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最近,《慶餘年》火了,不僅僅是“付費超前點播”的爭議、“4萬多條盜版鏈接”,而且是有趣的劇情、有趣的人物設置,以及圍繞原著與該劇同而不同所引起的爭吵、令人嘖嘖稱奇的反差魅力,分分鐘把觀眾從正劇該有的格局中帶偏,把古裝權謀劇沉重的氛圍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劇照

總體上來看,《慶餘年》是一部“不正經”的國產劇,同時也是一部良心劇。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豆瓣評分

1.老戲骨一本正經的搞笑,《慶餘年》的“不正經”體現在人物形象設置上

《慶餘年》可以算作是一部權謀劇。權謀劇有著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劇情一般是男人之間的爭鬥,爭的對象一般是是皇權與天下。權謀劇誕生過爆款如《琅琊榜》,在服化道、演員演技等方面都是公認的經典。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部分明星陣容

作為古裝權謀劇《慶餘年》集權謀、勵志、愛情、搞笑、懸疑等多種元素於一體,不僅有陳道明、吳剛、李建義、鄭毓芝、曹翠芬等國家級演員,還有張若昀、李沁、李純、郭麒麟、宋軼、辛芷蕾等青年演員,更是有當前人氣演員肖戰等,可謂是集結了全明星陣容。看著豪華演員的配置,真是頓生好感。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

總體來說,權謀劇的骨相往往是聚焦在人物形象上,而《慶餘年》的演員在角色的演繹性上應該說是比較到位。從某種意義上,該部電視劇,它不僅僅是講主角勵志成長的“男主劇”,而更像是所有演員的一部群像戲。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劇照

該劇出場的每一位角色,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擁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徵,各有各的閃光點。劇中的老戲骨一本正經的搞笑,幽默確又不浮誇、不古板、不出戲,分寸拿捏恰到好處。

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演員是吳剛老師飾演的鑑查院院長陳萍萍。在該劇的開始只是露了個面,而後對陳萍萍這個角色給予了很多的鋪墊。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吳剛飾演的陳萍萍

如,說書人描述的陳萍萍是“雙目之中又生三目”“血盆大口”“面似門板”“拳似錘膽”“每天晚上都要到北齊的軍營之內,吃掉北齊軍丁數十餘人”的奇人。醉仙居花魁司理理更是將陳萍萍描述為“公認的暗夜之王,萬惡之源”。

許多人應該是認為陳萍萍是女的,心理的預設、名字含義有著明顯的反差。劇中,陳萍孤絕兇狠,背地裡卻透著陽光,陳萍萍與範閒的交往可以說是比較和睦,像極了父子關係,給人一種溫暖、溫柔的感覺,許多人被他的感情線所打動,陳萍萍在劇中的一些臺詞更是“搞笑幽默”。這一對比與前邊的鋪設形成強烈的形象反差,給人以莫名的喜感。

除了陳萍萍,劇中由陳道明所飾演的慶帝令人印象深刻。作為“皇帝專業戶”,陳道明曾在在電影《英雄》飾演秦始皇、電視劇《康熙王朝》飾演康熙、在《楚漢傳奇》出演劉邦,每一次出演的帝王形象都深入人心。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陳道明飾演的慶帝

在《慶餘年》中,陳道明飾演的慶帝,一改往日的正襟危坐形象,每次出場都有點“衣冠不整”“不修邊幅”,頭髮總是梳不好,與帝王一貫的穿戴整齊、太監宮女圍繞一旁形象完全不符。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陳道明飾演的慶帝

但通過他的臺詞、眼神卻又能讓人感覺到他的強大氣場和威嚴,但從他與梅執禮等幾位大臣的相處過程,確又能感受到他對局勢的把握,大事小事盡在他的掌控之中,絕對是老謀深算、心機深沉的皇帝了。

2.依託現代人思維模式,《慶餘年》營造的衝突隨時把觀眾從沉重氛圍帶偏

《慶餘年》為什麼能火?其實就是三個字——不規矩。從整體看,《慶餘年》不僅僅是古裝劇,而且有點類似於“現代穿越劇”。第一季一開始,張若昀飾演的大學生到圖書館找由袁泉飾演的葉教授,而張若昀飾演的大學生一直在研究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結合,但一直不被認同,但自己仍然堅持寫了這一故事。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袁泉飾演的葉教授

在觀看這部劇的時候,有種疑惑一直在腦海裡邊盤旋,那就是張若昀飾演的範閒到底穿越了哪個朝代。劇中,沒有人看過《紅樓夢》、範閒敢用唐詩宋詞去招搖撞騙,而機構有鑑查院、御史臺,還有科舉、牌九、錦衣衛、北齊、協律郎等,種種跡象顯示出不同朝代的印記,真是讓人越看越模糊。

隨著劇集一集集的往下看,才瞭解到範閒所穿越的朝代是地球進入大冰川期,人類文明被封凍後的重新復甦。範閒不是穿越到過去,而是向前躍遷到了人類文明重啟後的未來,又有了穿科幻劇的味道。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劇照

劇中人物範閒被設定為有著現代人的思維,見了皇帝、太子不跪;慶帝指婚不稀罕偏要找“雞腿姑娘”,想悔婚就悔婚;當發現“雞腿姑娘”就是指婚對象時想保婚就保婚。而陳道明飾演的慶帝言談舉止透露出謀略家的意味,郭麒麟飾演的範思轍、田雨飾演的鑑查院官員王啟年儼然成為全劇搞笑擔當,兩人抖出的笑料包袱充滿現代元素。葉輕眉在碑文上寫的“願終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無貴賤之分,守護生命,追求光明,此為我心所願,雖萬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龍”更加詮釋古今文化思想的碰撞。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鑑查院前的碑文

整部劇中雖然有很多搞笑的臺詞,但還是在很認真的在給觀眾講故事。劇中糅合了太多太多的信息量,隨著故事情節的展開,觀眾也被帶著在一步步瞭解這個劇所刻畫的世界。

從範閒身世、範閒與慶帝的關係、葉輕眉留下的盒子、蒙著眼睛的五竹等,整部劇一邊帶觀眾瞭解故事和人物,又一邊給觀眾設置一個又一個的懸念,讓人忍不住繼續往後看後面的劇情。

劇中的笑點,並不是無厘頭式的搞笑,也沒有搞三俗的意味,而是依託於範閒這個保存有現代人思維和知識體系的主角,與慶國的文明禮儀等衝突營造出來的效果。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田雨飾演的王啟年

範閒口中的“機器貓”“細菌”“八卦”“何棄療”“壟斷文化產業”“智商盆地”等現代用語,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現代梗,但卻對整部劇的質量沒有絲毫得影響。

通過幽默元素的融入,調和了劇中權謀部分的沉重,分分鐘把觀眾從權謀部分的沉重氛圍裡帶偏,讓觀眾感受到這部劇的不正經。

3.以“人人平等”觀念為主線,《慶餘年》把情懷還原在一個個小人物身上

《慶餘年》的核心部分是“情懷”。劇中的主角範閒一出場並沒有多大的抱負,而是好不容易重生,把“好好活著”作為自己的信條。在父親範建問他志向時,他說只期望一生平安,富甲天下,嬌妻美妾,倜儻風流便可,體現著一個人的“情懷”。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小時候的範閒

劇中,最具理想主義情懷的就是範閒母親葉輕眉,雖然在劇中從未露面,但整部劇都能感覺到她的存在。鑑查院門前的石碑上記載著葉輕眉生前說過的話,“我希望這世間,再無壓迫束縛,凡生於世,都能有活著的權利,有自由的權利,亦有幸福的權利。願終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無貴賤之分”。在等級森嚴、階級固化的封建社會,葉輕眉宣揚著“人人平等”的思想,號召人們擁抱自由和追求幸福。而最後的結局卻是苦苦付出卻得不到,最終被心愛的人殺死。

相較於對小說,劇版《慶餘年》雖有不小的改動,但仍舊是把握住了小說的情懷。對我們來說,情懷是非常空洞的詞彙,而劇中卻將它通過一個個的小人物的塑造、體現了出來,昇華主題、打動人心。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範閒與滕梓荊

比如滕梓荊,在原著小說中他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配角。而在劇中,編劇卻把他的出場、背景、恩怨情仇以及與範閒交情等細節全都重新設計,不僅豐富了角色,也讓滕梓荊“士為知己者死”“願為兄弟兩肋插刀”的形象和情懷熠熠生輝。更精巧的是,編劇讓滕梓荊的死成為了範閒成長的關鍵性契機,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故事的走向。讓範閒義無反顧的找幕後真兇,開始了他的京都驚心動魄的歷程,也讓他正式成為情懷的踐行者。

此外,劇中還設計了這樣一幕,範閒初入範府,告訴他的僕人們要做自己,有自己的追求。僕人們當然不能理解以為他這是在怪罪,個個誠惶誠恐的。範閒轉念一想便用僕人們能夠理解的思維方式向他們大吼自己性格孤僻不喜歡被伺候。僕人們這才開心地散去。這也是本劇想要表達的體一種“情懷”——雖無改變世界野心,但至少善待身邊所有人。

4.在喜感、爽感的包裹下,《慶餘年》的故事內核帶有著濃重的悲劇色彩

讀過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小說《慶餘年》最後的結局是:範閒知道了殺害自己母親葉輕眉的兇手就是慶帝,在五竹的幫助下親手將自己的父親慶帝殺害,最後帶著妻兒歸隱西湖。從整個故事的內核來看已經很悲劇了。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牛欄街決鬥

《慶餘年》第一季中最虐心的一段就是滕梓荊之死。正如編劇王倦所說,原著中的滕梓荊並不精彩,是一個對主線無關緊要的人物,記不清面目的配角。在原著中滕梓荊也一直活到最後。正是編劇把原型改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子。

滕梓荊這個人物應該說是關乎全劇走向最重要的人物。為了保護範閒,藤梓荊放棄了攜妻兒遠走高飛,在牛欄街與北齊高手程巨樹的交戰中,義無反顧的撲了上去,為保護範閒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被範閒稱之為朋友、撼動範閒情感的滕梓荊遭此不測,徹底改變了範閒的想法。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劇照

範閒在一次次為滕梓荊討說法的過程中,被別人“死的不過是個護衛”的話激怒,進而想到了鑑查院的碑文上刻著的自己的母親葉輕眉要世界的偉大理想。正是因為滕梓荊的死,喚醒了範閒心中向亂世亮劍的想法,再聯繫到母親葉輕眉死因的種種,範閒知道自己有了新使命,堅定了他留在京都、改變現狀的決心。

如果沒有滕梓荊的死,一直標榜著“要好好活”的範閒應該是與林婉兒成婚然後去過神仙眷侶的生活。所以滕梓荊的死改變了全劇的方向,也成為了該劇的最大痛點。

《慶餘年》第一季高光的時刻範閒在祈年殿鬥詩情節,通過這個片段張若昀將一個悲憤狂妄的範閒可謂表現的淋漓盡致。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祈年殿鬥詩片段

祈年殿鬥詩以李白的《將進酒》開頭,用陳子昂《登幽州臺歌》結尾,範閒醉酒狂放、擲地有聲的百餘首詩詞,帶給觀眾酣暢淋漓的感覺。

王倦在回味祈年殿鬥詩這個片段的時候卻表示,那一刻的範閒,是孤獨的,思及古今、思及傳承、也思及個體命運與宏大的時代:“他孤獨了這麼久,此時驕傲而思念。最難忘的世界,回不去的世界,這一刻和他夢魂相連,這些詩詞,是給這個時代的,也是給他自己的…哪怕只剩一個人,依然會有傳承……”

祈年殿鬥詩是範閒的一次情緒宣洩。範閒孤自一人來到這個世上,沒人能夠真正的理解他的痛苦和孤獨,即使他背了那麼多詩詞,既是他被別人奉為“詩神”,可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只是會背詩而已。

豆瓣7.9,“不正經”的《慶餘年》把古裝權謀劇帶的不那麼守規矩

《慶餘年》中祈年殿鬥詩片段

最後,範閒站在大殿中央,仰頭念著“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這才真正寫出了他孤獨的內心。

與小說相比,劇版的《慶餘年》有所改動,可能會引起原著粉的不適感,但這部劇在國內算是一部良心劇了。在保持原著的精髓和劇版不得不改之間,編劇王倦做好了平衡,讓《慶餘年》有趣而又不膩,緊張高能之餘又有間離效果和情緒緩衝,既有歷史正劇的深思熟慮,又有幽默詼諧,風格豐富多元。

不守規矩的《慶餘年》或許在詮釋著古裝劇一個新的可能,讓我們期待第二季。

------------------- END ----------------

如果您對本文喜歡,歡迎關注 。星壹會持續輸出高質量、原創文章,解讀娛樂領域最新的熱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