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明高:2035年純電動乘用車將成市場主流

2019年即將過去,自七月補貼政策退坡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五連降”,而且降幅還在逐漸擴大。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產銷數據,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產銷量分別為109.3萬輛和104.3萬輛。其中,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11萬輛和9.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6.9%和43.7%。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宏觀經濟形勢並不明朗;中美貿易摩擦時而緩和、時而緊張,充滿各種不確定性;還有汽車市場整體低迷都成為影響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那麼,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走勢如何?2019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備受關注的熱點技術發展如何?

欧阳明高:2035年纯电动乘用车将成市场主流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 歐陽明高

在12月23日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媒體溝通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就上述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PHEV未來十年將迎來繁榮期

對於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走勢,歐陽明高認為,純電動汽車依舊是新能源汽車的主體。但未來10年PHEV(插電混動)車型的銷量將會上漲。從目前的銷量來看,PHEV賣的非常火,與HEV(混動車型)相比,PHEV在安全、性價比、便利性、車輛殘值各方面都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從政策、使用成本方面考慮,PHEV也具有巨大優勢。

一方面,PHEV屬於新能源汽車,具有多重優惠政策,如20萬的車,則會免去10%的購置稅。另一方面,用電比用油更節省成本,而且最重要的是PHEV不限行。“這樣一來,PHEV不僅成本跟HEV基本相當,同時它還有不限行的方便、還有使用費用的降低,它的綜合效益是不錯的。”

所以,歐陽明高說:“我個人估計今後五年PHEV是要上漲的,但是這中間會有一個高峰,這個高峰大概是在5年左右,我們估計繁榮期大概10年左右。”

根據歐陽明高的推測,與現在20%-25%的佔比相比,2025年PHEV車型的銷量會有一個相當幅度的上升,將達到頂峰。但是到2030年,PHEV的銷量就會呈現下降趨勢,因為“根據我們的計算,2030年100純電里程的PHEV與500純電里程的電動車比總體擁有成本不具備優勢,甚至在各方面EV都會超過PHEV。”歐陽明高解釋道。

2035年純電動乘用車將成主流

回顧2019年,歐陽明高認為,今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的明顯特徵是補貼退坡和全球轉型的大趨勢。

欧阳明高:2035年纯电动乘用车将成市场主流

補貼“斷崖式”退坡,留給企業的緩衝期太短,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8.8萬輛,同比下降37.7%。繼七月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迎來“五連降”。其中,新能源商用車受創最大,銷量直接被“腰斬”,從20萬輛降到10萬輛。

但不可否認的是,由補貼推動實現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比較脆弱。“由電動汽車核心技術經濟性決定的市場前景已經非常明朗。”但是,“每個技術都是有一個S曲線的發展過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在S曲線坡的底部,即將要上坡。”歐陽明高說。

與國內補貼退坡政策相對立的是,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都發布了新能源汽車繼續補貼的政策。其中,美國計劃將單個汽車公司20萬輛電動汽車免稅門檻提高到60萬輛。

歐陽明高認為,汽車行業正面臨全球轉型的大趨勢,在這種趨勢的驅動下,無論是國內自主品牌和還是跨國企業都已採取應對措施。

欧阳明高:2035年纯电动乘用车将成市场主流

從國內看,比亞迪和寧德時代為代表的中國公司加快技術創新力度,尤其在電池技術方面,兩者相繼推出了C2P技術和刀片電池技術,這是動力電池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創新,進一步擴大了國際配套公司的速度和規模。

從國際上看,以大眾為代表的大型跨國車企的戰略取向已然清晰化。特斯拉的市值已經突破700億美元,超過奔馳、寶馬成為僅次於大眾、豐田第三大市值高的公司,其中在上海的超級工廠建成,即將大規模量產。

總體而言,“我們正在經受陣痛,但是全球轉型已成大勢。”歐陽明高說。值得一提的是,在這種環境下,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技術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無論是中國科協發佈的20個重大科學技術難題還是中國工程院發佈的全球工程前沿均提到動力電池、電驅動等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相關的技術。

歐陽明高預測2035年純電動乘用車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主流車型,國家新能源汽車2035規劃徵求意見稿也提出“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主體”的建議。他認為“2025年左右純電動乘用車綜合成本可能小於燃油車(有的車廠會提前);2030年,500公里純電動乘用車綜合成本將可能小於100公里純電里程插電混合動力。”而且,2040年中國的純電動汽車佔比要超過85%,高於歐洲的70%。

氫能戰略的必要性沒有問題,出路在創新

此外,2019年被認為是中國氫能的元年。對今年發展很火熱的氫能燃料電池技術,歐陽明高認為,氫能是新能源技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電解將水制氫轉換成氫能是這一技術發展的重點。“氫能戰略的必要性沒有問題,但現實的技術、經濟性也是全球面對的共同挑戰,出路在於創新。”歐陽明高說。

欧阳明高:2035年纯电动乘用车将成市场主流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氫能燃料電池還不能大範圍全面鋪開,宜採取“重點突破,示範帶動,以點帶面,行穩致遠”的發展策略,避免全面鋪開發展引起大起大落。他認為,氫能燃料電池的市場突破口在已經放棄風、電、水,副產氫富餘的地區。在這些地區,應該通過利用低成本、高安全儲氫瓶覆蓋足夠的使用里程範圍,實現當地氫能的自產自用。還有一個突破口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地區,因為氫能燃料電池會產生百分之四五十的廢熱,這些廢熱可以用於北方地區的取暖,南方地區的氣候條件則不適用。

為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順發展,歐陽明高認為應該抓住冬奧會的機遇。因為冬奧會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氫能燃料電池示範項目,“只要把這件事做好,氫能汽車後面的發展就會比較順利。”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shichang/1068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