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年度任務圓滿完成

青海新聞網·青海新聞客戶端訊(記者 崔永燾 報道)記者從省殘疾人聯合會獲悉:2019年以來,青海省殘聯按照深化改革要求,紮實推進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推進殘疾人康復機構規範化建設,加強康復人才培養,推進殘疾預防綜合試驗區試點工作,加大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力度。截至目前,全省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率達94%,輔助器具適配率達98%,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2019年,青海省殘聯採取有效措施推廣“互聯網+”輔助器具精準適配服務模式,全省共為34747名殘疾人免費適配了輔助器具,完成任務的116%。今年,青海省殘聯繫統還組織專家到海北、果洛、海東等地對0--17歲殘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適應症部分地區進行了篩查,目前共有80名殘疾兒童符合聽力殘疾人工耳蝸植入手術適應症條件實施手術。

據全國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關於2019年第三季度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建立實施工作情況的通報》顯示,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康復服務率達82.42%,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核心信息準確率100%,滿意率100%。

省委、省政府統籌謀劃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我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範圍從0—6歲殘疾兒童擴大到7—17歲持證殘疾兒童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通報制度,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落實,全省所有市州和90%的縣區出臺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海北州對0-6歲人工耳蝸植入費每人最高補助26.6萬元(提標20萬元),對7-17歲持證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提高到與0-6歲同等救助標準。在殘疾兒童康復訓練期間,陪護人員產生的護理費、生活補助及房屋租賃費最高補助不超過1萬元。西寧市城西區0-6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2萬元。果洛州達日縣、久治縣對7-17歲持證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在省政府救助標準的基礎上提高到與0-6歲同等救助標準。

省殘聯會同省民政、教育、衛生健康等部門聯合印發《青海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定點機構准入標準和服務規範(試行)》,建立了省級專家指導組,明確了機構准入標準和服務規範。2019年新增殘疾兒童康復機構21個,全省共確定殘疾兒童康復機構53個。2019年全省殘疾兒童康復經費投入達4796萬元,是2018年經費投入的3倍。截至目前,2019年已有3680名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救助,較2018年增長2.6倍。 省委組織部人才辦專項支持康復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省衛健委將康復專業人才培訓納入全省緊缺人才和縣級醫院骨幹專科醫師項目培訓,對30名康復專業人員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青海大學設置康復治療學本科專業,培養康復專業人才實現從單一模式向系統化、制度化的轉變升級。2019年全省共舉辦各類康復培訓班8次,培訓450人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