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決策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今天聖誕節,堂主的智識加餐來了,送給你當禮物吧!

分享幾個最近新鮮獲取的知識點,有的以前知道但是概念比較模糊,有的第一次瞭解被知識衝擊的酸爽感。

最近在讀《決策與判斷》裡面並不是平時看書的風格,裡面都是講一個理論,然後把科學實驗研究過程給你講一遍。

這樣的書無論能不能接受,起碼他的內容價值是經得起考驗的。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決策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1,記憶不是存取的形式

以前覺得記住某個東西就打包放在記憶裡,以後需要的時候只要把它找到拿出來就可以了。

今天看到的卻不是這樣,算是給自己的認知刷新了一下,記憶不是今天看到什麼,然後打包存放在大腦裡。而是用很多零散的點組成,記憶之負責記錄各種條件要素,在需要的時候重新組裝出來給你。

比如,上次去書店看到一本好書,回家想在網上買的時候,卻忘記書的名字了。

在回憶的時候並不是直接想到那本書是什麼?

而是通過一個個線索勾連起來,先想到在哪個位置看的,是什麼領域的書,封面是什麼顏色,作者是誰,最後才想到,哦,原來是XX書啊!

記憶不是一顆顆的,而是點狀的,回憶就是把這些點串聯起來。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決策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2,理解知識需要舊知識輔助

我萬年鑽石輔助,每次玩遊戲都被殺到勸退,回來繼續寫文章才是我的主場。

我們的在接觸新知識的時候,並不是硬看著知識,一直到看懂為止,不是對竹子格物致知就可以獲得知識。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前,每天對著竹子格物,最後暈死過去了,後來想明白了滿場跳舞。

我們理解一個新物品,不是直接從他本身去了解,而是從周邊類似的經驗去解讀。

就是為了快速的讓人明白你講的是什麼,就好像瑞幸咖啡如果直接說沒有什麼感覺,想讓人明白需要講很多商業模式,未來規劃產品線怎麼安排,還沒講完聽眾就跑了。

如果用熟悉的知識來理解,就一句話“中國的星巴克”。

搞定,馬上關於星巴克的企業類型,模式,方法感覺都出來了。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決策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3,近因效應

過段時間只會記住最開始的內容,馬上回憶能記住最近的信息。

這個就很有意思,如果的當成表決的儘量最後說,這樣更容易影響別人,如果是事後才表決的提議,儘量早點說。

不僅是辯論,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果跟朋友討論去那裡玩,一個星期之後才決定,你儘量把自己想去的地方先說出來,並陳述理由。

如果你們馬上就要決定了,一般最後說的人,更容易影響他人。

4,對比效應

因為參照物的不同,我們對事物感知也會出現偏差。

剛吃完辣的,在喝溫水都覺得涼爽,站在太陽下面久了,回到房價都覺得涼爽。

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更加被商家使用,一個商店會放一個特別醜,又特別的貴的產品在旁邊。

然後在放一個正常的商品,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會感覺正常的才是超值的。

而銷售人員在推銷房子的時候,會先帶你去一個戶型不好又貴的房子,然後在帶你去一個普通的房子,這樣對比以後就會覺得普通的果然物美價廉,其實她就是想賣普通的房子給你。

只是如果直接去,就會比較失望,而經過對比,反而覺得好了。


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決策能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5,順序效應

我們在做判斷的時候會受到最近一個問題的影響。

問題1,你朋友願意你去他們家吃飯,並且住一晚。

問題2,你是否也願意讓朋友去你家吃飯,並且住一晚。

根據實驗,如果問題1在前面,那問題2的答案也會答應。

如果問題2在前面,願意同意的人會少很多。

這個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啟發,在日常交流中,如果你需要達成某個問題的溝通,希望對方支持你。

那你最好不要直接提要求,而是要說一個類似但是簡單的問題。

比如,問一個人是否應該開明的看待離婚的問題。

你可以先說一個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離婚是不是最好的選擇。現在社會的離婚率高達45%,人們不在繼續忍受對方,而是選擇放手算是社會的進步。

如果她說是,那你在說某某離婚,應該對她寬容一點,這個時候的觀點會更容易被接受。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查理·芒格說:我們只有學習了智識才能成為高手。

除了學習那些方法乾貨之外,我們這麼判斷一個事件的好壞,這個判斷的標準更加重要,學東西是好事,這個知識是不是好的有沒有真正價值。

判斷這個價值的能力,就是智識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