖都会给你弄上一碗饭,特别是冬天,非得吃完身上暖和了才让走。有时候正在给这家牲口看病,另外一家的人就在旁边等着了,那年月没有电话,全靠人跑来跑去。


忙活了三四十年,然后逐渐就闲了许多,就像我家门口这口古井,以前多热闹,现在基本都用不上了。现在农民很少再养家畜、家禽了,甚至连过去最常见的柴鸡,在农村也不多见了,所以我这手艺慢慢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之前用过的兽医器械,现在多少还留了一些,像过去的针管都是不锈钢的,我用坏了十几个,其他都当废品卖铁了,唯独这个是当时我获得的奖品,就留了下来,还有一些镊子什么的,留着当个纪念吧。

这杆小秤,最多能称五两,现在中药房里还有,我这现在偶尔还用下,挺好玩的。不瞒你说,我不但给牲口看病,也多多少少会给人瞧病,不过咱都是给些建议,那乡亲们找上门来,总不能不管不问吧。

我今年73了,可以说忙碌了一辈子,现在终于能闲下来,给老伴在一起过平静的日子。那些年当“红人”的时候,也苦了老伴了,家里的什么活儿都得她去张罗,我只能一门心思地干我的兽医。

你今天来的还真巧,今天是我的生日,老伴给我炖的鸡,让我来菜园里薅几棵菠菜,一会儿洗洗丢锅里。这些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萝卜、白菜都窖起来了,菠菜、蒜苗正是吃的时候,不过今年是暖冬,这菠菜越冷才越好吃。

冬天俺们也喜欢在院子里吃饭,有太阳晒着,也不感觉冷。老伴蒸了两碗米饭,炖的有鸡腿儿,我喜欢喝酒,觉得弄二两可美,我抽烟也很在行,农村是个人情社会,那时候去给人家牲口看病,都是乱让烟,不抽觉得瞧不起人家,其实这都不是好习惯。

我的手艺是没人学了,孩子们都出去打工了,他们也不学这个。我现在没事还把以前的书拿出来看看,人老了容易怀旧,看到以前的物件,就能想起那些个年月,想想这么多年救死扶伤的经历,虽然它们不是人,却也觉得很有成就感,毕竟都是生命。


农村现在变化大啦,这兽医也算是手艺人,你看过去农村有多少手艺人,现在有多少?这都是时代在变,我现在“不红”了,但是偶尔还能发挥下余热,养殖场里的老板还时不时会请我过去给牲口瞧病,还有四里八乡个别还在喂牛喂羊的乡亲,只要他们有需要,我就会慷慨相助,人嘛,只有忙起来才不会觉得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